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无码WWW免费视频_亚洲一区AV无码少妇电影_蜜桃臀无码内射一区二区三区_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精品日本

Network

當前位置:主頁 > 新聞中心 > 園區規劃 >

成都市新型工業化發展中長期規劃(2023—2035年)(征求意見稿)

來源:高新院 vwcr.cn 日期:2023-11-16 點擊:

  成都市新型工業化發展中長期規劃
 
  (2023—2035年)
 
  (征求意見稿)
 
  新時代新征程,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實現新型工業化是關鍵任務。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新型工業化的工作部署,為找準成都推進新型工業化的方向路徑,明確目標任務,構筑中國西部具有全球影響力和美譽度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強大物質基礎、技術支撐和精神動力,編制本規劃。
 
  一、發展基礎
 
  (一)工業綜合實力不斷增強
 
  堅定建設制造強市決心,堅持把制造業作為立城之本、興市之要,推動工業經濟發展邁上新臺階。總體規模不斷壯大,工業門類齊全,已構建起涵蓋38個大類、184個小類的綜合性工業體系。2022年全市工業增加值達到5067億元,占GDP比重24.3%,較十年前提升2個千億量級,規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73萬億元,較十年前增長2.3倍,近十年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居全國副省級及以上城市第2。質量效益不斷增強,2022年全市規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1141.3億元,同比增長9.0%,是十年前的1.96倍,規上工業企業利潤率提升至6.6%,在全國所有城市中排名第6。發展能級不斷提升,先后獲批全國工業穩增長和轉型升級成效明顯城市等國家級授牌,成功入選全國首批產業鏈供應鏈生態體系建設試點城市,擁有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5個,先進制造業城市發展指數居全國第9。
 
  (二)現代產業體系加快構建
 
  深入推進產業建圈強鏈,加快構建支柱、新興、未來產業梯度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支柱產業能級穩步提升,聚力做強五大支柱產業,電子信息產業成為全市第一個突破萬億級的產業,成渝地區電子信息產業集群成功入選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裝備制造以高端裝備為核心,在航空航天、軌道交通、智能裝備等領域具備國際競爭力;醫藥健康、新型材料持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血液制品、疫苗、核醫藥等領域處于全國第一梯隊,高性能纖維、先進高分子材料處于全國技術領先地位;綠色食品產業形成了郫縣豆瓣、蒲江雀舌等7個地理標志品牌。新興產業集群勢頭強勁,生物醫藥、軌道交通裝備獲批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航空配套、微波射頻、航空大部件、生物技術藥4個產業入選國家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數量增至12個。未來產業孵化方向明晰,明確前沿生物、先進能源、未來交通、數字智能、泛在網絡等發展方向和若干細分領域。
 
  (三)科技創新能力大幅提升
 
  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引擎動力和支撐作用,營造科技創新濃厚氛圍。創新主體愈發活躍,2022年,全市入庫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8153家,同比增長21.5%;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凈增3489家,總數增至1.14萬家,在全國重點城市中位列第8;技術合同成交額超過1400億元,占GDP比重超過7%,全國排名第3。創新平臺取得突破,國家超高清視頻制造業創新中心落戶成都、國家精準醫學產業創新中心成功組建,實現四川省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和產業創新中心零的突破。截至2022年底,擁有省級以上制造業創新中心、技術創新中心及產業創新中心等新型研發平臺16家,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企業技術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其他創新平臺113家。創新成果不斷涌現,積極參與國家級、省級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項目,形成了多個具有核心市場競爭力的重點創新產品,芳綸纖維、超高純稀散金屬等“卡脖子”材料完成進口替代,柔性顯示、高端通用芯片等突破國際封鎖,手術機器人打破國外壟斷,聲表面波濾波器晶片實現國產化。
 
  (四)優質市場主體蓬勃發展
 
  聚焦擴大制造業企業矩陣,分類施策推動企業“四上”發展。企業上規邁上新臺階,2022年全市規上企業突破4000家,達到4114家,扭轉了長年徘徊在3500家左右的局面,排名上升至全國第7。企業上榜取得新突破,新希望、通威集團上榜世界500強,實現本土世界500強從無到有,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新增86家、總數達到288家,居全國第9,擁有制造業單項冠軍10家、全球獨角獸企業10家。企業上市取得新進展,成功推動盛幫股份、海創藥業、華融化學等一批優質企業登陸滬深交易市場,工業和信息化領域上市企業突破100家。企業上云取得新成效,深入開展企業“上云用數賦智”行動,累計推動9.6萬戶企業上云,上云率全國第6。
 
  (五)產業治理能力顯著提升
 
  順應產業組織方式、治理模式變化趨勢,加快提升現代化產業治理能力。產業治理架構不斷完善,全面構建起覆蓋規劃、政策、評價的頂層架構,“十四五”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規劃加快實施,出臺支持制造強市建設“1個指導意見+1個政策措施+6個行動計劃”等綜合性政策和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產業鏈培育方式更加合理,聚焦17條制造業重點產業鏈,建立由市領導任鏈長的產業建圈強鏈AB角“雙鏈長”制,落地落細“六個一”工作機制,科學編制發展規劃,按照“八個清”要求編制并動態更新產業圖譜。產業生態建設持續優化,研究制定鏈主遴選管理辦法,實施產業建圈強鏈人才計劃,放大產業基金作用全面推進產融合作,加快構建以鏈主企業、公共平臺、投資基金、領軍人才、中介機構為重點的“5+N”產業生態,促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
 
  (六)四化同步發展穩步推進
 
  堅持以“四化同步”推進高質量發展,加快推動數字化轉型、產城融合發展,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糧倉”。兩化融合深度推進,2022年全市兩化融合水平指數達到66.1,全國排名第5,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達到90.5%,高于全國16個百分點。成都西門子、富士康獲評全球“燈塔工廠”,智算中心獲批首批國家級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開放創新平臺,超算中心躋身全球前十,成功實現國家工業互聯網“雙跨”平臺零的突破。城鎮化水平不斷提高,2022年全市城鎮常住人口1699.1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79.9%,分別高于全國、全省14.7、21.5個百分點,年末戶籍人口1571.6萬人,戶籍人口城鎮化率68.8%。農業現代化步伐加快,深化農機裝備應用,構建農業數字管理體系,2022年全市農機總動力由370萬千瓦上升到414萬千瓦以上,農機數量達30萬臺(套),主要農作物綜合機械化率達82.5%,建成農業物聯網示范基地72個。
 
  二、面臨形勢
 
  (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催生發展新動能
 
  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推進,人工智能、物聯網、虛擬現實、區塊鏈、新材料、新能源等新技術加速突破,一批原發性創新成果不斷涌現,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對全球經濟競爭格局產生重大影響。數字技術、先進制造技術等廣泛應用,產業邊界日益模糊,牽引制造業發展動力、生產模式、支撐要素和組織方式系統性變革。站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與我國加快高質量發展的歷史性交匯點,成都要快速主動把握新時代創新創造發展趨勢,在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上同時發力,加快培育產業發展新動能,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著力將科技資源富集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優勢。
 
  (二)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重構要求突出韌性安全
 
  受地緣政治和疫情等重大突發事件影響,全球制造業發展格局深刻調整,國際產業鏈供應鏈深化重塑,敏捷、高彈性的“短而近”供應鏈體系越來越受到關注并逐漸成為趨勢,產業鏈供應鏈更加突出以韌性和安全為重點的區域布局導向。部分新興經濟體發展提速、歐美國家“再工業化”戰略持續發力等因素疊加,我國面臨低端制造業遷出、高技術制造業回流發達國家等挑戰,將對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造成一定沖擊。成都作為國家中心城市,要主動服務國家戰略,深入推進產業建圈強鏈,加快鍛長板、補短板、育新板,構建安全高效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打造全國重要產業鏈備份基地。
 
  (三)國際經貿規則深刻調整倒逼發展方式轉變
 
  當前,國際經貿規則正面臨著WTO成立以來最深刻和最全面的一輪重塑和調整,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致力于將人權、勞動、環境、供應鏈安全等納入經貿規則體系中,對我國產業發展形成現實圍堵。全球貿易規則逐漸從多邊轉到區域,RCEP、CPTPP等區域貿易協定成為典型代表,全球化的底層邏輯正在加速重構。國際經貿規則調整對我國宏觀經濟帶來了新的挑戰,成都要抓住我國積極參與國際經貿規則重塑契機,用好“陸權復興”、成為向西向南開放前沿機遇,主動適應國際貿易規則變化,推動規則對接、標準適配和制度創新,加快推動產業發展方式、招商引資方式、產業組織范式優化升級。
 
  (四)服務國內國際新發展格局亟待提升制造業發展能級
 
  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對“十四五”和未來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發展戰略、路徑作出的重大調整完善。特別是隨著“一帶一路”倡議、長江經濟帶發展、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等國家開放戰略交匯實施,推動成都由內陸腹地轉變為開放前沿。成都要全力聚焦雙核引領雙圈互動,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加快國際門戶樞紐和服務戰略大后方建設,在更大范圍、更深程度、更高層次鏈接資源。要深入推進新型工業化,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聚力解決制造業占比不高、工業發展不充分等問題,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五)中國式現代化城市建設要求推動四化同步發展
 
  錨定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宏偉藍圖,必須解決發展路徑和內驅動力問題,推動“四化”同步發展是加快形成新的經濟發展方式、促進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路徑。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到2035年基本實現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省委提出以“四化同步、城鄉融合、五區共興”作為總抓手統攬四川現代化建設全局,為成都以新型工業化引領四化同步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當前,成都正加快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奮力打造中國西部具有全球影響力和美譽度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要求更加突出新型工業化“主引擎”地位,通過推動“四化”融合互動,實現時間上同步演進、空間上一體布局、功能上耦合疊加,全面增強極核引領能力。
 
  三、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型工業化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來川視察重要指示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把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貫穿新型工業化全過程,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突出“四個發力”,深入推進制造強市建設,促進產業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構建具有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走出一條體現成都特色、彰顯使命擔當的新型工業化發展路徑,為實現城市國家使命、達成城市戰略目標提供物質技術基礎。
 
  (二)發展原則
 
  1.突出以人為本。把工業化的推進與人的全面發展結合起來,推廣更加先進的生產制造方式,提供更多高品質、智能化的消費品,推動實現高質量創業就業,提升居民收入水平,促進共同富裕,使市民共享新型工業化發展成果。
 
  2.突出量質并重。統籌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以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促進質量變革,一手抓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一手抓新興產業培育壯大和未來產業加速孵化,推動工業經濟平穩增長,全面增強制造業對城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支撐能力。
 
  3.突出創新驅動。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在推進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上同時發力,圍繞世界科技前沿和未來產業發展,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提升科技成果產業化水平,促進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
 
  4.突出融合發展。順應三次產業融合發展趨勢,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制造業深度融合,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融合,大力培育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著力實現產業門類之間、產業鏈上下游環節之間高度協同耦合,提升產業整體質量和效率。
 
  5.突出綠色發展。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為引領,將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發展理念貫穿于工業發展的全領域、全過程,推行全域綠色低碳生產方式,培育綠色化產業場景和綠色低碳產業,提升綠色產品供給能力,促進工業與生態、工業與城市和諧共生。
 
  (三)發展目標
 
  第一階段(2023—2025年):到2025年,制造強市建設加速推進,工業綜合實力“提能爭進位,穩榜前10強”,工業增加值規模突破6000億元,規模排位“三年進兩位、逼近前10強”。
 
  第二階段(2026—2030年):到2030年,制造強市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工業綜合實力明顯提升,工業增加值規模超過8500億元,工業與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占比提高到65%,打造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標志性產業鏈和細分賽道,四化同步發展能力顯著增強。
 
  第三階段(2031—2035年):到2035年,制造強市全面建成,進入增加值萬億城市行列,形成一批世界級、國家級產業集群,建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服務國家戰略大后方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基本實現新型工業化,成為全球重要的先進制造業中心城市。
 
  四、推動產業體系優化升級
 
  (一)構建優勢突出、梯度合理的先進制造業體系
 
  1.鞏固提升支柱產業。立足產業基礎和特色優勢,持續實施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行動,推動電子信息、裝備制造、醫藥健康、新型材料、綠色食品等五大支柱產業提能升級,培育建設國家級、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
 
  ——電子信息。聚焦“芯屏端軟智網儲”全產業鏈,穩定鞏固集成電路、新型顯示、高端軟件等優勢領域,做優做強智能終端、網絡信息安全等特色領域,培育壯大汽車電子、先進計算及存儲等新興領域,推進電子信息產業提檔升級,打造世界一流的電子信息研發制造基地。
 
  ——裝備制造。錨定打造世界級裝備制造產業集群,以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工程為切口,加快提升清潔能源裝備產業集群國際競爭力,打造航空航天、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軌道交通裝備、智能制造裝備四個具有國內顯示度的重點產業集群,加快形成智能檢測裝備、新能源工程裝備等新增長點。
 
  ——醫藥健康。聚焦醫學、醫療、醫藥融合發展,鞏固提升創新藥、高端醫療器械等重點優勢領域市場競爭力,打造血液制品、疫苗、體外診斷三張具有全球知名度的產業名片,加快發展高端化學藥、現代中藥等重點領域,打造國際生物醫藥創新創造中心。
 
  ——新型材料。聚焦先進基礎材料、關鍵戰略材料同步發力,鞏固先進高分子材料、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全國技術領先地位,加快提升新型能源材料、先進金屬材料、新型綠色建材等優勢材料市場占有率,打造電子信息材料、生物醫用材料、先進陶瓷材料等特色材料標桿示范,建成國際一流、國內領先的新型材料產業高地。
 
  ——綠色食品。堅持品牌帶動、融合互動、創新驅動,突出特色鮮明、優勢引領、多業融合,做優做強調味品、預制菜等特色領域,穩固提升方便休閑食品、健康飲料等優勢領域,加快提高優質白酒、農副食品加工等傳統領域市場份額,推動產業規模化、品牌化、多元化發展,打造國家級綠色食品產業集群。
 
  2.加快壯大新興產業。瞄準新科技革命群體性爆發方向,緊扣國家八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方向,重點發展一批基礎支撐型、技術突破型產業,打造5個左右具有世界級競爭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成為全市制造業新的增長引擎和塑造競爭新優勢的主導力量。
 
  ——基礎支撐型產業。依托優勢產業基礎支撐,重點發展衛星互聯網、柔性電子、超高清顯示、智能機器人、工業母機、時尚產業等基礎支撐型產業,成為引領未來發展的支柱型產業。
 
  ——技術突破型產業。加快數字技術、新能源技術、生物技術、綠色技術等領域突破性創新成果產業化,重點發展人工智能、核醫藥、綠色氫能等技術突破型產業。
 
  3.前瞻培育未來產業。把握未來產業變革趨勢,瞄準中長期技術突破和產業化方向,突出“有中生新”和“無中生有”,以延伸、裂變、融合等產業發展模式,重點發展未來智能、未來健康、未來能源、未來空天、未來材料產業,形成成都未來發展的新增長點。
 
  ——未來智能。前瞻研判未來數字經濟深度滲透到生產、生活各方面可能爆發的技術演進方向,聚焦人形機器人、元宇宙、擴展現實(XR)、量子信息、6G、區塊鏈等領域,以場景示范帶動產業發展,打造未來智能產業集群。
 
  ——未來健康。把握人民群眾更加重視生命安全和健康質量的新需求,順應大健康產業技術迭代趨勢,聚焦合成生物、基因和細胞治療、腦機接口、生物安全等領域,打造未來健康產業集群。
 
  ——未來能源。錨定按時按期實現“雙碳”目標,前瞻研究支撐目標實現需要的未來能源增量方向,細化技術攻關圖,加快培育新型儲能、先進核能,打造未來能源產業集群。
 
  ——未來空天。順應空天產業智能化、電動化、綠色化等趨勢,把握空天技術革命性突破機遇期,聚焦電動通航、氫能航空等領域,打造未來空天產業集群。
 
  ——未來材料。瞄準前沿技術、未來產業等發展需求,把握材料領域多學科交叉融合、綠色化智能化等趨勢,聚焦高端膜材料、非硅基材料等,打造未來材料產業集群。
 
  (二)構建特色鮮明、安全韌性的重點產業鏈體系
 
  1.聚焦產業優勢鍛長板。主動服務國家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積極承接國家在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算力等領域的重大生產力布局和重大科技裝置,打造國家產業戰略備份基地。高質量對接沿海地區產業新布局,高水平對接國家“鏈主”企業產業新布局,圍繞重點產業鏈強鏈延鏈環節,加強優質項目、重大平臺、創新團隊引進。建立年度產業鏈“先鋒隊”培育機制,優化調整工作方式、突出產業細分著力點、聚集政府資源精準發力,推進優勢賽道進入國內第一梯隊,顯著提升重點產業鏈的規模長板、技術長板和競爭長板。
 
  2.圍繞長板產業補短板。聚焦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嚙合力,建立重點產業鏈“薄弱缺”環節清單,重點補齊研發設計、系統集成、整機、關鍵零部件等產業鏈核心環節短板,提升產業競爭力。聚焦構建穩定的供應鏈體系,重點補齊集成供應商、數字化平臺等供應鏈重點環節短板,推動“鏈主”企業整合更廣泛區域的上下游要素資源,提高重點產業、重點企業、重點產品區域配套率。聚焦滿足產業基礎配套需求,發揮國家實驗室總平臺、總鏈長牽頭作用,找準“卡脖子”“掉鏈子”薄弱環節,編制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目錄,組織實施一批重大科技專項,重點補齊基礎材料、基礎工藝、工業軟件等產業基礎高級化短板,推進高端芯片、航空裝備、重大新藥、基礎材料等領域共性技術聯合攻關。
 
  3.著眼未來發展育新板。編制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實施方案,瞄準機器人、前沿生物、先進能源、數字智能等戰略新興和未來產業方向,形成一批原創性成果,加快產品化產業化,策源引領產業發展。著力打造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標桿場景,成立場景創新促進中心,加強場景清單梳理挖掘發布,推進未來軌道交通未來產業科技園試點建設,打造未來實驗室、未來工廠、未來交通等未來產業試驗場,創建國家未來產業先導區。著力完善新賽道主動發現和前瞻遴選機制,建立完善涵蓋專家咨詢委員會、新型研發機構、創新策源平臺、天使投資基金、概念驗證中心、新興創業團隊的“6+N”發展機制,加快產業孵化。
 
  (三)構建開放共享、高效協作的區域協同體系
 
  1.深化市域內區縣聯動。深化產業鏈聯動,以建強重點產業鏈為導向,推動同鏈條及相關鏈條區(市)縣基于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等進行差異化布局,共同完善產業鏈上下游配套體系、合力打造產業集群。深化創新鏈聯動,推動中心城區、城市新區發揮創新資源豐富優勢,強化基礎研究能力、科技成果轉化能力,聯動郊區新城打造科技成果轉化基地。深化價值鏈聯動,推動中心城區、城市新區發揮高端要素富集等優勢,積極發展總部型、創新型、微加工型都市工業,賦能全市制造業轉型升級,突出發展先進制造業,超前布局新興產業、未來賽道,持續增強全市工業發展“領頭羊”引領帶動能力。郊區新城突出發展綠色制造業,因地制宜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綠色食品、醫藥健康、新型材料、綠色低碳等產業,積極承接先進地區制造業轉移,加強生態價值轉化,形成工業發展的“生力軍”。
 
  2.構建成都都市圈協作網絡。提升產業鏈競爭力,聚焦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軌道交通、醫療美容、口腔裝備材料、白酒等領域,協同共建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標志性產業鏈。壯大先進制造業集群,建設成德高端能源裝備產業集群創新中心、晶硅光伏產業制造業創新中心等,穩步提升成德高端能源裝備產業集群發展水平。聚焦航空裝備、食品飲料、動力電池等領域,整合區域優勢資源,推動建設成德綿自先進航空裝備制造業產業集群、成都都市圈特色食品產業集群、成眉鋰電先進制造業集群。共建跨區域產業生態圈,加快建設成德眉資同城化綜合試驗區,在統一要素市場、統一政務服務、共建共享高端要素聚集平臺等方面先行先試,推進“總部+基地”“研發+轉化”“終端產品+協作配套”協作模式,加快成德臨港經濟、成眉高新技術、成資臨空經濟產業協作帶融合發展。
 
  3.推進成渝地區產業集群共建。深入實施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行動,共同打造國家戰略產業備份基地。聚焦集成電路、新型顯示等領域,強化產業布局協同,共同爭取國家集成電路生產力布局,高水平共建成渝地區世界級電子信息先進制造業集群。發揮兩地產業優勢,聚焦汽車、軌道交通、通用航空、生物醫藥等領域,編制成渝重點產業鏈全景圖產業圖譜,精準實施一批補鏈延鏈強鏈項目,合力打造新的世界級、國家級、區域級先進制造業集群。依托在蓉在渝高校和科研機構,共同爭取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藥品審評檢查分中心、醫療器械審評檢查分中心和國家工業云制造業創新中心等高能級平臺,共同編制科創資源地圖,聯合開展技術協同攻關和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不斷增強支柱產業集群創新能力。
 
  (四)構建雙向賦能、協調共生的產業融合體系
 
  1.積極發展生產性服務業。聚焦先進制造業體系構建需求,加快發展科技服務、信息服務、產業金融服務等引領型生產性服務,現代商務服務、節能環保服務、流通服務等支撐型生產性服務業,提升專業化、多元化、高端化服務供給能力,賦能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提升引領型生產性服務能級。加快發展科技服務,提升科技策源能力和成果轉化服務水平,推動制造業提升產品附加值、打造新的產業增長點。加快發展信息服務,提升產業數字化水平,強化融合賦能支撐。加快發展產業金融服務,引導更多資金流向制造業,為企業發展注入金融“活水”。夯實支撐型生產性服務業基礎。加快發展現代商務服務,著力提供高效優質的專業服務,促進企業國際國內資源整合、市場拓展。加快發展流通服務,推動數字技術、智能技術深度滲透融合,提升原材料、產品流通效能。加快發展節能環保服務,積極培育新模式新業態,助力工業綠色發展。
 
  2.大力發展服務型制造。積極構建新業態、新模式,培育總集成總承包、共享制造、柔性化定制、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模式,促進制造過程更為智能化、集成化、集約化,提升制造業企業服務投入、服務產出。持續開展服務型制造示范遴選活動,打造一批服務能力強、行業影響大的國家級、省級示范企業、示范項目和示范平臺,加快建設國家級服務型制造示范城市。完善服務規范標準,積極跟蹤國際國內制造業領域服務型制造評價體系、產品和服務標準制訂動態情況,引導企業積極承擔或參與相關技術標準和應用標準制訂,探索開展應用標準的試驗驗證。
 
  3.推進三次產業融合發展。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工業帶動現代服務業發展,依托數字技術加快培育一批新模式新業態。積極推廣認養農業、生物農業、康養農業、AI農業等新模式新業態,提升農業產出效益和附加值。做好機械制造、醫藥保健、食品工業、遺址遺跡、能源利用等工業資源轉化利用,開發工業旅游、文創工業作坊等新場景,積極爭創國家工業旅游示范基地。
 
  (五)構建梯次升位、活力煥發的優質企業體系
 
  1.著力優質企業梯度培育。實施領軍企業培育工程,鼓勵大企業圍繞重點產業鏈布局新領域、新賽道,開展并購重組和投資合作,穩步推進國際化戰略,培育一批產業鏈控制力強的生態主導型企業,沖榜穩榜各類“500強”,建設一批世界一流企業。實施中小企業成長工程,支持企業上規穩規,鼓勵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聚焦細分領域、突破產業鏈關鍵環節,加快培育一批單項冠軍企業(產品)、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隱形冠軍,打造更多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促進企業融通發展,推廣基于供應鏈協同、創新能力共享、數據驅動等大中小企業融通模式,推動大中小企業強化創新能力、生產能力、市場能力等對接,形成大企業引領帶動、中小企業參與共建產業鏈供應鏈的協同發展格局。
 
  2.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增強國企服務戰略大局能力,推動央企、軍工企業在蓉加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布局,支持省屬駐蓉國企、市屬國有企業提升經營管理水平、優化資源配置。營造民營企業良好發展環境,鼓勵民營企業集中精力做強做優制造業,健全平等保護的法治環境,引導民營企業改革創新,促進民營企業規范健康發展,切實降低民營企業成本,實現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建強中德、中法等高能級開放合作平臺,深化與在蓉外資企業合作,大力招引高能級外貿企業和高質量外資項目。
 
  3.完善企業服務體系。持續增強12345親清在線平臺服務功能,深化“AI+政務服務”能力建設,建強用好“蓉易享”“蓉易辦”平臺,健全“12345助企熱線”和“蓉易見”平臺線上線下政企溝通機制,快速響應、高效解決企業問題和訴求,為各類經營主體提供更加便捷、優質、高效、公平的服務。強化全生命周期服務供給,聚焦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轉型期企業個性化需求,加強社會化服務組織建設,精準匹配市場、政策、人才、金融等服務,促進企業加快發展。完善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健全市、縣兩級中小企業服務體系,推動服務資源、系統平臺與工業園區、工業樓宇對接,打造企業身邊的服務體系。
 
  五、構筑新型工業化發展新動能
 
  (一)以科技創新引領高端化發展
 
  1.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健全高成長性科技型中小微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挖掘、培養、扶持機制,持續培育壯大高新技術企業集群。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實施企業研發投入倍增計劃,完善企業研發投入和技術改造激勵機制,鼓勵企業建立研發準備金制度,促進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建立完善企業創新積分指標體系,推動銀行、投資機構依托創新積分實施“投貸聯動”,精準支持科技型企業加快發展。支持企業建立研發機構或研發中心,加快培育國家級、省級、市級企業技術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工業設計中心。
 
  2.做強平臺創新支撐功能。積極布局戰略科技平臺,依托四川大學、中國科學院等高校院所和天府實驗室等平臺,加快國家和省級大科學裝置建設,籌劃建設網絡電磁空間模擬與測試大裝置等儲備項目,形成重大基礎設施集群,集聚力量開展光電技術、生命健康等關鍵領域原始創新和科技攻關。大力建設產業創新平臺,加快推進國家高端航空裝備技術創新中心等建設,積極爭創國家工業云制造創新中心,持續推動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產業創新中心、技術創新中心在蓉落地,帶動高端創新資源集成攻關和重大創新產品孵化轉化。加快完善功能服務平臺,圍繞產業建圈強鏈按領域布局電子設計自動化、檢驗檢測、算力服務等公共服務平臺,建立面向高校院所、企業等主體的中試平臺,推動概念驗證、技術成熟度評價、中試熟化開發和小批量試生產。
 
  3.攻克“卡脖子”核心技術。緊扣國家重大專項和成都產業鏈需求,定期發布核心技術攻關指南,通過“揭榜掛帥”等模式,推動高端芯片、航空裝備、重大新藥、基礎材料等領域攻關突破。主動承接國家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工程,深入推進首臺套裝備、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軟件示范應用。支持行業領軍企業聯合在蓉科研院所和其他企業,加快組建以成果轉化為導向的產業技術研究院、產業創新聯盟等新型研發機構,協同開發“硬核科技”重大創新產品。推動高校院所優質學科、重點實驗室、高層次人才與重點產業鏈精準對接,聚焦產業園區急需領域開展“訂制研發”,構建逆向技術創新鏈條。
 
  4.打通科技產業轉化連接點。深入開展校企雙進系列活動,定期發布企業技術需求清單、可轉化成果清單,持續提升成果發現、挖掘、策劃和轉化服務專業水平。深化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南交通大學等環高校知識經濟圈建設,支持綜合性科創空間建設,布局建設概念驗證中心和技術轉移服務等機構,提升技術溢出承接能力。組建技術轉移聯盟,做強國家技術轉移西南中心、成渝地區技術轉移聯盟、天府國際技術轉移中心等服務機構功能,引進培育知名技術轉移機構和平臺,加快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和產業化應用。開展科技成果評價改革試點,完善科技成果評價與金融機構、投資公司聯動機制,探索政府首購、訂購創新產品制度,建立創新產品推廣應用的容錯免責機制,推動科技成果價值早發現、早實現。優化完善場景孵化機制,為新技術新產品應用落地提供場景資源。
 
  (二)以數實融合加速智能化轉型
 
  1.加快數字技術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加深“傳統產業不等于落后動能”的認識,聚焦家具、輕紡、化工、食品等傳統制造行業,持續實施“上云用數賦智”“千企數改升級”“云行天府”等行動,大力推廣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加快傳統產業技術革新和設備更新,提升價值創造能力。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和市場化相結合方式,為家具、輕紡、化工、食品等領域重點企業提供“一對一”“點對點”的數字化咨詢診斷服務,引導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聯合裝備供應商、軟件開發商研發精準匹配傳統行業需求的解決方案,量身定制企業級智能化改造解決方案。
 
  2.推動數字化改造升級。提升制造業中小企業應用智能化技術改造升級能力,圍繞裝備聯網、業務系統云化等方向重點突破,加速工藝流程優化、技術裝備升級。鼓勵制造業龍頭骨干企業對標世界和國內智能制造領先水平,圍繞設計、生產、管理、服務等制造全過程開展智能化升級,優化組織結構和業務流程,強化精益生產。制定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和智慧供應鏈建設指南,探索聚能協同的“平臺工廠”、智能高效的“數字工廠”、靈活敏捷的“柔性工廠”、輕量共享的“云端工廠”等多種智能工廠形態,支持更多企業建設小燈塔企業,沖刺全球“燈塔工廠”。著力打造面向典型場景和細分行業的系統解決方案,推進工藝、裝備、軟件、網絡的系統集成和深度融合,健全完善解決方案應用推廣生態,促進供需精準對接。
 
  3.加快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應用。全面升級通信網絡基礎設施,加快5G網絡與千兆光網協同建設,打造算間智聯、高速融合的傳輸網絡,提升網絡運載力。依托成都智算中心和超算中心等算力基礎設施,精準構建“數據中心+智算+超算+邊緣計算”多層次算力設施體系,提升信息計算力。積極參與打造中國“存儲谷”,布局下一代基于內存網絡的先進存儲系統和用于云邊協同的分布式存儲系統,提升數據存儲力。構建工業互聯網平臺支撐體系,支持龍頭企業打造更多國內領先的“雙跨”工業互聯網平臺,聚焦細分領域打造一批區域優勢明顯的特色型、專業型平臺。
 
  (三)以節能降碳推動綠色化發展
 
  1.深入實施綠色制造。實施工業綠色園區創建工程,支持創建國家、省級綠色園區,建設完善園區綠色共享基礎設施,推動廢水集中治理、余熱余壓資源梯級優化利用和固廢綜合利用,探索園區綜合能源資源一體化解決方案。支持創建綠色工廠,梯度構建國家、省級綠色工廠培育庫,分層分級打造一批專業化綠色工廠。開展綠色供應鏈管理,聚焦汽車、電子信息、大型成套裝備及機械等重點領域實施綠色供應鏈管理示范,鼓勵重點企業建立綠色供應鏈信息平臺,加強綠色供應鏈標準化建設,優化完善重點環節綠色供應鏈標準。
 
  2.全面推動各行業低碳轉型。有序推進可再生能源電力、天然氣、氫能等清潔能源替代煤炭、石油等傳統石化燃料,著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構建清潔高效低碳的工業用能結構。開展減碳零碳負碳技術、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等綠色技術攻關,重點圍繞鑄造、鍛造、焊接、熱處理等基礎制造工藝,推廣輕合金精密塑性成形技術、焊接材料技術等重點綠色制造技術應用。廣泛實施工業產品綠色設計,圍繞生態環境影響大、產品涉及面廣、產業關聯度高的行業,健全綠色設計推行機制,構建綠色設計平臺。強化節能監察,實現重點用能行業企業節能監察全覆蓋,大力實施新建和技改項目節能審查,強化重點用能單位節能排污監測,推行重點用能企業免費節能診斷,鼓勵企業推行易拆解、易分類、易回收的產品設計方案,加強工業資源綜合利用。
 
  3.積極倡導綠色消費。挖掘綠色消費市場潛力,激發綠色消費需求,圍繞綠色食品、綠色居住、綠色交通等重點領域,全方位促進生產方式和消費模式向綠色低碳轉型,健全綠色消費制度政策體系和體制機制。全面提升綠色產品和服務供給能力,強化綠色消費服務支撐,推行涵蓋上中下游各主體、產供銷各環節的全生命周期綠色供應鏈制度體系,推動電子商務、商貿流通等綠色創新和轉型,帶動上游供應商和服務商生產領域綠色化改造。加強綠色消費宣傳,鼓勵下游企業、商戶和居民開展綠色采購,增加低碳工業產品消費比重,實現消費結構綠色轉型升級。
 
  六、增強新型工業化體系支撐
 
  (一)增強全方位多元化的金融支撐
 
  1.建設多層次制造業發展基金。發揮產業基金對做強主導產業、捕捉未來賽道的重要作用,統籌構建制造業發展基金體系,帶動社會資本投資。建立完善企業全生命周期產業基金服務體系,加快設立成都天使投資基金、并購基金和S基金,開展“投新、投早、投小、投硬”。協同市級國企平臺建立和完善專業化子基金體系,實現重點產業鏈全覆蓋。優化基金評價體系和盡職免責機制,根據產業細分領域、投資企業階段、投資規模等,科學確定市和區(市)縣政府(管委會)或國有企業出資設立的種子基金、天使基金、股權投資基金等風險容忍度。
 
  2.加強金融產品和服務供給。加強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鼓勵金融機構與部門合作創新開發銀稅通、稅易貸等信用類金融產品,用好用活“壯大貸”“科創貸”“園保貸”“制惠貸”等政策性產品,支持企業降本增效。鼓勵企業發行企業債、短期融資券等新型債務融資工具。推動各類融資擔保公司做大做強,鼓勵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對企業給予低費率銀行貸款擔保支持;引導融資擔保機構增量降費并給予擔保代償補貼,支持中小企業融資增信。鼓勵大中型商業銀行單列制造業專項信貸計劃,提高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比重。完善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擴大金融租賃服務覆蓋面。加快推進金融數字化轉型,以數字技術豐富和優化金融產品供給,擴展金融服務覆蓋范圍,深化金融服務的滲透率,構建大模型金融應用生態。
 
  3.完善產融深度對接機制。充分發揮成都作為中心城市對高端要素資源的集聚作用,推動上交所西部基地、深交所西部基地、北交所西部基地功能提檔升級,打造輻射中西部地區的資本市場交易服務中心,為產業發展聚集國內外資本。實施產融對接行動,組織開展投融資專項對接活動,統籌協調銀、保、投、擔、管等金融機構,提升企業融資多元性、可得性、便利性和實用性。搭建產融合作平臺,運用數字技術建設金融綜合服務平臺,定期收集重點產業和重點項目融資需求,建立臺賬形成企業融資需求“白名單”推送至金融機構,打通融資信息通道。
 
  (二)打造高素質專業化的人才隊伍
 
  1.創新“高精尖缺”人才引育模式。順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對人才需求結構、專業能力的新變化新要求,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才理念,加快推行“云端工程師”等引才用才模式,試點專家智力對接。動態更新成都市人才開發指引目錄,建立核心產業鏈人才數據庫,制定重點產業鏈人才選聘清單,搭建人才供需對接平臺,借助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提高人才供需對接精準性。深化高端人才培養產教融合,由重點高校、科研院所、龍頭企業組建領軍人才培育聯合體,按照“市場點單、院校筑基、企業鑲鉆”的培養邏輯定制化輸出一批本土高層次領軍人才。建立“高精尖缺”人才服務“一事一議”機制,創新接軌國際的頂尖人才職稱評定機制,精準制定資金資助、人才安居、子女入學等獎勵政策。
 
  2.壯大實用型技能人才隊伍。依托全市重點高校、科研院所、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產業創新中心等優勢科教資源,建設一批專業化人才培養基地,打造一批實用型技能人才載體平臺。推動職業院校與企業共建一批具有輻射引領作用的技能人才實訓基地和產業學院,支持行業重點企業參與技術人才培養全過程,推動企業前移培養環節,同高校一起設計培養目標、制定培養方案、實施培養過程。聚焦全市重點布局的新興產業、前瞻謀劃的未來產業細分賽道,建立實用型急需緊缺人才需求目錄,引導在蓉高校和職業院校依據需求目錄調整學科設置。鼓勵核心技術人才參加國際國內高水平行業展會、行業培訓等交流活動,拓寬人才工作視野。
 
  3.打造優秀企業家隊伍。實施優秀企業家培育計劃,聚焦重點產業領域,加大企業家培養力度,分年度定期評選卓越企業家,支持更多優秀企業家沖刺全國優秀企業家。聚焦重點產業鏈,分行業舉辦龍頭企業家座談會、青年企業家論壇等交流活動,為企業搭建分享經驗、找尋商機的各類平臺,促進企業家深度交流合作。大力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聯合主流媒體加大對重點企業、典型案例的宣傳推廣力度,營造尊重企業家、關愛企業家、支持企業家的良好氛圍。
 
  (三)強化精細化集約化的用地保障
 
  1.強化工業用地有效保障。加強工業土地供給,堅持增量拓展、存量提質兩端發力,科學編制工業空間布局規劃,加快構建“四帶多片”的市域工業空間結構。用好工業用地管控紅藍控制線,對紅線內現狀工業園區、基礎較好的連片工業用地予以嚴格保護,對藍線內的工業用地在2035年前予以保留。建立全域統籌的留白用地管控機制,實施未來戰略空間和功能空間留白,為城市可持續發展和高水平治理預留空間。
 
  2.推動土地集約高效利用。全面實施新增工業用地“標準地”供應和彈性供地模式,針對不同產業、不同類型工業項目特點,采取短期出讓、長期出讓、租賃及使用標準廠房等方式,實行差別化供地。提升園區用地經濟密度,開展低效閑置工業用地清理處置,探索自主改造、依法轉讓、兼并重組、產業嫁接、協商共建、協議置換、限期開發、有償收回等多路徑用地退出方式。提高產業用地利用效率,放寬多層廠房建設準入限制,擴大分割出讓比例,分類指導、有力有序推進“工業上樓”,鼓勵中小企業購買使用標準廠房。
 
  3.加強工業用地全生命周期服務與管理。實施工業項目準入、開(竣)工、投達產、“畝產效益”評價等全過程管理。定期更新全市工業項目分行業準入控制指標,明確工業用地的產業準入、投資強度、畝均稅收、畝均產出、容積率、建筑密度、能耗標準、環境標準等控制性指標,并將其納入土地出讓條件、出讓合同和監管協議。落實履約監管責任,開展“畝產論英雄”評價,組織工業項目達產/到期考核及復核,實施達標考核后辦證和最低分割面積約束,對工業項目履約情況進行評價考核。
 
  (四)建設高韌性智慧化的新型能源體系
 
  1.增強能源供應能力。立足超大城市發展需求,結合能源受端城市特征,適度超前規劃建設能源基礎設施,加快推動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拓寬綠色低碳電源保障通道,推進受電通道擴容,優化城市主網架,加緊實施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電工程,加快形成500千伏“立體雙環”網架結構。大力推進新能源汽車充換電站和充電樁建設,加快構建布局合理、便捷高效的充換電網絡。完善油氣基礎設施體系,穩步擴大天然氣產量,提升天然氣管網高效輸配與互聯互通水平,按照“新建一批、改建一批”的思路,優化成品油供應網絡,適度超前謀劃綜合能源站發展布局,確保能源高效可及。
 
  2.提升能源管理水平。優化城市用能營商環境,對標國際國內先進水平,持續提升用能審批、可靠供能等服務,切實保障產業高質量發展用能需求。加強城市“能源大腦”建設,借助大數據支撐和智能監控系統,將能源系統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實現城市能源狀態實時可視化。完善能源標準和統計監測體系,健全非化石能源統計體系,加強能源領域污染物排放數據的監測分析,參與分布式光伏、氫能等新能源領域的行業標準制定。
 
  3.強化能源安全保障。支持新型儲能設施示范應用,推動電源側異地配建新型儲能電站,加快電網側新型儲能設施建設,鼓勵用戶側新型儲能設施建設,探索智慧電廠、虛擬電廠等多元融合應用場景和商業模式,促進源網荷儲一體化發展。提升常態電源應急備用裕量,適度超前謀劃部署一批能源領域重大項目,推進金堂、大邑等地抽水蓄能電站項目,建設天然氣調峰電站。細化安全保障情景,提前謀劃制定能源供應保障應急響應預案、主動錯避峰負荷響應政策、精細化負荷管理措施、多領域節約用電調劑壓減負荷倡議等保障方案,全力保障城市能源穩定供應。
 
  七、發揮新型工業化主導作用
 
  (一)以新型工業化促進信息化
 
  1.激發數據資源價值創造力。建立跨行業、跨部門、跨層級的工業數據共享、回流機制,打造高能級行業數據資源集成平臺,推動全市工業數據實現“雙向”共享共用,提高數據開放共享水平。圍繞數實融合的典型場景,支持產業上下游企業探索“以數換數”新模式,推動產業數據的互通有無和場景融合。完善人工智能數據標注庫,促進研發自然語言、多模態、認知等超大規模智能模型,探索運用專業模型打造數據訓練基地。積極培育數據要素交易市場,參與建設四川數字資產交易中心,搭建數據流通監管平臺,探索跨區域數據流通模式,建立數據資源治理制度體系,構建數據資源質量評估體系和定價機制。
 
  2.深度賦能智慧城市建設。引導企業圍繞公共安全、公共管理、公共服務、經濟運行、城市交通、醫療衛生等重點方向,打造一批典型應用場景,創新一批新興技術,研發一批智慧產品,促進智慧城市建設項目、場景、技術、需求有效對接。培育一批物聯網、人工智能、衛星互聯網、量子信息等新技術融合領域的高新技術企業,抓好AI大模型催生的變革性突破機遇,促進數字技術進一步賦能城市治理,推動社會治理、民生服務等經濟社會深度智能化發展。探索三維數字仿真、虛擬現實技術等新技術在智慧城市建設中的應用,持續建好“云上一座城”。
 
  3.筑牢安全發展保護屏障。構建特色鮮明、安全可靠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強化安全應急新技術、新產品、新材料和新工藝研發,形成平戰結合、快速響應的安全應急產業體系,提升城市經濟韌性。持續推進安全防護技術研究,培養專業安全人才隊伍,統籌數據安全保障,提高風險研判和預警能力、應急救援能力,促進城市治理效能提升,提高城市管理韌性。立足不同區域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要素稟賦和發展優勢,持續優化工業、生產性服務業布局,促進城市空間布局調整,增強城市空間韌性。推動公共安全風險感知裝備、減災裝備、救援裝備的研發和應用,發展軟件開發、智能制造、安全裝備、物聯網等關聯產業,打造公共安全科技服務基地和公共安全產業集群,提升韌性城市建設產品服務供給水平。
 
  (二)以新型工業化支撐新型城鎮化
 
  1.推動城市空間布局持續優化。推動城市更新與產業發展同步升級,在符合城市總體規劃的條件下,進一步促進產業、科技、人口等要素資源優化組合,推動交通、居住、教育、醫療、文化等服務設施科學布局,打造功能配套完善、彰顯文化風貌、體現生態宜居的產業社區,打破產業空間形態和城市功能邊界,推動傳統經濟開發區和產業園區轉型升級為職住平衡、產城融合的新型城市空間。挖掘地下空間開發潛力,適度探索城市地下交通樞紐、地下綠肺、地下商業中心和地下能源儲存等創新開發模式,擴大城市發展空間。
 
  2.推動高質量就業促進共同富裕。推動企業向產業鏈價值鏈中高端拓展,穩定和增加高品質就業崗位,推動勞動者薪酬水平穩步提升。強化創業帶動作用,持續推動創業環境優化提升,鼓勵企業人員、科技人員等開展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培育接續有力的就業新動能。以企業需求為牽引,持續優化高校院所學科設置,帶動人才供給結構優化,探索企業、高校、科研院所聯合人才培養新模式,構建涵蓋高技能人才培訓、急需緊缺人才培訓、轉崗轉業培訓、儲備技能培訓等多元化人才培訓體系,促進勞動者技能素質提升。
 
  3.促進優質工業發展成果共享。面向人民群眾不同層次需求,增強“成都造”新品供給。擴大個性化定制產品供給,在消費電子、定制家居、國潮漢服、時尚美妝、玩具、科幻等領域打造一批具有市場拓展性的新銳產品。針對老年人、嬰幼兒、殘疾人等特殊人群,加強特殊醫學食品、康復醫療設備等領域產品供給,提升適應人口結構變化趨勢的產品供應能力。針對人民生活和公共服務典型場景,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在醫療健康、文教娛樂、安防監控、公共交通等領域應用,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三)以新型工業化助力農業現代化
 
  1.推進農業高效發展。研發推廣大中型高性能、智能化、綠色農業機械以及輕簡、高效、復合型農機裝備,推動農業生產供應鏈、精深加工鏈、品牌價值鏈同構,打造一批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和農業產業強鎮。開展數字種植養殖示范,建設一批智慧農業園區,健全農業數字化管理運營平臺,提升農業生產經營活動全生命周期數字化水平。推動物流與農業融合互動,鼓勵物流企業向供應鏈兩端延伸服務范圍,探索共建農產品專業化區域性物流體系。
 
  2.推進農業綠色發展。鼓勵企業大力開展以農業綠色生產為重點的科技聯合攻關,推動綠色防控產品研發與生產,探索發展循環農業技術,研發一批廢棄物高效轉化設備,持續減少農資廢棄物。研發生產一批工廠化農業、規模化養殖、農漁機械、屠宰加工及儲存運輸的節能裝備,提升農業領域能源利用效率。鼓勵企業重點圍繞生物育種、生物肥料、生物飼料、生物農藥等方向開展生物技術研究,推出一批新一代農業生物產品,促進生物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與推廣。
 
  3.推進農業重點產業鏈現代化發展。聚力做強現代種業、農機裝備、農產品精深加工等重點產業鏈,依托成德綿高端農機裝備產業帶,培育農機裝備產業先進制造業集群,推動主食加工、休閑食品、凈菜加工、預制菜等業態發展,提升農業產業附加值。大力發展種子保護、種子培育、品種檢測等關鍵裝備,加大應用現代生物和信息技術開展育種攻關力度。持續發揮農村電商對農產品市場流通效率提升作用,做好地方特色館建設,提升農村電商品牌價值和市場影響力。
 
  八、保障措施
 
  (一)全面加強黨的領導
 
  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頭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務,堅決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型工業化的重要論述、來川視察重要指示精神,深刻把握新時代新征程推進新型工業化的基本規律,強化系統思維,把高質量發展要求貫穿于規劃實施全過程。大力激發領導干部、市場主體等干事創業的積極性,匯聚政產學研用各方力量,為推進新型工業化作出實踐和示范,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萬千氣象的成都篇章。
 
  (二)加強規劃組織實施
 
  由成都市制造強市建設領導小組統籌新型工業化發展中長期規劃實施,按照“近期任務盡快分解落實、中長期戰略盡快謀劃部署”要求,制定規劃實施總體方案,細化分解到責任部門、責任區(市)縣。深化產業建圈強鏈,聚焦重點產業和細分賽道,健全專班推進機制,抽調市級部門、區(市)縣、國有平臺公司等專業力量組建專班,打破部門思維、本位主義,全面提升產業發展的系統性、專業性和專注力。
 
  (三)加強發展政策支撐
 
  全面落實國家、省級各項支持新型工業化和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相關政策,在先行示范、產業集群建設、產業備份基地打造等爭取更多支持。根據宏觀經濟形勢、產業發展趨勢,創新政策支持方式,動態更新產業發展、科技創新、企業培育等政策,不斷優化產業政策工具包。聚焦推進新型工業化工作要求,補齊金融、人才、土地、能源等政策“真空”和短板,增強政策的體系性、完備性。用好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工具,優化政策研究、制定、實施全流程,增強政策的有效性、實用性,著力解決企業“政策不好找”“申請多頭報”“進度看不到”等問題。
 
  (四)加強規劃考核評估
 
  統籌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評價、產業建圈強鏈評估等工作,對規劃目標進行逐年分解,落實到具體責任單位。強化過程監督,對工業經濟指標異動、滯后的區(市)縣加強指導、督查,協助解決重大項目引進、載體建設、要素保障等方面的問題。強化終端問效,將目標完成情況納入單位考評體系,作為資金支持、職務晉升、績效考核等重要依據。

 

主頁 > 新聞中心 > 園區規劃 >

成都市新型工業化發展中長期規劃(2023—2035年)(征求意見稿)

2023-11-16 來源:高新院 vwcr.cn 點擊:

  成都市新型工業化發展中長期規劃
 
  (2023—2035年)
 
  (征求意見稿)
 
  新時代新征程,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實現新型工業化是關鍵任務。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新型工業化的工作部署,為找準成都推進新型工業化的方向路徑,明確目標任務,構筑中國西部具有全球影響力和美譽度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強大物質基礎、技術支撐和精神動力,編制本規劃。
 
  一、發展基礎
 
  (一)工業綜合實力不斷增強
 
  堅定建設制造強市決心,堅持把制造業作為立城之本、興市之要,推動工業經濟發展邁上新臺階。總體規模不斷壯大,工業門類齊全,已構建起涵蓋38個大類、184個小類的綜合性工業體系。2022年全市工業增加值達到5067億元,占GDP比重24.3%,較十年前提升2個千億量級,規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73萬億元,較十年前增長2.3倍,近十年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居全國副省級及以上城市第2。質量效益不斷增強,2022年全市規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1141.3億元,同比增長9.0%,是十年前的1.96倍,規上工業企業利潤率提升至6.6%,在全國所有城市中排名第6。發展能級不斷提升,先后獲批全國工業穩增長和轉型升級成效明顯城市等國家級授牌,成功入選全國首批產業鏈供應鏈生態體系建設試點城市,擁有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5個,先進制造業城市發展指數居全國第9。
 
  (二)現代產業體系加快構建
 
  深入推進產業建圈強鏈,加快構建支柱、新興、未來產業梯度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支柱產業能級穩步提升,聚力做強五大支柱產業,電子信息產業成為全市第一個突破萬億級的產業,成渝地區電子信息產業集群成功入選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裝備制造以高端裝備為核心,在航空航天、軌道交通、智能裝備等領域具備國際競爭力;醫藥健康、新型材料持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血液制品、疫苗、核醫藥等領域處于全國第一梯隊,高性能纖維、先進高分子材料處于全國技術領先地位;綠色食品產業形成了郫縣豆瓣、蒲江雀舌等7個地理標志品牌。新興產業集群勢頭強勁,生物醫藥、軌道交通裝備獲批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航空配套、微波射頻、航空大部件、生物技術藥4個產業入選國家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數量增至12個。未來產業孵化方向明晰,明確前沿生物、先進能源、未來交通、數字智能、泛在網絡等發展方向和若干細分領域。
 
  (三)科技創新能力大幅提升
 
  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引擎動力和支撐作用,營造科技創新濃厚氛圍。創新主體愈發活躍,2022年,全市入庫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8153家,同比增長21.5%;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凈增3489家,總數增至1.14萬家,在全國重點城市中位列第8;技術合同成交額超過1400億元,占GDP比重超過7%,全國排名第3。創新平臺取得突破,國家超高清視頻制造業創新中心落戶成都、國家精準醫學產業創新中心成功組建,實現四川省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和產業創新中心零的突破。截至2022年底,擁有省級以上制造業創新中心、技術創新中心及產業創新中心等新型研發平臺16家,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企業技術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其他創新平臺113家。創新成果不斷涌現,積極參與國家級、省級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項目,形成了多個具有核心市場競爭力的重點創新產品,芳綸纖維、超高純稀散金屬等“卡脖子”材料完成進口替代,柔性顯示、高端通用芯片等突破國際封鎖,手術機器人打破國外壟斷,聲表面波濾波器晶片實現國產化。
 
  (四)優質市場主體蓬勃發展
 
  聚焦擴大制造業企業矩陣,分類施策推動企業“四上”發展。企業上規邁上新臺階,2022年全市規上企業突破4000家,達到4114家,扭轉了長年徘徊在3500家左右的局面,排名上升至全國第7。企業上榜取得新突破,新希望、通威集團上榜世界500強,實現本土世界500強從無到有,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新增86家、總數達到288家,居全國第9,擁有制造業單項冠軍10家、全球獨角獸企業10家。企業上市取得新進展,成功推動盛幫股份、海創藥業、華融化學等一批優質企業登陸滬深交易市場,工業和信息化領域上市企業突破100家。企業上云取得新成效,深入開展企業“上云用數賦智”行動,累計推動9.6萬戶企業上云,上云率全國第6。
 
  (五)產業治理能力顯著提升
 
  順應產業組織方式、治理模式變化趨勢,加快提升現代化產業治理能力。產業治理架構不斷完善,全面構建起覆蓋規劃、政策、評價的頂層架構,“十四五”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規劃加快實施,出臺支持制造強市建設“1個指導意見+1個政策措施+6個行動計劃”等綜合性政策和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產業鏈培育方式更加合理,聚焦17條制造業重點產業鏈,建立由市領導任鏈長的產業建圈強鏈AB角“雙鏈長”制,落地落細“六個一”工作機制,科學編制發展規劃,按照“八個清”要求編制并動態更新產業圖譜。產業生態建設持續優化,研究制定鏈主遴選管理辦法,實施產業建圈強鏈人才計劃,放大產業基金作用全面推進產融合作,加快構建以鏈主企業、公共平臺、投資基金、領軍人才、中介機構為重點的“5+N”產業生態,促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
 
  (六)四化同步發展穩步推進
 
  堅持以“四化同步”推進高質量發展,加快推動數字化轉型、產城融合發展,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糧倉”。兩化融合深度推進,2022年全市兩化融合水平指數達到66.1,全國排名第5,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達到90.5%,高于全國16個百分點。成都西門子、富士康獲評全球“燈塔工廠”,智算中心獲批首批國家級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開放創新平臺,超算中心躋身全球前十,成功實現國家工業互聯網“雙跨”平臺零的突破。城鎮化水平不斷提高,2022年全市城鎮常住人口1699.1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79.9%,分別高于全國、全省14.7、21.5個百分點,年末戶籍人口1571.6萬人,戶籍人口城鎮化率68.8%。農業現代化步伐加快,深化農機裝備應用,構建農業數字管理體系,2022年全市農機總動力由370萬千瓦上升到414萬千瓦以上,農機數量達30萬臺(套),主要農作物綜合機械化率達82.5%,建成農業物聯網示范基地72個。
 
  二、面臨形勢
 
  (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催生發展新動能
 
  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推進,人工智能、物聯網、虛擬現實、區塊鏈、新材料、新能源等新技術加速突破,一批原發性創新成果不斷涌現,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對全球經濟競爭格局產生重大影響。數字技術、先進制造技術等廣泛應用,產業邊界日益模糊,牽引制造業發展動力、生產模式、支撐要素和組織方式系統性變革。站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與我國加快高質量發展的歷史性交匯點,成都要快速主動把握新時代創新創造發展趨勢,在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上同時發力,加快培育產業發展新動能,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著力將科技資源富集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優勢。
 
  (二)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重構要求突出韌性安全
 
  受地緣政治和疫情等重大突發事件影響,全球制造業發展格局深刻調整,國際產業鏈供應鏈深化重塑,敏捷、高彈性的“短而近”供應鏈體系越來越受到關注并逐漸成為趨勢,產業鏈供應鏈更加突出以韌性和安全為重點的區域布局導向。部分新興經濟體發展提速、歐美國家“再工業化”戰略持續發力等因素疊加,我國面臨低端制造業遷出、高技術制造業回流發達國家等挑戰,將對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造成一定沖擊。成都作為國家中心城市,要主動服務國家戰略,深入推進產業建圈強鏈,加快鍛長板、補短板、育新板,構建安全高效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打造全國重要產業鏈備份基地。
 
  (三)國際經貿規則深刻調整倒逼發展方式轉變
 
  當前,國際經貿規則正面臨著WTO成立以來最深刻和最全面的一輪重塑和調整,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致力于將人權、勞動、環境、供應鏈安全等納入經貿規則體系中,對我國產業發展形成現實圍堵。全球貿易規則逐漸從多邊轉到區域,RCEP、CPTPP等區域貿易協定成為典型代表,全球化的底層邏輯正在加速重構。國際經貿規則調整對我國宏觀經濟帶來了新的挑戰,成都要抓住我國積極參與國際經貿規則重塑契機,用好“陸權復興”、成為向西向南開放前沿機遇,主動適應國際貿易規則變化,推動規則對接、標準適配和制度創新,加快推動產業發展方式、招商引資方式、產業組織范式優化升級。
 
  (四)服務國內國際新發展格局亟待提升制造業發展能級
 
  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對“十四五”和未來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發展戰略、路徑作出的重大調整完善。特別是隨著“一帶一路”倡議、長江經濟帶發展、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等國家開放戰略交匯實施,推動成都由內陸腹地轉變為開放前沿。成都要全力聚焦雙核引領雙圈互動,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加快國際門戶樞紐和服務戰略大后方建設,在更大范圍、更深程度、更高層次鏈接資源。要深入推進新型工業化,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聚力解決制造業占比不高、工業發展不充分等問題,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五)中國式現代化城市建設要求推動四化同步發展
 
  錨定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宏偉藍圖,必須解決發展路徑和內驅動力問題,推動“四化”同步發展是加快形成新的經濟發展方式、促進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路徑。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到2035年基本實現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省委提出以“四化同步、城鄉融合、五區共興”作為總抓手統攬四川現代化建設全局,為成都以新型工業化引領四化同步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當前,成都正加快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奮力打造中國西部具有全球影響力和美譽度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要求更加突出新型工業化“主引擎”地位,通過推動“四化”融合互動,實現時間上同步演進、空間上一體布局、功能上耦合疊加,全面增強極核引領能力。
 
  三、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型工業化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來川視察重要指示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把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貫穿新型工業化全過程,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突出“四個發力”,深入推進制造強市建設,促進產業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構建具有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走出一條體現成都特色、彰顯使命擔當的新型工業化發展路徑,為實現城市國家使命、達成城市戰略目標提供物質技術基礎。
 
  (二)發展原則
 
  1.突出以人為本。把工業化的推進與人的全面發展結合起來,推廣更加先進的生產制造方式,提供更多高品質、智能化的消費品,推動實現高質量創業就業,提升居民收入水平,促進共同富裕,使市民共享新型工業化發展成果。
 
  2.突出量質并重。統籌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以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促進質量變革,一手抓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一手抓新興產業培育壯大和未來產業加速孵化,推動工業經濟平穩增長,全面增強制造業對城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支撐能力。
 
  3.突出創新驅動。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在推進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上同時發力,圍繞世界科技前沿和未來產業發展,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提升科技成果產業化水平,促進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
 
  4.突出融合發展。順應三次產業融合發展趨勢,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制造業深度融合,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融合,大力培育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著力實現產業門類之間、產業鏈上下游環節之間高度協同耦合,提升產業整體質量和效率。
 
  5.突出綠色發展。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為引領,將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發展理念貫穿于工業發展的全領域、全過程,推行全域綠色低碳生產方式,培育綠色化產業場景和綠色低碳產業,提升綠色產品供給能力,促進工業與生態、工業與城市和諧共生。
 
  (三)發展目標
 
  第一階段(2023—2025年):到2025年,制造強市建設加速推進,工業綜合實力“提能爭進位,穩榜前10強”,工業增加值規模突破6000億元,規模排位“三年進兩位、逼近前10強”。
 
  第二階段(2026—2030年):到2030年,制造強市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工業綜合實力明顯提升,工業增加值規模超過8500億元,工業與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占比提高到65%,打造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標志性產業鏈和細分賽道,四化同步發展能力顯著增強。
 
  第三階段(2031—2035年):到2035年,制造強市全面建成,進入增加值萬億城市行列,形成一批世界級、國家級產業集群,建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服務國家戰略大后方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基本實現新型工業化,成為全球重要的先進制造業中心城市。
 
  四、推動產業體系優化升級
 
  (一)構建優勢突出、梯度合理的先進制造業體系
 
  1.鞏固提升支柱產業。立足產業基礎和特色優勢,持續實施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行動,推動電子信息、裝備制造、醫藥健康、新型材料、綠色食品等五大支柱產業提能升級,培育建設國家級、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
 
  ——電子信息。聚焦“芯屏端軟智網儲”全產業鏈,穩定鞏固集成電路、新型顯示、高端軟件等優勢領域,做優做強智能終端、網絡信息安全等特色領域,培育壯大汽車電子、先進計算及存儲等新興領域,推進電子信息產業提檔升級,打造世界一流的電子信息研發制造基地。
 
  ——裝備制造。錨定打造世界級裝備制造產業集群,以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工程為切口,加快提升清潔能源裝備產業集群國際競爭力,打造航空航天、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軌道交通裝備、智能制造裝備四個具有國內顯示度的重點產業集群,加快形成智能檢測裝備、新能源工程裝備等新增長點。
 
  ——醫藥健康。聚焦醫學、醫療、醫藥融合發展,鞏固提升創新藥、高端醫療器械等重點優勢領域市場競爭力,打造血液制品、疫苗、體外診斷三張具有全球知名度的產業名片,加快發展高端化學藥、現代中藥等重點領域,打造國際生物醫藥創新創造中心。
 
  ——新型材料。聚焦先進基礎材料、關鍵戰略材料同步發力,鞏固先進高分子材料、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全國技術領先地位,加快提升新型能源材料、先進金屬材料、新型綠色建材等優勢材料市場占有率,打造電子信息材料、生物醫用材料、先進陶瓷材料等特色材料標桿示范,建成國際一流、國內領先的新型材料產業高地。
 
  ——綠色食品。堅持品牌帶動、融合互動、創新驅動,突出特色鮮明、優勢引領、多業融合,做優做強調味品、預制菜等特色領域,穩固提升方便休閑食品、健康飲料等優勢領域,加快提高優質白酒、農副食品加工等傳統領域市場份額,推動產業規模化、品牌化、多元化發展,打造國家級綠色食品產業集群。
 
  2.加快壯大新興產業。瞄準新科技革命群體性爆發方向,緊扣國家八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方向,重點發展一批基礎支撐型、技術突破型產業,打造5個左右具有世界級競爭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成為全市制造業新的增長引擎和塑造競爭新優勢的主導力量。
 
  ——基礎支撐型產業。依托優勢產業基礎支撐,重點發展衛星互聯網、柔性電子、超高清顯示、智能機器人、工業母機、時尚產業等基礎支撐型產業,成為引領未來發展的支柱型產業。
 
  ——技術突破型產業。加快數字技術、新能源技術、生物技術、綠色技術等領域突破性創新成果產業化,重點發展人工智能、核醫藥、綠色氫能等技術突破型產業。
 
  3.前瞻培育未來產業。把握未來產業變革趨勢,瞄準中長期技術突破和產業化方向,突出“有中生新”和“無中生有”,以延伸、裂變、融合等產業發展模式,重點發展未來智能、未來健康、未來能源、未來空天、未來材料產業,形成成都未來發展的新增長點。
 
  ——未來智能。前瞻研判未來數字經濟深度滲透到生產、生活各方面可能爆發的技術演進方向,聚焦人形機器人、元宇宙、擴展現實(XR)、量子信息、6G、區塊鏈等領域,以場景示范帶動產業發展,打造未來智能產業集群。
 
  ——未來健康。把握人民群眾更加重視生命安全和健康質量的新需求,順應大健康產業技術迭代趨勢,聚焦合成生物、基因和細胞治療、腦機接口、生物安全等領域,打造未來健康產業集群。
 
  ——未來能源。錨定按時按期實現“雙碳”目標,前瞻研究支撐目標實現需要的未來能源增量方向,細化技術攻關圖,加快培育新型儲能、先進核能,打造未來能源產業集群。
 
  ——未來空天。順應空天產業智能化、電動化、綠色化等趨勢,把握空天技術革命性突破機遇期,聚焦電動通航、氫能航空等領域,打造未來空天產業集群。
 
  ——未來材料。瞄準前沿技術、未來產業等發展需求,把握材料領域多學科交叉融合、綠色化智能化等趨勢,聚焦高端膜材料、非硅基材料等,打造未來材料產業集群。
 
  (二)構建特色鮮明、安全韌性的重點產業鏈體系
 
  1.聚焦產業優勢鍛長板。主動服務國家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積極承接國家在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算力等領域的重大生產力布局和重大科技裝置,打造國家產業戰略備份基地。高質量對接沿海地區產業新布局,高水平對接國家“鏈主”企業產業新布局,圍繞重點產業鏈強鏈延鏈環節,加強優質項目、重大平臺、創新團隊引進。建立年度產業鏈“先鋒隊”培育機制,優化調整工作方式、突出產業細分著力點、聚集政府資源精準發力,推進優勢賽道進入國內第一梯隊,顯著提升重點產業鏈的規模長板、技術長板和競爭長板。
 
  2.圍繞長板產業補短板。聚焦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嚙合力,建立重點產業鏈“薄弱缺”環節清單,重點補齊研發設計、系統集成、整機、關鍵零部件等產業鏈核心環節短板,提升產業競爭力。聚焦構建穩定的供應鏈體系,重點補齊集成供應商、數字化平臺等供應鏈重點環節短板,推動“鏈主”企業整合更廣泛區域的上下游要素資源,提高重點產業、重點企業、重點產品區域配套率。聚焦滿足產業基礎配套需求,發揮國家實驗室總平臺、總鏈長牽頭作用,找準“卡脖子”“掉鏈子”薄弱環節,編制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目錄,組織實施一批重大科技專項,重點補齊基礎材料、基礎工藝、工業軟件等產業基礎高級化短板,推進高端芯片、航空裝備、重大新藥、基礎材料等領域共性技術聯合攻關。
 
  3.著眼未來發展育新板。編制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實施方案,瞄準機器人、前沿生物、先進能源、數字智能等戰略新興和未來產業方向,形成一批原創性成果,加快產品化產業化,策源引領產業發展。著力打造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標桿場景,成立場景創新促進中心,加強場景清單梳理挖掘發布,推進未來軌道交通未來產業科技園試點建設,打造未來實驗室、未來工廠、未來交通等未來產業試驗場,創建國家未來產業先導區。著力完善新賽道主動發現和前瞻遴選機制,建立完善涵蓋專家咨詢委員會、新型研發機構、創新策源平臺、天使投資基金、概念驗證中心、新興創業團隊的“6+N”發展機制,加快產業孵化。
 
  (三)構建開放共享、高效協作的區域協同體系
 
  1.深化市域內區縣聯動。深化產業鏈聯動,以建強重點產業鏈為導向,推動同鏈條及相關鏈條區(市)縣基于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等進行差異化布局,共同完善產業鏈上下游配套體系、合力打造產業集群。深化創新鏈聯動,推動中心城區、城市新區發揮創新資源豐富優勢,強化基礎研究能力、科技成果轉化能力,聯動郊區新城打造科技成果轉化基地。深化價值鏈聯動,推動中心城區、城市新區發揮高端要素富集等優勢,積極發展總部型、創新型、微加工型都市工業,賦能全市制造業轉型升級,突出發展先進制造業,超前布局新興產業、未來賽道,持續增強全市工業發展“領頭羊”引領帶動能力。郊區新城突出發展綠色制造業,因地制宜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綠色食品、醫藥健康、新型材料、綠色低碳等產業,積極承接先進地區制造業轉移,加強生態價值轉化,形成工業發展的“生力軍”。
 
  2.構建成都都市圈協作網絡。提升產業鏈競爭力,聚焦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軌道交通、醫療美容、口腔裝備材料、白酒等領域,協同共建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標志性產業鏈。壯大先進制造業集群,建設成德高端能源裝備產業集群創新中心、晶硅光伏產業制造業創新中心等,穩步提升成德高端能源裝備產業集群發展水平。聚焦航空裝備、食品飲料、動力電池等領域,整合區域優勢資源,推動建設成德綿自先進航空裝備制造業產業集群、成都都市圈特色食品產業集群、成眉鋰電先進制造業集群。共建跨區域產業生態圈,加快建設成德眉資同城化綜合試驗區,在統一要素市場、統一政務服務、共建共享高端要素聚集平臺等方面先行先試,推進“總部+基地”“研發+轉化”“終端產品+協作配套”協作模式,加快成德臨港經濟、成眉高新技術、成資臨空經濟產業協作帶融合發展。
 
  3.推進成渝地區產業集群共建。深入實施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行動,共同打造國家戰略產業備份基地。聚焦集成電路、新型顯示等領域,強化產業布局協同,共同爭取國家集成電路生產力布局,高水平共建成渝地區世界級電子信息先進制造業集群。發揮兩地產業優勢,聚焦汽車、軌道交通、通用航空、生物醫藥等領域,編制成渝重點產業鏈全景圖產業圖譜,精準實施一批補鏈延鏈強鏈項目,合力打造新的世界級、國家級、區域級先進制造業集群。依托在蓉在渝高校和科研機構,共同爭取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藥品審評檢查分中心、醫療器械審評檢查分中心和國家工業云制造業創新中心等高能級平臺,共同編制科創資源地圖,聯合開展技術協同攻關和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不斷增強支柱產業集群創新能力。
 
  (四)構建雙向賦能、協調共生的產業融合體系
 
  1.積極發展生產性服務業。聚焦先進制造業體系構建需求,加快發展科技服務、信息服務、產業金融服務等引領型生產性服務,現代商務服務、節能環保服務、流通服務等支撐型生產性服務業,提升專業化、多元化、高端化服務供給能力,賦能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提升引領型生產性服務能級。加快發展科技服務,提升科技策源能力和成果轉化服務水平,推動制造業提升產品附加值、打造新的產業增長點。加快發展信息服務,提升產業數字化水平,強化融合賦能支撐。加快發展產業金融服務,引導更多資金流向制造業,為企業發展注入金融“活水”。夯實支撐型生產性服務業基礎。加快發展現代商務服務,著力提供高效優質的專業服務,促進企業國際國內資源整合、市場拓展。加快發展流通服務,推動數字技術、智能技術深度滲透融合,提升原材料、產品流通效能。加快發展節能環保服務,積極培育新模式新業態,助力工業綠色發展。
 
  2.大力發展服務型制造。積極構建新業態、新模式,培育總集成總承包、共享制造、柔性化定制、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模式,促進制造過程更為智能化、集成化、集約化,提升制造業企業服務投入、服務產出。持續開展服務型制造示范遴選活動,打造一批服務能力強、行業影響大的國家級、省級示范企業、示范項目和示范平臺,加快建設國家級服務型制造示范城市。完善服務規范標準,積極跟蹤國際國內制造業領域服務型制造評價體系、產品和服務標準制訂動態情況,引導企業積極承擔或參與相關技術標準和應用標準制訂,探索開展應用標準的試驗驗證。
 
  3.推進三次產業融合發展。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工業帶動現代服務業發展,依托數字技術加快培育一批新模式新業態。積極推廣認養農業、生物農業、康養農業、AI農業等新模式新業態,提升農業產出效益和附加值。做好機械制造、醫藥保健、食品工業、遺址遺跡、能源利用等工業資源轉化利用,開發工業旅游、文創工業作坊等新場景,積極爭創國家工業旅游示范基地。
 
  (五)構建梯次升位、活力煥發的優質企業體系
 
  1.著力優質企業梯度培育。實施領軍企業培育工程,鼓勵大企業圍繞重點產業鏈布局新領域、新賽道,開展并購重組和投資合作,穩步推進國際化戰略,培育一批產業鏈控制力強的生態主導型企業,沖榜穩榜各類“500強”,建設一批世界一流企業。實施中小企業成長工程,支持企業上規穩規,鼓勵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聚焦細分領域、突破產業鏈關鍵環節,加快培育一批單項冠軍企業(產品)、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隱形冠軍,打造更多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促進企業融通發展,推廣基于供應鏈協同、創新能力共享、數據驅動等大中小企業融通模式,推動大中小企業強化創新能力、生產能力、市場能力等對接,形成大企業引領帶動、中小企業參與共建產業鏈供應鏈的協同發展格局。
 
  2.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增強國企服務戰略大局能力,推動央企、軍工企業在蓉加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布局,支持省屬駐蓉國企、市屬國有企業提升經營管理水平、優化資源配置。營造民營企業良好發展環境,鼓勵民營企業集中精力做強做優制造業,健全平等保護的法治環境,引導民營企業改革創新,促進民營企業規范健康發展,切實降低民營企業成本,實現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建強中德、中法等高能級開放合作平臺,深化與在蓉外資企業合作,大力招引高能級外貿企業和高質量外資項目。
 
  3.完善企業服務體系。持續增強12345親清在線平臺服務功能,深化“AI+政務服務”能力建設,建強用好“蓉易享”“蓉易辦”平臺,健全“12345助企熱線”和“蓉易見”平臺線上線下政企溝通機制,快速響應、高效解決企業問題和訴求,為各類經營主體提供更加便捷、優質、高效、公平的服務。強化全生命周期服務供給,聚焦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轉型期企業個性化需求,加強社會化服務組織建設,精準匹配市場、政策、人才、金融等服務,促進企業加快發展。完善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健全市、縣兩級中小企業服務體系,推動服務資源、系統平臺與工業園區、工業樓宇對接,打造企業身邊的服務體系。
 
  五、構筑新型工業化發展新動能
 
  (一)以科技創新引領高端化發展
 
  1.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健全高成長性科技型中小微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挖掘、培養、扶持機制,持續培育壯大高新技術企業集群。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實施企業研發投入倍增計劃,完善企業研發投入和技術改造激勵機制,鼓勵企業建立研發準備金制度,促進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建立完善企業創新積分指標體系,推動銀行、投資機構依托創新積分實施“投貸聯動”,精準支持科技型企業加快發展。支持企業建立研發機構或研發中心,加快培育國家級、省級、市級企業技術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工業設計中心。
 
  2.做強平臺創新支撐功能。積極布局戰略科技平臺,依托四川大學、中國科學院等高校院所和天府實驗室等平臺,加快國家和省級大科學裝置建設,籌劃建設網絡電磁空間模擬與測試大裝置等儲備項目,形成重大基礎設施集群,集聚力量開展光電技術、生命健康等關鍵領域原始創新和科技攻關。大力建設產業創新平臺,加快推進國家高端航空裝備技術創新中心等建設,積極爭創國家工業云制造創新中心,持續推動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產業創新中心、技術創新中心在蓉落地,帶動高端創新資源集成攻關和重大創新產品孵化轉化。加快完善功能服務平臺,圍繞產業建圈強鏈按領域布局電子設計自動化、檢驗檢測、算力服務等公共服務平臺,建立面向高校院所、企業等主體的中試平臺,推動概念驗證、技術成熟度評價、中試熟化開發和小批量試生產。
 
  3.攻克“卡脖子”核心技術。緊扣國家重大專項和成都產業鏈需求,定期發布核心技術攻關指南,通過“揭榜掛帥”等模式,推動高端芯片、航空裝備、重大新藥、基礎材料等領域攻關突破。主動承接國家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工程,深入推進首臺套裝備、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軟件示范應用。支持行業領軍企業聯合在蓉科研院所和其他企業,加快組建以成果轉化為導向的產業技術研究院、產業創新聯盟等新型研發機構,協同開發“硬核科技”重大創新產品。推動高校院所優質學科、重點實驗室、高層次人才與重點產業鏈精準對接,聚焦產業園區急需領域開展“訂制研發”,構建逆向技術創新鏈條。
 
  4.打通科技產業轉化連接點。深入開展校企雙進系列活動,定期發布企業技術需求清單、可轉化成果清單,持續提升成果發現、挖掘、策劃和轉化服務專業水平。深化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南交通大學等環高校知識經濟圈建設,支持綜合性科創空間建設,布局建設概念驗證中心和技術轉移服務等機構,提升技術溢出承接能力。組建技術轉移聯盟,做強國家技術轉移西南中心、成渝地區技術轉移聯盟、天府國際技術轉移中心等服務機構功能,引進培育知名技術轉移機構和平臺,加快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和產業化應用。開展科技成果評價改革試點,完善科技成果評價與金融機構、投資公司聯動機制,探索政府首購、訂購創新產品制度,建立創新產品推廣應用的容錯免責機制,推動科技成果價值早發現、早實現。優化完善場景孵化機制,為新技術新產品應用落地提供場景資源。
 
  (二)以數實融合加速智能化轉型
 
  1.加快數字技術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加深“傳統產業不等于落后動能”的認識,聚焦家具、輕紡、化工、食品等傳統制造行業,持續實施“上云用數賦智”“千企數改升級”“云行天府”等行動,大力推廣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加快傳統產業技術革新和設備更新,提升價值創造能力。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和市場化相結合方式,為家具、輕紡、化工、食品等領域重點企業提供“一對一”“點對點”的數字化咨詢診斷服務,引導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聯合裝備供應商、軟件開發商研發精準匹配傳統行業需求的解決方案,量身定制企業級智能化改造解決方案。
 
  2.推動數字化改造升級。提升制造業中小企業應用智能化技術改造升級能力,圍繞裝備聯網、業務系統云化等方向重點突破,加速工藝流程優化、技術裝備升級。鼓勵制造業龍頭骨干企業對標世界和國內智能制造領先水平,圍繞設計、生產、管理、服務等制造全過程開展智能化升級,優化組織結構和業務流程,強化精益生產。制定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和智慧供應鏈建設指南,探索聚能協同的“平臺工廠”、智能高效的“數字工廠”、靈活敏捷的“柔性工廠”、輕量共享的“云端工廠”等多種智能工廠形態,支持更多企業建設小燈塔企業,沖刺全球“燈塔工廠”。著力打造面向典型場景和細分行業的系統解決方案,推進工藝、裝備、軟件、網絡的系統集成和深度融合,健全完善解決方案應用推廣生態,促進供需精準對接。
 
  3.加快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應用。全面升級通信網絡基礎設施,加快5G網絡與千兆光網協同建設,打造算間智聯、高速融合的傳輸網絡,提升網絡運載力。依托成都智算中心和超算中心等算力基礎設施,精準構建“數據中心+智算+超算+邊緣計算”多層次算力設施體系,提升信息計算力。積極參與打造中國“存儲谷”,布局下一代基于內存網絡的先進存儲系統和用于云邊協同的分布式存儲系統,提升數據存儲力。構建工業互聯網平臺支撐體系,支持龍頭企業打造更多國內領先的“雙跨”工業互聯網平臺,聚焦細分領域打造一批區域優勢明顯的特色型、專業型平臺。
 
  (三)以節能降碳推動綠色化發展
 
  1.深入實施綠色制造。實施工業綠色園區創建工程,支持創建國家、省級綠色園區,建設完善園區綠色共享基礎設施,推動廢水集中治理、余熱余壓資源梯級優化利用和固廢綜合利用,探索園區綜合能源資源一體化解決方案。支持創建綠色工廠,梯度構建國家、省級綠色工廠培育庫,分層分級打造一批專業化綠色工廠。開展綠色供應鏈管理,聚焦汽車、電子信息、大型成套裝備及機械等重點領域實施綠色供應鏈管理示范,鼓勵重點企業建立綠色供應鏈信息平臺,加強綠色供應鏈標準化建設,優化完善重點環節綠色供應鏈標準。
 
  2.全面推動各行業低碳轉型。有序推進可再生能源電力、天然氣、氫能等清潔能源替代煤炭、石油等傳統石化燃料,著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構建清潔高效低碳的工業用能結構。開展減碳零碳負碳技術、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等綠色技術攻關,重點圍繞鑄造、鍛造、焊接、熱處理等基礎制造工藝,推廣輕合金精密塑性成形技術、焊接材料技術等重點綠色制造技術應用。廣泛實施工業產品綠色設計,圍繞生態環境影響大、產品涉及面廣、產業關聯度高的行業,健全綠色設計推行機制,構建綠色設計平臺。強化節能監察,實現重點用能行業企業節能監察全覆蓋,大力實施新建和技改項目節能審查,強化重點用能單位節能排污監測,推行重點用能企業免費節能診斷,鼓勵企業推行易拆解、易分類、易回收的產品設計方案,加強工業資源綜合利用。
 
  3.積極倡導綠色消費。挖掘綠色消費市場潛力,激發綠色消費需求,圍繞綠色食品、綠色居住、綠色交通等重點領域,全方位促進生產方式和消費模式向綠色低碳轉型,健全綠色消費制度政策體系和體制機制。全面提升綠色產品和服務供給能力,強化綠色消費服務支撐,推行涵蓋上中下游各主體、產供銷各環節的全生命周期綠色供應鏈制度體系,推動電子商務、商貿流通等綠色創新和轉型,帶動上游供應商和服務商生產領域綠色化改造。加強綠色消費宣傳,鼓勵下游企業、商戶和居民開展綠色采購,增加低碳工業產品消費比重,實現消費結構綠色轉型升級。
 
  六、增強新型工業化體系支撐
 
  (一)增強全方位多元化的金融支撐
 
  1.建設多層次制造業發展基金。發揮產業基金對做強主導產業、捕捉未來賽道的重要作用,統籌構建制造業發展基金體系,帶動社會資本投資。建立完善企業全生命周期產業基金服務體系,加快設立成都天使投資基金、并購基金和S基金,開展“投新、投早、投小、投硬”。協同市級國企平臺建立和完善專業化子基金體系,實現重點產業鏈全覆蓋。優化基金評價體系和盡職免責機制,根據產業細分領域、投資企業階段、投資規模等,科學確定市和區(市)縣政府(管委會)或國有企業出資設立的種子基金、天使基金、股權投資基金等風險容忍度。
 
  2.加強金融產品和服務供給。加強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鼓勵金融機構與部門合作創新開發銀稅通、稅易貸等信用類金融產品,用好用活“壯大貸”“科創貸”“園保貸”“制惠貸”等政策性產品,支持企業降本增效。鼓勵企業發行企業債、短期融資券等新型債務融資工具。推動各類融資擔保公司做大做強,鼓勵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對企業給予低費率銀行貸款擔保支持;引導融資擔保機構增量降費并給予擔保代償補貼,支持中小企業融資增信。鼓勵大中型商業銀行單列制造業專項信貸計劃,提高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比重。完善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擴大金融租賃服務覆蓋面。加快推進金融數字化轉型,以數字技術豐富和優化金融產品供給,擴展金融服務覆蓋范圍,深化金融服務的滲透率,構建大模型金融應用生態。
 
  3.完善產融深度對接機制。充分發揮成都作為中心城市對高端要素資源的集聚作用,推動上交所西部基地、深交所西部基地、北交所西部基地功能提檔升級,打造輻射中西部地區的資本市場交易服務中心,為產業發展聚集國內外資本。實施產融對接行動,組織開展投融資專項對接活動,統籌協調銀、保、投、擔、管等金融機構,提升企業融資多元性、可得性、便利性和實用性。搭建產融合作平臺,運用數字技術建設金融綜合服務平臺,定期收集重點產業和重點項目融資需求,建立臺賬形成企業融資需求“白名單”推送至金融機構,打通融資信息通道。
 
  (二)打造高素質專業化的人才隊伍
 
  1.創新“高精尖缺”人才引育模式。順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對人才需求結構、專業能力的新變化新要求,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才理念,加快推行“云端工程師”等引才用才模式,試點專家智力對接。動態更新成都市人才開發指引目錄,建立核心產業鏈人才數據庫,制定重點產業鏈人才選聘清單,搭建人才供需對接平臺,借助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提高人才供需對接精準性。深化高端人才培養產教融合,由重點高校、科研院所、龍頭企業組建領軍人才培育聯合體,按照“市場點單、院校筑基、企業鑲鉆”的培養邏輯定制化輸出一批本土高層次領軍人才。建立“高精尖缺”人才服務“一事一議”機制,創新接軌國際的頂尖人才職稱評定機制,精準制定資金資助、人才安居、子女入學等獎勵政策。
 
  2.壯大實用型技能人才隊伍。依托全市重點高校、科研院所、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產業創新中心等優勢科教資源,建設一批專業化人才培養基地,打造一批實用型技能人才載體平臺。推動職業院校與企業共建一批具有輻射引領作用的技能人才實訓基地和產業學院,支持行業重點企業參與技術人才培養全過程,推動企業前移培養環節,同高校一起設計培養目標、制定培養方案、實施培養過程。聚焦全市重點布局的新興產業、前瞻謀劃的未來產業細分賽道,建立實用型急需緊缺人才需求目錄,引導在蓉高校和職業院校依據需求目錄調整學科設置。鼓勵核心技術人才參加國際國內高水平行業展會、行業培訓等交流活動,拓寬人才工作視野。
 
  3.打造優秀企業家隊伍。實施優秀企業家培育計劃,聚焦重點產業領域,加大企業家培養力度,分年度定期評選卓越企業家,支持更多優秀企業家沖刺全國優秀企業家。聚焦重點產業鏈,分行業舉辦龍頭企業家座談會、青年企業家論壇等交流活動,為企業搭建分享經驗、找尋商機的各類平臺,促進企業家深度交流合作。大力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聯合主流媒體加大對重點企業、典型案例的宣傳推廣力度,營造尊重企業家、關愛企業家、支持企業家的良好氛圍。
 
  (三)強化精細化集約化的用地保障
 
  1.強化工業用地有效保障。加強工業土地供給,堅持增量拓展、存量提質兩端發力,科學編制工業空間布局規劃,加快構建“四帶多片”的市域工業空間結構。用好工業用地管控紅藍控制線,對紅線內現狀工業園區、基礎較好的連片工業用地予以嚴格保護,對藍線內的工業用地在2035年前予以保留。建立全域統籌的留白用地管控機制,實施未來戰略空間和功能空間留白,為城市可持續發展和高水平治理預留空間。
 
  2.推動土地集約高效利用。全面實施新增工業用地“標準地”供應和彈性供地模式,針對不同產業、不同類型工業項目特點,采取短期出讓、長期出讓、租賃及使用標準廠房等方式,實行差別化供地。提升園區用地經濟密度,開展低效閑置工業用地清理處置,探索自主改造、依法轉讓、兼并重組、產業嫁接、協商共建、協議置換、限期開發、有償收回等多路徑用地退出方式。提高產業用地利用效率,放寬多層廠房建設準入限制,擴大分割出讓比例,分類指導、有力有序推進“工業上樓”,鼓勵中小企業購買使用標準廠房。
 
  3.加強工業用地全生命周期服務與管理。實施工業項目準入、開(竣)工、投達產、“畝產效益”評價等全過程管理。定期更新全市工業項目分行業準入控制指標,明確工業用地的產業準入、投資強度、畝均稅收、畝均產出、容積率、建筑密度、能耗標準、環境標準等控制性指標,并將其納入土地出讓條件、出讓合同和監管協議。落實履約監管責任,開展“畝產論英雄”評價,組織工業項目達產/到期考核及復核,實施達標考核后辦證和最低分割面積約束,對工業項目履約情況進行評價考核。
 
  (四)建設高韌性智慧化的新型能源體系
 
  1.增強能源供應能力。立足超大城市發展需求,結合能源受端城市特征,適度超前規劃建設能源基礎設施,加快推動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拓寬綠色低碳電源保障通道,推進受電通道擴容,優化城市主網架,加緊實施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電工程,加快形成500千伏“立體雙環”網架結構。大力推進新能源汽車充換電站和充電樁建設,加快構建布局合理、便捷高效的充換電網絡。完善油氣基礎設施體系,穩步擴大天然氣產量,提升天然氣管網高效輸配與互聯互通水平,按照“新建一批、改建一批”的思路,優化成品油供應網絡,適度超前謀劃綜合能源站發展布局,確保能源高效可及。
 
  2.提升能源管理水平。優化城市用能營商環境,對標國際國內先進水平,持續提升用能審批、可靠供能等服務,切實保障產業高質量發展用能需求。加強城市“能源大腦”建設,借助大數據支撐和智能監控系統,將能源系統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實現城市能源狀態實時可視化。完善能源標準和統計監測體系,健全非化石能源統計體系,加強能源領域污染物排放數據的監測分析,參與分布式光伏、氫能等新能源領域的行業標準制定。
 
  3.強化能源安全保障。支持新型儲能設施示范應用,推動電源側異地配建新型儲能電站,加快電網側新型儲能設施建設,鼓勵用戶側新型儲能設施建設,探索智慧電廠、虛擬電廠等多元融合應用場景和商業模式,促進源網荷儲一體化發展。提升常態電源應急備用裕量,適度超前謀劃部署一批能源領域重大項目,推進金堂、大邑等地抽水蓄能電站項目,建設天然氣調峰電站。細化安全保障情景,提前謀劃制定能源供應保障應急響應預案、主動錯避峰負荷響應政策、精細化負荷管理措施、多領域節約用電調劑壓減負荷倡議等保障方案,全力保障城市能源穩定供應。
 
  七、發揮新型工業化主導作用
 
  (一)以新型工業化促進信息化
 
  1.激發數據資源價值創造力。建立跨行業、跨部門、跨層級的工業數據共享、回流機制,打造高能級行業數據資源集成平臺,推動全市工業數據實現“雙向”共享共用,提高數據開放共享水平。圍繞數實融合的典型場景,支持產業上下游企業探索“以數換數”新模式,推動產業數據的互通有無和場景融合。完善人工智能數據標注庫,促進研發自然語言、多模態、認知等超大規模智能模型,探索運用專業模型打造數據訓練基地。積極培育數據要素交易市場,參與建設四川數字資產交易中心,搭建數據流通監管平臺,探索跨區域數據流通模式,建立數據資源治理制度體系,構建數據資源質量評估體系和定價機制。
 
  2.深度賦能智慧城市建設。引導企業圍繞公共安全、公共管理、公共服務、經濟運行、城市交通、醫療衛生等重點方向,打造一批典型應用場景,創新一批新興技術,研發一批智慧產品,促進智慧城市建設項目、場景、技術、需求有效對接。培育一批物聯網、人工智能、衛星互聯網、量子信息等新技術融合領域的高新技術企業,抓好AI大模型催生的變革性突破機遇,促進數字技術進一步賦能城市治理,推動社會治理、民生服務等經濟社會深度智能化發展。探索三維數字仿真、虛擬現實技術等新技術在智慧城市建設中的應用,持續建好“云上一座城”。
 
  3.筑牢安全發展保護屏障。構建特色鮮明、安全可靠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強化安全應急新技術、新產品、新材料和新工藝研發,形成平戰結合、快速響應的安全應急產業體系,提升城市經濟韌性。持續推進安全防護技術研究,培養專業安全人才隊伍,統籌數據安全保障,提高風險研判和預警能力、應急救援能力,促進城市治理效能提升,提高城市管理韌性。立足不同區域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要素稟賦和發展優勢,持續優化工業、生產性服務業布局,促進城市空間布局調整,增強城市空間韌性。推動公共安全風險感知裝備、減災裝備、救援裝備的研發和應用,發展軟件開發、智能制造、安全裝備、物聯網等關聯產業,打造公共安全科技服務基地和公共安全產業集群,提升韌性城市建設產品服務供給水平。
 
  (二)以新型工業化支撐新型城鎮化
 
  1.推動城市空間布局持續優化。推動城市更新與產業發展同步升級,在符合城市總體規劃的條件下,進一步促進產業、科技、人口等要素資源優化組合,推動交通、居住、教育、醫療、文化等服務設施科學布局,打造功能配套完善、彰顯文化風貌、體現生態宜居的產業社區,打破產業空間形態和城市功能邊界,推動傳統經濟開發區和產業園區轉型升級為職住平衡、產城融合的新型城市空間。挖掘地下空間開發潛力,適度探索城市地下交通樞紐、地下綠肺、地下商業中心和地下能源儲存等創新開發模式,擴大城市發展空間。
 
  2.推動高質量就業促進共同富裕。推動企業向產業鏈價值鏈中高端拓展,穩定和增加高品質就業崗位,推動勞動者薪酬水平穩步提升。強化創業帶動作用,持續推動創業環境優化提升,鼓勵企業人員、科技人員等開展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培育接續有力的就業新動能。以企業需求為牽引,持續優化高校院所學科設置,帶動人才供給結構優化,探索企業、高校、科研院所聯合人才培養新模式,構建涵蓋高技能人才培訓、急需緊缺人才培訓、轉崗轉業培訓、儲備技能培訓等多元化人才培訓體系,促進勞動者技能素質提升。
 
  3.促進優質工業發展成果共享。面向人民群眾不同層次需求,增強“成都造”新品供給。擴大個性化定制產品供給,在消費電子、定制家居、國潮漢服、時尚美妝、玩具、科幻等領域打造一批具有市場拓展性的新銳產品。針對老年人、嬰幼兒、殘疾人等特殊人群,加強特殊醫學食品、康復醫療設備等領域產品供給,提升適應人口結構變化趨勢的產品供應能力。針對人民生活和公共服務典型場景,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在醫療健康、文教娛樂、安防監控、公共交通等領域應用,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三)以新型工業化助力農業現代化
 
  1.推進農業高效發展。研發推廣大中型高性能、智能化、綠色農業機械以及輕簡、高效、復合型農機裝備,推動農業生產供應鏈、精深加工鏈、品牌價值鏈同構,打造一批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和農業產業強鎮。開展數字種植養殖示范,建設一批智慧農業園區,健全農業數字化管理運營平臺,提升農業生產經營活動全生命周期數字化水平。推動物流與農業融合互動,鼓勵物流企業向供應鏈兩端延伸服務范圍,探索共建農產品專業化區域性物流體系。
 
  2.推進農業綠色發展。鼓勵企業大力開展以農業綠色生產為重點的科技聯合攻關,推動綠色防控產品研發與生產,探索發展循環農業技術,研發一批廢棄物高效轉化設備,持續減少農資廢棄物。研發生產一批工廠化農業、規模化養殖、農漁機械、屠宰加工及儲存運輸的節能裝備,提升農業領域能源利用效率。鼓勵企業重點圍繞生物育種、生物肥料、生物飼料、生物農藥等方向開展生物技術研究,推出一批新一代農業生物產品,促進生物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與推廣。
 
  3.推進農業重點產業鏈現代化發展。聚力做強現代種業、農機裝備、農產品精深加工等重點產業鏈,依托成德綿高端農機裝備產業帶,培育農機裝備產業先進制造業集群,推動主食加工、休閑食品、凈菜加工、預制菜等業態發展,提升農業產業附加值。大力發展種子保護、種子培育、品種檢測等關鍵裝備,加大應用現代生物和信息技術開展育種攻關力度。持續發揮農村電商對農產品市場流通效率提升作用,做好地方特色館建設,提升農村電商品牌價值和市場影響力。
 
  八、保障措施
 
  (一)全面加強黨的領導
 
  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頭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務,堅決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型工業化的重要論述、來川視察重要指示精神,深刻把握新時代新征程推進新型工業化的基本規律,強化系統思維,把高質量發展要求貫穿于規劃實施全過程。大力激發領導干部、市場主體等干事創業的積極性,匯聚政產學研用各方力量,為推進新型工業化作出實踐和示范,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萬千氣象的成都篇章。
 
  (二)加強規劃組織實施
 
  由成都市制造強市建設領導小組統籌新型工業化發展中長期規劃實施,按照“近期任務盡快分解落實、中長期戰略盡快謀劃部署”要求,制定規劃實施總體方案,細化分解到責任部門、責任區(市)縣。深化產業建圈強鏈,聚焦重點產業和細分賽道,健全專班推進機制,抽調市級部門、區(市)縣、國有平臺公司等專業力量組建專班,打破部門思維、本位主義,全面提升產業發展的系統性、專業性和專注力。
 
  (三)加強發展政策支撐
 
  全面落實國家、省級各項支持新型工業化和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相關政策,在先行示范、產業集群建設、產業備份基地打造等爭取更多支持。根據宏觀經濟形勢、產業發展趨勢,創新政策支持方式,動態更新產業發展、科技創新、企業培育等政策,不斷優化產業政策工具包。聚焦推進新型工業化工作要求,補齊金融、人才、土地、能源等政策“真空”和短板,增強政策的體系性、完備性。用好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工具,優化政策研究、制定、實施全流程,增強政策的有效性、實用性,著力解決企業“政策不好找”“申請多頭報”“進度看不到”等問題。
 
  (四)加強規劃考核評估
 
  統籌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評價、產業建圈強鏈評估等工作,對規劃目標進行逐年分解,落實到具體責任單位。強化過程監督,對工業經濟指標異動、滯后的區(市)縣加強指導、督查,協助解決重大項目引進、載體建設、要素保障等方面的問題。強化終端問效,將目標完成情況納入單位考評體系,作為資金支持、職務晉升、績效考核等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