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京山市:聚焦“五鏈”融合 打造現代農業產業園發展新引擎
來源:高新院 vwcr.cn 日期:2023-06-02 點擊:次
京山市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于2022年4月獲批創建。創建過程中,京山市堅決扛起糧食安全責任,大力發展“一袋米(橋米產業)、一枚蛋(蛋雞產業)”主導產業,堅持打通供應鏈、育強加工鏈、延伸價值鏈、完善聯結鏈、做優服務鏈,形成“產業鏈相加、價值鏈相乘、供應鏈相通”的融合發展新模式,走出了一條產業高質量發展之路。據統計,園區優質稻生產加工能力160萬噸,蛋雞年存籠700萬羽,園區總產值71億元(其中稻、蛋主導產業總產值45.9億元),帶動農戶5.53萬人,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3萬元,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0%以上。
一、打通供應鏈,提升產業發展生產力
“優糧優種、優糧優產”是夯實產業發展的根基。一是育良種。深化科企對接,采取“揭榜掛帥”等方式開展良種重大科研聯合攻關,開展京山橋米提純復壯和品種改良創新。高標準建設京山橋米原種繁育基地100畝、品種展示基地100畝、良種繁育基地5000畝;完善“荊門黑羽綠殼蛋雞”系譜資料,科學配種建立慢羽純系,構建了多品系雜交高產母本系基礎群。二是建良田。以“核心區先行、示范區引領、輻射區帶動”方式,分層推進良田建設。按照“田成方、路相通、渠相連、旱能澆、澇能排”的標準,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42.27萬畝,精心打造1萬畝橋米原糧核心區,重點建設10萬畝橋米原糧示范區,穩步發展30萬畝橋米原糧輻射區;新建100萬只智能化蛋雞養殖基地,推行京山橋米、京山蛋雞標準化種養。三是定良制。制定《地理標志產品京山橋米》《荊門黑羽綠殼蛋雞》2項湖北省地方標準,《京山橋米生產加工操作規范》《京山橋米種植技術規范》2項荊門市地方標準,《國家蛋粉飼料》1項行業標準,《京山米》1項團體標準,構建了京山橋米和京山蛋雞標準體系。圖片
二、育強加工鏈,提升產業發展驅動力
統籌推進產業由“初”轉“精”及副產物綜合利用轉型升級,實現農產品加工產值51.1億元,農產品加工業產值與農業總產值比值3.1:1。一是拓展初加工。產業園共有加工企業89家,培育農業產業化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3家,省級重點龍頭企業15家。組建京山橋米產業聯盟、“1+2+5”橋米加工企業集群、京山家禽協會,實現加工能力120萬噸以上,農產品初加工轉化率81%。二是做精深加工。以國寶橋米公司為核心開發米飯伴侶、橋米米汁、橋米粉絲等新產品,引進良品鋪子合作開發休閑系列食品。以京和米業為核心開發富硒橋米、食養米等功能性產品。以慧田生物公司為核心加工副產品碎米,作為原料生產果糖、食用蛋白等系列產品。以神地公司為核心開發食品級蛋粉、蛋液等深加工產品,利用雞蛋殼、蛋殼膜等副產物開發溶菌酶、蛋膜肽膠囊、蛋膜面膜等高值化系列產品。三是培優老企業。打造國寶橋米產業園、京和富硒稻米產業園、神地蛋品科創園、慧田生物副產物綜合利用產業園四大功能板塊,強化科技創新支撐,加快企業技術改造,鼓勵企業跨行業合作,引導園區主導產業由傳統型初加工企業向科創型精深加工企業轉型升級。圖片
三、延伸價值鏈,提升產業發展競爭力
堅持向開放要效益,堅定不移走品牌化發展之路,推動“產品走出去”向“品牌走出去”轉變,不斷提升品牌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一是打造品牌體系。以培育全國知名區域公用品牌為目標,推動“京山橋米”“京山雞蛋”品牌整合,打造“區域品牌+企業品牌”的雙品牌模式。園區“兩品一標”農產品認證數量28個,其中綠色食品21個、有機食品3個,地理標志農產品4個。創建了中國馳名商標2個、中國名牌產品1個、中國好糧油產品2個、湖北省著名商標6個、荊楚好糧油產品7個。二是塑造品牌形象。打響“京山橋米、香飄萬里”“京山雞蛋、健康相伴”宣傳口號。“京山橋米”“京山雞蛋”在央視展播。在北京西站、武漢站等主要交通場所戶外進行廣告投放。京山橋米“春耕節”“豐收節”成為傳統節慶活動,央視國際記者到京山橋米原產地孫橋鎮梭羅河村用3分鐘時間全英文向全球推介京山、推廣京山橋米。“京山橋米”入選全國第一批地理標志運用促進重點聯系指導名錄、《湖北省優勢商標名錄(第1批)》。三是提升品牌溢價。京山市政府積極為園區企業搭建多形式展銷平臺,拓展產品銷售渠道,構建以湖北為核心,輻射全國的營銷體系。堅持線下線上一體化推進,建成以金瑞糧食園為核心的“現代物流園+農電商”平臺,金瑞物流城+106家村掌柜+67家農村淘寶的電商網絡覆蓋園區大多數村,實現農產品網絡銷售額2.1億元,同比增長23.53%,金瑞物流城獲評湖北省2022—2023年度電子商務示范基地。圖片
四、完善聯結鏈,提升產業發展帶動力
創新建立聯農帶農激勵機制,建立政府引導、龍頭企業帶動、科研院所和金融機構支持、各類新型經營主體參與的多方合作格局,形成訂單生產、股份合作、資產經營等多種聯農帶農模式。一是推行“政府+企業+農戶+合作社”機制。構建“政府引導、企業主體、社會組織和農民共同參與”的產業發展聯動機制,成立“一袋米”“一枚蛋”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充分發揮政府職能作用,協調推動稻、蛋產業健康發展。二是推行“企業+科研院校+金融機構”機制。鼓勵龍頭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改進生產技術,開發新產品。京山市人民政府出資1000萬元設立“涉農風險補充基金”,省農擔公司放大20倍進行擔保,為京山市新型經營主體提供融資擔保服務,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三是探索“股份合作+二次分紅”機制。以湖北國寶橋米有限公司為龍頭,湖北益農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園區農戶以土地入股,構建京山橋米產業聯合體。以京山神地農業科貿有限公司為龍頭,合作社、家庭農場以養殖基地入股,構建京山蛋雞產業聯合體,優化資源,形成合同契約,通過統一種養、集中加工、品牌營銷等途徑,實行保底價收購、二次分紅等措施,降低產銷風險,保障農戶收益。圖片
五、做優服務鏈,提升產業發展支撐力
產業園建立1個公共檢驗檢測服務平臺,成立8個專家團隊提供全程社會化服務。一是搭建技術服務平臺。引進中化現代農業有限公司推廣現代農業技術服務(簡稱“MAP”),開展精準選種、測土配方施肥、綠色防控、農民培訓、農機服務、智慧農業等農業托管服務,大力發展訂單農業,實行“五統一”管理。園區訂單生產面積突破30萬畝,占園區種養總面積的72%以上;智能農機精準作業面積10.3萬畝,占園區種養總面積的25%;農產品冷庫總庫容3.9萬噸,冷藏車總箱容0.017萬噸,農產品冷鏈流通率達61%;免費為農戶開展技術培訓,累計培訓農民達2000余人;為農戶免費提供富硒肥、測土配方、無人機噴施農藥等服務活動。二是搭建科研攻關平臺。與武漢大學、華中農業大學、湖北省農科院等科研院所建立產學研深度融合發展平臺,攻關京山橋米品種迭代升級和完善“荊門黑羽綠殼蛋雞”系譜資料等技術難題,共同研發深加工新產品。園區獲批院士專家工作站4個,建成國家級蛋品加工技術研發專業中心1個、蛋品加工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1個、湖北省蛋品深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湖北省企業技術中心1個、華中農業大學與荊門市“一袋米”工程產學研基地1個,共建省級科技研發合作平臺8個。已獲取京山橋米抗稻瘟病、抗褐飛虱等抗性材料陽性結果,完善建立了“荊門黑羽綠殼蛋雞”慢羽純系。三是搭建質量監管平臺。構建“政府監管+產品檢測+質量追溯”監管模式。建立市場監管部門、農業農村執法部門、農產品安全監管部門聯合執法機制,開展種子、農資、產品生產加工、產品銷售全方位監管。京山市政府投資建設京山市公共檢驗檢測中心,免費對園區農產品開展日常質量抽檢和產品檢驗檢測,農產品質量安全抽檢合格率100%。全面構建質量追溯體系,消費者可通過手機掃描二維碼,查詢產品種植、生產、檢驗檢測情況,實現從田間到餐桌全程可追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