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三角經濟區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互動關系研究
來源:— 發布日期:2016年05月 日期:2016-05-06 點擊:次
產業是發展之基, 就業是民生之本, 兩者事關國計民生, 而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關系協調與否是衡量經濟健康發展的重要標志。國內外關于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變動關系的研究已碩果累累 。“配第—克拉克定理” 揭示了三次產業間勞動力的轉移規律。該定理指出:隨著經濟發展和人均國民收入提高, 勞動力一般由第一產業向第二產業轉移, 再由第二產業轉移至第三產業 。在此基礎上, 庫茲涅茨進一步指出:當工業化達到一定階段后,第二產業就不可能再大量吸收勞動力, 只有第三產業才有較強的勞動力吸附能力 。錢納里和塞爾奎因則指出, 在發展中國家, 產業結構轉換普遍先于就業結構轉換 。國內學者戴志敏、 丁峰和郭露采用協調評價模型對長三角地區 16 個地級市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的耦合協調發展程度進行了測算。楊霞、 單德朋對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民族地區產業結構和就業結構的動態演化過程進行了細致分析。王慶豐、 黨耀國利用灰色關聯方法對中國就業結構滯后產業結構的時間進行了測算, 得出中國就業結構調整滯后于產業結構5 年。類似的研究還有很多, 但目前還沒有學者對我國西三角經濟區的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互動關系進行過研究, 而這對于實現該地區經濟健康快速發展, 改善就業具有重要的意義。
西三角經濟區貫通以重慶、 成都為中心的成渝經濟區和以西安為中心的關中城市群, 整合了西南、 西北兩大經濟重心, 致力于打造僅次于長三角、 珠三角和環渤海的中國經濟第四增長極。自 1999 年我國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以來, 西部地區經濟持續快速增長, 西三角經濟區作為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的高地, 區域內產業結構和就業結構已經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一、 西三角經濟區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演變
1.西三角經濟區產業結構的演變庫茲涅茨等人研究發現, 產業結構的演變呈現以下規律:隨著經濟的發展, 產業結構的重心會由 “ 一二三” 到 “ 二一三” (或 “ 二三一” )再到 “ 三二一” 的順序轉換 。
可知, 西部大開發以來, 全國的產業結構演變軌跡符合這一規律, 但西三角經濟區的產業結構卻有著其獨特的演變軌跡。2000—2003 年, 西三角經濟區三次產業結構呈現 “ 三二一” 的發展格局。2004—2013 年, 三次產業結構轉變為 “ 二三一” 趨勢, 且在此期間, 三次產業結構間的比重變化明顯。第一產業產值占 GDP 的比重由 2004 年的17.32%下降到2013 年的10.73%, 與第二產業產值比重的差距日益增大;第二產業產值占 GDP 的比重由 2004 年的43.05%上升到 52. 37%, 上升了 9. 32%;第三產業產值占GDP 的比重由 2004 年的 39. 64%下降到 36. 90%, 與第二產業產值比重的差距也日益增大, 不過近兩年的差距微縮。由此可見, 近年來西三角經濟區第一產業的發展速度明顯不如第二、 三產業, 而第三產業發展緩慢, 不如第二產業。
2.西三角經濟區就業結構的演變隨著經濟的發展, 西三角經濟區的就業結構不斷優化。 西部大開發以來, 雖然西三角經濟區第一產業對勞動力的需求總量是最大的, 但此需求呈負增長趨勢, 第一產業就業比重持續下降(近兩年有所緩和), 這無疑加快了該區域的工業化進程。第二、 三產業就業比重穩步上升, 且第三產業就業比重高于第二產業的就業比重, 兩者差距穩定在 10% 左右。
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處于完全協調狀態 。自我國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以來, 西三角經濟區三次產業結構偏離度的變動情況根據以上分析可見, 西三角經濟區第一產業的產業結構的偏離度始終為負, 且其絕對值較大, 呈波動上升趨勢。這說明了第一產業的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協調性逐年變差, 西三角經濟區第一產業的就業份額大于其產值份額, 第一產業對剩余勞動力的吸收和轉移壓力較大。西三角經濟區第二產業的產業結構偏離度始終為正值, 總體上呈下降趨勢, 但仍大于第一產業結構偏離度的絕對值 。這說明該地區第二產業的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的協調性較差, 且不如第一產業兩者的協調性。此外, 第二產業的產值份額遠大于其就業份額, 這表明第二產業還可以吸收大量的勞動力。西三角經濟區第三產業的產業結構偏離度為正, 且小于第一產業的結構偏離度絕對值, 呈逐年下降趨勢, 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協調性明顯加強。該地區第三產業的產值份額大于就業份額, 西三角經濟區第三產業仍存在具有大量勞動力遷入的空間。由此可見, 西三角經濟區三次產業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的協調性由強到弱依次為第三產業、第一產業、 第二產業;三次產業吸納勞動力的空間由大到小分別是第二產業、 第三產業、 第一產業。
二、 結論與建議
1.結論研究表明, 西部大開發以來, 西三角經濟區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的變動關系具有以下幾個特點:①該地區產業結構的演變軌跡沒有遵循一般規律, 而是呈“三二一” 到 “二三一” 的轉變趨勢, 第二產業的發展速度遠遠超過第三產業, 成為推動該地區經濟增長的主導力量。②該地區就業結構不斷優化, 但產業結構的演變明顯超前于就業結構的演變。③該地區經濟發展促進了就業水平的提高, 但促進作用非常有限。④第一產業的發展對就業有 “擠出” 效應, 第二、 三產業的發展對就業主要表現為“吸入” 效應, 且第二產業對勞動力的吸納能力大于第三產業。⑤三次產業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的協調性由強到弱依次為第三產業、 第一產業、 第二產業。⑥三次產業吸納勞動力的空間由大到小分別是第二產業、 第三產業、 第一產業。總之, 西三角經濟區第一、 二產業的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協調性較差;第一產業對剩余勞動力的吸收和轉移壓力較大;第二產業雖然是拉動地區經濟增長的主力, 但是并沒有帶動大量的就業增長;第三產業發展較緩慢, 面臨著轉型升級的巨大壓力。
2.建議為了緩解西三角經濟區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的不協調狀態, 促進經濟與就業的同步增長, 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優化產業與就業結構。
第一, 促進第一產業剩余勞動力的內部吸收并向第二、 三產業轉移。首先, 要大力發展該地區具有資源優勢、 文化特色等優勢產業的特色農業項目, 建立具有標準化、 規模化的農業生產基地和集餐飲、 娛樂、 購物等各項服務于一體的生態旅游區, 通過創造大量的就業崗位來帶動就業。其次, 加大對農產品深加工企業的扶持力度, 積極培育與引導農產品龍頭企業, 發揮其帶動作用,推動對農產品的深加工, 延伸農業產業鏈, 促進就業。
第三, 鼓勵農村小鄉鎮企業、 私營企業和個體經濟的發展, 增加就業, 盡可能使一部分農村剩余勞動力在第一產業實現內部吸收。第四, 積極引導第一產業的剩余勞動力向第二、 三產業的轉移, 實現勞動力資源的合理利用。
第二, 大力拓展第二產業的就業空間, 增強該產業部門的就業吸納能力。首先, 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用信息技術等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 提升產業層次, 在轉型升級中釋放發展潛力, 創造更多新的就業崗位, 增加就業。其次, 第二產業的勞動密集型加工制造業仍是現階段該地區經濟和就業增長的重要組成部分, 可通過發展那些關聯度高的技術密集型產業, 促進和帶動勞動密集型加工制造業的發展,增強其創造新需求、 開拓新市場的能力, 擴大就業。
此外, 中小型工業企業具有很強的吸納就業的能力, 需要政府在政策上進行鼓勵和支持。
第三, 優化第三產業的發展模式, 促進轉型升級。
大力發展新型金融保險業、 現代物流業、 信息服務業等新型服務業, 不斷擴展第三產業的發展空間, 提高第三產業對經濟增長和對就業的貢獻率。此外, 傳統服務業中的批發和零售業、 住宿和餐飲業等行業仍是該地區解決就業問題的重要力量, 因此應不斷優化其發展模式。
例如, 傳統零售業與電子商務相結合, 既能維持傳統零售業在零售市場中的優勢, 也能保證勞動者就業的需求。
第四, 努力改善該地區的人力資本結構。結合西三角經濟區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的需要, 相關部門應大力開展職業培訓和再教育, 提高勞動者的技能與素質, 培育出大量適用性的專業技術人才(如機械制造、電子通訊、 物流管理、 金融貿易等專業技術人才), 使勞動者的技能可以滿足不同崗位的要求, 緩解就業的結構性矛盾, 促進就業。此外, 國家也應制定一些優惠政策鼓勵沿海發達地區和西三角地區流出去的優秀人才回到本地區工作, 為該地區的經濟發展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相關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