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无码WWW免费视频_亚洲一区AV无码少妇电影_蜜桃臀无码内射一区二区三区_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精品日本

Network

當前位置:主頁 > 縣域經濟 > 縣域動態 >

湖南省醴陵縣域經濟發展實踐與探索

來源:未知 日期:2016-08-05 點擊:

  醴陵地處“湖南東大門”最前沿,面積2157平方公里,人口106萬。近年來,面對經濟發展新常態,全市上下主動適應,承壓進取,取得換擋不失速、量增質更優的良好成效。全市生產總值從2012年的395.5億元增至2015年的531.6億元,年均增長11%;財政收入增至45.03億元,年均增長10.6%;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由24771元、13447元增至31093元和20732元,年均增長10.7%和11.6%。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排名由94位躍升到82位。
  
  突出頂層設計,構建發展大格局
  
  醴陵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蘊、良好的產業基礎和優越的交通區位,面對發展任務轉型期、速度調整期、機遇疊加期、矛盾多發期和后勁積蓄期,如何將傳統優勢轉為發展強勢?醴陵市委、市政府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對全市基礎設施建設、城鎮提質改造、園區定位開發、旅游資源整合以及社會事業發展等各個方面進行了分領域、分行業和分層面的頂層設計。
  
  在發展定位上,確立了“打造以現代陶瓷產業文明為主特征的歷史文化名城”的發展構想。在發展戰略上,提出了“工業強市、三產旺市、組團興市、環境立市”四大戰略支撐。在發展方向上,明確了“融入長株潭,加快一體化;溯江而上,向東發展”的整體思路。在發展格局上,確立了“一城三片區”、“一心六組團”、“一環三縱橫”的整體布局。其中“一城三片區”,一城即醴陵城區,三片區即提質老城區、升級經開區、開發示范區。“一心六組團”,即以市區為中心,以產業為依托,在全域打造六個集鎮組團。“一環三縱橫”,一環即建設城市環線,三縱橫即協助省、株洲市提質改造貫穿醴陵全境的三條骨干道路,完成G320提質改造、S333建設,實現G106繞城改道,增強基礎設施對發展的承載功能。在發展目標上,確立了“打造發展升級版,建好湖南東大門”的戰略目標。這些頂層設計,統一了思想,凝聚了人心,明確了方向,為醴陵發展奠定了基礎。
  
  突出“兩輪”驅動,強化發展總支撐
  
  城市是產業的載體,產業是城市的支撐,兩者互為補充、相輔相成。醴陵按照“以產興城、以城托產、產城一體、產城融合”的思路,大力實施“兩輪”驅動,不斷培育經濟增長的“乘數因子”。
  
  1.同步推動產業聚集與轉型升級
  
  堅持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大企業和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和勞動密集型企業、生產和市場、產品和品牌兩手同步抓,推動工業經濟總量擴張、結構優化和質量提升,構建了“陶瓷傳承厚重歷史,煙花放飛無限夢想,玻璃聚焦太陽光輝,服飾裝扮美好生活,汽車追趕時代進步”的“5+X”多極支撐產業體系。2015年,工業總產值突破千億元大關,由2012年680億元增至1012億元。陶瓷、花炮產業產值分別增至556億元、188.8億元。軌道交通、玻璃新材、智能電網、電子商務和現代物流等一批新興產業“異軍突起”,新興產業增加值達200億元,占規模工業增加值比重達25%。按照“區域定位、差異發展、市場引導、品牌戰略”的思路,促進現代農業提速發展,糧食生產實現“十一連豐”,蟬聯“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市)”。突出“發展提速、比重提高、層次提升”,推進第三產業跨越發展,三產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44.3%。會展經濟成為拉動三產增長的“新生代”,中國陶瓷藝術大展暨湖南(醴陵)首屆陶瓷博覽會在12天時間內吸引參觀者達38.6萬人次,現場成交總額8760萬元,旅游創收1.78億元。
  
  2.同步推動城鎮擴容提質

  
  按照“提質老城區、升級經開區、開發示范區”的思路,堅持組團發展、片區開發,全力打造淥江新區、陶瓷博覽園、瓷城古韻3個“百億”工程,形成以城帶鄉、以點帶面和以中心帶周邊的良好格局。城市骨架全面拉開,建成區由24.4平方公里擴展到29平方公里,城鎮化率達53.5%。大力實施“兩改六化”工程(改造道路、市場;綠化、亮化、潔化、美化、數字化、文化),拆圍透綠近8000米,見縫插綠30余萬平方米,順利通過省級衛生城市、省級園林城市復審,蟬聯全省“最干凈”縣(市)。一批特色鮮明、頗具實力的工業強鎮、商貿重鎮、文化古鎮和旅游名鎮先后涌現。在湖南“百個旅游小鎮”榜上,醴陵坐擁“兩席”。其中,官莊鎮因“官莊山水”聞名遐邇,成為長株潭的“城市后花園”;總投資27億元的醴陵·世界陶瓷藝術城,集陶瓷展示、商貿、體驗和交流于一體,被譽為世界陶瓷藝術的“好萊塢”。
  
  突出項目建設,打造發展主引擎
  
  項目是發展的引擎。通過以項目帶投入、以項目調結構、以項目增后勁,牽住了發展的“生命線”,扭住了發展的“牛鼻子”。近三年,累計741個項目落地,投資總額相當于前20年的總和。
  
  1.精心策劃上項目

  
  通過策劃包裝一批符合新型消費需求的產業、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項目,吸引了成都置信、波特城、華南城和香港東譽控股等眾多戰略投資者紛至沓來,為經濟發展注入“源頭活水”。北鄉旅游環線將“楓林印象”、“黃鄉民居”、“溈山古窯”等項目“串珠成鏈”,帶動“醴北人家”開啟“大眾旅游時代”,平均每年吸引游客20余萬人次。總投資3億元的“1915”國際陶瓷文化特色街區建成后,將極大提升城市品位,豐富城市內涵,進一步增強陶瓷產業的綜合吸引力和品牌影響力。
  
  2.做大園區落項目
  
  緊扣“國家級經濟開發區”目標,完善經開區總體規劃,推動“一區多園”統籌發展,將經開區打造成項目的主陣地、產業的聚集地、發展的增長極。目前,經開區面積擴至50平方公里,規模以上企業達512家,高新技術企業達43家,技工貿總收入年均增長21%,全省排名由第43位躍升至第20位,獲評“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
  
  3.精準招商引項目

  
  對接“一路一帶”、長株潭自主創新示范區和新型城鎮化試點等戰略,堅持定向、定位、定點招商,吸附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好且帶動效益強的好項目、大項目落戶醴陵。近年來引進項目186個,到位資金363億元,形成大企業“頂天立地”、小企業“鋪天蓋地”的生動局面。
  
  4.傾心服務幫項目
  
  推行跟蹤服務零距離、生產經營零干擾、處理問題零缺位、破壞項目建設行為零容忍的“四零”工作法,打造全省縣域經濟發展最佳環境。推行職能部門進駐項目制度,實行“一站式”審批,精簡行政審批事項31項,有效提升了企業辦事效率。
  
  突出市場主導,激活發展源動力
  
  厘清政府和市場的“邊界線”,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讓一切競爭要素的流動公開公平公正、一切生產活力競相迸發、一切創造源泉充分涌流。
  
  1.以市場理念破解要素制約
  
  針對要素瓶頸,重點解決“錢從哪里來”、“人到哪里去”、“事要怎么辦”的問題。堅持“資源資產化、資產資本化、資本證券化”,推進投融資體制改革,形成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多元化投融資格局。成功發行地方債券10億元,成為全省第一家成功發債的縣級市。整合六大平臺公司,重組成立淥江投資控股集團,累計融資67.7億元。華聯、華鑫等企業上市工作有序進行;國光改制取得實質性進展。創新征地拆遷模式,推行“農民福利計劃”,完成征地13292.5畝、拆遷2171棟(套),實現土地變股份,農民變股民,農村變城市。
  
  2.以市場運作推動平臺建設
  
  積極運用股權投資、特許經營和PPP等模式,推進產業發展平臺、城市路網等基礎設施建設,增加公共服務有效供給。如陶瓷產業重點打造產品研發、供應、展示、營銷、檢測和培訓六大平臺;花炮產業重點抓好中國·醴陵花炮大市場建設。目前,標準化泥釉模配制中心建成投產,填補了國內泥、釉、模三大陶瓷原料標準化生產空白。湖南陶瓷技師學院建設進展順利,預計2017年落成后年培訓規模可達1萬人以上。
  
  3.以市場競爭倒逼對外開放
  
  借助瓷博會、煙花節、廣交會、文博會和湘商會等平臺,加快企業“走出去”、“引進來”步伐,拓展開放新空間,提高經濟外向度。近三年,進出口總額累計約10億美元,居全省縣(市)前茅。定期舉辦瓷博會,邀請全國各陶瓷主產區的工藝美術大師來醴陵創作,吸引優秀產品來醴陵展出,通過引進企業、展示作品,形成“鯰魚效應”,倒逼本地企業與世界融合發展。隨著 “兩千年陶瓷歷史,中國醴陵·瓷彩天下”5秒廣告登陸央視,在CCTV-1和CCTV-13兩大頻道并機播出,進一步打響了區域品牌。
  
  突出以人為本,鑄就發展大民生
  
  堅持把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正確處理好“做大蛋糕”與“分好蛋糕”的關系。近年來,全市民生支出占財政支出比重始終保持在70%以上,實現了社保政策全覆蓋、衛生惠民全落實與合格學校全建成。
  
  1.健全社會保障
  
  強化社保托底功能,九大險種參保人數達91萬人。實施精準扶貧,變“大水灌滿”為“精準滴灌”,重點支持307個扶貧產業項目,做到“幫扶一個點,輻射一大片”,10456名貧困人口“摘帽脫貧”。
  
  2.繁榮社會事業
  
  加大教育投入,努力讓教師成為醴陵最受人尊重的職業、教育成為醴陵最被人重視的事業、學校成為醴陵最令人回味的樂園。獲評“湖南省教育強縣(市)”,教育督導體制改革“醴陵模式”在全國推介。深化公立醫院改革,新農合參合率達96.6%,基層醫療機構基藥制度覆蓋率達100%。啟動19個“五彩社區”建設,實現便民服務。
  
  3.鼓勵創新創業
  
  實施“瓷城精英回歸工程”、“優秀企業家培養工程”和“萬名人才計劃”。三年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2.49萬人、城鎮就業2.46萬人,建設就業創業平臺9個,新增創業主體7398戶,帶動城鄉就業2.2萬人,零就業家庭動態援助率達100%。
  
  4.強化安全保障
  
  推動“連心解困”大走訪與信訪維穩、安全生產緊密結合,網格化社會治理成為常態,綜治民調由全省第122位上升至第30位,創歷史最好成績。投入4100萬元,開通“數字醴陵”,實現城區重點區域、復雜場所、要害部位和關鍵路段視頻監控全覆蓋。建成全省領先的花炮企業視頻監控系統,實現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受傷人數和經濟損失“四個大幅下降”。安全生產、綜合治理和計劃生育三項工作同時榮獲全省先進,為全省唯一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