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三生三美” 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來源:未知 日期:2019-02-27 點擊:次
2018年3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審議時,就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特別是推動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和鄉村振興健康有序進行提出明確要求。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山東在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立足齊魯實際、著眼樣板打造,去年出臺了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全面夯實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的政治責任,著力打造生產美產業強、生態美環境優、生活美家園好“三生三美”融合發展的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生產美、產業強,“新六產”越發有干頭
早春濰坊,大地漸暖。寒亭區開元街道的一處蔬菜大棚里,已經綠意盎然。“我每天給中百大廚房供應新鮮蔬菜,價格高不說,銷售渠道還穩定,一年少說收入10多萬元。”菜農莊全海說。
生產美、產業強,是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基礎重點。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山東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推動鄉村產業振興,緊緊圍繞發展現代農業,圍繞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莊全海所說的“中百大廚房”,就是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典型代表。項目投資方濰坊百貨集團戰略發展部部長孟令杰說,中百大廚房從三產零售業向二產加工業、一產種植業延伸,深度融合后成為農業“新六產”,每年產值達40億元,能帶動15萬農民人均年增收上萬元。
距離寒亭區300多公里的蘭陵縣代村,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也在如火如荼進行。新春期間,代村農耕博物館、沂蒙老街等景點游人如織。代村社區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王傳喜說,我們將傳統農業改造升級成與二三產業相融合的“新六產”,僅旅游收入去年就超過了4000萬元,同比增長30%。
近一年來,山東發揮農業產業化經營的經驗優勢,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農民合作社發展到20多萬家,家庭農場6萬多家,農業龍頭企業9600多家,各類社會化服務組織21萬多家,數量均居全國首位。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山東代表團審議時提出的要求,一直牢記在我心中。”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農業農村廳廳長李希信說,去年以來,山東各地農業業態創新更加活躍、經營主體更加多元、利益聯結更加緊密,可以讓農民更多分享一二三產業“全鏈條”收益,著力落實總書記提出的“把產業發展落到促進農民增收上來,全力以赴消除農村貧困,推動鄉村生活富裕”的要求。
·生態美、環境優,新農村越發有看頭
背靠孟良崮、南望大蒙山的蒙陰縣櫻之崮田園綜合體,一派“山環水繞、樹密林茂”的美麗景象。但在一兩年前,這里還是“雜草叢、亂石窩,出門只能爬山坡”的荒涼之地。
蒙陰縣委書記王皓玉說,一年來,我們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推動鄉村生態振興,堅持綠色發展”指示精神,把生態文明理念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和全過程,走上了一條“生態好、群眾富、可持續”的鄉村振興之路。
生態美、環境優,是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關鍵標志。去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沂南縣銅井鎮兩泉坡社區黨總支書記李樹睦現場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李樹睦說,我們按照習近平總書記“讓良好生態成為鄉村振興支撐點”的要求,大力開展農村環境整治、農業污染治理、村莊綠化提升等行動,打造山清水秀、風景如畫、生態宜居的美麗家園。
眼下,一幅頗具齊魯風情的現代版“富春山居圖”,正在山東大地徐徐展開:
黃海之濱的榮成,成千上萬只大天鵝從西伯利亞等地飛來棲息、越冬,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麗圖景,讓這里的冬季旅游火熱起來;
蔬菜之鄉的壽光,80余名來自全國各地的畫家和民間藝術愛好者,在村民院墻上繪出一幅幅或寫實、或夸張的“涂鴉”作品,一個普通村落變身為色彩斑斕的藝術世界;
魯中腹地的安丘,全新打造的齊魯酒地文化創意產業園移步換景、風光各異,“景在山中、人在綠中、美在心中”,行走在這里的人們,無不流連忘返。
一年來,山東省委、省政府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指示部署,大力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美麗村居建設“四一三”行動,聚焦聚力農村“七改”,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全面提升美麗鄉村建設水平。2018年至2020年,山東計劃投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資金1500億元。截至2018年底,全省累計改廁1010萬戶,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率達到99%。
·生活美、家園好,新農民越發有奔頭
走進威海市文登區西鋪頭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整齊的“花園洋房”。去年,農民人均純收入3萬多元,村集體純收入4000多萬元,是遠近聞名的富裕村。
西鋪頭村發展壯大的秘訣之一就是人才振興。近幾年,西鋪頭村陸續招聘了50多名大學生,還與國內外知名院校的8名博導建立合作關系。國內知名草莓專家姜卓俊、植物生理學專家鄭彩霞到村后,通過新品種新技術讓草莓大棚產值增加了30%。
文登區委書記吳宏飛說,按照習近平總書記“要推動鄉村人才振興,把人力資本開發放在首要位置”要求,文登區連續出臺多項人才振興政策措施,把原本在外的本村人才留下、把國內頂尖的專家請來、讓普通農民變成技術工人,激勵各類人才在農村廣闊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華、大顯身手。
在山東濰坊市寒亭區中百大廚房的馮馬楊孟村蔬菜種植基地,62歲的土地流轉戶馮佃崗在此打工,月收入三千多元(2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郭緒雷 攝
除了物質富,更要精神強、鄉風好。濰坊市寒亭區前闕莊村,將當地紅色文化融入豐富多彩的居民文體生活中,還定期舉辦好婆婆、好媳婦評選,引領村民素質進一步提升;蒙陰縣云蒙湖生態區,創新設立“農村幸福院養老+孝善基金”新模式,為全區200余名貧困老人提供了“不離家、不離親、不離村”的集中養老平臺……
生活美、家園好,是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根本目的。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山東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把廣大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化為推動鄉村振興的動力,把維護廣大農民根本利益、促進廣大農民共同富裕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
全國人大代表、沂水縣沂城街道西朱家莊社區黨支部書記劉文玲說,去年以來,按照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我們在基層一線工作中堅持以文化興盛、鄉村善治、共同富裕為主攻方向,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實現物質富裕、精神富有、和諧美麗的統一,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好家園。
一年來,山東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打造千千萬萬個堅強的農村基層黨組織”等重要指示精神,堅持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一起抓。臨沂、濟寧等地通過紅色精神激勵、傳統文化滋養、新時代文明引領,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同時,隨著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深入推進,一批村痞惡霸被依法懲治、一些軟弱渙散的基層組織得到整頓加強,村民安全感、獲得感、幸福感大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