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院院士王安:PPP模式是推動市場化改革催化劑
來源:未知 日期:2016-06-23 點擊:次
“PPP模式不僅僅是投融資模式的創新,更是一種制度設計,是在更大范圍內推動市場化改革的催化劑。”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總經理、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安在2016中國PPP論壇期間接受新華網記者專訪,并作出以上表述。
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即公私合作模式,是公共基礎設施中的一種項目融資模式。在該模式下,鼓勵私營企業、民營資本與政府進行合作,參與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該模式由歐洲首先提出,主要應用于城市基礎設施投資建設及運營,如交通、環保、教育、醫療等。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PPP模式推廣應用,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各地政府也加大了相關項目的推進力度。
在王安看來,引入PPP模式是今后公共項目進行投融資方式創新的必然趨勢,這種模式除了起到豐富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的提供方式,整合社會資源、激發投資活力的作用外,對于我國經濟社會體制改革也具有多重正面效應。
他指出,PPP模式的引入,將過去由政府管理的市政、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等交給市場,由政府的大包大攬轉變為市場化投資建設和運營,在某種程度上是對公共治理和投融資體制機制的重大改革創新。“政府負責制定規劃、定好價格,從具體的項目中解放出來,無形中將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促進政府體制改革。”
此外,在PPP模式下,政府由公共服務的唯一提供者轉變為項目的合作者和監督者。在這種角色轉化的進程中,政府必須按照合約辦事,遵守契約精神。王安認為,這將促進政府角色加速轉變,對于推動我國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投資建設領域治理體系現代化具有更深遠的意義。
值得注意的是,PPP的核心要義就是政府與民營資本共同參與建設基礎設施和公共事業項目,這種模式天然符合混合所有制的要求。“隨著PPP項目的深入推進和落地,目前正在大力推進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也將從中找到契機。也就是說,PPP對于國企改革具有一定的助力作用”,王安說到。
事實上,在中央層面的大力倡導下,近年來PPP模式取得了一定進展,不少地方政府響應號召如火如荼地將項目鋪開。但不可忽視的是,無論是準確的政策認知還是積累實際操作經驗,PPP項目的大范圍推廣勢必都需要一個有序的發展過程。
王安分析,一些地方在推廣應用PPP模式過程中還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問題,如PPP制度體系頂層設計還不完善,政府部門還沒有完全適應與社會資本進行長期合作的各項準備;對社會資本以PPP模式參與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和運營過程中的權益如何進行保護還缺乏相應的制度建設;與PPP模式運作相適應的項目融資制度建設還相對缺乏,無論是地方政府還是社會資本投資主體都還存在履約信用等問題。
“新事物的誕生和推廣必然伴隨著潛在問題的滋生。下一步,建議有關部門要逐漸完善PPP制度的頂層設計,健全相關法律政策體系,形成有據可循的價格機制,購買機制,使信息更加公開透明,在合理滿足社會資本盈利需求的同時,提前規避PPP項目推進中存在的風險”,王安指出。
此外,中國目前正在形成全球最大的PPP市場,需要不斷吸收借鑒國際先進經驗,完善適合中國國情的PPP模式,推動更多更好的PPP項目落地實施。
據王安透露,今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和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明確雙方將在推廣應用PPP模式領域加強交流合作。目前,擬選擇中咨公司承擔城市軌道交通項目PPP國際標準的研究制定工作,標志著中國推廣應用PPP模式已經進入參與國際標準制定的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