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探索養老新模式
來源:—— 發布日期:2015年08月 日期:2015-08-14 點擊:次
在中國太(tai)陽(yang)城(cheng)集(ji)團(tuan)董事(shi)局主席朱鳳泊(bo)眼里,中國的(de)養(yang)(yang)(yang)老(lao)產業一直(zhi)面臨兩大(da)結構(gou)性差異:一是(shi)建國前(qian)養(yang)(yang)(yang)老(lao)需(xu)求與“50”后養(yang)(yang)(yang)老(lao)需(xu)求的(de)差別;二是(shi)城(cheng)市養(yang)(yang)(yang)老(lao)與農村養(yang)(yang)(yang)老(lao)的(de)差別,這兩大(da)差異也(ye)是(shi)當前(qian)養(yang)(yang)(yang)老(lao)市場所面臨的(de)兩大(da)挑戰。如(ru)何來(lai)迎接這樣的(de)挑戰呢?
朱鳳泊解釋道,“會飛的房子”就是為老人深度療養度假的場所,目前已經在國內外設立了40多個營地,老人可以在太陽城營地所在的任何一個國家度假。可以拿出房地產當中未售的房子和老年公寓沒有出租的房子去迎接這些本來不該住進來的人,滿足他們的需求,提前把空置房變為現金收入。
養老模式的核心在于養老服務而非地產,而且養老地產不是簡單的房產開發,在中國(西部)老年住區發展高峰論壇上,眾多參會業內人士紛紛表達了這一觀點。做好養老地產需要將養老事業的發展、運營和服務放在核心位置,從開發商轉變為服務商。
美國水印養老社區中國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汪勇認為,中國養老產業市場需要培育,但當前是進入養老社區領域最佳時機。以美國為例,美國持有型養老社區規模跟酒店行業資產價值相當,而中國市場化養老社區剛剛起步,面臨著諸多挑戰,中國的市場培育潛力很大,在模式上可以借鑒比較成功的美國養老模式。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調查發現,目前社會上主要有“四路”企業進入養老住區,即地產商主導的養老住區、大型國企主導的養老住區、金融機構主導的養老住區和運營機構主導的養老住區。但是普遍經營狀況并不理想,很多企業靠其他業務來支撐養老服務項目的運行。
中國目前有5萬家養老機構,但在養老服務體系中依舊面臨著三大難題,北京瑞健國際護理暨瑞典皇家護理學院董事長李季男說,一是設施硬件、服務質量良莠不齊;二是專注點集中在通過硬件來提升服務質量,對直接提供服務的核心軟件關注不夠;三是國際權威的服務星級評價體系鳳毛麟角,對于養老產業剛需的老年失能失智癥照護的評價體系完全處于空白狀態。尤其是在當前養老機構“四缺”階段(缺乏完整教育培訓知識體系;缺乏正確行業引導品牌效應;缺乏應對高端需求的能力;缺乏國際資源有效對接平臺),整個行業市場急需建立一個具有功能性、高效性和創新性的健康養老服務體系。
據中國社科院老年研究所測算,目前中國養老市場規模約為4萬億元,到2030年則有望增加至13萬億元。近兩年,看到養老商機的房企們,紛紛“試水”養老地產,從一線房企萬科的隔代親情模式幸福匯老年公寓、保利的會員制醫養模式和熹會到綠城的旅游養生模式烏鎮雅園、親和源的社區化養老,甚至二三線城市的很多中小型房企紛紛試圖打造養老地產項目,然而面對市場需求大、運營時間長、盈利低、回報慢等現實問題,與高調宣布進入養老地產時相比,各企業在實際運營中態度趨于謹慎。
“80%的老人選擇太陽城就是因為有醫院,醫療的支撐是養老服務、是養老產業重要的內容。太陽城的解決方案,重要的是會飛的房子給低齡老人什么樣的生活,這樣的生活是以健康維護為要素的全程360度的一種健康維護。”朱鳳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