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濟南制定路線圖,將從這些方向突破發展未來產業
來源:高新院 vwcr.cn
日期:2024-12-05 點擊:次
2024年1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門印發《關于推動未來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首次明確了未來產業定義,提出了推動未來產業創新發展的基本原則、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今年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支持濟南、青島、煙臺打造未來產業先導區”。為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培育發展未來產業,支撐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工業強市,近日,市政府辦公廳印發了《濟南市未來產業培育發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加快發展6個具備良好基礎和優勢的未來產業,前瞻布局6個尚在商業化初期、遠期潛力巨大的未來產業,同時對相關領域和方向進行動態調整,確保優勢產業與潛力產業、未來產業與戰略性新興產業有序銜接。
在發展目標上,《方案》按照近期目標與遠期目標結合的原則,分層次設定未來3至5年、5至10年發展目標,確保目標合理可行、有效引領。
其中,未來3至5年,未來產業發展取得階段性顯著成效,聚焦重點發展方向,突破20項左右引領性關鍵技術,打造50個以上標志性產品,開發50個以上典型應用場景,集聚20家左右領先領軍企業,建設3至5個創新活躍、特色突出的未來產業園區,創建未來產業先導區。
未來5至10年,基本建立適宜未來產業成長的生態體系,突破性科研成果持續涌現,未來產業整體規模不斷壯大,培育一批特色鮮明、創新力強的未來產業集群,基本形成未來產業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相互銜接、梯次成長的產業發展格局,打造具有國內影響力和競爭力的未來產業發展高地。
《方案》確立梯次培育發展思路。在發展方向上,區分優勢產業和潛力產業兩個層次,提出加快發展激光制造、人工智能、先進材料、新能源裝備、空天信息、生物技術等6個具備良好基礎和優勢的未來產業,前瞻布局智能機器人、量子信息、新型顯示、未來網絡、元宇宙、高端醫療裝備等6個尚在商業化初期、遠期潛力巨大的未來產業。
具體而言,在加快發展的優勢產業方面,《方案》提出,激光制造產業聚焦產業鏈關鍵環節,發揮激光領域科研平臺優勢和領軍企業技術創新主力軍作用,重點攻關高性能激光芯片、光調制芯片、高亮度泵浦源等核心器件,推進高功率激光器、超快激光器研發制備與迭代升級。支持激光企業與軟件企業聯合攻關激光產業工業軟件,突破基于激光增材制造的結構優化設計技術。
人工智能產業布局發展通用人工智能、生成式人工智能、智能算力設施,構建“高算力、大模型、強應用”的人工智能創新體系。開展模型訓練、認知推理、指令學習等關鍵技術研發,推動基礎級、行業級與場景級大模型協同創新發展。推動智能芯片產業突破發展,加快智能傳感器產品研發和產業集聚。適度超前建設智能算力中心,增強智能算力集群供給。開展“人工智能+”行動,拓展大模型在智能制造、數字政務、智慧城市等領域的創新應用。
先進材料產業重點發展先進半導體材料、先進金屬材料和先進化工材料。發揮晶體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新一代半導體材料集成攻關大平臺作用,開展碳化硅、氮化鎵、氧化鎵等寬禁帶半導體材料制備、加工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快金屬材料“特精高”產品開發,發展金屬粉體材料、電子級銀粉、金屬增材制造材料等。推動先進化工材料增品提質,加快突破高性能工程塑料、樹脂基復合材料等先進材料。
新能源裝備產業開展鈉離子電池、固態鋰離子電池、新型高效太陽能電池等新一代高能量密度儲能技術研發攻關。突破儲能電站檢測、控制、安全等關鍵技術,開發安全高效儲能集成系統。依托氫能領域新型研發機構,加大制氫、儲氫、燃料電池等關鍵技術研發攻關力度,加快推動“綠氫”生產、儲運以及加氫和燃料電池汽車等規模化商用。
空天信息產業發揮空天信息領域高水平科研機構的技術優勢,以濟鋼空天信息產業園、濟鋼衛星總裝基地為主要載體,聚焦衛星制造、空天信息應用、低空開發等領域,加快可回收液體火箭發動機研發、星地一體融合組網、空天數據資源服務及應用等產業鏈布局,推進星座組網建設,推動相關技術產品應用。
生物技術產業依托合成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等高能級研發平臺,推動微生物發酵技術優化升級,拓展透明質酸等生物基材料應用,打造有國際競爭力的合成生物產業集群。推動細胞與基因技術突破發展,加快植物基因編輯產業化進程。推進細胞治療等臨床技術研發轉化,探索醫企協同聯合開展細胞治療新技術新療法臨床研究和規模化驗證,促進細胞治療產業集聚發展。
前瞻布局6個尚在商業化初期、遠期潛力巨大的未來產業
在前瞻布局的重點產業方面,《方案》提出,智能機器人產業圍繞人形機器人關鍵技術,推動“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加大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力度。支持人形機器人操作系統、核心零部件、通用型本體平臺等研發制造。加快人形機器人在農業、建筑、醫療、安全生產、應急救援等領域中推廣應用,帶動提升產品適配性和應用市場規模。
量子信息產業聚焦量子通信、量子計算、量子精密測量等領域,持續鞏固量子信息全產業鏈優勢。加強量子通信關鍵技術產品攻關,推進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建設。開展超導量子計算科技研發,推進專用光量子模擬機和通用光量子計算機研制。推動量子精密測量產業發展,加快量子測量在環保、氣象、應急等領域中應用。
新型顯示產業聚焦Micro-LED顯示、全息顯示、微顯示等新型顯示方向,突破量子點、巨量轉移等顯示技術,推動材料、芯片、模組等重點產品研發、測試及產業化,推進新型顯示產品在車載終端、智能醫療終端等領域中應用。
元宇宙產業推動虛擬現實操作系統、三維引擎渲染工具、數字人等關鍵技術產品攻關,支持開展肌電傳感、氣味模擬等前沿技術研究。積極引進培育VR頭顯等終端制造企業。加快推進“元宇宙+”,拓展元宇宙在工業制造、教育培訓、醫療健康、文旅展示等領域的應用,結合我市文化特色,開發元宇宙內容產品。
未來網絡產業推進確定性網絡、智能算力網絡建設,加快時間敏感網絡、靈活以太網等技術攻關,開展算網一體化編排和調度系統研發。拓展確定性網絡在算力共享、遠程醫療、智慧交通等領域的應用,打造確定性網絡標桿示范場景。鼓勵企業積極參與6G技術研發及相關產業化。
高端醫療裝備產業發展高精度醫學影像診斷設備、智能化手術機器人系統等高端醫療裝備,突破零磁醫學功能成像技術,加快零磁醫療裝備研發。布局腦機接口前沿領域,突破非侵入式腦機接口、腦機融合、類腦芯片等關鍵技術,推進腦電采集系統、腦機接口康復設備等產品研發與產業化。
《方案》構建全方位推進機制。聚焦建立健全“技術-產品-企業-產業”的未來產業培育發展新機制,從未來產業的技術突破、主體培育、應用推廣、生態建設等4方面制定12項具體任務,創新提出構建“產品—技術—科研”牽引的逆向研發鏈條,開展未來產業創新任務“揭榜掛帥”行動,建立未來產業創新型中小企業培育庫,制定完善未來產業鏈招商圖譜等一批舉措,推動重點任務落實,為未來產業創新發展提供全方位支撐。
在未來產業技術突破方面,《方案》提出,打造高水平產業創新平臺。發揮全國重點實驗室等高能級創新載體作用,開展基礎研究與應用基礎研究,增強產業發展的源頭供給。依托科研院所,引進高精尖科研團隊組建未來產業實驗室等研發平臺,重點開展產業需求導向的技術路線研究,打造未來產業策源地。推動企業與高校院所合作,建設一批面向未來產業的技術(產業、制造業)創新中心、工程技術中心等產業創新平臺。
開展前沿技術攻關。支持創新主體參與未來產業領域科技重大專項、重點研發計劃,力爭突破一批原創性技術成果。構建“產品-技術-科研”牽引的逆向研發鏈條,聚焦重點領域,組織開展未來產業創新任務“揭榜掛帥”行動,編制前沿技術需求清單,實施一批研發攻關項目,突破一批標志性產品,形成一批高價值專利。
完善科技成果轉化體系。培育一批概念驗證中心、科技成果轉化中試示范基地、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眾創空間和孵化器,暢通科技成果就地轉化通道。支持企業建設產業鏈中試平臺,帶動產品研發設計和驗證試驗,解決中試共性問題。培育新型科技中介服務機構,打造高素質技術經紀人隊伍,優化提升科技成果轉化生態。
在未來產業主體培育方面,構建梯次化企業培育格局。鼓勵行業領軍企業主動謀劃布局未來產業賽道,通過內部創業、投資孵化等培育未來產業新主體。建立未來產業創新型中小企業培育庫,主動發掘和培育未來產業領域高技術、高成長、高價值企業,推動中小企業加快成長為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依托“創客中國”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等活動載體,挖掘和培育一批未來產業前沿創新項目和初創企業。
打造高端產業載體。以濟南高新區、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為核心,聚焦空天信息、量子科技、細胞與基因等三大重點領域,加快建設中新未來產業城、山東未來產業園等重大載體,推動創新資源要素集聚,探索構建創新策源地、產業承載地、資源保障地等多層次空間格局,創建未來產業先導區。各區縣(功能區)立足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對標未來產業重點培育方向,針對性謀劃招引未來產業項目和企業,積極布局未來產業新賽道。
培育未來產業集群。制定完善未來產業鏈招商圖譜,加大未來產業生態主導型企業、“新物種”企業引育力度,構建覆蓋源頭創新、技術轉化、產品開發、場景應用、產業化、產業集群的產業培育鏈條。聚焦激光制造等優勢產業,加大建鏈強鏈補鏈延鏈力度,打造一批特色鮮明、優勢突出、有核心競爭力的未來產業集群。
構建“早期驗證—融合試驗—綜合推廣”的應用場景創新體系
在未來產業應用推廣方面,增強場景供給能力。堅持需求引領、場景驅動,支持建設早期驗證場景,構建“早期驗證—融合試驗—綜合推廣”的應用場景創新體系,為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開展測試驗證、首試首用提供場景創新環境。加強場景梳理挖掘,在產業發展、城市治理、民生服務等領域主動釋放場景資源,提供場景機會,促進未來產業成果加速原型驗證、商業模式實測、深入安全評估、快速迭代升級。依托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車路云”一體化應用等國家試點,挖掘打造一批帶動性強、覆蓋面廣的典型應用場景。
推進場景示范應用。支持專業化應用場景促進機構發展,搭建應用場景發布平臺,定期遴選發布典型應用場景清單和優秀目錄,建立優秀案例和解決方案庫。常態化開展新場景發布會、供需對接會等活動,推動技術創新與市場需求有效鏈接。加快未來技術跨學科跨領域拓展,聚焦交通、醫療、文旅等領域,推進通用人工智能、元宇宙、量子信息等未來技術與傳統行業融合應用,推動“元宇宙+”、“量子+”、數字文旅等領域場景落地。
推動重點領域標準化建設。鼓勵企業、科研院所和有關行業組織,圍繞未來產業技術框架、試驗驗證、新產品設計、應用場景、測試方法、應用規范等關鍵環節,參與制定國內外技術標準和技術規劃,提升科技創新成果標準轉化率。針對重點標準適時開展宣貫與培訓工作,引導企業對標達標,加速未來產業標準應用推廣。
在未來產業生態建設方面,深化高層次人才引育。聚焦未來產業重點領域,編制科技人才圖譜,在全球范圍引進具有前瞻戰略思維的頂尖科學家、科技領軍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依托高校院所,加大未來產業人才培養力度,建立跟蹤培養、項目資助等機制,培育一批在未來產業領域具有創新潛力的人才。探索在市級科技計劃框架內設立面向未來產業發展的研究方向,鼓勵企事業單位科研人員開展顛覆性技術研發。做優“泰山人才”工程,加大未來產業人才遴選支持力度。鼓勵企業與高校院所共建現代產業學院,以產業需求牽引產教融合,打造卓越工程師團隊。
健全投融資支持機制。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鼓勵更多社會資本重點支持未來產業技術研發、先導性重點產業化項目實施。將未來產業作為“6+N”政府引導基金重要投資方向,立足“投新、投早、投小、投硬”,在全球范圍內識別跟蹤未來產業種子期、初創期企業,引導帶動金融和社會資本參與未來技術創新與產業化落地。鼓勵金融機構根據未來產業研發投入特點,優化金融產品,降低融資成本,加大對科技型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
完善知識產權服務體系。支持組建未來產業知識產權聯盟,以技術交叉許可、建立專利池等方式促進原創技術擴散,推動技術、專利與標準協同發展。探索開展全流程、嵌入式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推進知識產權交易運營中心建設,幫助企業優化研發路徑、提升研發能力、優化專利布局、提升技術轉化效率、規避知識產權風險,促進專利轉移轉化。
來源:濟南日報·愛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