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西部地區發揮后發優勢的動力與路徑探析
來源:未知 日期:2016-11-30 點擊:次
從區域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上看,欠發達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要趕上發達地區關鍵在于克服劣勢,發揮后發優勢,取得后發利益。我國西部地區雖然目前落后于東部沿海城市地區,但是具有一種潛在的后發優勢。本文正是針對于此探析我國西部欠發達地區后發優勢實現的動力機制和實現路徑,強調后發優勢對落后地區走上快速發展道路以及縮小區域發展差距的重要借鑒意義。
一、引言
受自然、社會、歷史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我國西部欠發達地區在產業發展、現代化水平、技術創新、城市化程度、教育文化等多方面都落后于東部沿海發達地區,且有不斷擴大的趨勢。我國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很突出,為此西部欠發達地區迫切需要充分利用并發揮其所擁有的后發優勢來達到縮小區域發展差距的目標。本文從新常態角度出發,指出西部欠發達地區應切實把握現行經濟發展的機遇與挑戰,結合自身的條件從實際出發,找到使西部欠發達地區實現后發優勢的動力機制與途徑,使其走上快速發展道路并縮小我國的區域發展差距這個現實的問題。
二、后發優勢的內涵
1.后發優勢的定義
后發優勢理論主要研究落后國家如何追趕發達國家的問題。所謂后發優勢,是指在先進國家或地區與后進國家或地區并存的情況下,后進國家或地區所具有的內在的、客觀的有利條件,能使發展中國家或地區比發達國家或地區實現更快的發展速度,表現為一種勢能優勢。
2.后發優勢的特征
后發優勢的主要特征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1)后發優勢的相對性。由于世界各國經濟發展水平的不同,客觀會存在落后國家與發達國家的現象,同樣的對于一個國家而言,各地區經濟水平的差異,也會造成落后地區與發達地區的客觀存在;(2)替代性。由于缺乏工業化的先天條件,后起國家或地區可以創造性地尋求相應的替代物,以達到相應的工業化結果。(3)風險小、成本低。后發國家或地區可以通過學習和模仿先發國家的技術并引進其設備、資金等,從而使得后發國家或地區學習的成本低,風險成本小;(4)后發優勢實現的可能性。后發優勢只是一種潛在的優勢,是一種可以使得后發國家或地區快速發展的可能性優勢,而將這種潛在優勢轉化為現實的優勢需要后發國家或地區具備一定的能力。
三、我國西部地區后發優勢發揮的動力機制與實現路徑
1.西部地區后發優勢發揮的動力機制
我國西部地區后發優勢的發揮的動力機制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外生的動力機制,主要表現為東部對西部地區的壓迫動力和市場動力;二是內生的動力機制,主要體現為西部欠發達地區自身的發展意愿的動力以及西部地區政府主導的動力。
(1)外生的動力機制
①東部發達地區對西部欠發達地區的壓迫動力
根據行政區劃,我國的西部欠發達地區主要有新疆、西藏、青海、云南、貴州等西部邊緣省份,東部的發達地區則包括珠三角、長三角以及環渤海等省份,東部的地區生產總值以及GDP的增速都遠大于西部。差距的存在不可避免對西部地區產生一種無形的壓力,促使西部地區有意愿去加快自己的經濟發展,以縮小和東部發達地區的差距。
②市場動力
市場的供求關系、企業間的競爭等都會對整個社會的運行和發展產生抑制或者促進的作用。然而相比于東部地區的市場化水平而言,西部欠發達地區的市場化程度還偏低,這就意味著在西部地區市場動力機制還很不完善,需要依靠政府做好規劃和引導,轉變觀念,要讓市場來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將西部地區的發展融入到整個國內經濟發展的鏈條中去,增強自身的競爭力水平,破除各種障礙和壁壘,利用市場機制解決好區域不平衡問題,利用后發優勢實現西部欠發達地區經濟發展的追趕。
(2)內生的動力機制
①西部欠發達地區的自身發展意愿動力
面對西部地區發展相對落后的現狀,會產生經濟發展停滯的現實狀態,必然會引起西部地區的民眾要求進行工業化或快速發展的強烈愿望,以致于形成一種全社會的壓力。區域間發展的差距越大,這種壓力意識也就越大,這種壓力一方面源于相對落后的現實,另一方面也是發達地區的經驗刺激和歧視的結果。
②西部欠發達地區政府主導的動力
市場經濟并不是完全自由放任的古典市場經濟,政府不同程度的宏觀調控是現代市場經濟運行和管理的有效組成部分。同樣的對于西部欠發達地區后發優勢的良好發揮,政府的導向作用必不可少。
2.西部地區后發優勢發揮的實現路徑
現實發展中,不僅在技術演進和制度變遷中存在著“路徑依賴”問題,在經濟社會發展以及人們的思維以及行動等方方面面統一也存在著“路徑依賴”。特備是針對西部發展滯后的地區,“路徑依賴”的現象更加突出和明顯,同時這也是制約西部欠發達地區經濟發展的一個原因。在新一輪的西部大開發戰略政策的實施過程中,西部地區可以根據自身發展的狀況、發展的條件和發展的目標,可以模仿和借鑒發達國家或地區的制度,使西部地區引入的先進制度來替代本地區落后的制度,從一開始就處在一個較高的起點,少走許多彎,實現快速發展。要實現西部達地區要實現跨越式發展,還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制度變革創新的后發優勢。相比與勞動、技術、資本、等生產要素,制度因素是最根本的,有效的制度體制能夠推動經濟的發展。所以有必要加強對西部欠發達地區進行制度變革。西部欠發達地區可以學習東部沿海發達地區的企業經營管理、市場競爭制度以及社會制度等,加大對西部社會生活各個環節的改革力度,認真學習和效仿先進的制度和成功經驗。首先學習發達地區在市場建設、管理以及組織和開發等方面的現成經驗;其次西部欠發達地區還要吸取發達地區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失敗和失誤的教訓;再次,還應結合自身的實際從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和現實需要入手,在模仿學習的同時敢于創新和突破。
(2)人力資源集聚的后發優勢。在知識經濟時代下,人力資源的聚集在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性越來越明顯。然而,西部欠發達地區由于經濟發展水平的相對滯后,收入水平低以及用人政策的缺陷,以致使得大量的本地人才流向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高的區域。所以從這里可以看出西部發展滯后,人員流失也是一大原因。為此西部欠發達地區可以從個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首先,完善西部地區的政策法律體系,在強化人才培養和引進的同時使用獎勵、流動相匹配的政策法規;其次,充分發揮西部地區勞動力資源豐富且廉價這一比較優勢,將勞動力資源與先進的高新技術相結合,提升勞動力密集型的素質水平,增強西部地區勞動力的競爭力;再次,發揮高校和研究機構的人才集聚優勢,加大培養力度,增加教育投入,提高西部地區的人力資本水平。
(3)技術引進的后發優勢。這是指西部欠發達地區通過低成本引進先進技術更快發展經濟的有利條件。西部欠發達地區可以直接通過引進和學習發達地區的先進技術,節約大量的時間和費用,用于其它經濟活動,更快地發展經濟。除模仿創新之外,一個重要的技術上的后發優勢就是技術的跨越式發展,即在一定條件下跨越技術發展的某些階段,直接進入技術的前沿領域與發達國家展開競爭。信息化已成為現代社會的主要特征,西部欠發達地區應充分利用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發揮后發優勢,促進西部地區生產力的跨越式發展。另外技術具有溢出效應,先進的技術使得西部地區當地的企業自覺地模仿和學習,加上企業之間的縱向和橫向價值鏈的關系,使得先進技術得以影響更大范圍的企業,人員的流動會把自己所獲得的技術和管理經驗傳播到更廣闊的領域。
(4)資本引進的后發優勢。西部欠發達地區的資本引進必然會推動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對于西部欠發達地區而言,資本的來源可以分為兩個方面:內部和外部。內部主要是指西部欠發達地區自身所擁有的資本的集聚,然而經歷這么長時間的發展,西部落后的面貌依然沒有改觀,勢必要考慮從外部來獲得資本的集聚。在開放經濟條件下,西部欠發達地區發展的資本可從內部和外部兩條途徑,并通過先發區域的資本轉移、FDI(國際直接投資)等渠道獲得。首先,政府應鼓勵外來資本到西部地區投資,為此需要政府建立相應優惠的政策法規并提供其他方面的便利來吸引外部資本,其次,完善西部地區的資本市場,實現資本的自由流動。在西部地區引進技術的同時從另一側面也就帶來了外部資本,發達地區的技術轉移不可避免帶來了資本的集聚。
(5)結構優化的后發優勢。產業結構的演進主要通過產業間比例變化、傳統產業退出、新興產業成長、產業內部分化等方式進行,產業結構優化是指各產業協調發展、產業總體發展水平不斷提高的過程。西部地區存在著制約經濟發展的結構性問題,西部地區經濟是典型的二元經濟結構,西部地區急需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西部地區的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能夠極大地改善資源配置狀況,大幅度地提高生產率,推動經濟的高速增長。雖然東部地區現在也面臨實現經濟知識化、信息化的新的結構優化升級的機遇,但這并不是東部地區獨有的,這種機遇同樣也提供給了西部欠發達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