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比進位”找突破推動縣域經濟大發展
來源:未知 日期:2016-11-07 點擊:次
在“十三五”規劃開局之年和全面決勝小康的關鍵之年,河北省委、省政府以增比進位作為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指揮棒”,引導全縣各級各部門解放思想、擔當實干,在轉型升級,跨越趕超,綠色崛起的實踐中,進一步找準差距,補齊短板,意義十分重大。我局對2015年全省各縣經濟社會發展綜合排位情況進行了分析研究,為使懷安縣實現增比進位目標,以提供一些粗淺的決策建議,供參考。
一、綜合排位情況
2015年,全省從經濟結構、財政狀況、民生改善、轉型效果、生態環境等五方面選取了7個指標,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綜合指標排位標準。按照“百分制”對5方面7個指標分別設置了權重,并采用綜合指數法計算得出全省170個縣區經濟社會發展綜合指標分值,從高到低進行了排位。 我縣7個指標綜合分數為76.596分,排在全省第80位,在全市17個縣區(不含經開區、察北區和塞北區)中列10位。比全市最高的橋東區(82.611分)低6.015分,比全縣最低的陽原縣(74.973分)高1.618分。
二、分指標排位情況
(一)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居全省92位
2015年全縣人均GDP為29866元,在全省排第92位。在全市(全部20個縣區)列10位。比全市最高的橋東區(60549元)低30683元,比全市最低的陽原縣(16461元)高13405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增速 2015年全縣人均GDP增速為11.1%,在全省排第2位。在全市(全部20個縣區)列1位。
(二)全部財政收入增加額居全省158位
全部財政收入增加額為-27927萬元,在全省列158位,在全市(全部20個縣區)列15位。比全市最高的涿鹿縣(11957萬元)低39884萬元,比全市最低的赤城縣(-50142萬元)高22215萬元。
地方財政公共預算收入居全省118位。地方財政公共預算收入達到37566萬元,在全省列118位,在全市(全部20個縣區)列9位。比全市最高的懷來縣(135366萬元)低97800萬元,比全市最低的塞北區(7257萬元)高30309萬元。
(三)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全省127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0802元,在全省列127位,在全市(17個縣區)列12位。比全市最高的橋東區(28110元)低7892元,比全市最低的陽原縣(18221元)高1997元。
(四)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全省122位。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7945元,在全省162個縣(市、區)中列122位,在全市(17個縣區)列7位。比全市最高的懷來縣(12432元)低4487元,比全市最低的尚義縣(6656元)高1289元。
(五)二、三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居全省第103位。二、三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為81.49%,在全省排第103位。在全市(17個縣區)列7位。比全市最高的橋東區(99.8%)低18.31個百分點,比全市最低的康保縣(54.14%)高27.35個百分點。
(六)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居全省119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39.21%,在全省列119位,在全市(17個縣區)列10位。比全市最高的橋東區(95.54%)低56.33個百分點,比全市最低的宣化縣(31.36%)高7.85個百分點。
(七)PM2.5濃度和變化率居全省119位 。2015年我縣PM2.5濃度為每立方米41微克,在全省、全市都排第8位,比第1位的橋東區多了9微克,變化率為下降6.82%,在全省排133位。
三、問題和差距
對照經濟社會發展綜合排位各方面指標情況分析:
——從經濟結構方面看,長期以來我縣二三產業比重特別是二產比重偏低,是制約我縣經濟發展的重要原因。第二產業占比太低,也就是工業化程度低,工業基礎薄弱。我縣2004年二產只占22.7%,2008年占27.3%,2009年二產比重首次突破30%,達到31.8%。2015年二產占GDP比重全國達到40.5%,全省達到48.3%,全市也有40.0%。而我縣只占32.1%,與相鄰的萬全縣相差14.4個百分點,在工業化初級階段向中高級階段發展過渡時期,我縣二產比重明顯偏低,還沒有達到一定的高度,就由“二三一”結構轉換為“三二一”結構,經濟基礎明顯偏弱。
近年來,我縣GDP總量增量在逐年減少,2012年比2011年增加了63647萬元,2013年比2012年增加了23737萬元,2014年比2013年增加了17870萬元,2015年比2014年僅增加了13164萬元。而人均生產總值增速排位在前的原因主要是常住人口相對減少的原因形成,更進一步說明我縣經濟總量增量偏小。如果經濟總量增加較慢,就有被后一位超越的可能,應引起高度關注。
——從財政狀況方面看,近年來,受全縣經濟發展放緩影響,全縣財政收入增幅也呈逐年下降趨勢,由2011年的16.9%、2012年的14.0%、下降到2013年3.9%、2014年的4.2%、2015年的4.5%。當前,全縣財政面臨稅源結構變化、“營改增”等各類結構性減稅政策影響,實現財政收入進位有較大困難。
——從民生改善方面看,近幾年我縣城鄉居民收入增幅均名列全市中游,實現了較快增長,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與前位差距較大,城鎮收入與張北縣差445元,農民收入與涿鹿縣差1197元;與后位差距較小,城鎮收入只比宣化縣多47元,農民收入只比赤城多222元;如果增長速度放緩,就有可能被追上。
——從轉型效果方面看,由于我縣鎮的數量較少,城鎮化率相對較低,近幾年全市各縣城鎮化率提高幅度明顯加快,在我縣后位的各縣與我縣的差距越來越小,蔚縣與我縣僅差1.37個百分點,需引起重視。
——從生態環境方面看,張家口市各縣都有明顯的優勢,每立方米PM2.5含量全省最低,17個縣區均排在全省前30位,但也存在變化空間縮小,變化率繼續下降難度較大。
四、幾點建議
(一)以轉型升級、綠色崛起為根本,進一步加快經濟轉型。轉型升級主要體現在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兩個方面,而且這項工作永遠在路上。對我縣來講,應該是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結構升級雙管齊下,方能綠色崛起。首先,應該把工業化初級階段的基礎做牢做實,也就是把第二產業放在優先發展的地位,我縣第二產業經濟總量的比重明顯低于其它先進縣。因此,需要繼續做大做強現有的優勢工業企業(如:沃爾沃、國電等),使其發揮引領作用,把我縣建設成先進制造業基地。其次發展好戰略性新型產業,圍繞可再生能源示范區建設,將熱華能源、中防通用、光伏發電等新能源產業做成全省、全國乃至世界性的高地,發揮示范作用。通過轉型升級,不斷優化全縣的經濟結構,實現綠色崛起,擴大經濟總規模。
(二)以開辟稅源、完善管理為抓手,促進財政穩定增收。一是要依托我縣的地理位置優勢,利用京津冀協同發展機遇,抓一批龍頭企業,促進其發展,提高其產業附加值和稅收的貢獻率。二是加強稅收征管,嚴格依法征稅,堵住涉稅信息漏洞,做到應收盡收;創新非稅收入征繳方式,加強稅源管控,確保財政收入穩定增長。
(三)以富民強縣,城鄉同步為原則,努力提高城鄉居民收入。要進一步拓寬增收途徑,增加居民收入。認真落實促進城鄉居民增收的各項措施,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堅持富民與強縣并重,將更多財力投入到民生改善上,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與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將產業升級與充分就業結合起來,利用中小企業吸納就業能力強的特點,大力發展中小企業,增加就業機會,擴大就業容量。進一步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濃厚氛圍,完善擴大就業、支持創業的政策措施,努力拓寬增收渠道。
(四)以產城融合,戶籍改革為重點,加快城鎮化發展水平。要提高城鎮化發展水平和質量,必須以城鎮為基礎,以產業為保障,實現產業、城鎮、人口健康持續發展。從我縣來講:一方面是應把產業集聚區,工業園區同新型城鎮化建設集合起來,形成產城融合的共同體,推動城鎮就業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是要深化戶籍制度改革,促進有能力,在城鎮穩定就業和生活的農業人口舉家進城落戶,并同城鎮居民享有同等的權利和義務。
(五)以環境美好、生態優良為目標 ,強力打造宜居生態環境。加大造林綠化力度,強化水土保持。綜合實施“減煤、降耗、治企、抑塵、控車”等大氣污染防控措施,進一步改善大氣環境質量,使我縣生態環境質量繼續保持領先水平,在PM2.5降低空間狹窄的情況下實現保位目標。
總之,全縣各部門需要聯動起來,分指標、按權重緊盯,根據上年增比進位中存在的問題,在以后的工作中努力找準方向,向前“趕、超”,并且抓牢全年增比進位工作,同時加強與各縣之間的橫向比較,全力確保我縣經濟發展水平綜合測評到年底邁向一個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