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无码WWW免费视频_亚洲一区AV无码少妇电影_蜜桃臀无码内射一区二区三区_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精品日本

Network

當前位置:主頁 > 新聞中心 > 科技創新 >

新階段東北全面振興方略研究

來源:未知 日期:2016-11-08 點擊:

  東北振興正處在一個關鍵的歷史時刻。本文在對東北戰略地位及現實作出三點判斷的基礎上,鮮明提出:東北體制改革應瞄準國企改革攻堅,東北開放應采取開放新方略,東北發展要實行“創新雙驅動”。
  
  從1979年第一次對東北經濟結構調查開始,到2016年7月,筆者數十次到東北調研,深感東北問題之復雜。近期,中共中央和國務院聯合頒發了《關于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若干意見》。新階段東北怎么振興、怎么走出困境?結合自己對東北的了解,談些個人看法。
  
  東北戰略地位及現實的三點判斷
  
  東北有過輝煌的時期。她是新中國的工業搖籃,曾經被稱作共和國的“長子”。東北現在是我國重要的工業和農業基地,擁有一批關系國民經濟命脈和國家安全的戰略性產業。東北無論在資源、產業、科教、人才乃至技術設施方面,支撐能力都比較強。在經過艱難的深化改革和創新性發展后,東北有可能繼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之后,被打造成為我國新的重要的經濟增長基點。
  
  2016年,黨中央、國務院提出新一輪“全面振興東北”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從發展角度來說,通過振興東北,有助于推進我國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提高我國的產業國際競爭力,同時,可以促進整個中國內地的區域協調發展,打造新的經濟支撐帶。從改革的角度來分析,振興東北有助于優化我國國有資產布局,發揮國有經濟和民營經濟各自作用并形成合力。從開放的角度看,東北處在對外開放前沿,振興東北有助于完善我國對外開放的戰略布局。從民生和生態來說,由于東北耕地面積比較大,人口超過一億,振興東北有助于維護我國糧食安全、打造北方生態安全屏障。
  
  從大局來審視東北的戰略地位,2015年,我曾提出三個觀點,即“從發展看東北,東北是短板;從改革看東北,東北是難點;從開放看東北,東北是前沿”。
  
  ——從發展看東北,東北是短板。2015年,東北地區工業增加值比上一年同期下降3%,比全國其他地方7.5%的平均值,差10個百分點。2016年是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第一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根據國家統計局提供的數據,東北三省的開局很不理想。今年一季度,遼寧的工業增速是負8.4%,在31個省份中再次墊底;黑龍江雖然是正的,但是增速微乎其微,0.3%,排名倒數第四;吉林稍好一點,增速5%,但都明顯低于全國。東北三省工業企業的銷售收入也都是負增長,遼寧墊底。顯然,東北是我們整個國家經濟發展的短板。
  
  ——從改革來講,東北是難點。1949年后,東北謀劃發展最早,沒有經驗可依,把當年蘇聯的模式最早移植過來。新中國成立后,東北建立了一套完備的計劃經濟體制,所以東北又被稱為“中國計劃經濟的大本營”。時至今日,東北國有經濟比重仍相當高,因而成為改革的重點,也是難點。
  
  ——從開放來講,東北是前沿。東北三省和內蒙古的東五盟位于東北亞的核心地帶,毗鄰俄羅斯、朝鮮、蒙古、日本、韓國,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之一。因此,要站在全球角度看待東北的戰略問題。
  
  東北陷入困境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最新的振興東北的文件是這樣判斷的:第一,市場化程度不高,國有企業活力依然不足,民營經濟發展不充分;第二,科技與經濟發展不夠,偏資源型、傳統型、重化工型的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不適應市場變化,新興產業發展偏慢;第三,資源枯竭,產業衰退,結構單一,轉型面臨較多的困難,社會保障和民生壓力很大;第四,思想觀念不夠解放,基層地方黨委和政府對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適應引領能力有待進一步加強。
  
  東北體制改革應瞄準國企攻堅

  
  中央文件講得非常深刻: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是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治本之策。中央要求要以知難而進的勇氣和戰勝困難的決心來堅決破除體制機制的障礙。建立新體制和新機制的核心是國企國資改革。
  
  現在,擺在東北面前的問題是:改革能不能抓住國企國資改革這個核心命題。圍繞國企國資改革這樣一個癥結問題展開,不是沒有分歧的。我主張,應按照中央精神,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完善國有企業治理模式和經營機制,真正確立企業的市場主體地位。下一步改革,就要解決東北的歷史遺留問題,增強企業的內在活力。
  
  第一,布局調整,分類改革。迄今為止,東北地區的國有經濟布局依然不合理,需大刀闊斧地進行調整,具體來說分成三類,叫做優、去劣、提升中間。做優,就是把一些優質的企業做大做強。去劣,就要以大刀闊斧、壯士斷腕的氣魄給“僵尸企業”動手術,當然要做好人員安置,但是“保人不保企”。提升,就是對于處于中間狀態的企業,應盡快提升其素質和市場競爭力,可以進行戰略性調整和重組。
  
  第二,積極穩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重新提出國企員工持股問題。不論民企和國企,都可以搞員工持股。可以在以下三類企業率先推進,先行先試:第一類是人力資本和技術要素貢獻率占比較高的企業,技術可以評估作價持股,人力資本也可以評估作價持股;第二類是高新技術企業;第三類是科技服務型企業,也就是為科技企業服務的企業。
  
  第三,以敢作為的精神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東北地區企業有諸多的歷史遺留問題,阻礙著東北經濟的發展和技術進步。這些歷史遺留問題包括國企廠辦大集體、企業辦社會等。要以敢作為的精神來解決這些問題,否則企業只能負重競爭。
  
  東北開放應有新的戰略舉措
  
  如何把地緣優勢轉化成經濟發展優勢,把東北打造成我國向北開放的重要窗口,甚至打造成東北亞地區合作的中心樞紐地帶呢?
  
  首先,主動融入并積極推進廣義“一帶一路”建設。有些人把“一帶一路”建設僅僅看成是向西的開放(即向中亞的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塔吉克、烏茲別克、哈薩克斯坦以及向中東等國家和地區開放),這種認識是不全面的。“一帶一路”建設也包括向東開放,譬如跟俄羅斯遠東開發計劃相銜接。“一帶一路”這篇大文章,東北要做,而且要積極參與和推進。
  
  其次,通過“手臂延長戰略”推進沿邊的開發和開放。東北的對外開放,從天然條件來看,遼寧有沿海優勢,吉林、黑龍江由于沒有出海口,稍差一些。目前,東北有遼寧丹東,吉林琿春,黑龍江綏芬河、黑河,內蒙古滿洲里等一些沿邊口岸,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在這些地區搞一些經濟合作,推進延邊境區的開發和開放。
  
  第三,筆者曾建議中央在東北設一個自由貿易試驗區,目前已成為現實。近期,中央決定在遼寧、浙江、河南、湖北、重慶、四川、陜西新設立7個自由貿易試驗區。自由貿易試驗區是按照全球最新的規則來開展工作的,辦事速度快、效率高,可以給企業提供制度和政策的空間。從全國配置來講,遼寧成為為東北地區振興服務的自貿區,會更有利于區域經濟發展和“一帶一路”的延伸推進。
  
  第四,東北跟國內其他地區也有一個開放的問題。與兄弟地區的開放首先是跟京津冀的合作。中共中央、國務院已決定把京津冀協同發展作為21世紀第二個十年的大發展戰略。東北與京津冀在基礎設施聯通、產業轉移承接、生態環境聯合保護等方面合作的領域和空間很大。環渤海經濟區北面是遼寧,南面是山東。東北可與山東半島經濟帶合作。東北南邊的大連港、丹東港、營口港、盤錦港、錦州港、葫蘆島港可以直接跟上海、寧波航線往來,通過上海可以與長江經濟帶對接。還有就是跟珠江三角洲和港澳臺地區的合作。
  
  東北發展要實行創新雙驅動
  
  首先,通過創新驅動經濟發展。第一條線就是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新業態,比如高檔的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及智能裝備、先進的發動機、集成電路裝備、光電子等等是東北的希望之所在。同時還要積極擴展新的業態,如“互聯網+”。目前東北的服務業比重不高,因此下一步要大力發展服務業。結合東北的實際,建議以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為重點。生產性是為生產服務的,比如金融服務業、物流服務業、交通運輸服務業、技術服務業、環境保護和節能服務業、商務服務業等等。現在有些工業企業的有些部門干的實際上是服務業的事,比如說研發、設計、銷售和技術服務、維修、售后服務等。建議把這些逐步剝離出來,變成新興的生產性服務業。制造業企業要從生產型、制造型向生產服務型轉變,這是一個重要的發展思路的轉變。我們過去是重制造而忽視生產服務,現在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也要同時發展生活性服務業。生活性服務業里,健康產業應該是一個大頭。東北醫療、醫藥比較發達,黑龍江的制藥、吉林的敖東、遼寧的中藥材等,都具有一定的優勢。此外還有商貿流通、旅游、文化、體育、教育培訓等屬于需要發展的生活性服務業。遼寧靠海,丹東、大連、營口、盤錦、錦州、葫蘆島六個點形成一個很長的海岸線。在這些地區發展漁業、海洋資源產業、港口產業,都有文章可做。
  
  其次,通過創新來驅動人自身的發展。東北經濟振興,主體是人。近年來,東北人才外流是事實。怎樣留住人才,而且能夠吸引更多的外地人才?如何實現人的創新創業?去年,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里提出一個詞叫“創客”。我們國家現在需要千千萬萬個“創客”,東北尤其需要“創客”。要給知識分子、技術人員、技術工人一個自由探索和創業的空間,把人從舊體制這個無形的籠子里解放出來。只有心靈放飛,才能更好地創業、創新,因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才是創新的真正源泉。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常修澤,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教授、中國東北振興研究院專家委員會副主任)



主頁 > 新聞中心 > 科技創新 >

新階段東北全面振興方略研究

2016-11-08 來源:未知 點擊:

  東北振興正處在一個關鍵的歷史時刻。本文在對東北戰略地位及現實作出三點判斷的基礎上,鮮明提出:東北體制改革應瞄準國企改革攻堅,東北開放應采取開放新方略,東北發展要實行“創新雙驅動”。
  
  從1979年第一次對東北經濟結構調查開始,到2016年7月,筆者數十次到東北調研,深感東北問題之復雜。近期,中共中央和國務院聯合頒發了《關于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若干意見》。新階段東北怎么振興、怎么走出困境?結合自己對東北的了解,談些個人看法。
  
  東北戰略地位及現實的三點判斷
  
  東北有過輝煌的時期。她是新中國的工業搖籃,曾經被稱作共和國的“長子”。東北現在是我國重要的工業和農業基地,擁有一批關系國民經濟命脈和國家安全的戰略性產業。東北無論在資源、產業、科教、人才乃至技術設施方面,支撐能力都比較強。在經過艱難的深化改革和創新性發展后,東北有可能繼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之后,被打造成為我國新的重要的經濟增長基點。
  
  2016年,黨中央、國務院提出新一輪“全面振興東北”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從發展角度來說,通過振興東北,有助于推進我國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提高我國的產業國際競爭力,同時,可以促進整個中國內地的區域協調發展,打造新的經濟支撐帶。從改革的角度來分析,振興東北有助于優化我國國有資產布局,發揮國有經濟和民營經濟各自作用并形成合力。從開放的角度看,東北處在對外開放前沿,振興東北有助于完善我國對外開放的戰略布局。從民生和生態來說,由于東北耕地面積比較大,人口超過一億,振興東北有助于維護我國糧食安全、打造北方生態安全屏障。
  
  從大局來審視東北的戰略地位,2015年,我曾提出三個觀點,即“從發展看東北,東北是短板;從改革看東北,東北是難點;從開放看東北,東北是前沿”。
  
  ——從發展看東北,東北是短板。2015年,東北地區工業增加值比上一年同期下降3%,比全國其他地方7.5%的平均值,差10個百分點。2016年是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第一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根據國家統計局提供的數據,東北三省的開局很不理想。今年一季度,遼寧的工業增速是負8.4%,在31個省份中再次墊底;黑龍江雖然是正的,但是增速微乎其微,0.3%,排名倒數第四;吉林稍好一點,增速5%,但都明顯低于全國。東北三省工業企業的銷售收入也都是負增長,遼寧墊底。顯然,東北是我們整個國家經濟發展的短板。
  
  ——從改革來講,東北是難點。1949年后,東北謀劃發展最早,沒有經驗可依,把當年蘇聯的模式最早移植過來。新中國成立后,東北建立了一套完備的計劃經濟體制,所以東北又被稱為“中國計劃經濟的大本營”。時至今日,東北國有經濟比重仍相當高,因而成為改革的重點,也是難點。
  
  ——從開放來講,東北是前沿。東北三省和內蒙古的東五盟位于東北亞的核心地帶,毗鄰俄羅斯、朝鮮、蒙古、日本、韓國,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之一。因此,要站在全球角度看待東北的戰略問題。
  
  東北陷入困境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最新的振興東北的文件是這樣判斷的:第一,市場化程度不高,國有企業活力依然不足,民營經濟發展不充分;第二,科技與經濟發展不夠,偏資源型、傳統型、重化工型的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不適應市場變化,新興產業發展偏慢;第三,資源枯竭,產業衰退,結構單一,轉型面臨較多的困難,社會保障和民生壓力很大;第四,思想觀念不夠解放,基層地方黨委和政府對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適應引領能力有待進一步加強。
  
  東北體制改革應瞄準國企攻堅

  
  中央文件講得非常深刻: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是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治本之策。中央要求要以知難而進的勇氣和戰勝困難的決心來堅決破除體制機制的障礙。建立新體制和新機制的核心是國企國資改革。
  
  現在,擺在東北面前的問題是:改革能不能抓住國企國資改革這個核心命題。圍繞國企國資改革這樣一個癥結問題展開,不是沒有分歧的。我主張,應按照中央精神,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完善國有企業治理模式和經營機制,真正確立企業的市場主體地位。下一步改革,就要解決東北的歷史遺留問題,增強企業的內在活力。
  
  第一,布局調整,分類改革。迄今為止,東北地區的國有經濟布局依然不合理,需大刀闊斧地進行調整,具體來說分成三類,叫做優、去劣、提升中間。做優,就是把一些優質的企業做大做強。去劣,就要以大刀闊斧、壯士斷腕的氣魄給“僵尸企業”動手術,當然要做好人員安置,但是“保人不保企”。提升,就是對于處于中間狀態的企業,應盡快提升其素質和市場競爭力,可以進行戰略性調整和重組。
  
  第二,積極穩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重新提出國企員工持股問題。不論民企和國企,都可以搞員工持股。可以在以下三類企業率先推進,先行先試:第一類是人力資本和技術要素貢獻率占比較高的企業,技術可以評估作價持股,人力資本也可以評估作價持股;第二類是高新技術企業;第三類是科技服務型企業,也就是為科技企業服務的企業。
  
  第三,以敢作為的精神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東北地區企業有諸多的歷史遺留問題,阻礙著東北經濟的發展和技術進步。這些歷史遺留問題包括國企廠辦大集體、企業辦社會等。要以敢作為的精神來解決這些問題,否則企業只能負重競爭。
  
  東北開放應有新的戰略舉措
  
  如何把地緣優勢轉化成經濟發展優勢,把東北打造成我國向北開放的重要窗口,甚至打造成東北亞地區合作的中心樞紐地帶呢?
  
  首先,主動融入并積極推進廣義“一帶一路”建設。有些人把“一帶一路”建設僅僅看成是向西的開放(即向中亞的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塔吉克、烏茲別克、哈薩克斯坦以及向中東等國家和地區開放),這種認識是不全面的。“一帶一路”建設也包括向東開放,譬如跟俄羅斯遠東開發計劃相銜接。“一帶一路”這篇大文章,東北要做,而且要積極參與和推進。
  
  其次,通過“手臂延長戰略”推進沿邊的開發和開放。東北的對外開放,從天然條件來看,遼寧有沿海優勢,吉林、黑龍江由于沒有出海口,稍差一些。目前,東北有遼寧丹東,吉林琿春,黑龍江綏芬河、黑河,內蒙古滿洲里等一些沿邊口岸,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在這些地區搞一些經濟合作,推進延邊境區的開發和開放。
  
  第三,筆者曾建議中央在東北設一個自由貿易試驗區,目前已成為現實。近期,中央決定在遼寧、浙江、河南、湖北、重慶、四川、陜西新設立7個自由貿易試驗區。自由貿易試驗區是按照全球最新的規則來開展工作的,辦事速度快、效率高,可以給企業提供制度和政策的空間。從全國配置來講,遼寧成為為東北地區振興服務的自貿區,會更有利于區域經濟發展和“一帶一路”的延伸推進。
  
  第四,東北跟國內其他地區也有一個開放的問題。與兄弟地區的開放首先是跟京津冀的合作。中共中央、國務院已決定把京津冀協同發展作為21世紀第二個十年的大發展戰略。東北與京津冀在基礎設施聯通、產業轉移承接、生態環境聯合保護等方面合作的領域和空間很大。環渤海經濟區北面是遼寧,南面是山東。東北可與山東半島經濟帶合作。東北南邊的大連港、丹東港、營口港、盤錦港、錦州港、葫蘆島港可以直接跟上海、寧波航線往來,通過上海可以與長江經濟帶對接。還有就是跟珠江三角洲和港澳臺地區的合作。
  
  東北發展要實行創新雙驅動
  
  首先,通過創新驅動經濟發展。第一條線就是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新業態,比如高檔的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及智能裝備、先進的發動機、集成電路裝備、光電子等等是東北的希望之所在。同時還要積極擴展新的業態,如“互聯網+”。目前東北的服務業比重不高,因此下一步要大力發展服務業。結合東北的實際,建議以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為重點。生產性是為生產服務的,比如金融服務業、物流服務業、交通運輸服務業、技術服務業、環境保護和節能服務業、商務服務業等等。現在有些工業企業的有些部門干的實際上是服務業的事,比如說研發、設計、銷售和技術服務、維修、售后服務等。建議把這些逐步剝離出來,變成新興的生產性服務業。制造業企業要從生產型、制造型向生產服務型轉變,這是一個重要的發展思路的轉變。我們過去是重制造而忽視生產服務,現在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也要同時發展生活性服務業。生活性服務業里,健康產業應該是一個大頭。東北醫療、醫藥比較發達,黑龍江的制藥、吉林的敖東、遼寧的中藥材等,都具有一定的優勢。此外還有商貿流通、旅游、文化、體育、教育培訓等屬于需要發展的生活性服務業。遼寧靠海,丹東、大連、營口、盤錦、錦州、葫蘆島六個點形成一個很長的海岸線。在這些地區發展漁業、海洋資源產業、港口產業,都有文章可做。
  
  其次,通過創新來驅動人自身的發展。東北經濟振興,主體是人。近年來,東北人才外流是事實。怎樣留住人才,而且能夠吸引更多的外地人才?如何實現人的創新創業?去年,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里提出一個詞叫“創客”。我們國家現在需要千千萬萬個“創客”,東北尤其需要“創客”。要給知識分子、技術人員、技術工人一個自由探索和創業的空間,把人從舊體制這個無形的籠子里解放出來。只有心靈放飛,才能更好地創業、創新,因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才是創新的真正源泉。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常修澤,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教授、中國東北振興研究院專家委員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