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无码WWW免费视频_亚洲一区AV无码少妇电影_蜜桃臀无码内射一区二区三区_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精品日本

Network

當前位置:主頁 > 新聞中心 > 區域經濟研究 >

滬深經濟轉型模式與經驗啟示

來源:未知 日期:2016-05-11 點擊:

  上海、深圳經濟轉型發展起步較早,且已取?得實質性進展。本文通過研究滬深轉型發展的主要做法、發展模式,試圖從中尋找可復制、可借鑒的經驗,使各地能夠更好地應對新常態下經濟發展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加快推進當地的經濟轉型升級
  
  滬深經濟轉型的階段模式
  
  1.深圳經濟轉型的實現途徑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深圳經濟發展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成功實現從“深圳加工-深圳制造-深圳創造”的轉型升級。
  
  (1)“深圳加工”階段。時間跨度從1980年到1990年期間。深圳經濟發展主要依靠房地產、貿易和金融,以及承接從香港轉移的“三來一補”加工,盡管技術含量普遍偏低,但為深圳經濟打下堅實的發展基礎。這期間,深圳地區生產總值從1.96億元增加到171.67億元,年平均增速50.2%。
  
  (2)“深圳制造”階段。時間跨度從1991年到2004年期間。隨著經濟規模的不斷擴大,深圳的發展受到土地、人口、能源和環境等諸多因素的限制,建立在微薄利潤和低廉勞力基礎上的加工經濟日漸衰落,促使深圳出臺《關于進一步扶持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若干規定》,將產業發展的戰略重點轉向扶持高新技術產業,企業逐漸向資本和技術密集的方向發展。這期間,深圳地區生產總值從236.66億元增加到4950.91億元,年平均增速24.3%。通過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推動“深圳加工”向“深圳制造”轉型。
  
  (3)“深圳創造”階段。時間跨度從2005年至今。隨著資源瓶頸約束加劇,支撐經濟發展的要素和環境出現透支,依靠要素擴張的經濟增長方式越來越難以為繼,促使深圳再次對經濟發展模式進行改革,分別出臺《關于完善區域創新體系推動高新技術產業持續快速發展的決定》和《關于實施自主創新戰略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的決定》,通過一系列舉措,實施自主創新戰略,建立區域創新體系,使經濟增長開始轉向更多依靠技術和創新,同時突出本土企業和自主品牌兩大重點,大力建設創新型城市。這期間,深圳地區生產總值從5813.56億元增加到2014年的1.6萬億元,年平均增速10.7%,人均GDP達到14.95萬元,相當于高收入國家中的非經合組織成員國的平均水平。通過實施自主創新戰略,經濟發展方式實現由要素擴張向創新驅動轉變,推動“深圳制造”向“深圳創造”升級。
  
  2.上海經濟轉型的實現途徑
  
  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上海經濟先后進行三次大的優化調整,實現向產業結構高度化、制造技術高新化和生產產品高端化的轉型升級。
  
  (1)第一次調整:發展重化工業。時間跨度從1980年到1990年期間。按照經濟中心城市的定位,上海大力開展企業技術改造和開拓新興工業,促進經濟從傳統輕紡工業逐步轉向發展重化工業,培育汽車、鋼鐵、石化和家電等17個重點行業。這期間,上海地區生產總值從311.89億元增加到781.66億元,年平均增速8.7%。
  
  (2)第二次調整:實行“退二進三”。時間跨度從1991年到2000年期間。上海緊抓浦東開發的重大機遇,推進區域間的協調發展,中心區域“退二進三”,重點發展金融保險、商業貿易、交通通信和房地產等現代服務業,外圍郊區建設大型工業基地,重點發展轎車、電子、通信、鋼鐵和石化等制造業。這期間,上海地區生產總值從893.77億元增加到4771.17億元,年平均增速18.2%。
  
  (3)第三次調整:以服務經濟為主。時間跨度從2001年至今。根據《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以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定位,上海堅持“三二一”產業整合,加快形成以服務經濟為主的產業結構。大力發展附加值高、關聯帶動大的六大支柱產業(汽車、通信設備、石化、家用電子電器、鋼鐵和電站設備),加快培育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車),特別是信息、金融、商貿和航運等現代服務業,注重扶持新業態、新模式和新技術的發展。這期間,上海地區生產總值從5210.12億元增加到2014年2.36萬億元,年平均增速11.4%。
  
  滬深經濟轉型發展的特點
  
  上海和深圳是我國經濟最發達的兩個城市,經濟發展呈現出速度快、結構好、后勁足和質量佳等多個特點,歸納分析滬深(以深圳為例)經濟發展特點,對于各地學習和借鑒滬深經濟發展模式和經驗具有重要參考意義。
  
  1.經濟保持較高的增速、合理的結構

  
  2014年,在不到199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完成地方財政收入2082.44億元,完成地區生產總值(GDP)1.6萬億元,增長速度8.8%,可以說,深圳在較大的經濟規模總量前提下仍然保持著較快的增速和較高的效率。從產業結構看,2014年深圳三次產業的比例為0.03∶42.64∶57.33,與西方先進城市三產占70%的比重仍有一定差距,但從市場結構看,深圳已實現對市場的“結構性調整”,更加注重外貿與內需的平衡,不斷促進內生性經濟的發展,2014年深圳的私營企業數量占全市的76%,期末實有注冊資本金占全市的92.6%。
  
  2.經濟具有較強支撐動力、比較優勢
  
  從需求角度看,投資、消費和出口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2014年深圳的投資、消費和凈出口占比為29.5∶43.0∶27.5,新興動力在成長,且主要依靠消費拉動。在投資方面,主要向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新興領域傾斜。近十年來,深圳的交通運輸與倉儲、計算機與軟件、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投資呈逐年遞增趨勢;在消費方面,深圳依靠毗鄰香港的優勢和國際化都市的定位,推動消費高端化,并在周邊城市形成消費聚集;在出口方面,依靠完善基礎設施、完整產業鏈和熟練產業工人,形成新的出口比較優勢,深圳經濟增長具有較強的支撐動力。
  
  3.經濟體現較好發展質量、競爭實力
  
  一是在代表未來經濟發展方向的主要指標上,2014年深圳戰略性新興產業占全市GDP的35.3%,先進制造業占全市GDP的30.1%,高技術制造業占全市規上工業的60%以上,這些產業不斷壯大,為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勁活力;二是在企業的實力和品牌上,深圳有18家企業進入2015年中國企業500強,擁有華為、中興、騰訊、比亞迪、華大基因和大疆科技等一大批本土成長起來的領軍企業和國際品牌,使深圳經濟具備強勁競爭實力。
  
  滬深經濟轉型的經驗啟示
  
  1.緊抓經濟發展機遇

  
  自改革開放以來,滬深審時度勢、把握大局,緊緊抓住每個歷史時期國家的戰略機遇,充分利用國家給予的政策優勢,有效促進經濟的轉型升級與健康發展。1990年中央決定開發上海浦東,1992年中央提出要把上海建成“一個龍頭、三個中心”,2001年中央提出上海要建設“四個中心”(國際經濟、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2013年中央批準上海設立自由貿易試驗區,率先全國推進自貿區建設。在這一系列重大機遇中,上海按照中央要求,堅定不移地推進產業結構調整,促進經濟轉型。
  
  自改革開放以來,從經濟特區到自由貿易區,從國家創新型城市到更高水平的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深圳更是結合自身實際,提出“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大力發展移動互聯、大數據、云計算和物聯網等新興產業;提出“落實‘中國制造2025’行動方案”,大力發展機器人、智能裝備和傳感技術等新興產業;利用地處粵港澳大灣區和海上絲綢之路戰略要沖的優勢,致力于加快打造“一帶一路”戰略樞紐和海上絲綢之路橋頭堡,通過主動對接,推動經濟發展與國家戰略的無縫對接,并提出各種國家戰略規劃的“深圳版本”,搭上經濟轉型發展的快車。
  
  2.注重培育營商環境
  

  滬深兩市注重創新政府管理方式,從頂層設計到具體實施,政府的“有形之手”與市場的“無形之手”密切配合、互為補充,努力營造市場化、國際化和法治化的營商環境。
  
  以深圳為例,一是政府的引導。完善經濟發展的配套制度,通過深化人事、分配、投資和商事登記等制度及要素市場的改革,使深圳具備了聚集創新要素、培育營商環境的能力和條件。積極搭建各種有利于營商的平臺,包括人才交流、創新交流和資本合作的平臺,為企業了解市場、開拓市場提供優質服務。同時,財政資金大力支持產業發展,市級財政每年投入120億-130億元(2015年達到150億元),市區合計約300億元。從2012年起,深圳市將所有產業扶持資金進行整合,形成“產業發展資金池”。二是市場的配置。通過不斷深化改革,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整合各種有利于營商的資源,包括信息、服務、人力和配套等資源,使各種高端發展要素就近聚集并形成規模,生產者容易獲取生產所需物資,技術者容易進行專業深入交流,創業者容易找到合作伙伴,從而為經濟的發展提供各種便利的條件和有力的支持。以市場為導向,通過市場機制的配置,人才、技術和資本等資源要素能夠自由流動,企業可以根據市場的需要,按自己的意愿獲取資源、生產產品,并決定未來的走向。
  
  3.強化工業支撐地位
  
  中心城市經濟結構調整的趨勢是不斷提高第三產業比重,但它的前提是要建立在一個強大工業的基礎之上,即要在工業的結構、質量、效益和創新上有所突破,推動工業的轉型升級,實現工業的強力拉動。從上海和深圳的經驗來看,兩市經濟都擁有強大的工業基礎,在城市及周邊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條或產業集群,不僅能拉動經濟快速增長,解決大量人口就業,帶來主要財稅收入,更重要的是帶動和支撐第三產業發展。
  
  以深圳為例,深圳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實現了三個60%,即高新行業占工業比重超60%、擁有自主知識產權高新產值占全部高新產值60%、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占全市出口的60%。深圳大力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生物產業、新能源和新材料為重點,推動工業經濟向高端制造、精密制造和服務型制造轉變,做大、做優和做強工業企業,延伸、優化和提升產業鏈條,積極啟動培育未來產業、先導產業計劃,鞏固提升新興產業領先優勢,為深圳經濟發展注入強勁活力。
  
  4.推進創新驅動戰略
  
  從滬深經濟轉型的途徑可以發現,創新是實現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支撐點和推動力。特別是深圳危機意識較強,敏銳地把握產業未來發展方向,早在2004年就將自主創新作為城市發展的主導戰略,使其成為實現“深圳制造”向“深圳創造”轉變的核心動力。
  
  (1)實施創新戰略。2008年以來,深圳先后出臺自主創新“33條”、創新驅動發展“1+10”文件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在政策上明確發展方向和重點,大力扶持高新技術企業和自主創新企業。
  
  (2)完善創新體系。建立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創新體系。企業是市場經濟的主要參與者,同時也是創新活動的主要組織者,根據市場的需求,自主決定研發項目,自主開展創新生產,充分激發企業內在的創新活力。目前,深圳全市90%以上研究開發機構設在企業,90%以上的研究開發人員養在企業,90%以上研究開發經費來自企業,90%的專利申請屬于企業;啟動建設南方科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建校招生、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和吉大昆士蘭大學等。
  
  (3)引進創新人才。從產學研一體化到近年推出的“孔雀計劃”等引智工程,解決創新人才的問題。“孔雀計劃”重點圍繞深圳經濟特區發展戰略目標,以培育支柱產業、新興產業為重點,通過給予人才享受居留和出入境、落戶、子女入學、配偶就業和醫療保險等方面的政策待遇,并高額獎勵創新企業、創新人才,聚集一大批海外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和團隊,如累計引進“珠江人才計劃”創新團隊24個、“孔雀計劃”創新團隊59個,成為深圳自主創新與產業提升的重要力量。
  
  (4)增加創新投入。深圳以財政“小資金”撬動社會“大資本”,引入市場力量和市場機制,持續對產業升級亟須的電子信息、互聯網、生物、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重大科技項目進行資金扶助,2009年以來,深圳累計支持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財政資金達180億元以上;2010年以來,深圳累計支持科技項目1.1萬個;2014年全社會研發投入占GDP比重4.02%,相當于世界第二的韓國水平。
  
  (5)保持創新連貫。深圳在產業創新發展方面形成了連貫戰略思維,以循序漸進的方式積累了豐富經驗,逐步形成了梯型產業發展結構,即在開展一波產業同時,著眼考慮下一波產業的發展,積極進行重點項目的儲備和未來產業的扶持,從而為深圳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5.實現全面均衡發展
  
  滬深兩市分屬“長三角”、“珠三角”兩大經濟圈的重要中心城市,城市的功能定位更加強調融入區域經濟一體化以及輻射帶動周邊城市群發展。
  
  以深圳為例,在城市發展方向上,深圳以統籌兼顧、區域一體的思路,從早期的經濟特區內外一體化、城鄉一體化向深莞惠一體化、深港高度融合轉變,不斷拓展城市發展空間、提升城市發展功能;在產業發展空間上,實施“騰籠換鳥”的措施,使高端優質的企業向園區集中,傳統落后產業向區外轉移,既能提高發達地區土地使用效率,培育建設高新產業集聚區,同時又能充實相對落后地區的經濟空白,加快其工業化、現代化進程;在區域經濟合作上,以產業鏈為紐帶,促進城市間經濟協調發展,如以深圳為中心重點扶持龍頭企業、總部企業,帶動周邊城市的下游企業、配套企業,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和大規模的產業集群,使城市間產業依存關系更加緊密,輻射帶動整個區域經濟的共同發展。
  
  (作者單位:廈門市統計局)






主頁 > 新聞中心 > 區域經濟研究 >

滬深經濟轉型模式與經驗啟示

2016-05-11 來源:未知 點擊:

  上海、深圳經濟轉型發展起步較早,且已取?得實質性進展。本文通過研究滬深轉型發展的主要做法、發展模式,試圖從中尋找可復制、可借鑒的經驗,使各地能夠更好地應對新常態下經濟發展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加快推進當地的經濟轉型升級
  
  滬深經濟轉型的階段模式
  
  1.深圳經濟轉型的實現途徑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深圳經濟發展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成功實現從“深圳加工-深圳制造-深圳創造”的轉型升級。
  
  (1)“深圳加工”階段。時間跨度從1980年到1990年期間。深圳經濟發展主要依靠房地產、貿易和金融,以及承接從香港轉移的“三來一補”加工,盡管技術含量普遍偏低,但為深圳經濟打下堅實的發展基礎。這期間,深圳地區生產總值從1.96億元增加到171.67億元,年平均增速50.2%。
  
  (2)“深圳制造”階段。時間跨度從1991年到2004年期間。隨著經濟規模的不斷擴大,深圳的發展受到土地、人口、能源和環境等諸多因素的限制,建立在微薄利潤和低廉勞力基礎上的加工經濟日漸衰落,促使深圳出臺《關于進一步扶持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若干規定》,將產業發展的戰略重點轉向扶持高新技術產業,企業逐漸向資本和技術密集的方向發展。這期間,深圳地區生產總值從236.66億元增加到4950.91億元,年平均增速24.3%。通過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推動“深圳加工”向“深圳制造”轉型。
  
  (3)“深圳創造”階段。時間跨度從2005年至今。隨著資源瓶頸約束加劇,支撐經濟發展的要素和環境出現透支,依靠要素擴張的經濟增長方式越來越難以為繼,促使深圳再次對經濟發展模式進行改革,分別出臺《關于完善區域創新體系推動高新技術產業持續快速發展的決定》和《關于實施自主創新戰略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的決定》,通過一系列舉措,實施自主創新戰略,建立區域創新體系,使經濟增長開始轉向更多依靠技術和創新,同時突出本土企業和自主品牌兩大重點,大力建設創新型城市。這期間,深圳地區生產總值從5813.56億元增加到2014年的1.6萬億元,年平均增速10.7%,人均GDP達到14.95萬元,相當于高收入國家中的非經合組織成員國的平均水平。通過實施自主創新戰略,經濟發展方式實現由要素擴張向創新驅動轉變,推動“深圳制造”向“深圳創造”升級。
  
  2.上海經濟轉型的實現途徑
  
  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上海經濟先后進行三次大的優化調整,實現向產業結構高度化、制造技術高新化和生產產品高端化的轉型升級。
  
  (1)第一次調整:發展重化工業。時間跨度從1980年到1990年期間。按照經濟中心城市的定位,上海大力開展企業技術改造和開拓新興工業,促進經濟從傳統輕紡工業逐步轉向發展重化工業,培育汽車、鋼鐵、石化和家電等17個重點行業。這期間,上海地區生產總值從311.89億元增加到781.66億元,年平均增速8.7%。
  
  (2)第二次調整:實行“退二進三”。時間跨度從1991年到2000年期間。上海緊抓浦東開發的重大機遇,推進區域間的協調發展,中心區域“退二進三”,重點發展金融保險、商業貿易、交通通信和房地產等現代服務業,外圍郊區建設大型工業基地,重點發展轎車、電子、通信、鋼鐵和石化等制造業。這期間,上海地區生產總值從893.77億元增加到4771.17億元,年平均增速18.2%。
  
  (3)第三次調整:以服務經濟為主。時間跨度從2001年至今。根據《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以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定位,上海堅持“三二一”產業整合,加快形成以服務經濟為主的產業結構。大力發展附加值高、關聯帶動大的六大支柱產業(汽車、通信設備、石化、家用電子電器、鋼鐵和電站設備),加快培育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車),特別是信息、金融、商貿和航運等現代服務業,注重扶持新業態、新模式和新技術的發展。這期間,上海地區生產總值從5210.12億元增加到2014年2.36萬億元,年平均增速11.4%。
  
  滬深經濟轉型發展的特點
  
  上海和深圳是我國經濟最發達的兩個城市,經濟發展呈現出速度快、結構好、后勁足和質量佳等多個特點,歸納分析滬深(以深圳為例)經濟發展特點,對于各地學習和借鑒滬深經濟發展模式和經驗具有重要參考意義。
  
  1.經濟保持較高的增速、合理的結構

  
  2014年,在不到199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完成地方財政收入2082.44億元,完成地區生產總值(GDP)1.6萬億元,增長速度8.8%,可以說,深圳在較大的經濟規模總量前提下仍然保持著較快的增速和較高的效率。從產業結構看,2014年深圳三次產業的比例為0.03∶42.64∶57.33,與西方先進城市三產占70%的比重仍有一定差距,但從市場結構看,深圳已實現對市場的“結構性調整”,更加注重外貿與內需的平衡,不斷促進內生性經濟的發展,2014年深圳的私營企業數量占全市的76%,期末實有注冊資本金占全市的92.6%。
  
  2.經濟具有較強支撐動力、比較優勢
  
  從需求角度看,投資、消費和出口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2014年深圳的投資、消費和凈出口占比為29.5∶43.0∶27.5,新興動力在成長,且主要依靠消費拉動。在投資方面,主要向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新興領域傾斜。近十年來,深圳的交通運輸與倉儲、計算機與軟件、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投資呈逐年遞增趨勢;在消費方面,深圳依靠毗鄰香港的優勢和國際化都市的定位,推動消費高端化,并在周邊城市形成消費聚集;在出口方面,依靠完善基礎設施、完整產業鏈和熟練產業工人,形成新的出口比較優勢,深圳經濟增長具有較強的支撐動力。
  
  3.經濟體現較好發展質量、競爭實力
  
  一是在代表未來經濟發展方向的主要指標上,2014年深圳戰略性新興產業占全市GDP的35.3%,先進制造業占全市GDP的30.1%,高技術制造業占全市規上工業的60%以上,這些產業不斷壯大,為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勁活力;二是在企業的實力和品牌上,深圳有18家企業進入2015年中國企業500強,擁有華為、中興、騰訊、比亞迪、華大基因和大疆科技等一大批本土成長起來的領軍企業和國際品牌,使深圳經濟具備強勁競爭實力。
  
  滬深經濟轉型的經驗啟示
  
  1.緊抓經濟發展機遇

  
  自改革開放以來,滬深審時度勢、把握大局,緊緊抓住每個歷史時期國家的戰略機遇,充分利用國家給予的政策優勢,有效促進經濟的轉型升級與健康發展。1990年中央決定開發上海浦東,1992年中央提出要把上海建成“一個龍頭、三個中心”,2001年中央提出上海要建設“四個中心”(國際經濟、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2013年中央批準上海設立自由貿易試驗區,率先全國推進自貿區建設。在這一系列重大機遇中,上海按照中央要求,堅定不移地推進產業結構調整,促進經濟轉型。
  
  自改革開放以來,從經濟特區到自由貿易區,從國家創新型城市到更高水平的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深圳更是結合自身實際,提出“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大力發展移動互聯、大數據、云計算和物聯網等新興產業;提出“落實‘中國制造2025’行動方案”,大力發展機器人、智能裝備和傳感技術等新興產業;利用地處粵港澳大灣區和海上絲綢之路戰略要沖的優勢,致力于加快打造“一帶一路”戰略樞紐和海上絲綢之路橋頭堡,通過主動對接,推動經濟發展與國家戰略的無縫對接,并提出各種國家戰略規劃的“深圳版本”,搭上經濟轉型發展的快車。
  
  2.注重培育營商環境
  

  滬深兩市注重創新政府管理方式,從頂層設計到具體實施,政府的“有形之手”與市場的“無形之手”密切配合、互為補充,努力營造市場化、國際化和法治化的營商環境。
  
  以深圳為例,一是政府的引導。完善經濟發展的配套制度,通過深化人事、分配、投資和商事登記等制度及要素市場的改革,使深圳具備了聚集創新要素、培育營商環境的能力和條件。積極搭建各種有利于營商的平臺,包括人才交流、創新交流和資本合作的平臺,為企業了解市場、開拓市場提供優質服務。同時,財政資金大力支持產業發展,市級財政每年投入120億-130億元(2015年達到150億元),市區合計約300億元。從2012年起,深圳市將所有產業扶持資金進行整合,形成“產業發展資金池”。二是市場的配置。通過不斷深化改革,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整合各種有利于營商的資源,包括信息、服務、人力和配套等資源,使各種高端發展要素就近聚集并形成規模,生產者容易獲取生產所需物資,技術者容易進行專業深入交流,創業者容易找到合作伙伴,從而為經濟的發展提供各種便利的條件和有力的支持。以市場為導向,通過市場機制的配置,人才、技術和資本等資源要素能夠自由流動,企業可以根據市場的需要,按自己的意愿獲取資源、生產產品,并決定未來的走向。
  
  3.強化工業支撐地位
  
  中心城市經濟結構調整的趨勢是不斷提高第三產業比重,但它的前提是要建立在一個強大工業的基礎之上,即要在工業的結構、質量、效益和創新上有所突破,推動工業的轉型升級,實現工業的強力拉動。從上海和深圳的經驗來看,兩市經濟都擁有強大的工業基礎,在城市及周邊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條或產業集群,不僅能拉動經濟快速增長,解決大量人口就業,帶來主要財稅收入,更重要的是帶動和支撐第三產業發展。
  
  以深圳為例,深圳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實現了三個60%,即高新行業占工業比重超60%、擁有自主知識產權高新產值占全部高新產值60%、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占全市出口的60%。深圳大力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生物產業、新能源和新材料為重點,推動工業經濟向高端制造、精密制造和服務型制造轉變,做大、做優和做強工業企業,延伸、優化和提升產業鏈條,積極啟動培育未來產業、先導產業計劃,鞏固提升新興產業領先優勢,為深圳經濟發展注入強勁活力。
  
  4.推進創新驅動戰略
  
  從滬深經濟轉型的途徑可以發現,創新是實現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支撐點和推動力。特別是深圳危機意識較強,敏銳地把握產業未來發展方向,早在2004年就將自主創新作為城市發展的主導戰略,使其成為實現“深圳制造”向“深圳創造”轉變的核心動力。
  
  (1)實施創新戰略。2008年以來,深圳先后出臺自主創新“33條”、創新驅動發展“1+10”文件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在政策上明確發展方向和重點,大力扶持高新技術企業和自主創新企業。
  
  (2)完善創新體系。建立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創新體系。企業是市場經濟的主要參與者,同時也是創新活動的主要組織者,根據市場的需求,自主決定研發項目,自主開展創新生產,充分激發企業內在的創新活力。目前,深圳全市90%以上研究開發機構設在企業,90%以上的研究開發人員養在企業,90%以上研究開發經費來自企業,90%的專利申請屬于企業;啟動建設南方科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建校招生、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和吉大昆士蘭大學等。
  
  (3)引進創新人才。從產學研一體化到近年推出的“孔雀計劃”等引智工程,解決創新人才的問題。“孔雀計劃”重點圍繞深圳經濟特區發展戰略目標,以培育支柱產業、新興產業為重點,通過給予人才享受居留和出入境、落戶、子女入學、配偶就業和醫療保險等方面的政策待遇,并高額獎勵創新企業、創新人才,聚集一大批海外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和團隊,如累計引進“珠江人才計劃”創新團隊24個、“孔雀計劃”創新團隊59個,成為深圳自主創新與產業提升的重要力量。
  
  (4)增加創新投入。深圳以財政“小資金”撬動社會“大資本”,引入市場力量和市場機制,持續對產業升級亟須的電子信息、互聯網、生物、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重大科技項目進行資金扶助,2009年以來,深圳累計支持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財政資金達180億元以上;2010年以來,深圳累計支持科技項目1.1萬個;2014年全社會研發投入占GDP比重4.02%,相當于世界第二的韓國水平。
  
  (5)保持創新連貫。深圳在產業創新發展方面形成了連貫戰略思維,以循序漸進的方式積累了豐富經驗,逐步形成了梯型產業發展結構,即在開展一波產業同時,著眼考慮下一波產業的發展,積極進行重點項目的儲備和未來產業的扶持,從而為深圳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5.實現全面均衡發展
  
  滬深兩市分屬“長三角”、“珠三角”兩大經濟圈的重要中心城市,城市的功能定位更加強調融入區域經濟一體化以及輻射帶動周邊城市群發展。
  
  以深圳為例,在城市發展方向上,深圳以統籌兼顧、區域一體的思路,從早期的經濟特區內外一體化、城鄉一體化向深莞惠一體化、深港高度融合轉變,不斷拓展城市發展空間、提升城市發展功能;在產業發展空間上,實施“騰籠換鳥”的措施,使高端優質的企業向園區集中,傳統落后產業向區外轉移,既能提高發達地區土地使用效率,培育建設高新產業集聚區,同時又能充實相對落后地區的經濟空白,加快其工業化、現代化進程;在區域經濟合作上,以產業鏈為紐帶,促進城市間經濟協調發展,如以深圳為中心重點扶持龍頭企業、總部企業,帶動周邊城市的下游企業、配套企業,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和大規模的產業集群,使城市間產業依存關系更加緊密,輻射帶動整個區域經濟的共同發展。
  
  (作者單位:廈門市統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