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无码WWW免费视频_亚洲一区AV无码少妇电影_蜜桃臀无码内射一区二区三区_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精品日本

Network

當前位置:主頁 > 產業經濟專家欄 >

許召元等:市場倒逼推動行業轉型升級

來源:未知 日期:2016-08-05 點擊:

  上半年,我國經濟運行的一個重要特征是結構調整加快,產業分化日益明顯。從宏觀經濟看,現代服務業發展迅速,新產業新業態競相綻放,傳統制造業不斷萎縮,重化工行業下行壓力較大。從工業內部看,高技術制造業發展勢頭良好,資源型行業則加速調整。產業分化是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要順應產業分化趨勢,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利用市場倒逼機制推動行業轉型升級——
  
  多重因素致產業分化
  
  主持人:我國現階段為什么會出現產業分化?近兩年產業分化越來越明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黃利斌:出現產業分化的原因主要有三個。一是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我國正從工業化中期向工業化后期過渡,供給端和需求端也因此發生了重大變化。比如在供給端,人口紅利下降、勞動力成本上升;在需求端,住宅和汽車等需求不斷下降,與之相關的產業也因此開始出現分化。
  
  二是市場力量的主導。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資源會向高收益領域集中,導致產業過剩和過度競爭。一些行業從過去的高盈利迅速下降,比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等;一些適應市場、契合消費需求的行業利潤率則不斷上升,比如醫藥、紡織、輕工等。
  
  三是世界經濟的波動,對相關行業形成下行壓力。外需不足不僅影響出口,還會通過產業鏈影響到消費和投資領域。從本質上說,出現這些問題還是因為供給結構不適應需求變化,因此要繼續加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力度。
  
  潘建成:關于產業分化的原因,可以從兩個角度去看,一個是需求與供給的角度,一個是主觀與客觀的角度。從需求與供給的角度來看,當前消費需求變化的典型特點是消費結構不斷升級,主要特征是從商品消費轉向服務消費,從物質消費轉向精神消費,從有形消費轉向無形消費,從規模化、標準化消費轉向個性化、高品質化消費等,這些消費變化帶來了產業的分化。此外,投資需求的滯后性、出口需求的換擋期都深刻影響到產業。供給側的變化則表現為勞動人口推動產業發展的力量在減弱,智慧推動的力量在增強,資源推動的力量在減弱,通過創新、改革推動的力量在增強,這就是產業分化的根本原因。
  
  從主觀和客觀的角度看,主觀方面我們已經較早開始調結構、促轉型,加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順應改革方向的產業就會得到發展;客觀方面是我國經濟轉型已經到了不得不轉的時候,倒逼了行業發展和分化。
  
  許召元:關于產業分化,我想強調兩個原因,一是我國正在經歷從工業化中期向后期轉變的過程,經濟主導產業也因此出現了變化。不同的工業化階段有不同的主導產業。比如,前工業化階段,農業、種植業為主導;工業化初期,與居民基本消費需求相關的輕工業是主導產業;工業化中期,隨著消費升級特別是城鎮化加速發展,鋼鐵、水泥、電力等能源、原材料行業成為主導產業;工業化后期,高新技術產業將成為主導產業。工業化階段的改變造成主導產業的變化,是形成產業分化的一個重要原因。
  
  二是新一輪技術革命在全球范圍內形成,互聯網、大數據、新能源等新技術不斷涌現,給部分行業帶來了更大的需求空間和發展動力,從而使得行業發生劇變甚至是顛覆性的變化。
  
  在分化中優勝劣汰
  
  主持人:在產業分化的大背景下,如何看待其與企業分化之間的關系?企業又應該怎樣更好地利用產業分化的規律和趨勢來發展自身?

  
  潘建成:產業分化實際上是企業分化的外部環境,如果企業處在相對困難的行業,那么企業困難的概率就大,如果處在朝陽行業,企業成功的概率就大。但行業只是外部環境,行業內的企業之間也是分化的。
  
  因此,在行業分化背景下,企業首先要考慮是否要轉向別的行業,如果決定堅守,對于企業來說,任何一個行業都是有希望的。有夕陽的行業,但不存在夕陽的企業,對堅守困難行業的企業來說,出路就是創新,是產業結構升級。除了行業考慮之外,企業還要考慮區位資源優勢,轉型升級要把區域優勢發揮到極致。同時,還要考慮如何加入產業集群,改變單打獨斗的局面,形成共贏。
  
  黃利斌:企業是微觀經濟的主體,行業就是由一個個企業組成。從現在運行情況來看,困難企業往往集中在困難行業,比如“僵尸企業”就集中在煤炭和鋼鐵行業。當然,好的行業也有差的企業,不好的行業也有好的企業,這是一個邏輯辯證的關系。
  
  行業分化是經濟規律使然,市場不景氣、產業分化加劇的時候,往往也是推動結構調整優化的有利時機,關鍵是怎樣利用市場倒逼的機制,推動去產能,推動兼并重組。政府在這時也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通過制定行業規范條件提高一些行業的標準,推動行業轉型升級。
  
  許召元:產業分化是企業分化的背景和催化劑。股市里有句話叫“只有在潮水退去的時候,才知道誰在裸泳”,這句話放在產業分化和企業分化上也很貼切。在產業快速增長時,好企業增長快,小企業也能生存,不容易體現出企業的差別。只有到了產業分化的時候,才能體現出企業競爭的實力。
  
  我們希望促進好的企業分化,政府也應創造條件促進好的企業分化。所謂好的企業分化,是促進優勝劣汰、轉型升級,差的企業分化則是劣幣驅逐良幣。因此,在產業分化的背景下要促進好的企業分化,政府的作用更為突出,要建立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否則就會出現守法的、高質量的企業競爭不過低質量企業的情況。當前我國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欠賬較多,導致一些行業企業良莠不齊,比如鋼鐵行業,要通過加快一些專項行動盡快改善市場環境。
  
  區域受產業影響明顯
  
  主持人:當前,我國各區域的經濟發展呈現出不同的變化趨勢,產業分化對區域經濟發展帶來哪些影響?與區域經濟分化是什么關系?

  
  許召元:區域分化的因素很多,有經濟體制的原因,也有市場內部的原因,但是產業分化是造成區域分化的一個最重要、最直接的原因。近年來,經濟發展比較好的地區,往往是經濟轉型比較早、產業結構比較優化的地區;經濟發展比較差的地區,往往是主導產業增長緩慢、經營困難的地區。
  
  值得注意的是,區域分化可能加劇產業分化。在經濟發展較差的區域,地方政府可能出現財力不足,難以支撐困難行業轉型升級,甚至想方設法延緩調整進程,因而破壞市場機制,延緩本地區的經濟復蘇,加劇困難行業的轉型壓力。因此要加大區域間的互相扶持和幫助,通過全國統一的市場加快行業調整和區域經濟優化。
  
  潘建成:當前,中國的區域分成非常典型的三大板塊,第一個板塊是以廣東、江蘇、浙江、上海等為代表的技術密集型地區,這些地區經濟增長穩健而且動力充足,背后是高技術產業。第二個板塊是中部地區以及部分西南地區,包括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重慶、貴州等,這些地區目前增長速度還比較快,主要是承接東部產業轉移,屬于制造密集型、加工密集型的地區。第三個板塊是以東北、山西還有西北大部分地方為代表的,對資源性產業和資源密集性產業依賴度比較大的地方,十分困難。由此可見,產業對區域的影響非常明顯。
  
  但是一定要注意,區域分化背后的根本原因是增長的動力不同。比如,過去更多是依靠資源、投資推動經濟的地區,當推動力減弱,地區發展的動力就衰減。而靠人力資本推動的東部地區,通過創新驅動增長的條件更為成熟,轉型過程也更穩健領先。因此,要看到產業分化對區域分化的影響,更要看到背后動能的影響。
  
  黃利斌:上半年,東部地區總體趨穩向好,中西部地區有所趨穩,東北和少數中西部地區,還在持續下滑。從這幾年的工業運營情況看,過去是東西差距,現在則是南北差異,總體來看南方地區表現的比北方地區要好。
  
  從表面看,困難的地區對應的是困難的行業,但也要看到一些困難地區的根本問題是產業結構相對單一,高技術產業發展缺乏相應的人才儲備等基礎。轉型要趁早,轉得快、轉得早就有一個良好的運行態勢。全中國是一盤棋,轉型才有生機,不轉型則只有死路一條。
  
  尊重經濟發展規律
  
  主持人:在產業分化日益明顯的形勢下,政府的宏觀調控政策和產業政策應該怎樣調整?未來產業分化將呈現怎樣的趨勢和走向?

  
  黃利斌:宏觀調控是總量性的短期政策,產業政策是結構性的長期政策,兩個政策都要用好,特別是通過結構性調整推動解決總量不平衡的問題。要從生產端著力提高供給結構的需求變化適應性和靈活度,包括加快培育發展新動能,加快修復修補舊動能,著力優化存量,引導正能量,主動減量。一是堅定不移地去產能,二是多措并舉地降成本,三是集中力量補短板。今年工信部出臺了一系列分業施策的指導意見,有針對性的補短板,推動行業健康發展。
  
  我們要利用好產業分化,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特別是倒逼機制的作用,在分化中促進優勝劣汰,加強政府的引導作用,去推動一批企業做強做大,提升產業的整體競爭力。
  
  許召元:產業分化的新情況,對宏觀調控政策和產業政策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首先要分業施策,突出政策的差異化。第二,在產業分化的背景下,特別是新產業、新業態加快發展的情況下,要提高政府的監管能力,提升對新業態的包容性,要高度重視市場軟環境的建設,特別是要加快構建一個讓消費者放心的購物環境。
  
  在目前的轉型期,產業分化的程度是最顯著的。在經濟企穩進入平穩增長以后,產業分化仍會長期存在,但是分化程度會比現在有所減輕。何時是經濟企穩進入平穩增長的時候呢?就是我們不需要再依靠大規模的貨幣投放和超強度的基礎設施投資,經濟也能實現穩定和高質量增長的時候。經濟企穩以后,產業發展的趨勢仍是類似的,高技術產業發展較快,消費升級仍是大方向。
  
  潘建成:面臨產業分化的趨勢,宏觀上要堅定不移地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是從根本上順應分化、促進優化、減少分化帶來的不良后果的根本解決之道。產業分化最劇烈的時候,正是改革堅決推進的最佳時機,要堅決推進“三去一降一補”。宏觀經濟政策要強調穩定,產業政策則要特別尊重市場的決定性作用,尊重市場在產業發展方向上的選擇。
  
  我們要順應產業分化的趨勢和走向,尊重經濟發展的規律。一個經濟體升級的典型表現,就是第三產業超過第二產業,因此我國的服務業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服務業內部也會分化,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們的科技服務、商業服務、社會服務等還相差很遠。因此,從長遠看,要堅定不移地推動供給側改革,推動轉型升級,來順應產業分化的趨勢。



主頁 > 產業經濟專家欄 >

許召元等:市場倒逼推動行業轉型升級

2016-08-05 來源:未知 點擊:

  上半年,我國經濟運行的一個重要特征是結構調整加快,產業分化日益明顯。從宏觀經濟看,現代服務業發展迅速,新產業新業態競相綻放,傳統制造業不斷萎縮,重化工行業下行壓力較大。從工業內部看,高技術制造業發展勢頭良好,資源型行業則加速調整。產業分化是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要順應產業分化趨勢,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利用市場倒逼機制推動行業轉型升級——
  
  多重因素致產業分化
  
  主持人:我國現階段為什么會出現產業分化?近兩年產業分化越來越明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黃利斌:出現產業分化的原因主要有三個。一是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我國正從工業化中期向工業化后期過渡,供給端和需求端也因此發生了重大變化。比如在供給端,人口紅利下降、勞動力成本上升;在需求端,住宅和汽車等需求不斷下降,與之相關的產業也因此開始出現分化。
  
  二是市場力量的主導。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資源會向高收益領域集中,導致產業過剩和過度競爭。一些行業從過去的高盈利迅速下降,比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等;一些適應市場、契合消費需求的行業利潤率則不斷上升,比如醫藥、紡織、輕工等。
  
  三是世界經濟的波動,對相關行業形成下行壓力。外需不足不僅影響出口,還會通過產業鏈影響到消費和投資領域。從本質上說,出現這些問題還是因為供給結構不適應需求變化,因此要繼續加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力度。
  
  潘建成:關于產業分化的原因,可以從兩個角度去看,一個是需求與供給的角度,一個是主觀與客觀的角度。從需求與供給的角度來看,當前消費需求變化的典型特點是消費結構不斷升級,主要特征是從商品消費轉向服務消費,從物質消費轉向精神消費,從有形消費轉向無形消費,從規模化、標準化消費轉向個性化、高品質化消費等,這些消費變化帶來了產業的分化。此外,投資需求的滯后性、出口需求的換擋期都深刻影響到產業。供給側的變化則表現為勞動人口推動產業發展的力量在減弱,智慧推動的力量在增強,資源推動的力量在減弱,通過創新、改革推動的力量在增強,這就是產業分化的根本原因。
  
  從主觀和客觀的角度看,主觀方面我們已經較早開始調結構、促轉型,加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順應改革方向的產業就會得到發展;客觀方面是我國經濟轉型已經到了不得不轉的時候,倒逼了行業發展和分化。
  
  許召元:關于產業分化,我想強調兩個原因,一是我國正在經歷從工業化中期向后期轉變的過程,經濟主導產業也因此出現了變化。不同的工業化階段有不同的主導產業。比如,前工業化階段,農業、種植業為主導;工業化初期,與居民基本消費需求相關的輕工業是主導產業;工業化中期,隨著消費升級特別是城鎮化加速發展,鋼鐵、水泥、電力等能源、原材料行業成為主導產業;工業化后期,高新技術產業將成為主導產業。工業化階段的改變造成主導產業的變化,是形成產業分化的一個重要原因。
  
  二是新一輪技術革命在全球范圍內形成,互聯網、大數據、新能源等新技術不斷涌現,給部分行業帶來了更大的需求空間和發展動力,從而使得行業發生劇變甚至是顛覆性的變化。
  
  在分化中優勝劣汰
  
  主持人:在產業分化的大背景下,如何看待其與企業分化之間的關系?企業又應該怎樣更好地利用產業分化的規律和趨勢來發展自身?

  
  潘建成:產業分化實際上是企業分化的外部環境,如果企業處在相對困難的行業,那么企業困難的概率就大,如果處在朝陽行業,企業成功的概率就大。但行業只是外部環境,行業內的企業之間也是分化的。
  
  因此,在行業分化背景下,企業首先要考慮是否要轉向別的行業,如果決定堅守,對于企業來說,任何一個行業都是有希望的。有夕陽的行業,但不存在夕陽的企業,對堅守困難行業的企業來說,出路就是創新,是產業結構升級。除了行業考慮之外,企業還要考慮區位資源優勢,轉型升級要把區域優勢發揮到極致。同時,還要考慮如何加入產業集群,改變單打獨斗的局面,形成共贏。
  
  黃利斌:企業是微觀經濟的主體,行業就是由一個個企業組成。從現在運行情況來看,困難企業往往集中在困難行業,比如“僵尸企業”就集中在煤炭和鋼鐵行業。當然,好的行業也有差的企業,不好的行業也有好的企業,這是一個邏輯辯證的關系。
  
  行業分化是經濟規律使然,市場不景氣、產業分化加劇的時候,往往也是推動結構調整優化的有利時機,關鍵是怎樣利用市場倒逼的機制,推動去產能,推動兼并重組。政府在這時也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通過制定行業規范條件提高一些行業的標準,推動行業轉型升級。
  
  許召元:產業分化是企業分化的背景和催化劑。股市里有句話叫“只有在潮水退去的時候,才知道誰在裸泳”,這句話放在產業分化和企業分化上也很貼切。在產業快速增長時,好企業增長快,小企業也能生存,不容易體現出企業的差別。只有到了產業分化的時候,才能體現出企業競爭的實力。
  
  我們希望促進好的企業分化,政府也應創造條件促進好的企業分化。所謂好的企業分化,是促進優勝劣汰、轉型升級,差的企業分化則是劣幣驅逐良幣。因此,在產業分化的背景下要促進好的企業分化,政府的作用更為突出,要建立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否則就會出現守法的、高質量的企業競爭不過低質量企業的情況。當前我國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欠賬較多,導致一些行業企業良莠不齊,比如鋼鐵行業,要通過加快一些專項行動盡快改善市場環境。
  
  區域受產業影響明顯
  
  主持人:當前,我國各區域的經濟發展呈現出不同的變化趨勢,產業分化對區域經濟發展帶來哪些影響?與區域經濟分化是什么關系?

  
  許召元:區域分化的因素很多,有經濟體制的原因,也有市場內部的原因,但是產業分化是造成區域分化的一個最重要、最直接的原因。近年來,經濟發展比較好的地區,往往是經濟轉型比較早、產業結構比較優化的地區;經濟發展比較差的地區,往往是主導產業增長緩慢、經營困難的地區。
  
  值得注意的是,區域分化可能加劇產業分化。在經濟發展較差的區域,地方政府可能出現財力不足,難以支撐困難行業轉型升級,甚至想方設法延緩調整進程,因而破壞市場機制,延緩本地區的經濟復蘇,加劇困難行業的轉型壓力。因此要加大區域間的互相扶持和幫助,通過全國統一的市場加快行業調整和區域經濟優化。
  
  潘建成:當前,中國的區域分成非常典型的三大板塊,第一個板塊是以廣東、江蘇、浙江、上海等為代表的技術密集型地區,這些地區經濟增長穩健而且動力充足,背后是高技術產業。第二個板塊是中部地區以及部分西南地區,包括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重慶、貴州等,這些地區目前增長速度還比較快,主要是承接東部產業轉移,屬于制造密集型、加工密集型的地區。第三個板塊是以東北、山西還有西北大部分地方為代表的,對資源性產業和資源密集性產業依賴度比較大的地方,十分困難。由此可見,產業對區域的影響非常明顯。
  
  但是一定要注意,區域分化背后的根本原因是增長的動力不同。比如,過去更多是依靠資源、投資推動經濟的地區,當推動力減弱,地區發展的動力就衰減。而靠人力資本推動的東部地區,通過創新驅動增長的條件更為成熟,轉型過程也更穩健領先。因此,要看到產業分化對區域分化的影響,更要看到背后動能的影響。
  
  黃利斌:上半年,東部地區總體趨穩向好,中西部地區有所趨穩,東北和少數中西部地區,還在持續下滑。從這幾年的工業運營情況看,過去是東西差距,現在則是南北差異,總體來看南方地區表現的比北方地區要好。
  
  從表面看,困難的地區對應的是困難的行業,但也要看到一些困難地區的根本問題是產業結構相對單一,高技術產業發展缺乏相應的人才儲備等基礎。轉型要趁早,轉得快、轉得早就有一個良好的運行態勢。全中國是一盤棋,轉型才有生機,不轉型則只有死路一條。
  
  尊重經濟發展規律
  
  主持人:在產業分化日益明顯的形勢下,政府的宏觀調控政策和產業政策應該怎樣調整?未來產業分化將呈現怎樣的趨勢和走向?

  
  黃利斌:宏觀調控是總量性的短期政策,產業政策是結構性的長期政策,兩個政策都要用好,特別是通過結構性調整推動解決總量不平衡的問題。要從生產端著力提高供給結構的需求變化適應性和靈活度,包括加快培育發展新動能,加快修復修補舊動能,著力優化存量,引導正能量,主動減量。一是堅定不移地去產能,二是多措并舉地降成本,三是集中力量補短板。今年工信部出臺了一系列分業施策的指導意見,有針對性的補短板,推動行業健康發展。
  
  我們要利用好產業分化,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特別是倒逼機制的作用,在分化中促進優勝劣汰,加強政府的引導作用,去推動一批企業做強做大,提升產業的整體競爭力。
  
  許召元:產業分化的新情況,對宏觀調控政策和產業政策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首先要分業施策,突出政策的差異化。第二,在產業分化的背景下,特別是新產業、新業態加快發展的情況下,要提高政府的監管能力,提升對新業態的包容性,要高度重視市場軟環境的建設,特別是要加快構建一個讓消費者放心的購物環境。
  
  在目前的轉型期,產業分化的程度是最顯著的。在經濟企穩進入平穩增長以后,產業分化仍會長期存在,但是分化程度會比現在有所減輕。何時是經濟企穩進入平穩增長的時候呢?就是我們不需要再依靠大規模的貨幣投放和超強度的基礎設施投資,經濟也能實現穩定和高質量增長的時候。經濟企穩以后,產業發展的趨勢仍是類似的,高技術產業發展較快,消費升級仍是大方向。
  
  潘建成:面臨產業分化的趨勢,宏觀上要堅定不移地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是從根本上順應分化、促進優化、減少分化帶來的不良后果的根本解決之道。產業分化最劇烈的時候,正是改革堅決推進的最佳時機,要堅決推進“三去一降一補”。宏觀經濟政策要強調穩定,產業政策則要特別尊重市場的決定性作用,尊重市場在產業發展方向上的選擇。
  
  我們要順應產業分化的趨勢和走向,尊重經濟發展的規律。一個經濟體升級的典型表現,就是第三產業超過第二產業,因此我國的服務業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服務業內部也會分化,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們的科技服務、商業服務、社會服務等還相差很遠。因此,從長遠看,要堅定不移地推動供給側改革,推動轉型升級,來順應產業分化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