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空間格局的新態勢
來源:未知 日期:2015-07-10 點擊:次
●只有不斷地進行技術深耕,走“立體式”工業化道路,實現全方位多層次產業技術升級,才能拓展產業和產品的更大戰略空間。
●中國東、中、西部各地區發展的戰略空間都將發生極大變化。過去的交通閉塞地區,可能成為“交通要道”;過去的邊遠地區,可能成為“國際門戶”。
●各地區經濟發展必須向資源要素、產業技術、地區文化和地緣格局的深度層面進行戰略空間拓展,克服過去那種“短、平、快”思維,代之以體現長遠眼界、長效目標和長治久安的戰略思維。
關于中國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空間的變化,有以下幾個問題尤其值得觀察和研究。
資源要素空間:培育經濟活動的持續盈利空間和便利性空間,是實現各地區經濟發展的關鍵之一
中國經濟過去30多年的高速增長,主要依賴于“有水快流”和“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式地大量投入資源要素。各地區都從發揮資源和區位優勢入手,通過拓展資源要素空間獲得了經濟增長推力:礦產采掘、土地開發、大量建房、各類開發區建設……很快形成了巨大的生產能力,各地城鄉面貌也大為改觀。但是,越來越多的地方也有似乎相反的情況:能源資源供大于求、房屋空置、開發區招商困難……“缺人”反倒成為發展中的突出問題。例如東北地區以及許多中小城市,已經明顯感受到“缺人氣”所產生的制約和要素瓶頸;有些地區(城市)為了達到規劃人口規模,只能依靠擴大轄區面積和合并周邊市縣,或者把更多的市縣變為大城市的“區”,從而造成人口眾多的“大市”表象。這表明,各地區的發展過度依賴于快速地、大量地資源要素投入,而與經濟活動的密集程度不相適應,導致空間吸引力不足。礦藏資源、土地資源、環境資源的大量開發投入,反而扭曲了原本具有優勢的資源要素空間結構,資源優勢進而成為經濟劣勢,例如產煤大省山西、資源密集產業地區東北三省,經濟活動反而缺乏活力。
實際上,上述資源空間問題直接表現為經濟活動“盈利空間”的狹窄,即資源的大量投入盡管可以獲取“一次性”盈利,卻未能有效地轉化為經濟活動持續性盈利的空間。因此,增強地區發展的資源要素有效空間,即培育經濟活動的持續盈利空間和便利性空間,是實現各地區經濟發展的關鍵之一。實行以形成經濟活動低密集度空間為導向的區域發展戰略,并非完全沒有可能性。只有自然環境、人文環境與人類活動密度的相互關系達到維持經濟活動一定的盈利空間和便利性空間的水平,才能實現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產業技術空間:地區的發展不再是在同一產業技術層面上攀比擁擠,而是在多維的技術空間上展現其千姿百態
各地區資源要素開發未能形成經濟發展更大的戰略空間,特別是有效的盈利性空間的另一重要原因是產業技術空間的拓展相對遲緩。中國產業發展走的是“開闊地推進”的“平推式”工業化路徑,即迅速進入和拓展具有大規模市場空間的產業,在扁平的技術層面上進行“低成本替代”的模仿性創新,通過生產大量具有較高性價比的產品,占據市場份額。以規模“大”論英雄,往往可在短期內就獲得顯著的商業成就。但這樣的技術路徑導致了中國企業的產業和產品的技術空間狹窄,差異性小,替代性非常強,在激烈競爭中迅速接近低利潤甚至零利潤邊界。當前嚴重的“產能過剩”現象,實際上就是產業技術空間狹窄的表現。
因此,只有不斷地進行技術深耕,走“立體式”工業化道路,實現全方位多層次產業技術升級,才能拓展產業和產品的更大戰略空間。而且,技術進步的取向不應僅僅是“財富積累”,更應是“綠色清潔”“品位精致”和“可持續性”。以這樣的產業技術為基礎,地區經濟發展的戰略空間才能更為開闊。這樣,各地區的發展不再是在同一產業技術層面上攀比擁擠,而是在多維的技術空間上展現其千姿百態。
地區文化空間:形成自己的地區產業文化特色,克服產業文化的單薄性,才能拓展地區經濟發展的更大戰略空間
從世界各國工業化的歷史和現狀看,各國或各地區經濟發展的戰略空間受其地區文化的深刻影響。例如,即使像美國這樣具有較強創新能力的國家,“硅谷”的創新模式也是難以在其他地區復制。產業在某地區能否生根,能否具有持續的競爭力,其地區文化空間格局具有長期性的深刻影響。
在當代世界,工業化的開放性和全球性,使得各地區的產業文化往往是由“全球化文化”“本地文化”和“移民文化”混合而成。工業化進程越是往前推進,本地文化的影響就會越顯著。所以,我們觀察到,世界各國工業化早期和中期通常相似性較大(有的經濟學家將其描述為工業化進程中的產業結構“標準型式”),而到了工業化后期,各國都會走上與眾不同的道路。這是因為,由于各國各地具有各方面的獨特性,工業文明出現了不同的地區類型,包括采掘文明、貿易文明、地產文明、制造文明、金融文明等。而且,即使同屬制造文明,各國各地區也會有不同的產業文化特點。例如,中國許多地區的產業文化,具有強烈的地方文明特點,而制造業具有注重模仿、產品從眾、價廉物美等特點。因此,規模宏大、高性價比、薄利多銷等往往成為中國產品的競爭優勢。但這樣的狀況也有其弱點,即往往導致其產業文化空間比較狹窄,產品缺乏文化特質,附加價值偏低。當然,中國消費者文化鑒賞能力較弱,更注重產品的物質實惠,也是限制中國產業和產品文化空間的原因之一。
以上所述僅就一般情況而言,實際上,中國各地區的產業文化差異相當大。例如,采掘文明地區與制造文明地區,各具產業文化特質,其未來的地區經濟發展走向也可各自揚長避短,發揮優勢。當然不同地區也面臨著共同的問題,即從長遠看,地區產業文化空間對產業技術空間具有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各地只有形成自己的地區產業文化特色,克服產業文化的單薄性,才能拓展地區經濟發展更大的戰略空間。
地緣戰略空間:各地區都將可能在中國及周邊國家經濟發展新的“點、線、帶、區、網”格局上獲得更大的戰略空間
各地區的發展,包括地區資源要素空間、產業技術空間和地區文化空間的演化變遷,都是在長期的地緣關系和政治經濟關系的演化過程中發生的。從歷史上看,中國各地區的發展受到中國所處的地緣政治格局及其變遷過程的影響。中國曾經長期居于世界經濟發展的“中心”地位,但近代以來,西方“海權國家”率先進入工業化,大西洋瀕海國家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中心地區,其他國家則成為“外圍”或“邊緣”地區。在這樣的海權時代,中國的地區經濟逐漸形成了“東、中、西”的梯度發展格局。
當前,世界地緣經濟和地緣政治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加之交通工程技術(例如高速鐵路、公路、航空等)和電子通信技術(例如互聯網、移動通信、衛星等)的長足發展,這一變化來得更加迅速。最近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正是適應和引領這一國際大勢的積極作為。中國東臨太平洋、西面歐亞大陸中心、南連印度洋、北接俄蒙廣闊腹地,可享大陸經濟和海洋經濟之雙向優勢。一些地緣政治學家指出:“具有重大地緣政治重要性的是這一事實,即中國既是海洋導向又是大陸導向。”中國經濟的長足發展將促使形成世界第三大地緣戰略轄區:“混合型大陸兼海洋的東亞轄區”。因此,中國東、中、西部各地區發展的戰略空間都將發生極大變化。過去的交通閉塞地區,可能成為“交通要道”;過去的邊遠地區,可能成為“國際門戶”;過去的內陸地區,可能成為“開放前沿”;過去的東部沿海地區,將成為300萬平方公里海域的“大陸后方”。總之,各地區都將可能在中國及周邊經濟國家發展新的“點、線、帶、區、網”地緣格局上獲得更大的戰略空間。關鍵在于,我們是否能夠形成相應的區域發展戰略思維。
當中國經濟發展進入以“新常態”所表征的工業化深化的新階段,社會價值取向從亢奮的物質主義向權衡的物質主義轉變時,地區經濟發展的戰略思維和政策目標必須進行適應性調整。以往那種在較狹窄的資源因素空間和扁平技術層面上進行的“平推式工業化”,已經面臨戰略空間狹窄的約束,并集中表現為資源邊際效率下降、加工產能過剩、盈利空間收縮、區域吸引力不足、環境承載瓶頸、經濟增長率下行的壓力。因此,各地區經濟發展必須向資源要素、產業技術、地區文化和地緣格局的深度層面進行戰略空間拓展,克服過去那種“短、平、快”思維(即短期目標導向、平面推進擴張、追求快速見效),代之以體現長遠眼界、長效目標和長治久安的戰略思維,以科學理性、公共思維和持久耐心,適應和引領“新常態”下的區域經濟發展新格局。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區域經濟學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