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无码WWW免费视频_亚洲一区AV无码少妇电影_蜜桃臀无码内射一区二区三区_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精品日本

Network

當前位置:主頁 > 新聞中心 > 產業規劃 >

中央財政優勢特色產業集群、農業產業強鎮項目管理工作規范(試行)

來源:高新院 vwcr.cn 日期:2024-09-09 點擊:

中央財政優勢特色產業集群、農業產業強鎮項目管理工作規范

 

(試行)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對優勢特色產業集群、農業產業強鎮(以下分別簡稱“產業集群”、“產業強鎮”)項目管理,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根據《關于印發農業相關轉移支付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財農〔2023〕11號)、《農業農村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關于開展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建設的通知》(農辦計財〔2020〕7號)、《農業農村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關于做好2020年農業產業強鎮建設工作的通知》(農辦計財〔2020〕5號)等有關精神,制定本規范。
第二條  本規范適用于農業農村部、財政部批復的產業集群、產業強鎮項目全過程管理,包括儲備申報、建設管理、調整變更、竣工驗收、績效評價等。

第三條  項目(mu)建設實(shi)行屬地(di)管理責(ze)(ze)任制。產(chan)業(ye)集群(qun)項目(mu)由(you)省負總責(ze)(ze),市縣抓(zhua)(zhua)落(luo)實(shi)。產(chan)業(ye)強鎮(zhen)項目(mu)由(you)省級(ji)牽(qian)頭抓(zhua)(zhua)總,市(區)督(du)促(cu)指導,縣(市、區)組(zu)織實(shi)施(shi),鄉(xiang)(鎮(zhen)、農場)具(ju)體落(luo)實(shi)。

省級(ji)(ji)負責組織項(xiang)目(mu)(mu)遴選申(shen)報,編制產業集(ji)群(qun)省級(ji)(ji)建(jian)設方(fang)案,下達項(xiang)目(mu)(mu)任務和中央財政資金(jin),組織實施、業務指導和監督管理(li)等(deng)工(gong)作。

相關市(區)負責(ze)組織轄區內項目(mu)申報、實(shi)施(shi)管理(li),開展項目(mu)建設事前評(ping)估,及時下達中央財政(zheng)資金,做好項目(mu)調度檢查、調整變更、驗(yan)收抽(chou)查、績效(xiao)評(ping)價等工作(zuo)。

相關縣(市、區(qu))成立由縣人民政(zheng)府主要(yao)領導(dao)擔(dan)任組(zu)長的縣級(ji)產業(ye)集(ji)群(qun)、產業(ye)強鎮(zhen)工作領導(dao)小組(zu),負責(ze)組(zu)織實施產業(ye)集(ji)群(qun)、產業(ye)強鎮(zhen)項(xiang)目。做(zuo)好項(xiang)目儲(chu)備、申報以(yi)及(ji)部級(ji)備案后正式(shi)立項(xiang)、組(zu)織實施、調整變更、竣工驗(yan)收、資(zi)金撥付(fu)、績效評價等工作,對項(xiang)目建設進度和質量、中央(yang)財政(zheng)資(zi)金支付(fu)合規性直接負責(ze)。

相關鄉(鎮、農場)成立由鎮人民政府主要領導擔任組長的產業強鎮工作推進小組,負責具體項目建設實施。
第四條  資金分配、使用和管理須嚴格按照中央財政農業產業發展資金相關管理規定執行。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做好本地預算執行和績效目標管理、績效監控和評價等工作。
第二章  儲備申報
第五條  各市縣須建立產業集群和產業強鎮項目儲備庫,在符合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的前提下,優先支持項目用地已有保障、投資體量大、帶動產業發展效果好的項目入庫。其中,產業集群建設工作由省級統籌規劃,確定主導產業、建設思路、功能布局、建設目標等,各市縣須根據省級有關要求開展項目儲備。儲備庫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動態調整。
第六條  省農業農村廳牽頭,會同省財政廳根據當年農業農村部、財政部產業集群、產業強鎮項目建設要求,按職責分工,開展項目申報遴選,組織專家對建設方案、擬建設項目進行論證評審,經省農業農村廳會議集體研究決定并報經省人民政府同意后,推薦上報農業農村部、財政部。產業集群項目的年度續建方案,在省級建設方案基礎上,按照“大穩定、小調整”的原則,結合上一年度項目實施情況進行編制。
第七條  各市縣擬申報項目原則上應從儲備庫中遴選確定。申報項目時,以縣(市、區)為單位統籌編制建設方案,由縣級人民政府行文上報,經市(區)農業農村局、財政局審核同意后聯合行文報省農業農村廳、省財政廳。市縣兩級應做好項目建設事前評估,對項目建設必要性、可行性,建設主體項目承載能力,配套資金,用地環評關鍵前置條件落實情況等進行充分評估。
第八條  省農業農村廳、省財政廳根據農業農村部、財政部審查意見,指導項目市縣修改完善建設方案,按要求上報農業農村部、財政部備案。
第九條  建設方案經農業農村部、財政部同意備案后,應對建設主體、建設內容、項目金額等事項予以公示。其中,產業集群項目在省農業農村廳官網及縣(市、區)人民政府官網公示,產業強鎮項目在縣(市、區)人民政府官網公示,一般公示期不少于3個工作日。公示結束后,省農業農村廳印發產業集群、產業強鎮年度建設方案至有關市(區)、縣(市、區)執行。
第三章  建設管理
第十條  省農業農村廳開展政策宣貫和建設培訓,明確建設要求,指導開展建設。對項目市縣兩級農業農村部門開展培訓、強化指導、加大督促,確保建設工作有序推進。
第十一條  市級農業農村部門應定期組織開展項目實施情況調研監督,對轄區內在建產業集群、產業強鎮項目每年至少組織開展一次全面檢查,并組織定期抽查,確保每個項目每年至少檢查一次。市級農業農村部門可與財政部門、審計部門或紀檢部門開展聯合檢查。省農業農村廳將聯合省財政廳不定期開展項目抽查檢查。
第十二條  相關縣(市、區)按照程序對建設項目立項審批,細化具體項目實施方案,明確項目基本情況、項目單位基本情況、項目建設條件、建設內容、建設地點、技術方案、設備方案、進度安排、投資估算及資金籌措以及中央財政資金的支持方式、支持范圍、績效目標等,并按照相應程序做好實施過程中有關事項的公示工作。
第十三條  每個季度最后一個月20日前各地應完成填報農業農村部轉移支付管理平臺及產業集群項目建設管理信息系統。每年11月30日前市級農業農村部門報送項目建設總結報告,全面總結做法,分析研究問題,提出意見建議。
第十四條  對項目建設進度和中央財政資金使用進度嚴重滯后、建設內容和實施主體隨意調整變更、績效目標嚴重偏離的縣(市、區),省農業農村廳以約談、通報、督辦等方式進行督導,提出限期整改要求。對限期內仍未整改到位的,根據問題性質情況,省農業農村廳商省財政廳收回已安排中央財政資金;同時,將整改情況作為下一年度項目和資金安排的重要參考依據。
第十五條  建立健全項目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各級農業農村部門作為項目建設承擔主體責任單位,要嚴格遵守有關規章制度,嚴格落實項目管理要求,增強廉政風險防控意識。加強重點崗位人員培訓和管理,各級農業農村部門項目負責人應簽訂廉政風險防控責任書,報上一級農業農村部門備案。各級農業農村部門應根據實際情況,綜合運用報紙雜志、廣播電視、互聯網等方式,開展項目公告宣傳,并設立監督電話,切實保障經營主體和群眾的知情權、監督權。
第十六條  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在資金分配、項目審核等工作中存在違法違規問題的,資金使用單位和個人存在虛報冒領、騙取套取、擠占挪用項目資金,以及其他違法或違反本規范規定行為的,依法依規追究相應單位和個人責任。對出現違法違規的項目,將依法依規取消后續資金安排,暫停相關縣(市、區)項目申報資格。
第十七條  各地要對項目建設建檔立冊,及時整理歸檔項目儲備申報、公示、建設、驗收、資金支付、績效評價等全過程資料(須包含項目工作總結、績效評價報告、驗收表、驗收實施主體照片或視頻等),確保檔案完整、規范、可查。建檔立冊資料以能實際反映項目建設全過程規范化管理為標準,更注重實際工作過程自然產生的工作內容,不得過分留痕、刻意留痕,增加工作負擔。
第四章資金使用
第十八條  相關縣(市、區)農業農村部門應會同財政部門制定產業集群、產業強鎮專項資金使用規定(方案),確定資金補助方向、補助方式、補助比例、建設主體、發票要求、項目驗收要求、資金支付等相關內容。
第十九條  各市縣可采取直接補助、先建后補、以獎代補、資產折股量化、貸款貼息等方式支持項目建設,結合實際創新資金投入和使用方式,引導和撬動社會資本、金融資本等多元化資金投入。中央財政資金對企業的投入原則上要帶動三倍及以上的社會資本投入。
第二十條  項目建設過程中,要堅決防止耕地“非糧化”、“非農化”問題。中央資金使用不得“壘大戶”或搞平均分配“撒胡椒面”;不得用于建設樓堂館所、市政道路、農村公路;不得用于一般性支出、列支管理費和項目咨詢、論證評審費;不得用于培訓、展銷(營銷)會等一次性不易評價的支出;不得用于購買種子以及農藥、化肥、農膜、飼料等一次性使用的生產資料;不得用于發展休閑農業;不得與已有普惠性政策渠道支持的建設內容,如農機購置補貼、農產品可追溯體系、農田建設等有交叉重復。
第五章 調整變更
第二十一條  已通過部級備案的建設方案不可隨意調整變更。確因不可抗力、建設主體客觀條件發生變化等原因需要變更的,應履行變更審批程序。變更內容未涉及中央財政資金的,經縣級人民政府研究審批、報市級農業農村部門備案后實施;變更內容涉及中央財政資金的,按照權限分級審批后實施。
第二十二條  項目建設內容、建設主體和建設地點等變更,單體項目中央財政資金在200萬元(含)以下的,由縣級人民政府研究調整方案,報市級農業農村部門審批,并報省農業農村廳備案后實施。單體項目中央財政資金在200萬元以上的,由縣級人民政府研究調整方案,經市級農業農村部門核查同意后報省農業農村廳,由省農業農村廳審批同意后實施。
第二十三條  項目調整變更申請文件應同時附報關于項目調整變更原因的說明材料、項目調整變更后的實施方案、集體研究的會議紀要、項目調整變更涉及實施主體等利益相關方的承諾函(項目調出方承諾放棄項目的承諾函,調入方承諾實施項目、足額投入自籌資金的承諾函)等。
第二十四條  項目建設主體根據自身需求、市場變化等情況,在建設地點、建設方向、主要建設內容不變以及總投資不減少的前提下,個別設備發生變化或個別工程量發生變動的,可以由項目建設主體提出書面申請,報縣級人民政府審核同意,報市級農業農村部門備案后實施。
第二十五條  項目建設過程中確需進行調整變更的,調整變更后的項目建設期限,可從縣級提交調整變更申請文件之日起計算。項目建設內容、建設地點、資金使用方向等均沒有調整變更,僅調整變更建設主體的(即該具體項目整體調整變更為另一主體建設),調整變更前已完成的建設內容,可以視同調整變更后建設主體的相應建設內容。
第六章  竣工驗收
第二十六條  竣工驗收由建設主體提出申請。涉及中央財政資金的項目應完成專項審計,出具審計報告,原則上由縣級審計部門或經縣級審計部門公布認可的第三方專業機構開展。
第二十七條  竣工驗收工作由縣級農業農村部門組織實施,財政部門按職責分工做好配合。在確保中央財政資金安全的前提下,可采取中期驗收、按進度撥付中央財政資金等方式,加快推進項目建設進度和資金執行進度。市級、省級對竣工驗收項目進行抽查,市級抽查比例不低于50%、省級抽查比例不低于20%。
第二十八條  縣級農業農村部門應當會同相關部門,成立專門的項目驗收組,按照驗收規范開展現場驗收,出具驗收意見,對驗收結果負責。原則上縣級驗收組至少有5名相對固定成員組成,包含組長1名、行政人員1名、技術專家和財務審計人員至少3名。有條件的地方可委托第三方機構參與驗收。
第二十九條  驗收合格后,應及時足額撥付中央財政資金。驗收不合格的項目,應當通知建設主體限期整改,并組織再次驗收,驗收仍不合格的,取消其補助資格。
第七章  績效評價
第三十條  根據農業農村部、財政部統一部署或省級工作安排,省農業農村廳、省財政廳聯合制定省級績效評價方案。績效評價工作由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財政部門共同組織實施,農業農村部門具體負責。
第三十一條  產業集群項目原則上在建設第二年組織開展中期績效評價,在建設第四年組織開展末期績效評價。產業強鎮項目原則上在第二年組織開展省級績效評價,參加農財兩部評估。相關縣(市、區)按照產業集群、產業強鎮項目管理有關工作要求,認真組織開展績效評價工作,對照評價指標,總結建設任務完成情況,系統梳理建設成效,及時報送相關材料,確保建設進展成效客觀、真實、準確。
第三十二條  強化績效評價結果運用,對項目建設、資金支付進度快的縣(市、區),省農業農村廳將在項目續建資金安排、推薦參加部級評價等方面予以支持。對績效較差的,視情減少安排續建資金,并責成所在市(區)采取措施加強督促指導,加快建設進度。對存在嚴重損害農民利益、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以及發生重大農業環境污染或生態破壞問題,發生重大安全生產或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提供虛假資料等情形的,將暫停項目建設申報工作,不予安排續建資金。
第八章  其 他
第三十三條  本規范由陜西省農業農村廳負責解釋。
第三十四條  本規范自2024年10月1日起試行,有效期為2年。

 

(來源 :省農業農村廳)
 

 

主頁 > 新聞中心 > 產業規劃 >

中央財政優勢特色產業集群、農業產業強鎮項目管理工作規范(試行)

2024-09-09 來源:高新院 vwcr.cn 點擊:

中央財政優勢特色產業集群、農業產業強鎮項目管理工作規范

 

(試行)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對優勢特色產業集群、農業產業強鎮(以下分別簡稱“產業集群”、“產業強鎮”)項目管理,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根據《關于印發農業相關轉移支付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財農〔2023〕11號)、《農業農村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關于開展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建設的通知》(農辦計財〔2020〕7號)、《農業農村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關于做好2020年農業產業強鎮建設工作的通知》(農辦計財〔2020〕5號)等有關精神,制定本規范。
第二條  本規范適用于農業農村部、財政部批復的產業集群、產業強鎮項目全過程管理,包括儲備申報、建設管理、調整變更、竣工驗收、績效評價等。

第三條  項目(mu)建設實行屬(shu)地管(guan)理責任制。產業集群項目(mu)由省負(fu)總責,市(shi)縣抓落(luo)實。產業強鎮項目(mu)由省級牽頭(tou)抓總,市(shi)(區)督促指導,縣(市(shi)、區)組(zu)織實施,鄉(xiang)(鎮、農場)具(ju)體落(luo)實。

省(sheng)級負責組(zu)織項目遴選申報,編(bian)制(zhi)產業集群(qun)省(sheng)級建設方案,下(xia)達項目任務(wu)和(he)中央(yang)財政(zheng)資金(jin),組(zu)織實(shi)施、業務(wu)指(zhi)導和(he)監督管理等工(gong)作(zuo)。

相關市(shi)(區)負(fu)責組織轄區內項(xiang)目(mu)申報、實施管理,開展(zhan)項(xiang)目(mu)建設事前評估,及(ji)時下達中(zhong)央財政資金,做好項(xiang)目(mu)調度檢查(cha)、調整變更(geng)、驗(yan)收抽(chou)查(cha)、績效評價等工作(zuo)。

相關縣(市、區)成(cheng)立由縣人民政府(fu)主要領導(dao)擔任組長的(de)縣級產業集群(qun)、產業強(qiang)鎮(zhen)工作領導(dao)小組,負責組織實施產業集群(qun)、產業強(qiang)鎮(zhen)項(xiang)(xiang)目(mu)。做(zuo)好項(xiang)(xiang)目(mu)儲備、申報以及部級備案后(hou)正式立項(xiang)(xiang)、組織實施、調整變(bian)更(geng)、竣工驗收、資(zi)金撥付、績效評價等工作,對項(xiang)(xiang)目(mu)建(jian)設進度和(he)質量、中央財(cai)政資(zi)金支付合規(gui)性直接負責。

相關鄉(鎮、農場)成立由鎮人民政府主要領導擔任組長的產業強鎮工作推進小組,負責具體項目建設實施。
第四條  資金分配、使用和管理須嚴格按照中央財政農業產業發展資金相關管理規定執行。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做好本地預算執行和績效目標管理、績效監控和評價等工作。
第二章  儲備申報
第五條  各市縣須建立產業集群和產業強鎮項目儲備庫,在符合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的前提下,優先支持項目用地已有保障、投資體量大、帶動產業發展效果好的項目入庫。其中,產業集群建設工作由省級統籌規劃,確定主導產業、建設思路、功能布局、建設目標等,各市縣須根據省級有關要求開展項目儲備。儲備庫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動態調整。
第六條  省農業農村廳牽頭,會同省財政廳根據當年農業農村部、財政部產業集群、產業強鎮項目建設要求,按職責分工,開展項目申報遴選,組織專家對建設方案、擬建設項目進行論證評審,經省農業農村廳會議集體研究決定并報經省人民政府同意后,推薦上報農業農村部、財政部。產業集群項目的年度續建方案,在省級建設方案基礎上,按照“大穩定、小調整”的原則,結合上一年度項目實施情況進行編制。
第七條  各市縣擬申報項目原則上應從儲備庫中遴選確定。申報項目時,以縣(市、區)為單位統籌編制建設方案,由縣級人民政府行文上報,經市(區)農業農村局、財政局審核同意后聯合行文報省農業農村廳、省財政廳。市縣兩級應做好項目建設事前評估,對項目建設必要性、可行性,建設主體項目承載能力,配套資金,用地環評關鍵前置條件落實情況等進行充分評估。
第八條  省農業農村廳、省財政廳根據農業農村部、財政部審查意見,指導項目市縣修改完善建設方案,按要求上報農業農村部、財政部備案。
第九條  建設方案經農業農村部、財政部同意備案后,應對建設主體、建設內容、項目金額等事項予以公示。其中,產業集群項目在省農業農村廳官網及縣(市、區)人民政府官網公示,產業強鎮項目在縣(市、區)人民政府官網公示,一般公示期不少于3個工作日。公示結束后,省農業農村廳印發產業集群、產業強鎮年度建設方案至有關市(區)、縣(市、區)執行。
第三章  建設管理
第十條  省農業農村廳開展政策宣貫和建設培訓,明確建設要求,指導開展建設。對項目市縣兩級農業農村部門開展培訓、強化指導、加大督促,確保建設工作有序推進。
第十一條  市級農業農村部門應定期組織開展項目實施情況調研監督,對轄區內在建產業集群、產業強鎮項目每年至少組織開展一次全面檢查,并組織定期抽查,確保每個項目每年至少檢查一次。市級農業農村部門可與財政部門、審計部門或紀檢部門開展聯合檢查。省農業農村廳將聯合省財政廳不定期開展項目抽查檢查。
第十二條  相關縣(市、區)按照程序對建設項目立項審批,細化具體項目實施方案,明確項目基本情況、項目單位基本情況、項目建設條件、建設內容、建設地點、技術方案、設備方案、進度安排、投資估算及資金籌措以及中央財政資金的支持方式、支持范圍、績效目標等,并按照相應程序做好實施過程中有關事項的公示工作。
第十三條  每個季度最后一個月20日前各地應完成填報農業農村部轉移支付管理平臺及產業集群項目建設管理信息系統。每年11月30日前市級農業農村部門報送項目建設總結報告,全面總結做法,分析研究問題,提出意見建議。
第十四條  對項目建設進度和中央財政資金使用進度嚴重滯后、建設內容和實施主體隨意調整變更、績效目標嚴重偏離的縣(市、區),省農業農村廳以約談、通報、督辦等方式進行督導,提出限期整改要求。對限期內仍未整改到位的,根據問題性質情況,省農業農村廳商省財政廳收回已安排中央財政資金;同時,將整改情況作為下一年度項目和資金安排的重要參考依據。
第十五條  建立健全項目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各級農業農村部門作為項目建設承擔主體責任單位,要嚴格遵守有關規章制度,嚴格落實項目管理要求,增強廉政風險防控意識。加強重點崗位人員培訓和管理,各級農業農村部門項目負責人應簽訂廉政風險防控責任書,報上一級農業農村部門備案。各級農業農村部門應根據實際情況,綜合運用報紙雜志、廣播電視、互聯網等方式,開展項目公告宣傳,并設立監督電話,切實保障經營主體和群眾的知情權、監督權。
第十六條  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在資金分配、項目審核等工作中存在違法違規問題的,資金使用單位和個人存在虛報冒領、騙取套取、擠占挪用項目資金,以及其他違法或違反本規范規定行為的,依法依規追究相應單位和個人責任。對出現違法違規的項目,將依法依規取消后續資金安排,暫停相關縣(市、區)項目申報資格。
第十七條  各地要對項目建設建檔立冊,及時整理歸檔項目儲備申報、公示、建設、驗收、資金支付、績效評價等全過程資料(須包含項目工作總結、績效評價報告、驗收表、驗收實施主體照片或視頻等),確保檔案完整、規范、可查。建檔立冊資料以能實際反映項目建設全過程規范化管理為標準,更注重實際工作過程自然產生的工作內容,不得過分留痕、刻意留痕,增加工作負擔。
第四章資金使用
第十八條  相關縣(市、區)農業農村部門應會同財政部門制定產業集群、產業強鎮專項資金使用規定(方案),確定資金補助方向、補助方式、補助比例、建設主體、發票要求、項目驗收要求、資金支付等相關內容。
第十九條  各市縣可采取直接補助、先建后補、以獎代補、資產折股量化、貸款貼息等方式支持項目建設,結合實際創新資金投入和使用方式,引導和撬動社會資本、金融資本等多元化資金投入。中央財政資金對企業的投入原則上要帶動三倍及以上的社會資本投入。
第二十條  項目建設過程中,要堅決防止耕地“非糧化”、“非農化”問題。中央資金使用不得“壘大戶”或搞平均分配“撒胡椒面”;不得用于建設樓堂館所、市政道路、農村公路;不得用于一般性支出、列支管理費和項目咨詢、論證評審費;不得用于培訓、展銷(營銷)會等一次性不易評價的支出;不得用于購買種子以及農藥、化肥、農膜、飼料等一次性使用的生產資料;不得用于發展休閑農業;不得與已有普惠性政策渠道支持的建設內容,如農機購置補貼、農產品可追溯體系、農田建設等有交叉重復。
第五章 調整變更
第二十一條  已通過部級備案的建設方案不可隨意調整變更。確因不可抗力、建設主體客觀條件發生變化等原因需要變更的,應履行變更審批程序。變更內容未涉及中央財政資金的,經縣級人民政府研究審批、報市級農業農村部門備案后實施;變更內容涉及中央財政資金的,按照權限分級審批后實施。
第二十二條  項目建設內容、建設主體和建設地點等變更,單體項目中央財政資金在200萬元(含)以下的,由縣級人民政府研究調整方案,報市級農業農村部門審批,并報省農業農村廳備案后實施。單體項目中央財政資金在200萬元以上的,由縣級人民政府研究調整方案,經市級農業農村部門核查同意后報省農業農村廳,由省農業農村廳審批同意后實施。
第二十三條  項目調整變更申請文件應同時附報關于項目調整變更原因的說明材料、項目調整變更后的實施方案、集體研究的會議紀要、項目調整變更涉及實施主體等利益相關方的承諾函(項目調出方承諾放棄項目的承諾函,調入方承諾實施項目、足額投入自籌資金的承諾函)等。
第二十四條  項目建設主體根據自身需求、市場變化等情況,在建設地點、建設方向、主要建設內容不變以及總投資不減少的前提下,個別設備發生變化或個別工程量發生變動的,可以由項目建設主體提出書面申請,報縣級人民政府審核同意,報市級農業農村部門備案后實施。
第二十五條  項目建設過程中確需進行調整變更的,調整變更后的項目建設期限,可從縣級提交調整變更申請文件之日起計算。項目建設內容、建設地點、資金使用方向等均沒有調整變更,僅調整變更建設主體的(即該具體項目整體調整變更為另一主體建設),調整變更前已完成的建設內容,可以視同調整變更后建設主體的相應建設內容。
第六章  竣工驗收
第二十六條  竣工驗收由建設主體提出申請。涉及中央財政資金的項目應完成專項審計,出具審計報告,原則上由縣級審計部門或經縣級審計部門公布認可的第三方專業機構開展。
第二十七條  竣工驗收工作由縣級農業農村部門組織實施,財政部門按職責分工做好配合。在確保中央財政資金安全的前提下,可采取中期驗收、按進度撥付中央財政資金等方式,加快推進項目建設進度和資金執行進度。市級、省級對竣工驗收項目進行抽查,市級抽查比例不低于50%、省級抽查比例不低于20%。
第二十八條  縣級農業農村部門應當會同相關部門,成立專門的項目驗收組,按照驗收規范開展現場驗收,出具驗收意見,對驗收結果負責。原則上縣級驗收組至少有5名相對固定成員組成,包含組長1名、行政人員1名、技術專家和財務審計人員至少3名。有條件的地方可委托第三方機構參與驗收。
第二十九條  驗收合格后,應及時足額撥付中央財政資金。驗收不合格的項目,應當通知建設主體限期整改,并組織再次驗收,驗收仍不合格的,取消其補助資格。
第七章  績效評價
第三十條  根據農業農村部、財政部統一部署或省級工作安排,省農業農村廳、省財政廳聯合制定省級績效評價方案。績效評價工作由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財政部門共同組織實施,農業農村部門具體負責。
第三十一條  產業集群項目原則上在建設第二年組織開展中期績效評價,在建設第四年組織開展末期績效評價。產業強鎮項目原則上在第二年組織開展省級績效評價,參加農財兩部評估。相關縣(市、區)按照產業集群、產業強鎮項目管理有關工作要求,認真組織開展績效評價工作,對照評價指標,總結建設任務完成情況,系統梳理建設成效,及時報送相關材料,確保建設進展成效客觀、真實、準確。
第三十二條  強化績效評價結果運用,對項目建設、資金支付進度快的縣(市、區),省農業農村廳將在項目續建資金安排、推薦參加部級評價等方面予以支持。對績效較差的,視情減少安排續建資金,并責成所在市(區)采取措施加強督促指導,加快建設進度。對存在嚴重損害農民利益、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以及發生重大農業環境污染或生態破壞問題,發生重大安全生產或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提供虛假資料等情形的,將暫停項目建設申報工作,不予安排續建資金。
第八章  其 他
第三十三條  本規范由陜西省農業農村廳負責解釋。
第三十四條  本規范自2024年10月1日起試行,有效期為2年。

 

(來源 :省農業農村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