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三五政策及新聞
- 光伏產業政策
- 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政策
- 自貿區政策
- 區域經濟政策
- 一帶一路政策
- 縣域經濟政策
- 智慧城市政策
- 創新基金政策
- 京津冀規劃政策
- 國家高新區政策
- 火炬計劃項目政策
- 高新技術企業政策
- 科技企業孵化器政策
- 創新型產業集群政策
“十三五”時期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來源:未知 日期:2016-01-06 點擊:次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改革與發展研究院日前舉辦了2015年中國經濟改革發展論壇,與會學者圍繞“十三五”時期中國經濟面臨的機遇與挑戰這一主題進行了深入研討。
人口增長率下降是否必然導致潛在經濟增長率下降?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林崗教授認為,通過測算,2020年之前,我國的勞動力數量不會有大的減少。而且我國近幾十年來,勞動生產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遠超過勞動生產力的增加,那種認為我們的經濟增長主要來自于人口數量的增長,即人口的紅利的說法是不完全的,我們的經濟增長更多來自于勞動生產率的增長,不要因為人口增長率下降就認為潛在經濟增長率一定下降。
關于經濟發展的動力問題,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馬曉河認為,中國當前的傳統增長動力正在消失,新動力正在孕育。從需求側看,依靠投資促使經濟增長相當困難,“十三五”規劃建議中提出要發揮消費對增長的基礎作用,對此必須加快體制改革,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把增加消費作為重大戰略來對待。強調供給不能夠繞開消費,有效供給要有有效需求來配套。
中央民族大學校長、教育部長江學者黃泰巖教授指出,中國經濟走入下一輪周期的關鍵就是改革,即通過全面的制度創新,加快改革方案的落地、落實,迎來改革紅利,這樣就能在2017年走上較好的復蘇過程。制度創新的基本保障,一是理論創新,二是文化創新,三是通過理論創新、文化創新來推進技術創新。
美國推出TPP之后,很多人對面臨的國際經濟環境產生了擔憂,對此,國家發改委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張燕生強調,要積極全面地理解中國的自由貿易區戰略,并對這一戰略充滿信心。中國推動的自由貿易區戰略不僅立足周邊、輻射一帶一路,而且是要構建全球的高標準的自由貿易區網絡,從這個意義上來看,中國正在把世界拖回到經濟全球化的標準航線上。
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所長畢吉耀分析了“十三五”的經濟發展環境,總體看經濟復蘇艱難曲折,低速增長成為新常態,大宗商品價格回落,能源資源版圖在變化,科技產業變革加快,全球分工體系在重組,經貿規則體系在重構,全球化趨勢深入發展,地緣政治影響上升,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大。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劉元春教授指出,改革的核心不是設立方案,而是要形成大家愿意改革、能夠改革的激勵機制,如果沒有這個認識,設計再多的改革方案也不一定能夠取得改革的成功。改革也是一種稀缺資源,如果我們沒有抓住這一輪改革的窗口期,簡單地通過一些局部的方案是難以真正獲得改革紅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