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无码WWW免费视频_亚洲一区AV无码少妇电影_蜜桃臀无码内射一区二区三区_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精品日本

Network

當前位置:主頁 > 新聞中心 > 區域經濟研究 >

當前東部沿海地區經濟運行分析及政策思考

來源:未知 日期:2015-08-21 點擊:

  2015年1月至5月,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發展保持平穩增長,但增速逐漸趨緩并有持續回落跡象,主要經濟指標分化明顯。一方面,當前經濟運行中一些積極因素和新興力量正在逐步積累,結構調整有效推進,轉型升級初見曙光。另一方面,經濟運行穩中有憂,不確定因素也在逐漸增多,比如,市場需求仍然疲軟、中小企業困難增多、企業投資信心不足、房地產走勢不明朗、金融風險尚未見底,等等。總體來看,當前經濟下行的總體態勢沒有逆轉,經濟企穩的基礎還不牢固,預計全年呈現“低開、穩走、向好”態勢,實現預期增長目標仍有一定難度。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應從積極引導市場預期、有效推動內需擴張、促進經濟提質增效、持續釋放市場活力等方面靈活施策,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2015年1月至5月,面對更為復雜的國內外環境和經濟下行壓力,東部沿海地區經濟保持平穩增長,一季度地區經濟增速總體高于全國平均水平,預計上半年各地區增速與一季度持平,但內生動力仍顯不足,主要經濟指標分化明顯。為進一步掌握當前經濟運行的總體情況,客觀分析下半年宏觀經濟走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調研組于6月10日至19日赴浙江、江蘇兩省實地調研,并結合上半年省區市經濟形勢分析座談會情況,對當前東部沿海地區經濟運行情況進行研判。

  東部沿海地區經濟運行的總體情況

  在全球經濟復蘇依然疲軟、面臨的困難比去年更大的背景下,東部沿海地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主動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扎實推進各方面工作,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指標保持在合理區間,但增速趨緩并有持續回落跡象。主要表現在:

  工業運行總體平穩,增速趨于回落。1月至5月,除上海、浙江外,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超過7%,比去年同期回落2.5個百分點左右。其中,福建、江蘇分別增長9.3%、8.1%,位居東部沿海地區前列;浙江工業增長逐漸企穩,增速降幅有所收窄,比一季度回落0.4個百分點,但與1月至4月持平。相比之下,上海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0.4%,是國際金融危機以來的同期最低值,增幅回落3.9個百分點。1月至5月,工業用電量保持平穩增長,江蘇、廣東、浙江工業用電量分別增長1.2%、1%、0.5%,上海工業用電量同比下降0.2%。

  投資增長穩中趨緩,結構性分化開始呈現。1月至5月,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3.5%,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1個百分點,廣東、福建增速位居前列,分別增長17.7%、17.2%,但總體增幅也都開始回落。從調研情況看,江蘇固定資產投資增幅回落最快,比去年同期回落6.3個百分點,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同比僅增長4.3%,低于當期投資增幅6.6個百分點,其中億元以上新開工項目數同比下降15.2%,但增速降幅有所收窄,回落情況總體好于全國。與此同時,投資的結構性分化在不同行業開始顯現。一方面,傳統產業投資增幅趨緩,房地產投資增速總體偏低,除上海外,其他省份平均回落10個百分點左右。另一方面,以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為代表的新興產業投資增速明顯。比如,浙江的計算機通信和電子設備制造業,江蘇的商務、交通運輸、居民服務等現代服務業投資增長都在20%以上。

  外貿出口增長乏力,增速降幅不一。1月至5月,外貿出口僅增長0.2%,低于全國平均水平0.5個百分點。上海、江蘇、山東出現了負增長,且增速降幅有所擴大。其中,上海出口增長——4.3%,增幅同比回落7.4個百分點;江蘇出口累計增幅自2月份起連續3個月回落,5月份轉為負增長;山東出口增長——1%,降幅比一季度擴大0.1個百分點。浙江、福建出口分別增長2.6%、3.3%,剔除2月份季節性因素影響,前4個月出口也連續出現負增長,但出口降幅逐月收窄。總體來看,上半年東部沿海地區出口增速會在低位區徘徊,外貿出口形勢并未真正改善,下行壓力依然較大。調研中了解到,這主要與人民幣匯率相對升值、外資企業對出口的支撐作用減弱、傳統行業國際競爭力弱化等因素有關。

  企業效益穩步提升,引領轉型步伐加快。在全國工業利潤處于下行壓力的背景下,東部沿海地區企業效益有所改善,利潤保持適度增長。今年前4個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9628.5億元,除山東外,其它五省市增長超過8%,但增幅總體有所回落,其中廣東增速同比下降最多,回落21.4個百分點。調研發現,江蘇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總體較好、利潤貢獻率較高,1月至4月實現利潤總額2633.9億元,增長16.3%,增速同比提高0.9個百分點;企業虧損情況有所好轉,企業虧損面19.3%,虧損企業虧損額280億元,同比下降2.2%。此外,小微工業企業利潤增速迅猛,廣東增長了202.7%。浙江小微企業對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長貢獻率達67.5%。

  就業、物價基本穩定,社會民生持續改善。1月至5月,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漲幅控制在1.5%左右,基本維持在全國平均水平,上海物價漲幅相對偏高,CPI上漲2.4%,但漲幅同比回落0.3個百分點。就業形勢總體比較穩定,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下。雖然潛在風險在積累,但并沒有達到爆發的程度。與此同時,仍需警惕“隱性失業”問題,特別是伴隨過剩產能化解和產業轉型升級,一些企業雖然沒有裁員但工人的就業質量明顯下降。社會民生持續改善,各省財政對民生領域的投入力度不斷加大,城鄉居民收入增長總體快于GDP同期增速。

  經濟運行中的積極變化與不確定因素

  當前經濟運行中的積極變化增多,支撐未來經濟發展的新動力、新亮點在逐步呈現。江蘇、浙江兩地調研中的實際感受尤為深刻:倒逼轉型的思路更加清晰、創新驅動引領的步伐更加堅實、推進改革的力度更加務實。但同時要看到,經濟運行中的不確定性因素也在增多,穩增長、控風險難度仍然較大。

  ——結構調整有效推進,轉型升級初見曙光

  一是工業結構持續改善,綠色發展取得新成效。1月至5月,江蘇、浙江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超過20%,增加值增速高于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經濟結構由工業主導轉向服務業主導的趨勢更加明顯。一季度,江蘇、浙江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別為48.5%和64%,其中,江蘇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58.8%。工業能耗降幅較為明顯。1月至5月,江蘇七大高耗能行業綜合能源消耗比去年同期回落5.5個百分點,廣東工業能源消耗同比下降4.3%,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7個百分點。

  二是投資結構不斷優化,PPP模式有序推進。在國家和各地有關鼓勵加大公共投入政策帶動下,重大基礎設施和民生項目投資快速增長,江蘇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投資增長21.4%,衛生和社會工作投資增長72.6%。工業領域更加注重技術改造投資。1月至5月,浙江、山東工業技改投資增長12.8%和17.9%,分別占全省工業投資的68.4%和53.1%。廣東工業技改投資增長78.5%,21個地級市中有7個市增速超過100%。民間投資增長加快,江蘇、山東的民間投資高于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投資領域逐步拓寬,水電氣生產和供應、交通運輸、居民服務等重要基礎設施領域的投資增長高達40%以上。目前,在江蘇、浙江等省試點的PPP模式推進情況總體良好,有關各省已經建立了PPP項目儲備庫,江蘇今年已簽約4項重大項目,落實社會資本投資額47億元。

  三是新經濟業態發展迅猛,市場活力持續釋放。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經濟業態保持強勁發展勢頭。1月至5月,浙江、廣東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企業通過公共網絡實現網絡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37.1%和57.8%。廣東跨境電子商務進出口值達10.3億元,居全國首位。江蘇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單位中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58.8%,商務服務業增長12.7%。與此同時,在各項改革有力推進下,創新創業市場活力繼續釋放。截至4月底,浙江全省在冊市場主體436.5萬戶,增長14%;注冊資本總額8.6萬億元,增長36.6%。市場主體總量居全國第4位,人均擁有量居全國首位。

  四是各項改革穩步推進,轉型升級成效初顯。近年來,浙江積極主動、科學謀劃,大力推進“四單一網”試點、義烏國際貿易綜合改革和全國現代服務業綜合試點,重點培育信息網絡經濟、先進裝備制造業、健康生物制造等千億元產業。與此同時,不斷完善倒逼機制,通過開展“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專項行動,以“四換三名”、“兩化”融合、能耗“雙控”等為主要手段,加快推進小微企業集聚發展,“組合拳”推進工業轉型升級初見曙光。江蘇以實施轉型升級工程和工業強省建設六大行動為抓手,通過制定政策規劃、推動高端發展、促進技術進步、加深“兩化”融合、推進集約集聚五個方面舉措,推進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成效顯著。

  ——經濟運行穩中有憂,不確定因素逐漸增多

  一是市場需求仍然疲軟。部分先導性指標仍處在收縮區間。5月份,全國制造業PMI為50.2,比上月提高0.1個百分點,仍處于榮枯線的邊緣,市場預期并不樂觀。上海制造業PMI為49.3,短期難有實質性好轉。江蘇、廣東、浙江、福建四省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下降3.8%、3%、2.9%、2.8%。江蘇、浙江已經是連續41個月下降,本輪PPI下行呈現波動幅度收窄、持續時間更長、CPI和PPI走勢背離等特點,工業領域存在一定程度的結構性“通縮”。

  二是中小企業困難增多。從企業用工情況看,一些東部沿海省份的用工成本普遍上漲10%以上,現行有關勞動用工的政策法規不利于企業對員工的規范管理。從資金情況看,中小企業普遍反映銀行貸款利率高于基準利率20%—50%,金融機構貸款更偏好大型企業或政府融資平臺項目。貸轉存款、貸轉承兌、借款搭售等行為較為普遍,擔保、評估、公證等融資相關費用較高,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仍然較為突出。此外,還有一些工業企業產品存貨、應收賬款偏高,鹽城的個別企業應收賬款占銷售比例接近40%,只有依靠證券融資維持生產。截至4月底,江蘇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兩項資金”占比達38.2%。

  三是企業投資信心不足。受國內外市場需求疲軟、部分行業產能嚴重過剩、各類要素成本不斷攀升、環保約束壓力逐漸加大等影響,企業擴大生產的意愿有所減弱,投資觀望情緒加重。二季度,江蘇省工業景氣調查顯示,53%的企業未來半年無投資打算。特別是今年以來,股票市場的火爆行情吸引了很大一部分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將原本用于技改、研發和擴大再生產的自由資金、流動資金等投入股市,不僅影響工業企業發展后勁,更形成了一股脫實入虛的風氣。

  四是房地產走勢仍不明朗。受“330新政”、銀行降息、稅收優惠等利好政策影響,房地產市場有所回暖,商品房銷售面積明顯增長,住宅價格開始企穩。雖然商品房銷售情況初見好轉跡象,但房地產開發企業資金鏈仍然十分緊張,各地商品房庫存積壓嚴重,開發商投資意愿普遍不強。1月至5月,除上海外,其他各省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均出現不同程度的回落。浙江、江蘇商品房新開工面積同比下降33.9%和38.7%,而去庫存都位于歷史較高水平,預計商品房消化周期為31.2個月,住宅消化周期為23個月。從長期看,房地產市場發展階段出現了重大變化,區域間分化較為明顯,我國住房市場已經從過去的供不應求轉為供求總體平衡、局部過剩。

  ——金融風險尚未見底,財稅收支矛盾日益突出

  一是企業信貸風險仍有上升趨勢。部分銀行機構逾期類、墊款類貸款迅速上升,這部分貸款變為不良的可能性較大。資金鏈、擔保鏈風險仍然偏高。1月至4月,浙江、江蘇全省金融機構不良貸款率為2.31%和1.41%,分別比年初上升0.36個和0.15個百分點。目前,企業信貸風險主要集中在制造業、批發與零售、房地產和建筑業等領域。由于互保圈、擔保鏈代償風險向上傳染,企業經營環境有所惡化,不良貸款暴露的區域、行業均有所擴散,中型企業信貸風險也呈上升趨勢,風險管控壓力在加大。

  二是實體信貸投放仍然較為低迷。一方面,制造業貸款有效需求不足問題比較突出。去年下半年以來,江蘇的制造業貸款占比明顯回落,其中有5個月的當月制造業貸款已經出現凈減少。另一方面,央行釋放的大量資金中有相當規模流向置換政府債務、政府主導的基建項目或政府融資平臺,還有大量資金向證券、理財產品流動,擠占了實體經濟的資金供應。此外,較高的不良貸款率也影響了銀行放貸積極性。

  三是影響財政增收的不利因素交織。與經濟運行態勢相適應,并疊加“營改增”、清費減稅等減收因素,財政緊平衡將成為常態,財稅收支矛盾也將日益突出。其一,行業稅收增長總體仍較低。1月至5月,浙江省二、三產業稅收比去年全年分別回落3.9個和0.7個百分點。其二,稅收增收區域較為集中,但基礎不夠穩固。杭州以占全省27.7%的規模實現對浙江財政46.4%的增收貢獻。其三,土地類收入下降影響了可用財力。1月至5月,浙江省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下降57.1%,同比減少870.71億元。與此同時,財政的剛性支出絲毫沒有減弱,財政收支平衡難度加大。

  下半年基本走勢及相關政策思考

  總體來看,當前經濟下行的總體態勢沒有逆轉,經濟運行分化態勢更趨明顯,經濟企穩的基礎還不牢固,但一些積極因素和新興力量正在逐步積累。綜合判斷,下半年東部沿海地區經濟增長可能小幅上揚,全年呈現“低開、穩走、向好”態勢,實現全年預期增長目標仍有一定難度,需要加大結構性改革和定向調控力度,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有效把握政策著力點,積極引導市場預期

  一方面,要以更加平和的態度對待穩增長。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時候,中央政府既要向下傳導壓力,更要傳遞信心,不能因一時的經濟增速波動而過度刺激,也不能一味地運用傳統政策工具應對新問題,關鍵在于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其一,找準穩增長與調結構之間的政策平衡點,不利于調結構的短期刺激政策要審慎出臺。其二,把握穩增長政策出臺的有利時機,加強宏觀經濟形勢預判和市場預期引導。其三,提高政策調控的針對性和精準性,針對不同區域和行業靈活實施定向調控,同時確保調控不出現逆向傳導。

  另一方面,要從穩定預期的角度發揮政策作用。上半年,國家陸續出臺了降準降息、減稅降費、降低電價、增發債券等一系列重大舉措,這些對于促進當前經濟平穩增長和穩定市場預期都具有積極作用。今后一個時期,要進一步加大新興產業投資、發揮消費新業態的政策支持力度。圍繞各項政策舉措,研究出臺具有可操作性的投資補助、財政補貼、貸款貼息等配套政策,切實提高各項政策措施的透明度。

  ——加快結構轉型升級,推動有效內需擴張


  一是謀劃一批經濟效益兼顧社會民生的投資項目。充分依托 “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等國家重大戰略,加快推進新興產業和工業技改項目投資,加大對市政基礎設施、棚戶區改造等重大項目建設投資。推廣運用PPP模式引導社會資本參與投資。完善《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實施細則,牢固樹立政府的契約意識和信用意識。

  二是挖掘消費需求潛力與培育新興消費業態并重。一方面,應盡快出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實施細則,逐步建立擴大消費長效機制,不斷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費能力。另一方面,促進旅游、文化、教育等傳統消費升級,培育信息消費、移動互聯網等新業態,加快旅游、健康、養老等生活性服務業發展。

  三是推進外貿結構優化和模式創新。進一步加大外貿品牌建設,擴大自主品牌出口,加快外貿出口基地和外貿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繼續完善外貿扶持政策,盡快出臺進出口環節收費“正面清單”,進一步推進貿易便利化。不斷創新監管方式,支持跨境貿易電子商務、“市場采購”貿易方式、外貿綜合服務企業等外貿新業態發展。

  ——堅持創新驅動引領,促進經濟提質增效

  一是加快傳統產業技術升級、設備更新和綠色低碳改造,支持企業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重點發展軟件和信息服務、節能環保服務、工業設計等,推進生產性服務業和制造業融合發展。二是支持重大轉型升級項目建設,包括行業關鍵基礎材料、核心基礎零部件、先進技術工藝等方面的重大項目建設。三是加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應用型科技研發,推進自主創新裝備技術產業化。四是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抓好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和科技型小微企業培育。

  ——不斷推進各項改革,持續釋放市場活力

  企業普遍反映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有些涉及體制機制方面,短期內的政策措施很難見到實效,最終必須通過改革提升市場效率,減輕中小企業負擔。比如,進一步加大金融創新力度,支持民營資本參股入股村鎮銀行、地方性銀行等小金融機構。清理取消不合理收費項目,特別要增加貸款成本定價透明度,杜絕不合理的變相收費行為。建議制定銀行核銷不良貸款的扶持政策或稅收優惠,盡快出臺規范互聯網金融發展的政策法規。深化行政審批制度和商事制度改革,著力優化審批服務流程,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全面推行“三證合一”。

  (作者單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辦公廳 --- 龍海波


主頁 > 新聞中心 > 區域經濟研究 >

當前東部沿海地區經濟運行分析及政策思考

2015-08-21 來源:未知 點擊:

  2015年1月至5月,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發展保持平穩增長,但增速逐漸趨緩并有持續回落跡象,主要經濟指標分化明顯。一方面,當前經濟運行中一些積極因素和新興力量正在逐步積累,結構調整有效推進,轉型升級初見曙光。另一方面,經濟運行穩中有憂,不確定因素也在逐漸增多,比如,市場需求仍然疲軟、中小企業困難增多、企業投資信心不足、房地產走勢不明朗、金融風險尚未見底,等等。總體來看,當前經濟下行的總體態勢沒有逆轉,經濟企穩的基礎還不牢固,預計全年呈現“低開、穩走、向好”態勢,實現預期增長目標仍有一定難度。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應從積極引導市場預期、有效推動內需擴張、促進經濟提質增效、持續釋放市場活力等方面靈活施策,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2015年1月至5月,面對更為復雜的國內外環境和經濟下行壓力,東部沿海地區經濟保持平穩增長,一季度地區經濟增速總體高于全國平均水平,預計上半年各地區增速與一季度持平,但內生動力仍顯不足,主要經濟指標分化明顯。為進一步掌握當前經濟運行的總體情況,客觀分析下半年宏觀經濟走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調研組于6月10日至19日赴浙江、江蘇兩省實地調研,并結合上半年省區市經濟形勢分析座談會情況,對當前東部沿海地區經濟運行情況進行研判。

  東部沿海地區經濟運行的總體情況

  在全球經濟復蘇依然疲軟、面臨的困難比去年更大的背景下,東部沿海地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主動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扎實推進各方面工作,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指標保持在合理區間,但增速趨緩并有持續回落跡象。主要表現在:

  工業運行總體平穩,增速趨于回落。1月至5月,除上海、浙江外,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超過7%,比去年同期回落2.5個百分點左右。其中,福建、江蘇分別增長9.3%、8.1%,位居東部沿海地區前列;浙江工業增長逐漸企穩,增速降幅有所收窄,比一季度回落0.4個百分點,但與1月至4月持平。相比之下,上海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0.4%,是國際金融危機以來的同期最低值,增幅回落3.9個百分點。1月至5月,工業用電量保持平穩增長,江蘇、廣東、浙江工業用電量分別增長1.2%、1%、0.5%,上海工業用電量同比下降0.2%。

  投資增長穩中趨緩,結構性分化開始呈現。1月至5月,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3.5%,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1個百分點,廣東、福建增速位居前列,分別增長17.7%、17.2%,但總體增幅也都開始回落。從調研情況看,江蘇固定資產投資增幅回落最快,比去年同期回落6.3個百分點,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同比僅增長4.3%,低于當期投資增幅6.6個百分點,其中億元以上新開工項目數同比下降15.2%,但增速降幅有所收窄,回落情況總體好于全國。與此同時,投資的結構性分化在不同行業開始顯現。一方面,傳統產業投資增幅趨緩,房地產投資增速總體偏低,除上海外,其他省份平均回落10個百分點左右。另一方面,以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為代表的新興產業投資增速明顯。比如,浙江的計算機通信和電子設備制造業,江蘇的商務、交通運輸、居民服務等現代服務業投資增長都在20%以上。

  外貿出口增長乏力,增速降幅不一。1月至5月,外貿出口僅增長0.2%,低于全國平均水平0.5個百分點。上海、江蘇、山東出現了負增長,且增速降幅有所擴大。其中,上海出口增長——4.3%,增幅同比回落7.4個百分點;江蘇出口累計增幅自2月份起連續3個月回落,5月份轉為負增長;山東出口增長——1%,降幅比一季度擴大0.1個百分點。浙江、福建出口分別增長2.6%、3.3%,剔除2月份季節性因素影響,前4個月出口也連續出現負增長,但出口降幅逐月收窄。總體來看,上半年東部沿海地區出口增速會在低位區徘徊,外貿出口形勢并未真正改善,下行壓力依然較大。調研中了解到,這主要與人民幣匯率相對升值、外資企業對出口的支撐作用減弱、傳統行業國際競爭力弱化等因素有關。

  企業效益穩步提升,引領轉型步伐加快。在全國工業利潤處于下行壓力的背景下,東部沿海地區企業效益有所改善,利潤保持適度增長。今年前4個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9628.5億元,除山東外,其它五省市增長超過8%,但增幅總體有所回落,其中廣東增速同比下降最多,回落21.4個百分點。調研發現,江蘇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總體較好、利潤貢獻率較高,1月至4月實現利潤總額2633.9億元,增長16.3%,增速同比提高0.9個百分點;企業虧損情況有所好轉,企業虧損面19.3%,虧損企業虧損額280億元,同比下降2.2%。此外,小微工業企業利潤增速迅猛,廣東增長了202.7%。浙江小微企業對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長貢獻率達67.5%。

  就業、物價基本穩定,社會民生持續改善。1月至5月,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漲幅控制在1.5%左右,基本維持在全國平均水平,上海物價漲幅相對偏高,CPI上漲2.4%,但漲幅同比回落0.3個百分點。就業形勢總體比較穩定,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下。雖然潛在風險在積累,但并沒有達到爆發的程度。與此同時,仍需警惕“隱性失業”問題,特別是伴隨過剩產能化解和產業轉型升級,一些企業雖然沒有裁員但工人的就業質量明顯下降。社會民生持續改善,各省財政對民生領域的投入力度不斷加大,城鄉居民收入增長總體快于GDP同期增速。

  經濟運行中的積極變化與不確定因素

  當前經濟運行中的積極變化增多,支撐未來經濟發展的新動力、新亮點在逐步呈現。江蘇、浙江兩地調研中的實際感受尤為深刻:倒逼轉型的思路更加清晰、創新驅動引領的步伐更加堅實、推進改革的力度更加務實。但同時要看到,經濟運行中的不確定性因素也在增多,穩增長、控風險難度仍然較大。

  ——結構調整有效推進,轉型升級初見曙光

  一是工業結構持續改善,綠色發展取得新成效。1月至5月,江蘇、浙江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超過20%,增加值增速高于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經濟結構由工業主導轉向服務業主導的趨勢更加明顯。一季度,江蘇、浙江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別為48.5%和64%,其中,江蘇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58.8%。工業能耗降幅較為明顯。1月至5月,江蘇七大高耗能行業綜合能源消耗比去年同期回落5.5個百分點,廣東工業能源消耗同比下降4.3%,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7個百分點。

  二是投資結構不斷優化,PPP模式有序推進。在國家和各地有關鼓勵加大公共投入政策帶動下,重大基礎設施和民生項目投資快速增長,江蘇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投資增長21.4%,衛生和社會工作投資增長72.6%。工業領域更加注重技術改造投資。1月至5月,浙江、山東工業技改投資增長12.8%和17.9%,分別占全省工業投資的68.4%和53.1%。廣東工業技改投資增長78.5%,21個地級市中有7個市增速超過100%。民間投資增長加快,江蘇、山東的民間投資高于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投資領域逐步拓寬,水電氣生產和供應、交通運輸、居民服務等重要基礎設施領域的投資增長高達40%以上。目前,在江蘇、浙江等省試點的PPP模式推進情況總體良好,有關各省已經建立了PPP項目儲備庫,江蘇今年已簽約4項重大項目,落實社會資本投資額47億元。

  三是新經濟業態發展迅猛,市場活力持續釋放。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經濟業態保持強勁發展勢頭。1月至5月,浙江、廣東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企業通過公共網絡實現網絡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37.1%和57.8%。廣東跨境電子商務進出口值達10.3億元,居全國首位。江蘇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單位中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58.8%,商務服務業增長12.7%。與此同時,在各項改革有力推進下,創新創業市場活力繼續釋放。截至4月底,浙江全省在冊市場主體436.5萬戶,增長14%;注冊資本總額8.6萬億元,增長36.6%。市場主體總量居全國第4位,人均擁有量居全國首位。

  四是各項改革穩步推進,轉型升級成效初顯。近年來,浙江積極主動、科學謀劃,大力推進“四單一網”試點、義烏國際貿易綜合改革和全國現代服務業綜合試點,重點培育信息網絡經濟、先進裝備制造業、健康生物制造等千億元產業。與此同時,不斷完善倒逼機制,通過開展“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專項行動,以“四換三名”、“兩化”融合、能耗“雙控”等為主要手段,加快推進小微企業集聚發展,“組合拳”推進工業轉型升級初見曙光。江蘇以實施轉型升級工程和工業強省建設六大行動為抓手,通過制定政策規劃、推動高端發展、促進技術進步、加深“兩化”融合、推進集約集聚五個方面舉措,推進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成效顯著。

  ——經濟運行穩中有憂,不確定因素逐漸增多

  一是市場需求仍然疲軟。部分先導性指標仍處在收縮區間。5月份,全國制造業PMI為50.2,比上月提高0.1個百分點,仍處于榮枯線的邊緣,市場預期并不樂觀。上海制造業PMI為49.3,短期難有實質性好轉。江蘇、廣東、浙江、福建四省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下降3.8%、3%、2.9%、2.8%。江蘇、浙江已經是連續41個月下降,本輪PPI下行呈現波動幅度收窄、持續時間更長、CPI和PPI走勢背離等特點,工業領域存在一定程度的結構性“通縮”。

  二是中小企業困難增多。從企業用工情況看,一些東部沿海省份的用工成本普遍上漲10%以上,現行有關勞動用工的政策法規不利于企業對員工的規范管理。從資金情況看,中小企業普遍反映銀行貸款利率高于基準利率20%—50%,金融機構貸款更偏好大型企業或政府融資平臺項目。貸轉存款、貸轉承兌、借款搭售等行為較為普遍,擔保、評估、公證等融資相關費用較高,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仍然較為突出。此外,還有一些工業企業產品存貨、應收賬款偏高,鹽城的個別企業應收賬款占銷售比例接近40%,只有依靠證券融資維持生產。截至4月底,江蘇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兩項資金”占比達38.2%。

  三是企業投資信心不足。受國內外市場需求疲軟、部分行業產能嚴重過剩、各類要素成本不斷攀升、環保約束壓力逐漸加大等影響,企業擴大生產的意愿有所減弱,投資觀望情緒加重。二季度,江蘇省工業景氣調查顯示,53%的企業未來半年無投資打算。特別是今年以來,股票市場的火爆行情吸引了很大一部分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將原本用于技改、研發和擴大再生產的自由資金、流動資金等投入股市,不僅影響工業企業發展后勁,更形成了一股脫實入虛的風氣。

  四是房地產走勢仍不明朗。受“330新政”、銀行降息、稅收優惠等利好政策影響,房地產市場有所回暖,商品房銷售面積明顯增長,住宅價格開始企穩。雖然商品房銷售情況初見好轉跡象,但房地產開發企業資金鏈仍然十分緊張,各地商品房庫存積壓嚴重,開發商投資意愿普遍不強。1月至5月,除上海外,其他各省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均出現不同程度的回落。浙江、江蘇商品房新開工面積同比下降33.9%和38.7%,而去庫存都位于歷史較高水平,預計商品房消化周期為31.2個月,住宅消化周期為23個月。從長期看,房地產市場發展階段出現了重大變化,區域間分化較為明顯,我國住房市場已經從過去的供不應求轉為供求總體平衡、局部過剩。

  ——金融風險尚未見底,財稅收支矛盾日益突出

  一是企業信貸風險仍有上升趨勢。部分銀行機構逾期類、墊款類貸款迅速上升,這部分貸款變為不良的可能性較大。資金鏈、擔保鏈風險仍然偏高。1月至4月,浙江、江蘇全省金融機構不良貸款率為2.31%和1.41%,分別比年初上升0.36個和0.15個百分點。目前,企業信貸風險主要集中在制造業、批發與零售、房地產和建筑業等領域。由于互保圈、擔保鏈代償風險向上傳染,企業經營環境有所惡化,不良貸款暴露的區域、行業均有所擴散,中型企業信貸風險也呈上升趨勢,風險管控壓力在加大。

  二是實體信貸投放仍然較為低迷。一方面,制造業貸款有效需求不足問題比較突出。去年下半年以來,江蘇的制造業貸款占比明顯回落,其中有5個月的當月制造業貸款已經出現凈減少。另一方面,央行釋放的大量資金中有相當規模流向置換政府債務、政府主導的基建項目或政府融資平臺,還有大量資金向證券、理財產品流動,擠占了實體經濟的資金供應。此外,較高的不良貸款率也影響了銀行放貸積極性。

  三是影響財政增收的不利因素交織。與經濟運行態勢相適應,并疊加“營改增”、清費減稅等減收因素,財政緊平衡將成為常態,財稅收支矛盾也將日益突出。其一,行業稅收增長總體仍較低。1月至5月,浙江省二、三產業稅收比去年全年分別回落3.9個和0.7個百分點。其二,稅收增收區域較為集中,但基礎不夠穩固。杭州以占全省27.7%的規模實現對浙江財政46.4%的增收貢獻。其三,土地類收入下降影響了可用財力。1月至5月,浙江省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下降57.1%,同比減少870.71億元。與此同時,財政的剛性支出絲毫沒有減弱,財政收支平衡難度加大。

  下半年基本走勢及相關政策思考

  總體來看,當前經濟下行的總體態勢沒有逆轉,經濟運行分化態勢更趨明顯,經濟企穩的基礎還不牢固,但一些積極因素和新興力量正在逐步積累。綜合判斷,下半年東部沿海地區經濟增長可能小幅上揚,全年呈現“低開、穩走、向好”態勢,實現全年預期增長目標仍有一定難度,需要加大結構性改革和定向調控力度,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有效把握政策著力點,積極引導市場預期

  一方面,要以更加平和的態度對待穩增長。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時候,中央政府既要向下傳導壓力,更要傳遞信心,不能因一時的經濟增速波動而過度刺激,也不能一味地運用傳統政策工具應對新問題,關鍵在于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其一,找準穩增長與調結構之間的政策平衡點,不利于調結構的短期刺激政策要審慎出臺。其二,把握穩增長政策出臺的有利時機,加強宏觀經濟形勢預判和市場預期引導。其三,提高政策調控的針對性和精準性,針對不同區域和行業靈活實施定向調控,同時確保調控不出現逆向傳導。

  另一方面,要從穩定預期的角度發揮政策作用。上半年,國家陸續出臺了降準降息、減稅降費、降低電價、增發債券等一系列重大舉措,這些對于促進當前經濟平穩增長和穩定市場預期都具有積極作用。今后一個時期,要進一步加大新興產業投資、發揮消費新業態的政策支持力度。圍繞各項政策舉措,研究出臺具有可操作性的投資補助、財政補貼、貸款貼息等配套政策,切實提高各項政策措施的透明度。

  ——加快結構轉型升級,推動有效內需擴張


  一是謀劃一批經濟效益兼顧社會民生的投資項目。充分依托 “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等國家重大戰略,加快推進新興產業和工業技改項目投資,加大對市政基礎設施、棚戶區改造等重大項目建設投資。推廣運用PPP模式引導社會資本參與投資。完善《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實施細則,牢固樹立政府的契約意識和信用意識。

  二是挖掘消費需求潛力與培育新興消費業態并重。一方面,應盡快出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實施細則,逐步建立擴大消費長效機制,不斷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費能力。另一方面,促進旅游、文化、教育等傳統消費升級,培育信息消費、移動互聯網等新業態,加快旅游、健康、養老等生活性服務業發展。

  三是推進外貿結構優化和模式創新。進一步加大外貿品牌建設,擴大自主品牌出口,加快外貿出口基地和外貿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繼續完善外貿扶持政策,盡快出臺進出口環節收費“正面清單”,進一步推進貿易便利化。不斷創新監管方式,支持跨境貿易電子商務、“市場采購”貿易方式、外貿綜合服務企業等外貿新業態發展。

  ——堅持創新驅動引領,促進經濟提質增效

  一是加快傳統產業技術升級、設備更新和綠色低碳改造,支持企業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重點發展軟件和信息服務、節能環保服務、工業設計等,推進生產性服務業和制造業融合發展。二是支持重大轉型升級項目建設,包括行業關鍵基礎材料、核心基礎零部件、先進技術工藝等方面的重大項目建設。三是加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應用型科技研發,推進自主創新裝備技術產業化。四是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抓好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和科技型小微企業培育。

  ——不斷推進各項改革,持續釋放市場活力

  企業普遍反映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有些涉及體制機制方面,短期內的政策措施很難見到實效,最終必須通過改革提升市場效率,減輕中小企業負擔。比如,進一步加大金融創新力度,支持民營資本參股入股村鎮銀行、地方性銀行等小金融機構。清理取消不合理收費項目,特別要增加貸款成本定價透明度,杜絕不合理的變相收費行為。建議制定銀行核銷不良貸款的扶持政策或稅收優惠,盡快出臺規范互聯網金融發展的政策法規。深化行政審批制度和商事制度改革,著力優化審批服務流程,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全面推行“三證合一”。

  (作者單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辦公廳 --- 龍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