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別山老區振興規劃:產業發展助力“精準扶貧”
來源:未知 日期:2015-07-08 點擊:次
近日,國家(jia)發(fa)改委印發(fa)《大別(bie)山革命老區振興(xing)發(fa)展規(gui)劃(hua)(hua)》(以下簡稱《規(gui)劃(hua)(hua)》),記者從規(gui)劃(hua)(hua)所涉的安(an)徽、湖北、河(he)南三省發(fa)改部門(men)獲(huo)悉(xi),目前各地正(zheng)在擬定具體的實施方(fang)案和匯總項目。
高層方面,近期在貴州召開的部分省區市黨委主要負責同志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聽取了對“十三五”時期扶貧開發工作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意見和建議,并再次強調“精準扶貧”。
“十三五”的最后一年,恰是2020年,是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時間節點,這表明接下來的五年將是我國扶貧工作的攻堅之年,扶貧政策將更加向精準發力。
由扶貧轉向振興發展
大別山革命老區地跨湖北、河南、安徽三省,是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中心區域,大別山片區也是2011年底中央扶貧工作會議確定的11個連片特困區之一。
此次《規劃》總面積10.86萬平方公里,涉及鄂豫皖三省的10個市,規劃期為2015年至2020年。
實際上,早在2012年底,國務院就已批復了由國家扶貧辦牽頭制定的《大別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規劃(2011-2020)》。而此次老區振興規劃由國家發改委牽頭制定,在規劃區域面積、范圍、任務上都有所區別。
安徽發改委皖西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處人士表示,2012年的規劃側重于扶貧,而此次規劃側重于振興發展,目前地方正在擬定具體的實施方案。
武漢大學區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吳傳清認為,此次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規劃面向的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這樣一個大背景,同時也體現了中央的老區情懷,同過去的規劃內容上有銜接,但主題不一樣。
區域性的振興規劃,“真金白銀”的政策通常被視作亮點。據了解,《規劃》之下,大別山革命老區將獲得一系列重要支持政策。如加大老區中央財政均衡性轉移支付力度,加大中央預算內投資和專項建設資金支持力度,積極爭取外國政府優惠貸款資金支持等。
《規劃》還明確要加大扶貧資金投入,優先安排產業發展、基礎設施、民生工程等項目建設等。結合大別山區域特點,在生態環保政策方面,加大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力度,探索建立森林、水土保持生態補償機制等。
同時,實施差別化的土地政策,在安排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周轉指標等方面加大傾斜力度。
安徽發改委經濟研究院區域所所長徐振宇認為,目前扶貧振興工作重點一是國家服務智能化,還有就是資金投入怎么實施,財政轉移支付力度是不是更大一點。“首先國家的支持非常重要,另外區域自身的發展要注重特色化、個性化。”
產業發展助力“精準扶貧”
自2011年中央首次將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確定為扶貧攻堅的重點以來,我國的扶貧工作就從單純扶貧走向以連片開發為主。
此次《規劃》明確了七個方面的重點任務,包括發展現代農業、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優化城鄉建設布局、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保護、完善公共服務和探索重點領域改革等。其中,產業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成為全國多個革命老區振興規劃的一致任務。
《規劃》對于大別山革命老區的定位是:欠發達地區科學發展示范區、全國重要的糧食和特色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長江和淮河中下游地區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全國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早在2013年,僅安徽就擬定了大別山片區項目700余個,包括產業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等六大類。
“山區產業發展離不開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撐,山區特色產業的發展,能對區域經濟發展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并且對目前正在實行的精準扶貧起到基礎性的支持作用。”安徽社科院鄉鎮所所長謝培秀說。
徐振宇認為,大別山區的人口較多,從資源環境的承載力上看,也要考慮通過人口轉移來改善發展的問題。
數據顯示,2014年中央財政安排專項扶貧資金達到433億元,比2010年幾乎翻了一番,但與之相反的是,減貧人數卻越來越少,2011年全國貧困人口減少4329萬人,2014年1232萬人,這表明隨著普惠性政策的實施,扶貧工作對于精準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專家認為,“四個一批”中,生產和就業擺在首位,新時期扶貧工作的著力點在于產業發展。
“怎樣精準的去扶持?就是要到產業上去扶持,”吳傳清說,“要允許勞動力的自由流動,同時在產業扶持上做文章。”
謝培秀則認為,目前我國的扶貧開發主要針對重點貧困地區,解決絕對貧困問題,這類地區貧困程度比較深,資源比較豐富,扶貧開發能夠取得比較好效果。但扶貧也要著眼于相對貧困地區,包括安徽、豫東、魯南、蘇北等黃淮海平原地區,這一區域是中國三農問題的關鍵地塊,將來也應在扶貧攻堅的考慮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