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籌東中西 協調南北方
來源:未知 日期:2016-12-05 點擊:次
統籌東中西、協調南北方是新形勢下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戰略思路。核心是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重點是通過實施目標導向戰略、軸帶引領戰略、群區耦合戰略和開放合作戰略,促進生產要素在更大范圍、更高層次、更廣空間順暢流動與合理配置。
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以來,引領經濟增長的重心逐漸向西南的成渝城市群和中部的長江中游城市群轉移,區域問題由東中西發展差距演變為東中西發展差距和南升北降兩大問題并存。統籌東中西、協調南北方,就是要以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為切入點,構建以城市群、經濟帶、經濟區等為支撐,以主要發展軸帶為骨干,連接東中西貫通南北方的多中心、網絡化的區域開發總體框架。推進形成功能清晰、分工合理、各具特色、協調聯動的區域發展格局,促進生產要素分布與國家重大生產力布局相協調,在更大范圍、更高層次、更廣空間順暢流動與合理配置。
實現上述目標,需要從更高層次、更大范圍、更寬視野,立足推動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變、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加強區域統籌協調的高度,進一步完善區域協調發展的戰略思路。
(一)目標導向戰略
我國自2000年開始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以來,已初步確立了推進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等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支持東部地區率先發展的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取得了一系列成效,區域經濟版圖發生了深刻變化。但是,西部、東北、中部與東部地區的絕對差距并沒有減小,四大板塊之間基本公共服務差距依然比較大,政策作用的范圍也過于寬泛。同時,以促增長為目標的板塊發展戰略割裂了區域之間的經濟聯系,制約了區域比較優勢的發揮,形成了政策在板塊之間的攀比。因此,需要打破板塊之間的限制,以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目標,以京津冀協同發展、“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等重大戰略平臺為抓手,促進形成要素有序自由流動、主體功能約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務均等、資源環境可承載的區域發展新格局。
在貫徹以目標為導向的區域發展戰略的同時,要從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生態安全以及民族和諧、區域和諧的高度,重視問題區域的發展。特別是對于空間布局分散、共性問題突出的特殊類型區域,如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以及產業衰退地區和資源枯竭城市、農業主產區、生態脆弱區、戰略資源儲備區等,要突破四大板塊的局限,以類型區為劃分標準,明確差別化經濟政策,完善政策支持體系,逐步緩解問題區域的突出矛盾。
目前,盡管國家對上述地區等均有相應的政策支持,但支持力度小且較為分散,合力沒有充分發揮出來。需要在系統梳理現有政策的基礎上,結合地方的探索,充分發揮各級政府的積極性,調動各種社會力量共同參與,推動這些類型區域的發展,保證它們與全國同步實現小康目標。省際交界區域、戰略資源儲備區等類型區域現在還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但非常重要。11+3個集中連片特困區域除南疆三地州、西藏和滇西邊境地區外,其余地區都是省際交界區域。加快省際交界區域的發展,需要在更高層面予以統籌,加強區域合作,以合作促發展。對于戰略資源儲備區,除了調整不合理的稅收體制外,還需要在資源開發利用自主權、生態環境治理保護等方面給予更大的支持。同時,要抓住國家加快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盂中印緬經濟走廊、中巴經濟走廊等戰略通道的機遇,選擇有發展潛力的地區,以開放促發展,加大支持力度,打造陸地邊境地區對外開放新高地,促進邊境城市、邊疆地區發展。
(二)群區耦合戰略
目前,我國已初步形成長三角、京津冀、珠三角、遼中南、山東半島、海峽西岸、中原、長江中游、成渝、關中等城市群。2014年,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GDP占全國的比重達到38.45%,是穩定我國經濟增長的“壓艙石”。長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近幾年表現突出,是引領我國經濟增長的引擎。山東半島、海峽西岸、中原、關中等城市群總體穩健,是提升區域競爭力的載體。
城市群不僅僅是推進城鎮化的主體形態,而且是拓展經濟發展的新空間。國家高度重視城市群的發展,已先后頒布了《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規劃》《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長三三角城市群發展規劃》和《哈長城市群發展規劃》等城市群規劃,還有幾個跨省域城市群的規劃也將陸續頒布。這必將加強城市群內部基礎設施網絡化和生態環境聯防聯治,推進城市群一體化發展,強化城市群內部功能整合,提升城市群競爭力。在此基礎上,要順應城市群和經濟區相互耦合的趨勢,推進空間結構的優化。群區耦合的空間組織模式,既能發揮各區域自組織、自協調、自調整的能動性,加強內部的經濟聯系與合作,中央政府也能發揮統籌協調能力,避免區域差距過大,消除區域壁壘,促進要素跨區域流動。
群區耦合戰略就是以城市群為核心推動形成主要經濟區。隨著全國性經濟帶的打造,城市群的輻射力和影響力將不斷擴大。為此,建議以城市群為核心劃分經濟區。如以哈、長、沈、大城市群為核心構建東北經濟區;以京津冀、山東半島城市群為核心構建泛渤海經濟區;以長三角、江淮城市群為核心構建泛長三角經濟區:以珠三角、北部灣城市群為核心構建泛珠三角經濟區,以長江中游、湘東城市群為核心構建長江中游經濟區,以中原城市群為核心構建中原經濟區,以成渝城市群為核心構建西南經濟區,以關中和天山北坡城市群為核心構建西北經濟區。這種空間組織模式,不僅順應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在空間上先集聚成點、后擴散于帶、再輻射為面的客觀趨勢;而且有利于改變我國人口與產業不匹配、大城市過大、小城鎮過小、中等城市發育不良的城市空間結構不合理狀況。
(三)軸帶引領戰略
軸帶引領戰略就是發揮軸帶橫跨東中西、連接南北方的天然優勢,提升軸帶對統籌區域協調發展的能力。
在軸帶不同的發展階段,選擇差異化的策略。初始階段,隨著交通沿線空間可達性提高,生產要素集聚與擴散行為變得通暢而便捷,區域人口、產業、城鎮、信息的向交通線聚集,經濟帶隨之起步。隨著中心城市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與之存在經濟聯系的地域迅速拓展,經濟帶的非平衡特征日益明顯,整個經濟帶進入膨脹增長階段。當集聚達到一定程度時,擴散效應逐漸發揮主導作用,經濟中心以梯度擴散、等級擴散、位移擴散等方式不斷向鄰近地區傳遞產業及技術要素,交通功能的完善促使經濟帶均衡發展過程得以順利實現。以日本為例,日本東海道20世紀20年代引入鐵路運輸,促使大阪、名古屋、東京三大工業地區加速發展,東海道經濟帶初具雛形;20世紀60年代開始,公路運輸引入,高速交通體系發揮作用,三大都市圈迅速沿公路呈放射狀發展;20世紀70年代以來,現代交通和通訊網絡日漸完善,內部經濟、社會和文化聯系進一步加強,三大都市圈經濟融合滲透趨于一體化,形成了東海道城市群。
經濟帶就是沿主要交通干線形成的城市、產業和人口的密集帶和經濟隆起帶。當前,我國已形成若干條經濟帶,如沿海經濟帶、長江經濟帶、隴海蘭新經濟帶、京廣京哈經濟帶、包昆經濟帶等。這5條經濟帶在國家規劃中表述為“兩橫三縱”,現已成為承東啟西、連南貫北的“經濟主骨架”。新常態下,在充分發揮上述經濟帶輻射帶動作用外,還要立足國土空間開發的整體需求,積極培育包(頭)-昆(明)、渤(海灣)-(內)蒙(古)-新(疆)、珠江-西江和沿邊4條新的經濟帶,推動形成“四橫四縱”空間開發主骨架,作為統籌東中西協調南北方的新棋局和新支撐。
除國家級發展軸線外,浙贛湘經濟帶、哈大經濟帶、膠濟邯經濟帶、山西大(同)太(原)運(城)經濟帶、漢江經濟帶、呼(和浩特)包(頭)銀(川)經濟帶等區域性經濟帶都可以作為國家二級開發軸帶。
(四)開放合作戰略
2013年9月,上海自貿區掛牌成立,標志著我國開啟了新一輪高標準、高水平、高質量對外開放。隨后,沿海地區陸續設立了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等對外開放平臺,但廣大內陸地區開放滯后。截至2015年,沿邊地區已設立了廣西東興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等5個開發開放試驗區、72個沿邊國家級口岸、17個邊境經濟合作區和1個跨境經濟合作區等對外開放平臺,但開放水平和層次與沿海地區相比還是偏低。要以“一帶一路”戰略實施為抓手,加強國際區域合作和國際次區域合作、促改革,通過開放促合作,通過開放促發展。不僅要促進國際區域合作和國際次區域合作,而且要促進國內的區域合作,包括擴大內陸沿邊開放,形成沿海和內陸開放與合作良性互動新格局。
深化國際區域合作的重點是搶抓“一帶一路”戰略實施的機遇,以加快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為突破口,推進孟中印緬、中巴經濟走廊建設,拓展國際經濟技術合作新空間。同時,在進一步深化瀾滄江-湄公河國際次區域、中國與中亞次區域、圖們江次區域三大次區域合作的基礎上,以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和長江經濟帶建設為重點,統籌推進國內區域合作與國際區域合作:以國際大通道為依托,通過珠江-西江經濟帶,深化珠三角與北部灣地區的合作,充分利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平臺,把廣西打造成我國西南中南地區開放發展新的戰略支點;深化瀾滄江-湄公河國際次區域合作,把長江經濟帶與孟中印緬經濟走廊連接起來,深化成渝經濟區與云南、貴州的區域合作,把云南建成向南開放的橋頭堡;深化我國與中亞地區的合作,利用絲綢之路經濟帶,加強中哈、中俄、中蒙次區域合作,把新疆建成向西開放的重要基地;深化與東北亞地區合作,加強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和環渤海地區的區域合作,構建我國面向東北亞開放的核心區和重要樞紐。
加強國際區域合作,首先要加強國內區域合作,有關省區尤其是邊疆省區要形成互動合作的機制,協調、處理與國際次區域合作的問題。要進一步加強廣西、云南與珠三角地區在泛珠江三角洲框架內的合作,共同開拓東南亞市場;以長江經濟帶為依托,以成渝城市群為重要支撐,強化云南與成渝的合作,積極開展與南亞的合作;以絲綢之路經濟帶為紐帶,以關中-天水經濟區為重點,強化西北地區的合作,不斷提升向西開放的水平;以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為前沿,以環渤海經濟區為腹地,打造我國內陸地區對外開放新高地。積極開展國內次區域合作,鼓勵和支持省際交界地區建立合作平臺,推動實現公路、鐵路等重大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不斷提高國內各大經濟區合作水平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