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无码WWW免费视频_亚洲一区AV无码少妇电影_蜜桃臀无码内射一区二区三区_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精品日本

Network

當前位(wei)置:主頁 > 新聞中心 > 產業規劃 >

政策 | 《關于支持產業創新集群建設的若干政策(試行)》

來源:高新院 vwcr.cn 日期:2024-10-16 點擊:

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共蘇州市委 蘇州市人民政府關于蘇州市推進數字經濟時代產業創新集群發展的指導意見》,大力發展數字經濟,聚焦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先進材料四大主導產業,高水平構建一批具有蘇州特色的產業創新集群,特制定如下政策措施:
 
一、大力提升產業創新集群策源能力
 

1、布局高能級創新載體。

按(an)照全域化多點(dian)布局建設(she)(she)姑蘇實驗室(shi),對納入姑蘇實驗室(shi)的重(zhong)(zhong)大(da)科技(ji)創新(xin)載體平臺(tai),基(ji)礎設(she)(she)施建設(she)(she)投入由所在縣(xian)級市(shi)(shi)(shi)(區)承(cheng)擔。充分調動各縣(xian)級市(shi)(shi)(shi)(區)的積極性(xing),對重(zhong)(zhong)大(da)科技(ji)創新(xin)載體平臺(tai)的部分科研(yan)設(she)(she)施投入和部分運行經費由市(shi)(shi)(shi)財政與縣(xian)級市(shi)(shi)(shi)(區)按(an)1∶1比例共同承(cheng)擔。全過程(cheng)支持新(xin)建或(huo)重(zhong)(zhong)組(zu)全國(guo)重(zhong)(zhong)點(dian)實驗室(shi),分階段給予(yu)最高2億元資(zi)助。

對(dui)在蘇建設的(de)國家實(shi)驗(yan)室基地(di)、全(quan)國重點實(shi)驗(yan)室基地(di),按照“一事一議”方式給予支(zhi)持(chi)。

積(ji)極參(can)與(yu)省(sheng)(sheng)(sheng)級重(zhong)點(dian)實驗(yan)室(shi)重(zhong)組工作,對新建(jian)的省(sheng)(sheng)(sheng)重(zhong)點(dian)實驗(yan)室(shi)、省(sheng)(sheng)(sheng)工程技(ji)術(shu)聯(lian)合實驗(yan)室(shi)給予最高2000萬(wan)元(yuan)資(zi)助(zhu)。

培育建(jian)設一批蘇州市重(zhong)點實(shi)驗室,給予最高100萬(wan)元資(zi)助(zhu);建(jian)設期滿(man)后,根據運行績效評價(jia)情況給予最高100萬(wan)元資(zi)助(zhu)。

 

鼓勵地方、創新型龍頭企業、高校院所統籌資源建設技術創新中心,對新建的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產業創新中心給予5000萬元資助,對新建的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給予2000萬元資助,對新建的省技術創新中心、產業創新中心給予1000萬元資助。
對新獲認定的省級、市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分別給予最高500萬元、100萬元獎勵,對新獲認定的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給予“一事一議”獎勵。
謀劃建設高水平的大科學裝置、高級別的重大科技創新載體等,并按“一事一議”給予支持。
支持海內外大院大所、創新型龍頭企業、著名科學家或創新團隊在蘇州建設新型研發機構、國際研發機構,對新建的給予最高1000萬元資助。
引導企業建設市級及以上研發機構并持續開展創新活動,給予每家機構最高 50 萬元的建設或績效資助。
(牽頭部門: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發改委)

 

2、培育創新型領軍企業。
對首次入選“世界500強”的企業給予3000萬元獎勵,
對首次入選“中國500強”的企業給予1000萬元獎勵。
每年對蘇州市大企業和領軍企業先進技術研究院建設最高按研發投入的20%給予補助,最高補助2000萬元。
支持生物藥、航空航天、半導體和集成電路、軟件和信息服務、智能網聯汽車、智能制造裝備、高端醫療器械、機器人、光通信、高端紡織、鋼鐵新材料產業等重點產業鏈企業做大做強,根據營業收入上臺階等指標給予企業最高1000萬元獎勵。
藥品/醫療器械單品種年度銷售首次突破1億元、3億元、5億元、10億元的,最高分別給予50萬元、60萬元、70萬元、100萬元資助。
對企業實施強鏈補鏈的兼并重組項目給予最高1000萬元補助。對首次入選“中國軟件業務收入百強”或“中國互聯網綜合實力百強”的企業給予最高500萬元獎勵。
對首次入選中國醫藥工業百強企業給予最高300萬元獎勵。
對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技術創新示范企業給予最高200萬元獎勵,對復評價中獲優秀等次的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給予最高100萬元獎勵。
對新獲得“蘇州制造”品牌登峰企業給予200萬元獎勵。
對新獲認定的國家級“質量標桿”給予最高50萬元獎勵。
(牽頭部門:市工信局)
3、壯大高成長科技企業。
對獨角獸培育企業按上年度實際發生研發費用的一定比例給予最高200萬元的補助。
對于獲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企業,市、縣級(區)聯動給予最高100萬元獎補。
對連續兩年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且企業研發費用年度增長20萬元(含)以上的企業,給予研發費用增長額6%的獎勵,單個企業每年不超過300萬元。
對國家“單項冠軍”示范企業(產品)、省級以上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分別給予最高 300萬元、100萬元獎勵。
對入選省級重點軟件企業培育庫、蘇州市重點軟件企業庫的企業,對營業收入較上一年度增幅超過50%的給予最高100萬元獎勵。
對首次認定的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頭雁”企業給予最高100萬元獎勵。
(牽頭部門:市科技局、市工信局)
4、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支(zhi)持各類創新主體(ti)開展基(ji)礎(chu)研究(jiu)、應用基(ji)礎(chu)研究(jiu),組(zu)織實施一批基(ji)礎(chu)研究(jiu)試點(dian)項目(mu),給予每家不超(chao)過500萬元的研發經費支(zhi)持。

圍(wei)繞創(chuang)新(xin)集(ji)群建設的(de)重大和(he)前瞻性問題(ti),組織實施軟科學研(yan)究。支持(chi)(chi)企(qi)業(ye)在生物藥(yao)、半導體和(he)集(ji)成(cheng)電路、軟件和(he)信(xin)息服務、航空航天、智(zhi)(zhi)能網聯(lian)汽車、智(zhi)(zhi)能制造裝備、高端醫療器械(xie)、機器人、光通信(xin)、高端紡織、鋼鐵新(xin)材料產業(ye)等(deng)重點領域完成(cheng)對技術熟化(hua)、中試驗(yan)證、批量生產等(deng)工程(cheng)化(hua)階段瓶頸持(chi)(chi)續創(chuang)新(xin)攻關,單個項目按(an)照(zhao)攻關投入(ru)的(de)50%給(gei)予最高500萬(wan)元補助(zhu),航空航天單個項目給(gei)予最高1000萬(wan)元補助(zhu)。

對于科(ke)技領域關鍵核心技術研發(fa)項(xiang)目,給予單個項(xiang)目最高(gao)100萬元的(de)項(xiang)目經(jing)費資助。

對承擔或參與(yu)國家科技重大專項(xiang)、國家重點研(yan)發計劃(hua)項(xiang)目(課題(ti))的單位(wei),給予最高(gao)300萬元的研(yan)發費資(zi)助(zhu);

對獲得(de)國家科(ke)學技術(shu)獎(jiang)的(de)主持和參與完(wan)成單位,根據其(qi)獲得(de)國家獎(jiang)勵資金最高按 1∶2的(de)比例給予資助。

實(shi)施科技(ji)支(zhi)撐碳(tan)達(da)峰碳(tan)中和重點專項(xiang),在可再生能源(yuan)替代、重點領域(yu)節能減排、能源(yuan)高效利用(yong)、生態固碳(tan)增匯等領域(yu)開(kai)展關鍵核心技(ji)術攻關與集成示(shi)范(fan),采用(yong)“揭榜掛帥”“賽馬制”的形式遴(lin)選項(xiang)目,給予(yu)每個項(xiang)目不超過200萬元支(zhi)持。(牽頭部門:市科技(ji)局(ju)、市工(gong)信局(ju))

 

5、加快產學研協同創新。
加快構建龍頭企業牽頭、高校院所支撐、各創新主體相互協同的創新聯合體,根據建設運營情況給予最高200萬元支持。
對大院大所建設的科技創新載體獲批國家協同創新中心、江蘇省產學研協同創新基地的分別給予最高300萬元、100萬元支持。
支持大院大所在蘇州建設、各縣級市(區)在大院大所建設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機構,符合條件的給予最高200萬元的建設經費支持。
引導大院大所與企業聯合開展核心技術攻關,并按照企業實際投入的10%給予企業最高100萬元的支持。
對企業建在大院大所的產學研聯合研發機構,根據企業實際投入的10%給予最高100萬元的支持。
支持在全球智力比較密集地區建設海外離岸創新中心,每家給予最高100萬元的經費支持。
支持有關單位舉辦有影響力的科技合作與交流活動。落實《蘇州市人民政府清華大學深化戰略合作協議》,實施新一輪蘇州清華創新引領行動專項。
(牽頭部門:市科技局)
6、推進科技創新服務體系建設。
加快技術轉移體系建設,對技術轉移輸出方、吸納方和中介方給予最高 50 萬元資助。
促進科技資源共享,根據使用績效、服務績效給予使用方、服務方最高50萬元資助。
對首次獲得市級及以上科技孵化器、眾創空間備案或認定的,給予最高100萬元獎勵;每年度開展科技孵化器、眾創空間績效評估,對評估結果為優良的,給予最高100萬元運營補貼。
對科技企業購買科技保險險種產生的保費,給予最高50萬元的保費補貼。
對科技企業的科技貸款利息給予最高100萬元利息補貼。
對銀行向科技企業發放的科技貸款損失,給予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的科技信貸風險補償。
提升科技服務對產業創新集群發展的支撐能力,培育發展研發設計、信息技術服務、科技評估、檢驗檢測認證等科技中介服務平臺和機構,根據服務成效給予最高200萬元支持。
(牽頭部門:市科技局)
7、加快自主創新產品推廣應用。
加強首臺(套)重大裝備、首批次關鍵材料、首版次軟件等創新產品推廣應用,對經蘇州市及以上認定的首臺(套)裝備及關鍵零部件,按該產品單臺(套)銷售價格10%~30%給予最高1000萬元獎勵,屬于醫療器械及醫藥制造范圍的上浮20%。
對經江蘇省及以上認定的首版次工業軟件、人工智能軟件,按年度銷售總額10%~20%給予最高200萬元獎勵。
對采購《蘇州生物醫藥及健康產業創新名優產品目錄》內產品的企事業單位,按實際使用產品總金額的20%給予最高300萬元獎勵。
(牽頭部門:市工信局)
 
二、著力增強產業創新集群競爭優勢
 
8、培育壯大產業創新集群。
對國家級、省級產業創新集群(產業集聚區、先導區、示范基地等)分別給予 300萬元、200萬元獎勵。
對產業創新集群工業企業當年度設備投入2000萬元以上的項目,按項目設備投資額給予6%~15%的獎勵,單個項目最高獎1000萬元。
對促進產業創新集群發展的重大項目落地,按照“一事一議”給予支持。對列入工信部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專項重大項目的企業,給予最高300萬元獎勵。
對企業、科研院所參與承接國家、省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創新重大項目給予最高200萬元補助。
對非政府投資的信創應用示范項目按照項目投資額比例,給予最高300萬元補助。
根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上一年度服務活動情況給予最高200元補助,同時對國家級平臺(基地)給予最高100萬元獎勵;
對省級平臺(基地)給予最高50萬元獎勵。
(牽頭部門:市工信局)
9、打造生物醫藥產業地標。
鼓勵參加國家藥品集中帶量采購,對中標品種按年采購總額一定比例給予最高200萬元獎勵。
支持生物醫藥龍頭企業會同本地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科研高校等開展產業化階段技術聯合攻關,按項目總投入10%~30%比例給予最高2000萬元扶持。
支持生物醫藥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對已建成運營的按照項目總投資的30%給予最高2000萬元資助。
推行藥品器械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MAH),對承擔研發生產服務的CXO平臺,且與委托方無投資關聯關系,按年度交易費用的20%比例予以補助,每個品種最高不超過500萬元。
支持藥品、醫療器械創新研發,對在國內開展,并在本市轉化的一類創新藥、二類改良型新藥,按照臨床試驗Ⅰ期、Ⅱ期、Ⅲ期不同階段,根據實際研發投入一定比例給予最高3000萬元支持;
對在全國同類仿制藥中前三個通過一致性評價的藥品,按實際研發費用一定比例給予最高 500 萬元支持;
對首次取得醫療器械注冊證書的且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第三類、第二類醫療器械產品,按實際研發費用一定比例給予最高500萬元支持;
對進入國家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查程序的醫療器械產品,給予最高200萬元支持。
對全市醫療機構中取得GCP資質的,給予每家最高(認定專業數+1)×50萬元的研發經費資助。
支持全市取得GCP資質的機構聯合在蘇企業共同開展臨床醫學研究,給予每家機構不超過500萬元研發資助。
(牽頭部門:市工信局、市科技局)
10、推動集成電路產業發展。
對集成電路設計企業開展流片驗證,包括流片費、光罩制作費以及測試驗證等給予最高50%獎勵,單個企業最高獎勵1000萬元。
對專業從事集成電路 EDA設計工具研發的企業,每年給予EDA研發費用最高30%的研發補助,最高補助1000萬元。
鼓勵集成電路設計企業與制造企業開展合作,對為集成電路設計企業自主研發產品提供生產線產能,并生產符合一定條件產品的集成電路制造企業,最高按每款產品訂單實際生產費用的10%給予獎勵,單個企業最高獎勵1000萬元。
鼓勵終端廠商、系統方案集成商試用集成電路產品,對于使用非關聯本地設計企業的產品和服務的,且年使用金額累計在500萬元以上,最高獎勵100萬元。
支持蘇州集成電路公共服務平臺建設,開展集成電路設計工具租賃、測試驗證、IP超市、MPW 等共性服務,按照平臺建設以及為企業提供實際服務的成效情況,每年給予最高300萬元獎勵。
(牽頭部門:市工信局)
11、全面推進企業“智改數轉”。
鼓勵制造業企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市、縣級市(區)兩級財政按照項目貸款額年化利率不低于2%給予貼息獎勵,單個企業市級財政每年最高獎勵300 萬元。
對認定為省市示范智能車間的企業給予最高50萬元獎勵(其中市級獎勵資金不高于省級的 40%),
對市級智能工廠給予最高100萬元獎勵。
對全球“燈塔工廠”給予最高300萬元獎勵,對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國家級智能制造優秀應用場景分別給予最高200萬元、80萬元獎勵。
對市級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技術服務輸出標桿企業和優秀服務商分別給予最高100萬元、50萬元獎勵。
市級財政每年安排4000萬元,通過購買服務方式選擇優秀機構對蘇州市制造業企業建設“燈塔工廠”、智能工廠(車間)等提供咨詢診斷服務。
(牽頭部門:市工信局)
12、持續打響“工業互聯網看蘇州”品牌。
對服務企業數超500家、連接設備數超5萬臺的工業互聯網平臺,給予最高500萬元獎勵。
對跨行業、專注特定行業服務的優秀平臺,給予最高100萬元獎勵。
對完成與國家頂級節點對接的二級節點建設單位,給予最高 300 萬元獎勵。
對在蘇州建立工業互聯網獨立研發機構、應用推廣機構的國家級科研院所和重點高等院校等單位,給予最高500萬元補助。
推動5G在垂直行業的先導應用,對市級垂直行業試點示范項目給予最高100萬元補助。
遴選“5G+工業互聯網”典型應用場景的優秀案例,對相關單位給予最高50萬元獎勵。對完成省五星級的上云企業給予一定補貼。
遴選安全防護應用試點示范項目,給予最高50萬元的獎勵。
(牽頭部門:市工信局)
13、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產業。
支持軟件企業加強基礎軟件、工業軟件、新興技術軟件、平臺類軟件的技術攻關、產品研發和解決方案集成,高質量建設一批軟件創新應用研究院,每年對創新應用研究院建設按研發投入的一定比例給予最高500萬元補助,連續支持三年最高1500萬元。
對國家級大數據產業發展試點示范項目、工業互聯網APP優秀解決方案等國家級試點示范項目,給予最高100萬元獎勵。
對在關鍵領域形成國內、國際開源引領能力的開源軟件項目給予最高200萬元補助。在全市范圍內遴選蘇州人工智能應用場景示范項目,采取“雙向”獎勵制度加速場景豐富及實際應用,按人工智能產品及服務部分投資采購額20%給予場景提供主體(非政府投資主體)最高200 萬元的獎勵;按實際研發投入20%給予人工智能產品及服務提供商最高 100 萬元的獎勵。
鼓勵在蘇機構建設運營傳統行業人工智能產品和服務需求發布、人工智能企業解決方案發布及供需信息匹配對接的互聯網服務平臺,按平臺年度運營經費20%給予單個平臺每年最高100萬元的補貼。
鼓勵企業、科研院所建設開源開放、共享協同的人工智能數據歸集、算法匯聚、算力開放及檢驗檢測的創新支撐平臺,擇優給予綜合貢獻度較高的開放平臺最高100萬元的獎勵。
支持蘇州工業園區打造蘇州市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核心區;每年度安排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項目,單個項目資助經費不超過200萬元,組織一批人工智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項目,單個項目資助經費不超過100萬元。
每年度遴選建設一批人工智能產業應用示范和社會應用示范場景,對入選的應用場景開放方或應用產品提供方給予最高50萬元獎勵。
(牽頭部門:市工信局、市科技局)
14、加快推進產業轉型發展。
對國家級、省級工業設計研究院分別給予最高500萬元、100萬元獎勵,
對國家級、省級工業設計中心(示范園)分別給予最高200萬元、50萬元獎勵。
對國家級、省級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項目、平臺)分別給予最高100萬元、50萬元獎勵。
對中國優秀工業設計獎金獎給予最高100萬元獎勵。
對新獲認定的國家工業遺產給予最高100萬元獎勵。
鼓勵企業開展“碳中和”,對經認定的“近零碳工廠”予以最高100萬元獎勵。
對獲得國家級綠色工廠、綠色產品、綠色園區、綠色供應鏈管理示范、工業產品綠色設計示范企業給予最高80萬元的獎勵,
對獲得省級綠色工廠的企業給予最高50萬元獎勵。
對符合條件的綠色化改造項目,結合投資額比例按照節能量給予最高200萬元補助;
對節能環保裝備(產品)產業化、工業循環經濟、清潔原料替代等項目按照投資額給予最高200萬元補助。
對符合條件開展節能診斷服務的機構和完成能耗在線監測系統建設的企業予以補助,對獲得能效“領跑者”企業予以獎勵。
深入推動鎮村兩級工業集中區優化整治提升,對推進工業用地提質增效工作成效顯著的鎮(街道)等,給予最高300萬元獎勵。
(牽頭部門:市工信局)
 
三、持續擴大產業創新集群人才供給
 

15、加(jia)強高(gao)端人才引聚力(li)度。

聚焦生命科學、先(xian)進材料、人(ren)工智能(neng)、第三代半導體、高端裝備等重(zhong)點領(ling)域加(jia)快引進戰略科學家等頂(ding)尖人(ren)才,按(an)照“一(yi)(yi)人(ren)一(yi)(yi)策、一(yi)(yi)事一(yi)(yi)議(yi)、按(an)需支持”的方(fang)式保(bao)障(zhang)其開(kai)展原(yuan)創(chuang)性、引領(ling)性、顛覆性研(yan)究。

深入實施姑蘇創(chuang)(chuang)(chuang)新創(chuang)(chuang)(chuang)業(ye)領軍人才(cai)計劃,對引進重大創(chuang)(chuang)(chuang)新團隊、創(chuang)(chuang)(chuang)新創(chuang)(chuang)(chuang)業(ye)領軍人才(cai)分別給予最高5000萬元、1000萬元的資助。

重點(dian)培養一批具有成長(chang)為兩(liang)院(yuan)院(yuan)士潛力的人才(cai),對(dui)入選兩(liang)院(yuan)院(yuan)士的,給予入選人才(cai)200萬元(yuan)獎勵,并給予培養單(dan)位500萬元(yuan)獎勵。

對(dui)新建的(de)外籍院(yuan)士工作(zuo)站(zhan)給予100萬元建設(she)經費(fei)扶(fu)持,

對績(ji)效評估優秀的省級外國專家工(gong)作室擇(ze)優給予最高50萬元的資助。

(牽頭部門:市委人才辦、市科技(ji)局)

16、加快集聚產(chan)業支撐人才(cai)。

對于符合產業創新(xin)集群的緊缺(que)人才,給予最高(gao)15萬元的薪酬補貼。

對新引(yin)(yin)進的高技能領軍人(ren)才(cai),可給予個人(ren)最高100萬(wan)元安家補貼(tie)、引(yin)(yin)才(cai)單位最高50萬(wan)元引(yin)(yin)才(cai)補貼(tie)。

對產業創(chuang)新(xin)集群中符合條件(jian)的人才,累計可(ke)享受最(zui)高100萬元的貢(gong)獻獎勵。

(牽頭部門:市(shi)委人才辦、市(shi)人社(she)局)

17、支持青年人(ren)才(cai)創(chuang)新創(chuang)業(ye)。

對入選青年領(ling)軍人(ren)才的,最(zui)高可享受200萬(wan)元項目資助。

對(dui)進站的(de)(de)博士后,給予最(zui)高12萬元(yuan)的(de)(de)生活(huo)補貼;

對出站留(liu)蘇(su)和來蘇(su)企業(ye)創新創業(ye)的博(bo)士后,給予最(zui)高30萬元安(an)家補(bu)貼。

對產業(ye)亟需的(de)全日制博士、碩士可(ke)分別享受不少于5萬元、3萬元的(de)一次(ci)性租房(生活(huo))補(bu)貼。

(牽頭部門:市(shi)委(wei)人才(cai)辦、市(shi)科技局(ju)、市(shi)人社局(ju))

18、深化拓展招才(cai)引(yin)智矩陣(zhen)。

對來蘇或“出海”建立(li)獨(du)立(li)研發(fa)機(ji)構的(de),給(gei)予(yu)最高1000萬元(yuan)支持。配套(tao)“海鷗計劃(hua)”“駐留(liu)計劃(hua)”“校地雙聘(pin)”等柔性引智舉(ju)措,單個項(xiang)目(個人)補貼上限提高至100萬元(yuan)。

突出用人單(dan)位(wei)主導用人,對引進后(hou)入選(xuan)市級以上人才(cai)計劃的企(qi)事(shi)業單(dan)位(wei),給予最高100萬元(yuan)引才(cai)獎勵。

實施高(gao)層次人(ren)才(cai)(cai)(cai)舉薦(jian)辦法,對舉薦(jian)人(ren)才(cai)(cai)(cai)成功的,最高(gao)可獲得(de)50萬(wan)元引才(cai)(cai)(cai)獎勵。

 鼓勵社(she)會資本(ben)以投帶引優質人(ren)才項(xiang)目落戶(hu)蘇(su)州,最高給予500萬(wan)元獎勵。

鼓勵市場機構開設境外(wai)高(gao)端(duan)培(pei)(pei)訓項目,組織優秀企業家赴境外(wai)培(pei)(pei)訓,擇優給予最高(gao)60萬元獎勵。

(牽頭部門:市委人才辦、市科技局、市工(gong)信局)

19、大(da)力營(ying)造(zao)舒心(xin)無憂環境。

發揮“姑蘇(su)人才基金”直投作(zuo)用(yong),逐步增(zeng)資至20億元(yuan)(yuan),帶動社會資本投資人才項目不低于100億元(yuan)(yuan)。對符合條件的企業(ye)和(he)個(ge)人,可申請享受最高5000萬(wan)元(yuan)(yuan)(企業(ye))、300萬(wan)元(yuan)(yuan)(個(ge)人)無抵押信用(yong)貸款。

布局建設若干個高品質(zhi)人才社區(qu),未來三年(nian)提(ti)供不少于(yu)10萬套人才公寓,籌建30個以上“青(qing)年(nian)人才驛站”。

在全(quan)市推廣人(ren)才優(you)先購(gou)房(fang)政(zheng)策,頂尖人(ren)才、領軍人(ren)才購(gou)房(fang)補貼(tie)標準分別提高(gao)至最(zui)高(gao)800萬(wan)元、300萬(wan)元。

(牽頭部門(men):市委(wei)人才辦、市人社局、市住建局、團市委(wei))

20、強(qiang)化產(chan)業(ye)人才基地建設。

支持生物醫藥、集成(cheng)電路(lu)、軟件、工業互聯網等(deng)產業人才公共(gong)實訓基地(di)(di)建設,對經(jing)認定的(de)給(gei)予(yu)最高100萬元資助;對引進或(huo)合作的(de)重大技(ji)術(shu)人才培訓基地(di)(di),“一事一議”給(gei)予(yu)支持。

支持(chi)國內外著(zhu)名高(gao)校、機(ji)構和企業(ye)在蘇州開(kai)展軟件專業(ye)教育培訓,對省級、市級產業(ye)人才培訓基(ji)地(di)的(de)(de)單位分別(bie)給予(yu)最高(gao) 100 萬(wan)元、50萬(wan)元的(de)(de)獎勵。(牽頭(tou)部門(men):市工信局)

本文(wen)件(jian)自發布之日起執行,各部門政策(ce)所涉及(ji)資金按(an)原(yuan)(yuan)渠道和財(cai)政體制要求落實。文(wen)件(jian)實施期間,本文(wen)件(jian)規(gui)定的政策(ce)與原(yuan)(yuan)有相關政策(ce)文(wen)件(jian)同類或者重復(fu)的,按(an)本文(wen)件(jian)實施。

附件:蘇委辦發2022-6號(產業創新集群建設若干政策).pdf


 

主頁 > 新聞中心 > 產業規劃 >

政策 | 《關于支持產業創新集群建設的若干政策(試行)》

2024-10-16 來源:高新院 vwcr.cn 點擊:

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共蘇州市委 蘇州市人民政府關于蘇州市推進數字經濟時代產業創新集群發展的指導意見》,大力發展數字經濟,聚焦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先進材料四大主導產業,高水平構建一批具有蘇州特色的產業創新集群,特制定如下政策措施:
 
一、大力提升產業創新集群策源能力
 

1、布局高能(neng)級創新載體。

按照全(quan)域(yu)化多點布局(ju)建設(she)姑蘇實(shi)驗(yan)室(shi),對納入姑蘇實(shi)驗(yan)室(shi)的(de)(de)重(zhong)大科技創新載體平(ping)臺,基礎設(she)施(shi)建設(she)投入由所在縣級市(區(qu))承擔。充分調動各縣級市(區(qu))的(de)(de)積極(ji)性(xing),對重(zhong)大科技創新載體平(ping)臺的(de)(de)部(bu)分科研設(she)施(shi)投入和(he)部(bu)分運(yun)行經費由市財政(zheng)與縣級市(區(qu))按1∶1比例共(gong)同承擔。全(quan)過程支持新建或重(zhong)組全(quan)國重(zhong)點實(shi)驗(yan)室(shi),分階(jie)段(duan)給予最(zui)高2億元(yuan)資助。

對在蘇(su)建設(she)的國家實(shi)驗室基地、全國重點實(shi)驗室基地,按照“一事(shi)一議”方式給予支持(chi)。

積極參與省級重點實(shi)驗(yan)室重組工(gong)作(zuo),對新(xin)建(jian)的(de)省重點實(shi)驗(yan)室、省工(gong)程技術聯合實(shi)驗(yan)室給予最高2000萬元資助(zhu)。

培育建設一批(pi)蘇州市重點實驗(yan)室(shi),給予(yu)(yu)最高100萬元(yuan)資助(zhu);建設期滿后,根(gen)據運(yun)行績效(xiao)評(ping)價(jia)情(qing)況(kuang)給予(yu)(yu)最高100萬元(yuan)資助(zhu)。

 

鼓勵地方、創新型龍頭企業、高校院所統籌資源建設技術創新中心,對新建的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產業創新中心給予5000萬元資助,對新建的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給予2000萬元資助,對新建的省技術創新中心、產業創新中心給予1000萬元資助。
對新獲認定的省級、市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分別給予最高500萬元、100萬元獎勵,對新獲認定的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給予“一事一議”獎勵。
謀劃建設高水平的大科學裝置、高級別的重大科技創新載體等,并按“一事一議”給予支持。
支持海內外大院大所、創新型龍頭企業、著名科學家或創新團隊在蘇州建設新型研發機構、國際研發機構,對新建的給予最高1000萬元資助。
引導企業建設市級及以上研發機構并持續開展創新活動,給予每家機構最高 50 萬元的建設或績效資助。
(牽頭部門: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發改委)

 

2、培育創新型領軍企業。
對首次入選“世界500強”的企業給予3000萬元獎勵,
對首次入選“中國500強”的企業給予1000萬元獎勵。
每年對蘇州市大企業和領軍企業先進技術研究院建設最高按研發投入的20%給予補助,最高補助2000萬元。
支持生物藥、航空航天、半導體和集成電路、軟件和信息服務、智能網聯汽車、智能制造裝備、高端醫療器械、機器人、光通信、高端紡織、鋼鐵新材料產業等重點產業鏈企業做大做強,根據營業收入上臺階等指標給予企業最高1000萬元獎勵。
藥品/醫療器械單品種年度銷售首次突破1億元、3億元、5億元、10億元的,最高分別給予50萬元、60萬元、70萬元、100萬元資助。
對企業實施強鏈補鏈的兼并重組項目給予最高1000萬元補助。對首次入選“中國軟件業務收入百強”或“中國互聯網綜合實力百強”的企業給予最高500萬元獎勵。
對首次入選中國醫藥工業百強企業給予最高300萬元獎勵。
對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技術創新示范企業給予最高200萬元獎勵,對復評價中獲優秀等次的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給予最高100萬元獎勵。
對新獲得“蘇州制造”品牌登峰企業給予200萬元獎勵。
對新獲認定的國家級“質量標桿”給予最高50萬元獎勵。
(牽頭部門:市工信局)
3、壯大高成長科技企業。
對獨角獸培育企業按上年度實際發生研發費用的一定比例給予最高200萬元的補助。
對于獲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企業,市、縣級(區)聯動給予最高100萬元獎補。
對連續兩年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且企業研發費用年度增長20萬元(含)以上的企業,給予研發費用增長額6%的獎勵,單個企業每年不超過300萬元。
對國家“單項冠軍”示范企業(產品)、省級以上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分別給予最高 300萬元、100萬元獎勵。
對入選省級重點軟件企業培育庫、蘇州市重點軟件企業庫的企業,對營業收入較上一年度增幅超過50%的給予最高100萬元獎勵。
對首次認定的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頭雁”企業給予最高100萬元獎勵。
(牽頭部門:市科技局、市工信局)
4、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支持(chi)各類創(chuang)新(xin)主體(ti)開展基礎研(yan)究(jiu)、應用(yong)基礎研(yan)究(jiu),組織(zhi)實施(shi)一批(pi)基礎研(yan)究(jiu)試(shi)點項目,給予每(mei)家(jia)不超過500萬元的研(yan)發經費支持(chi)。

圍(wei)繞創(chuang)新集群(qun)建(jian)設的(de)重大和前瞻性問(wen)題,組(zu)織(zhi)實施(shi)軟(ruan)科學研究。支(zhi)持企業(ye)在生(sheng)物藥、半導體和集成電(dian)路、軟(ruan)件(jian)和信息服務、航(hang)空(kong)航(hang)天(tian)、智(zhi)(zhi)能(neng)網(wang)聯(lian)汽車、智(zhi)(zhi)能(neng)制(zhi)造裝備、高端(duan)醫(yi)療器(qi)械、機器(qi)人、光通信、高端(duan)紡(fang)織(zhi)、鋼(gang)鐵新材料產業(ye)等重點領域完成對技術熟化、中試驗(yan)證、批量生(sheng)產等工程(cheng)化階段瓶頸持續創(chuang)新攻關,單個項目按照攻關投入的(de)50%給予(yu)最高500萬元補助(zhu),航(hang)空(kong)航(hang)天(tian)單個項目給予(yu)最高1000萬元補助(zhu)。

對于科技領(ling)域(yu)關鍵核心技術研發(fa)項(xiang)目,給予(yu)單個(ge)項(xiang)目最高(gao)100萬元(yuan)的(de)項(xiang)目經費資助。

對承擔或參與國(guo)家科技重大專項、國(guo)家重點(dian)研(yan)(yan)發計劃項目(課題)的單位,給予最(zui)高300萬元的研(yan)(yan)發費資(zi)助;

對獲得國家科(ke)學技術獎的(de)主持和參與完成(cheng)單位,根(gen)據(ju)其獲得國家獎勵資金最高按(an) 1∶2的(de)比例給予資助(zhu)。

實施科技支(zhi)撐碳(tan)達峰碳(tan)中(zhong)和(he)重(zhong)點專項(xiang)(xiang)(xiang),在可再生能源(yuan)替代、重(zhong)點領域(yu)(yu)節能減排、能源(yuan)高效(xiao)利用、生態固(gu)碳(tan)增匯等領域(yu)(yu)開展關鍵核心技術(shu)攻關與集成示范,采(cai)用“揭(jie)榜掛(gua)帥”“賽馬制”的形式(shi)遴(lin)選項(xiang)(xiang)(xiang)目,給予(yu)每個項(xiang)(xiang)(xiang)目不超過200萬元支(zhi)持。(牽頭部門:市科技局(ju)、市工信局(ju))

 

5、加快產學研協同創新。
加快構建龍頭企業牽頭、高校院所支撐、各創新主體相互協同的創新聯合體,根據建設運營情況給予最高200萬元支持。
對大院大所建設的科技創新載體獲批國家協同創新中心、江蘇省產學研協同創新基地的分別給予最高300萬元、100萬元支持。
支持大院大所在蘇州建設、各縣級市(區)在大院大所建設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機構,符合條件的給予最高200萬元的建設經費支持。
引導大院大所與企業聯合開展核心技術攻關,并按照企業實際投入的10%給予企業最高100萬元的支持。
對企業建在大院大所的產學研聯合研發機構,根據企業實際投入的10%給予最高100萬元的支持。
支持在全球智力比較密集地區建設海外離岸創新中心,每家給予最高100萬元的經費支持。
支持有關單位舉辦有影響力的科技合作與交流活動。落實《蘇州市人民政府清華大學深化戰略合作協議》,實施新一輪蘇州清華創新引領行動專項。
(牽頭部門:市科技局)
6、推進科技創新服務體系建設。
加快技術轉移體系建設,對技術轉移輸出方、吸納方和中介方給予最高 50 萬元資助。
促進科技資源共享,根據使用績效、服務績效給予使用方、服務方最高50萬元資助。
對首次獲得市級及以上科技孵化器、眾創空間備案或認定的,給予最高100萬元獎勵;每年度開展科技孵化器、眾創空間績效評估,對評估結果為優良的,給予最高100萬元運營補貼。
對科技企業購買科技保險險種產生的保費,給予最高50萬元的保費補貼。
對科技企業的科技貸款利息給予最高100萬元利息補貼。
對銀行向科技企業發放的科技貸款損失,給予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的科技信貸風險補償。
提升科技服務對產業創新集群發展的支撐能力,培育發展研發設計、信息技術服務、科技評估、檢驗檢測認證等科技中介服務平臺和機構,根據服務成效給予最高200萬元支持。
(牽頭部門:市科技局)
7、加快自主創新產品推廣應用。
加強首臺(套)重大裝備、首批次關鍵材料、首版次軟件等創新產品推廣應用,對經蘇州市及以上認定的首臺(套)裝備及關鍵零部件,按該產品單臺(套)銷售價格10%~30%給予最高1000萬元獎勵,屬于醫療器械及醫藥制造范圍的上浮20%。
對經江蘇省及以上認定的首版次工業軟件、人工智能軟件,按年度銷售總額10%~20%給予最高200萬元獎勵。
對采購《蘇州生物醫藥及健康產業創新名優產品目錄》內產品的企事業單位,按實際使用產品總金額的20%給予最高300萬元獎勵。
(牽頭部門:市工信局)
 
二、著力增強產業創新集群競爭優勢
 
8、培育壯大產業創新集群。
對國家級、省級產業創新集群(產業集聚區、先導區、示范基地等)分別給予 300萬元、200萬元獎勵。
對產業創新集群工業企業當年度設備投入2000萬元以上的項目,按項目設備投資額給予6%~15%的獎勵,單個項目最高獎1000萬元。
對促進產業創新集群發展的重大項目落地,按照“一事一議”給予支持。對列入工信部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專項重大項目的企業,給予最高300萬元獎勵。
對企業、科研院所參與承接國家、省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創新重大項目給予最高200萬元補助。
對非政府投資的信創應用示范項目按照項目投資額比例,給予最高300萬元補助。
根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上一年度服務活動情況給予最高200元補助,同時對國家級平臺(基地)給予最高100萬元獎勵;
對省級平臺(基地)給予最高50萬元獎勵。
(牽頭部門:市工信局)
9、打造生物醫藥產業地標。
鼓勵參加國家藥品集中帶量采購,對中標品種按年采購總額一定比例給予最高200萬元獎勵。
支持生物醫藥龍頭企業會同本地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科研高校等開展產業化階段技術聯合攻關,按項目總投入10%~30%比例給予最高2000萬元扶持。
支持生物醫藥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對已建成運營的按照項目總投資的30%給予最高2000萬元資助。
推行藥品器械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MAH),對承擔研發生產服務的CXO平臺,且與委托方無投資關聯關系,按年度交易費用的20%比例予以補助,每個品種最高不超過500萬元。
支持藥品、醫療器械創新研發,對在國內開展,并在本市轉化的一類創新藥、二類改良型新藥,按照臨床試驗Ⅰ期、Ⅱ期、Ⅲ期不同階段,根據實際研發投入一定比例給予最高3000萬元支持;
對在全國同類仿制藥中前三個通過一致性評價的藥品,按實際研發費用一定比例給予最高 500 萬元支持;
對首次取得醫療器械注冊證書的且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第三類、第二類醫療器械產品,按實際研發費用一定比例給予最高500萬元支持;
對進入國家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查程序的醫療器械產品,給予最高200萬元支持。
對全市醫療機構中取得GCP資質的,給予每家最高(認定專業數+1)×50萬元的研發經費資助。
支持全市取得GCP資質的機構聯合在蘇企業共同開展臨床醫學研究,給予每家機構不超過500萬元研發資助。
(牽頭部門:市工信局、市科技局)
10、推動集成電路產業發展。
對集成電路設計企業開展流片驗證,包括流片費、光罩制作費以及測試驗證等給予最高50%獎勵,單個企業最高獎勵1000萬元。
對專業從事集成電路 EDA設計工具研發的企業,每年給予EDA研發費用最高30%的研發補助,最高補助1000萬元。
鼓勵集成電路設計企業與制造企業開展合作,對為集成電路設計企業自主研發產品提供生產線產能,并生產符合一定條件產品的集成電路制造企業,最高按每款產品訂單實際生產費用的10%給予獎勵,單個企業最高獎勵1000萬元。
鼓勵終端廠商、系統方案集成商試用集成電路產品,對于使用非關聯本地設計企業的產品和服務的,且年使用金額累計在500萬元以上,最高獎勵100萬元。
支持蘇州集成電路公共服務平臺建設,開展集成電路設計工具租賃、測試驗證、IP超市、MPW 等共性服務,按照平臺建設以及為企業提供實際服務的成效情況,每年給予最高300萬元獎勵。
(牽頭部門:市工信局)
11、全面推進企業“智改數轉”。
鼓勵制造業企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市、縣級市(區)兩級財政按照項目貸款額年化利率不低于2%給予貼息獎勵,單個企業市級財政每年最高獎勵300 萬元。
對認定為省市示范智能車間的企業給予最高50萬元獎勵(其中市級獎勵資金不高于省級的 40%),
對市級智能工廠給予最高100萬元獎勵。
對全球“燈塔工廠”給予最高300萬元獎勵,對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國家級智能制造優秀應用場景分別給予最高200萬元、80萬元獎勵。
對市級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技術服務輸出標桿企業和優秀服務商分別給予最高100萬元、50萬元獎勵。
市級財政每年安排4000萬元,通過購買服務方式選擇優秀機構對蘇州市制造業企業建設“燈塔工廠”、智能工廠(車間)等提供咨詢診斷服務。
(牽頭部門:市工信局)
12、持續打響“工業互聯網看蘇州”品牌。
對服務企業數超500家、連接設備數超5萬臺的工業互聯網平臺,給予最高500萬元獎勵。
對跨行業、專注特定行業服務的優秀平臺,給予最高100萬元獎勵。
對完成與國家頂級節點對接的二級節點建設單位,給予最高 300 萬元獎勵。
對在蘇州建立工業互聯網獨立研發機構、應用推廣機構的國家級科研院所和重點高等院校等單位,給予最高500萬元補助。
推動5G在垂直行業的先導應用,對市級垂直行業試點示范項目給予最高100萬元補助。
遴選“5G+工業互聯網”典型應用場景的優秀案例,對相關單位給予最高50萬元獎勵。對完成省五星級的上云企業給予一定補貼。
遴選安全防護應用試點示范項目,給予最高50萬元的獎勵。
(牽頭部門:市工信局)
13、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產業。
支持軟件企業加強基礎軟件、工業軟件、新興技術軟件、平臺類軟件的技術攻關、產品研發和解決方案集成,高質量建設一批軟件創新應用研究院,每年對創新應用研究院建設按研發投入的一定比例給予最高500萬元補助,連續支持三年最高1500萬元。
對國家級大數據產業發展試點示范項目、工業互聯網APP優秀解決方案等國家級試點示范項目,給予最高100萬元獎勵。
對在關鍵領域形成國內、國際開源引領能力的開源軟件項目給予最高200萬元補助。在全市范圍內遴選蘇州人工智能應用場景示范項目,采取“雙向”獎勵制度加速場景豐富及實際應用,按人工智能產品及服務部分投資采購額20%給予場景提供主體(非政府投資主體)最高200 萬元的獎勵;按實際研發投入20%給予人工智能產品及服務提供商最高 100 萬元的獎勵。
鼓勵在蘇機構建設運營傳統行業人工智能產品和服務需求發布、人工智能企業解決方案發布及供需信息匹配對接的互聯網服務平臺,按平臺年度運營經費20%給予單個平臺每年最高100萬元的補貼。
鼓勵企業、科研院所建設開源開放、共享協同的人工智能數據歸集、算法匯聚、算力開放及檢驗檢測的創新支撐平臺,擇優給予綜合貢獻度較高的開放平臺最高100萬元的獎勵。
支持蘇州工業園區打造蘇州市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核心區;每年度安排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項目,單個項目資助經費不超過200萬元,組織一批人工智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項目,單個項目資助經費不超過100萬元。
每年度遴選建設一批人工智能產業應用示范和社會應用示范場景,對入選的應用場景開放方或應用產品提供方給予最高50萬元獎勵。
(牽頭部門:市工信局、市科技局)
14、加快推進產業轉型發展。
對國家級、省級工業設計研究院分別給予最高500萬元、100萬元獎勵,
對國家級、省級工業設計中心(示范園)分別給予最高200萬元、50萬元獎勵。
對國家級、省級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項目、平臺)分別給予最高100萬元、50萬元獎勵。
對中國優秀工業設計獎金獎給予最高100萬元獎勵。
對新獲認定的國家工業遺產給予最高100萬元獎勵。
鼓勵企業開展“碳中和”,對經認定的“近零碳工廠”予以最高100萬元獎勵。
對獲得國家級綠色工廠、綠色產品、綠色園區、綠色供應鏈管理示范、工業產品綠色設計示范企業給予最高80萬元的獎勵,
對獲得省級綠色工廠的企業給予最高50萬元獎勵。
對符合條件的綠色化改造項目,結合投資額比例按照節能量給予最高200萬元補助;
對節能環保裝備(產品)產業化、工業循環經濟、清潔原料替代等項目按照投資額給予最高200萬元補助。
對符合條件開展節能診斷服務的機構和完成能耗在線監測系統建設的企業予以補助,對獲得能效“領跑者”企業予以獎勵。
深入推動鎮村兩級工業集中區優化整治提升,對推進工業用地提質增效工作成效顯著的鎮(街道)等,給予最高300萬元獎勵。
(牽頭部門:市工信局)
 
三、持續擴大產業創新集群人才供給
 

15、加(jia)強高端(duan)人才引聚力(li)度(du)。

聚焦生命科(ke)學、先進材(cai)料(liao)、人(ren)工智能、第三代半導體、高端裝備等重點領(ling)域加快引進戰略(lve)科(ke)學家(jia)等頂尖(jian)人(ren)才(cai),按照(zhao)“一(yi)人(ren)一(yi)策、一(yi)事(shi)一(yi)議、按需支持(chi)”的方式(shi)保障其開展原創(chuang)性、引領(ling)性、顛(dian)覆性研究。

深(shen)入實施姑(gu)蘇創(chuang)新(xin)(xin)創(chuang)業領軍(jun)人才(cai)計劃,對(dui)引進(jin)重大創(chuang)新(xin)(xin)團隊、創(chuang)新(xin)(xin)創(chuang)業領軍(jun)人才(cai)分別(bie)給予最高5000萬元、1000萬元的資(zi)助。

重點培(pei)養一批(pi)具有成長為兩院院士潛力(li)的人才,對入選兩院院士的,給(gei)予入選人才200萬元(yuan)獎(jiang)勵,并給(gei)予培(pei)養單位(wei)500萬元(yuan)獎(jiang)勵。

對(dui)新建的外籍院士工作站給予(yu)100萬元建設經費扶持,

對績效評估優秀(xiu)的省級外國(guo)專家工作室擇優給予最高50萬元(yuan)的資(zi)助。

(牽頭部門:市委(wei)人才辦、市科(ke)技(ji)局)

16、加快(kuai)集聚(ju)產(chan)業支撐人才。

對于符(fu)合產業(ye)創新集群的緊缺人才,給予(yu)最高15萬元的薪酬補貼。

對(dui)新引(yin)(yin)進(jin)的高(gao)技能(neng)領軍人才(cai),可給予個人最(zui)高(gao)100萬元(yuan)安家補貼、引(yin)(yin)才(cai)單位最(zui)高(gao)50萬元(yuan)引(yin)(yin)才(cai)補貼。

對(dui)產(chan)業創新集群中符合條件(jian)的(de)人(ren)才,累計可享(xiang)受最高100萬(wan)元的(de)貢獻獎勵。

(牽頭部門:市委人才辦、市人社局(ju))

17、支持青年(nian)人才創(chuang)新創(chuang)業。

對入選青年領(ling)軍人才的(de),最(zui)高可享受200萬元項目資助。

對進(jin)站(zhan)的博士(shi)后(hou),給予最高12萬(wan)元(yuan)的生活補貼;

對出站留蘇和來蘇企業創新創業的博士(shi)后,給予最高(gao)30萬元(yuan)安家(jia)補貼。

對(dui)產(chan)業(ye)亟需的全(quan)日制博士、碩(shuo)士可分(fen)別(bie)享(xiang)受不少(shao)于5萬(wan)元、3萬(wan)元的一次性租(zu)房(生活)補貼(tie)。

(牽頭部(bu)門(men):市委人(ren)才(cai)辦(ban)、市科技局、市人(ren)社局)

18、深化拓(tuo)展招(zhao)才引智矩陣。

對來蘇或(huo)“出海(hai)”建立獨立研發機構的,給予最高1000萬元支(zhi)持。配套“海(hai)鷗計劃”“駐留計劃”“校(xiao)地雙聘”等柔性引智舉措,單個項目(個人)補貼(tie)上(shang)限提高至100萬元。

突出用人(ren)單(dan)(dan)位主導用人(ren),對引進(jin)后入(ru)選市(shi)級以上人(ren)才(cai)計劃的企事業單(dan)(dan)位,給(gei)予最高100萬(wan)元引才(cai)獎勵。

實施高(gao)層(ceng)次人才舉(ju)薦(jian)辦法,對舉(ju)薦(jian)人才成(cheng)功的,最高(gao)可獲(huo)得(de)50萬(wan)元引才獎勵。

鼓勵社會(hui)資本(ben)以投帶引優質(zhi)人(ren)才(cai)項目(mu)落戶蘇州,最高給予500萬元獎(jiang)勵。

鼓勵(li)市場機構開設境外高端培訓項(xiang)目,組織優(you)秀企業家赴境外培訓,擇優(you)給(gei)予最高60萬元獎勵(li)。

(牽(qian)頭部門:市委人才辦(ban)、市科(ke)技局(ju)、市工信局(ju))

19、大力(li)營造舒心無憂環境(jing)。

發揮“姑蘇人才(cai)基金(jin)”直投作用,逐步增資(zi)(zi)至20億元,帶動社會資(zi)(zi)本投資(zi)(zi)人才(cai)項目不低于100億元。對符(fu)合條件的企業(ye)和個人,可申請享受最高(gao)5000萬(wan)元(企業(ye))、300萬(wan)元(個人)無抵(di)押(ya)信用貸款(kuan)。

布局建設(she)若干個(ge)高品質(zhi)人才社區,未來(lai)三年提供不少(shao)于(yu)10萬套人才公寓,籌建30個(ge)以上(shang)“青年人才驛站”。

在全市(shi)推廣人(ren)才優先購房政策,頂尖人(ren)才、領軍(jun)人(ren)才購房補貼標準(zhun)分別(bie)提高(gao)至最高(gao)800萬(wan)(wan)元、300萬(wan)(wan)元。

(牽頭部門:市(shi)委人(ren)(ren)才辦(ban)、市(shi)人(ren)(ren)社局、市(shi)住建(jian)局、團(tuan)市(shi)委)

20、強化(hua)產業人才基地(di)建設。

支持生物(wu)醫藥、集(ji)成電(dian)路、軟件、工業互聯網(wang)等產業人才(cai)公共實訓基(ji)地建(jian)設,對經認(ren)定的(de)給予最高100萬元資(zi)助;對引進或合作的(de)重大技術(shu)人才(cai)培(pei)訓基(ji)地,“一事(shi)一議(yi)”給予支持。

支持(chi)國內(nei)外(wai)著名高(gao)校、機構和企業在蘇州(zhou)開(kai)展軟件(jian)專業教(jiao)育培訓,對省(sheng)級、市級產業人才培訓基地的(de)單位分(fen)別給予(yu)最(zui)高(gao) 100 萬元、50萬元的(de)獎(jiang)勵。(牽頭部(bu)門:市工(gong)信局)

本文(wen)件自(zi)發布(bu)之日起(qi)執行,各部門政(zheng)策所(suo)涉及資金按(an)原渠道(dao)和財政(zheng)體制要求落實。文(wen)件實施(shi)期間,本文(wen)件規定的政(zheng)策與原有相關政(zheng)策文(wen)件同類或(huo)者重復的,按(an)本文(wen)件實施(shi)。

附件:蘇委辦發2022-6號(產業創新集群建設若干政策).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