新時期中國產業園區發展三大趨勢
來源:未知 日期:2018-04-23 點擊:次
產業園區作為城市經濟發展和產業培育的重要平臺,在推動我國城市轉型發展以及戰略性產業發展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也一直享有專項資金、優惠政策、制度創新等特殊支持。
自改革開放以來,產業園區在我國的發展也經歷了從工業園到科技園等不同階段。近兩年隨著科技產業革命的深化以及國家戰略政策的頻繁調整,我國產業園區的發展已經進入到產業綜合體階段,并在產業內核、運營模式等方面呈現出全新的特征及發展趨勢。
在現階段,產業園區的發展特別強調產業與城市之間的關系,科技服務產業是天然的園區城市化發展產業內核選擇,以“園”興“城”,以“城”促“園”的產城一體化發展模式,未來在“十三五”期間,將對打造城市經濟新內核,新型城鎮化建設等方面起到巨大作用。
回望審視國家戰略及相關政策頻出的2014年,其對“產業新城”發展的戰略意義尤勝過往。隨著中央的“城鎮化”、“一體化”和“經濟帶”等概念的出臺,“產業新城”成為實現區域發展的關鍵力量,各地的“產業新城”如雨后春筍般出現。
同時隨著中央對產業結構調整和土地結構調整的不斷深化,優秀城市周邊的新城建設項目越難越獲取(一線城市近郊項目及長三角等幾大經濟圈中心位置的項目),而三四線城市的項目卻頻頻攪動市場。但伴隨著房地產的深度調整,傳統的新城開發模型卻受到了極大的挑戰,房地產行業的調整更使得三線及以下城市的新城建設遇到了極大阻礙。新形勢下出現了諸多的新現象,這使得“產業新城”的開發模式在2014年發生了巨大變革,并將成為“十三五”期間各地城市及園區推動產業發展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趨勢二:城市運營為王
產業新城的開發被明顯的劃分為“城市運營”和“城市建設”兩條主線,而“城市運營”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城市運營”包括“城市定義”、“城市營銷”和“城市管理”等。隨著“產業新城”的不斷增多,“城市定義”成為區分新城能級的關鍵,越來越多的新城通過“城市定義”成為國家舉足輕重的大項目(如:連云港的國家東中西部示范區、浙江平湖的長三角一體化先行先試區等)。成為國家戰略給項目帶來了巨大的機遇,且在基礎設施投資等方面獲得國家的巨大傾斜,可以說“城市定義”決定了這座新城未來發展的空間。
另一方面,高品位的“城市定位”提升了區域土地價值,這樣的價值提升使得未來在融資和擔保方面都獲得了巨大優勢。而不同的“城市定位”在未來也將選擇不同的“城市營銷”和“城市管理”模型。“城市定位”的關鍵環節在于產業定位,產業定位的不同決定了我們契合國家戰略的不同角度。
“產業新城”發展的核心實際在于產業,尤其是服務外包產業,一方面是它很貼近市場,第二個方面它具備了在全國不同城市布局的空間,甚至在原先不具備產業基礎的三四線城市,我們同樣發現了它的發展機遇,例如,在揚州有中國最大的呼叫中心園區,之前揚州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城市,所以在這樣的基礎上,我們所謂的鬼城和空成有可能恰恰是下一個階段產業新城發展的良好載體,因為這個載體已經完成了面對人和企業的完善配套。
當產業地產大行其道的時候,很少有人關注產業運營,但恰恰那時候進行布局的企業現在有了收獲。但產業運營收益不僅僅是產業招商的回報,應涵蓋以下內容:稅收分成、招商回報、孵化收益、園區運營和產業發展收益等。
傳統意義上的總規從主導地位變為功能的對接和落地,由規劃單位提供的概規已經不能滿足一般意義上的規劃要求。從城市規劃、戰略規劃、產業規劃、總體規劃到控制性規劃,一系列的規劃將在一個邏輯中被考慮,“多規合一”成為新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