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江: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 打造“中國田城”
來源:高新院 vwcr.cn 日期:2023-04-18 點擊:次
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打造“中國田城”
——開江縣創建國家現代農業園區工作側記
良田美景
近日,記者從開江縣農業農村局獲悉,開江縣現代農業產業園(以下簡稱“產業園”)成功通過創建國家現代農業園區績效中期評估。“這是一份榮譽,更是一份開江農業高質量發展‘期中考試’成績單。”開江縣農業農村局局長楊和平說。
開江物產豐富,是中國油橄欖之都、四川銀杏之鄉、四川魚米之鄉,成就了“梁平壩子開江田,成熟一季管三年”的佳話,享有“巴山小平原”“川東米糧倉”美譽,是名副其實的農業大縣,全縣耕地面積62萬畝,優質稻田40萬畝。
近年來,開江縣把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作為重大改革實踐平臺,以改革項目化、清單化方式,整合縣域集成改革試點、兩項改革“后半篇”文章等改革事項,系統推進園區管理體制、市場運營、集體經濟培育等重大領域改革,深化改革的耦合度和穿透力不斷增強,為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賦予了強大動能。
高標準農田
建成現代農業“大園區”
作為川東地區的傳統農業縣,開江歷來都有重農興農、為農富農的光榮傳統,先后獲評“國家級稻漁綜合種養示范區”“國家健康養殖示范場”“四川省五星級現代農業園區”等殊榮。去年,開江現代農業產業園更是成功納入2022年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名單。
隨著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縱深推進,開江以此為主線,連片建設稻漁現代農業產業園,堅持以種定養、以養定種、有機循環,創新推廣“稻田+”稻漁綜合種養、“微生態、零排放”“121”尾水循環利用“三大產業模式”,不斷壯大綠色主導產業。
漫步產業園,入眼皆是綠,遍地是產業。目前,產業園現有40余家龍頭企業,“三品一標”農產品達到28個,2022年實現綜合產值55.2億元。其中,開江大閘蟹榮獲2021年“王寶和杯”全國河蟹大賽金蟹獎,名聲響徹大江南北。
完善的基礎設施,是產業園發展壯大的根本。開江先后整合各類資金近20億元,對產業園6.8萬畝稻田整體規劃建設,連片建成特色產業基地9.01萬畝,修建道路135公里,道路通達率達98%,建設高標準農田26.55萬畝,占園區耕地面積91.87%,建成水渠168公里、寶石水庫直灌全園,基地動力電覆蓋達100%。
在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過程中,開江不斷強化科技創新賦能,聯農富農機制也在進一步優化。
“園區成立集體經濟公司72家,與龍頭企業共同建設運營,已經建成美麗鄉村特色院落、農耕文化體驗區、李家大院等景點,打造‘微田園’2005個,常年接待游客30萬人次以上。”園區相關負責人說,僅2022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79萬元,高于全國7800余元,在同類園區中“帶動能力最強”。
擘畫先行示范“新藍圖”
開江縣區位獨特,位于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北翼、萬達開川渝統籌發展的幾何中心。對開江來說,既是機遇,更是挑戰,如何破局?開江找準了自己的定位——創建萬達開川渝統籌發展先行示范區。
“建設‘雙城圈’、創建‘示范區’,將開江從川渝毗鄰的‘邊緣地’變成了統籌發展的‘主陣地’。我們奮力搶抓建設‘雙城圈’、創建‘示范區’重大機遇,以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為牽引,發揮川渝毗鄰的地理優勢,凸顯開江農業的產業優勢,示范引領川渝現代農業綠色高質量發展!”開江縣委書記龐佑成說。
為進一步找準“雙城圈”支持政策的突破重點和落地方式,開江縣圍繞建設“萬達開川渝統籌發展先行示范區”發展定位,以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改革為載體,強力推進“四個一體化建設”,努力為川渝毗鄰地區協同發展打造新平臺、探索新路徑。
在產業布局上,立足“兩大園區”的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產業基礎和發展潛力,規劃布局“一區四園”。“一區”即共建“萬達開智能制造示范區”,覆蓋開江經開區和開州浦里新區全部區域,形成各具特色、優勢互補、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新型工業空間格局;“四園”分別在開州浦里新區布局“智能家居產業園”和“生物醫藥產業園”,在開江經開區布局“智能裝備產業園”和“電子信息產業園”,避免基礎配套重復投入,加快實現錯位發展。
在助推產業資源共享的同時,雙方還共同制定產業目標規劃,真正實現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去年,共建成渝現代高效特色農業帶第四次推進會,在開江成功舉辦。”開江縣農業農村局局長楊和平介紹,當天,開江與重慶梁平就農業高質量發展達成多項合作協議。
截至目前,開江與重慶毗鄰地區已在政務、環境、教育、農業等重要領域協同發展。
打造綠色發展“高標桿”
今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傳統產業和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著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水平。
建設種養循環基地,是開江力促產業高端化的舉措之一。按照規劃,在建設標準化特色產業基地的同時,實施農產品加工物流提升、科技創新和數字農業示范、實施農業綠色發展和“開江田品”品牌提升行動。
在開江,你可以感受田鎮、田院、田居、田景和田品的獨特景觀。“稻漁之窗”享受田城風光;“鄉愁記憶”喚起童年逸趣;“開江糧倉”感受游學相宜……讓產業園成為現實版的世外桃源正在緩緩呈現。
聚焦要素,應勢而動謀發展,盤活資產,改革創新展作為。
為促進要素聚集化,開江深入推進資源變股權、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三變”改革,促進基層供銷社+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社“三社”融合,激活分散、沉睡的農村資源資產。
2021年,天寶寨村利用本村自然條件,流轉盤活村民閑置土地300畝種植金絲皇菊,采取“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動員全村130余戶村民種植金絲皇菊,總產量近20萬斤,產值近80萬元。
“我家流轉了3畝多土地,加上平時在基地里務工,去年有6000多元的收入。”天寶寨村7組村民程從元開心地說。
為更好滿足群眾高品質生活需要,開江縣持續加大教育、醫療、養老、文化等公共服務建設投入。
以開江甘棠鎮為例,該鎮以“最多跑一次”改革為牽引,按照“1/3為必需的辦公服務空間,1/3為經濟組織、社會組織提供服務,1/3作為群眾功能活動場所”的理念,改建便民服務中心,配套建設便民服務站、養老服務站、共享空間等,實現為民而建、為民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