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個城市群發展規劃陸續獲批讓區域發展1+1>2
來源:未知 日期:2016-06-21 點擊:次
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單個城市的獨立發展能力越來越有限,而通過城市群的打造,有利于促進地區之間的互聯互通,實現共享發展;同時使不同城市群承接不同發展功能,促進合理分工。城市群將成為打破非均衡發展格局、促進區域協同發展的新載體,能夠產生“一加一大于二”的協同效應,有助于解決城鎮化過程中“千城一面”的問題——
日前,備受關注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正式公布。在此之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已經先后批復成渝城市群、哈長城市群等發展規劃,并明確了相關發展任務。“十三五”期間,加快城市群建設發展,已經成為我國優化城鎮化布局和形態的重要舉措之一。
專家表示,經過改革開放以來近40年的發展,我國單個城市的獨立發展能力越來越有限,而城市群能夠產生“一加一大于二”的協同效應。因此,城市群將成為打破非均衡發展格局、促進區域協同發展的新載體。
促進形成協同效應
“十三五”期間,我國將加快城市群建設發展,在東部、中西部、東北等地區打造一批城市群,形成更多支撐區域發展的增長極。
根據“十三五”規劃,我國將優化提升東部地區城市群,建設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世界級城市群,提升山東半島、海峽西岸城市群開放競爭水平;培育中西部地區城市群,發展壯大東北地區、中原地區、長江中游、成渝地區、關中平原城市群,規劃引導北部灣、山西中部、呼包鄂榆、黔中、滇中、蘭州—西寧、寧夏沿黃、天山北坡城市群發展,形成更多支撐區域發展的增長極;促進以拉薩為中心、以喀什為中心的城市圈發展。
“打造城市群是發展新型城鎮化的應有之義。”國家治理協同創新中心研究員楊枝煌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新型城鎮化是以人為本的城鎮化,這就要求在某一區域內實現共同發展,逐步消除地區之間的發展差距。這就需要通過新的整體發展戰略來推動地區的共同富裕和共同發展。
楊枝煌說,通過城市群的打造,也有利于促進地區之間的互聯互通,實現共享發展;同時,使不同城市群承接不同發展功能,促進合理分工。例如,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可以承擔基礎科研功能,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可以承擔科技孵化功能,珠三角世界級城市群可以承擔制造業現代化功能。
楊枝煌表示,在城市群的建設中,相關發展規劃已經明確了每個城市群的功能定位,而且每個城市群的資源、人才、地理位置等稟賦不同,也客觀要求每個城市群根據自身優勢推動新一輪發展;從城市群內部看,各個城市的發展定位也各不相同,因此,城市群的建設也有助于解決城鎮化過程中“千城一面”的問題。
中國科學院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樊杰撰文指出,當前,我國適宜城鎮化的國土空間極為有限,而已經形成的人口和城鎮沿河谷海岸的帶狀集中以及圍繞交通節點樞紐的組團式集聚,客觀上為未來我國繼續以城市群作為推進城鎮化的主體形態奠定了基礎。因此,把城市群作為主體形態是符合我國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基本特征的。
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中心城市與區域管理研究室主任盛廣耀認為,在經濟下行、投資乏力的新形勢下,單個城市獨立發展的能力越來越有限,城市群能夠產生“一加一大于二”的協同效應。
發揮好“領頭羊”作用
明確各城市功能定位
從已經公布的城市群發展規劃看,各個城市群在發展規劃中均有明確的“領頭羊”城市,并賦予了“領頭羊”城市清晰的發展定位。
例如,《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囊括了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明確了要以上海建設全球城市為引領,聯手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級城市群。
《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明確要強化重慶、成都輻射帶動作用為基礎,以創新驅動、保護生態環境和夯實產業基礎為支撐,建設引領西部開發開放的城市群,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同發展格局。
《哈長城市群發展規劃》則主要以哈爾濱、長春兩個省會城市為核心,輻射黑龍江、吉林兩省的吉林、大慶、齊齊哈爾等多個城市,構建“雙核一軸兩帶”的城市群空間格局。
楊枝煌表示,從國內外經濟發展的歷史經驗看,城市群發展有明顯的雁陣發展序列,換言之,經濟起飛有一定的梯度更替和領頭雁示范帶動效應。發揮中心城市的引領作用,首先必須充分認識自身稟賦,揚長避短,堅定發展方向;其次必須建立雙中心互動機制,實現合理分工,相互促進。
有關專家表示,在打造城市群的過程中,除了明確“領頭羊”城市地位,關鍵要圍繞城市群的發展定位,對內部各城市進行更加明確的功能定位。
樊杰認為,城市群不只是以中心城市為核心、空間上集中分布的一群城市,而更重要的是強調城市群在城鎮功能定位和產業經濟發展方面能夠合作共贏、在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體系建設方面能夠共建共享,在資源開發利用和生態環境建設方面能夠統籌協調。
專家建議,一方面,要充分發揮不同城市的獨特優勢和現有發展基礎,促進分工專業化和發展的協調性;另一方面,也要避免相鄰城市在產業發展、功能定位等方面的同質化競爭,使不同城市的發展少一些趨同性,多一些互補性。
建立健全協調機制
實現一體化高效發展
“十三五”規劃提出,要建立健全城市群發展協調機制,推動跨區域城市間產業分工、基礎設施、生態保護、環境治理等協調聯動,實現城市群一體化高效發展。
“建立健全協調機制,可以優化資源配置,特別是把某種資源配置到更需要的地方,把資源配置到能夠產生更高成效的地方。”楊枝煌分析說,建立健全協調機制,就是要避免地方保護主義,使各地能夠充分發揮各自優勢,既實現相互促進,又實現共同發展。
楊枝煌還表示,協調不僅是政府層面的協調,還有政府與企業之間的協調,還有企業之間的協調。協調機制發揮聯動作用,應該按照五大發展理念的要求,充分調研企業意愿,充分論證城市之間的比較優勢、競爭優勢,推動產業布局、產能合作、產業輸出。
有關專家認為,在城市群發展中,實現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是基礎,也是十分關鍵的環節,關系到城市群內部能否實現產業協調發展。因此,在城市群建設中,必須圍繞提高綜合保障和支撐能力,統籌推進城市群基礎設施建設,提升互聯互通和現代化水平,為資源優化配置提供基礎性支撐。
從產業協調發展的角度看,楊枝煌建議,必須按照規劃的布局,持續推進各區域之間的產業對接協作,形成區域間產業合理分布和上下游聯動機制。
“全面深化改革也同樣是我國以城市群為主體形態推進城鎮化的根本動力。”樊杰說,當前,要注重發揮城市群規劃的作用,通過發展戰略指引、功能定位約束、開發強度管制等手段,實現城市群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