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清河經濟開發區:以資源節約、循環經濟激發綠色活力
來源:未知 日期:2019-05-16 點擊:次
近年來,清河經濟開發區牢固樹立和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產業發展綠色化、平臺建設綠色化、創新服務綠色化的“三化”建設為抓手,堅持創新驅動、開放帶動、改革促動,全面提升開發區綠色發展水平。2018年10月,清河經濟開發區被國家工信部認定為“國家級綠色園區”,成為河北省第二家、邢臺市唯一一家獲得國家綠色制造體系示范園區稱號的縣域省級開發區。
一、以軍民融合、循環經濟、綠色低碳為理念,推動產業發展綠色化
清河經濟開發區圍繞優化提升羊絨、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戰略性稀貴金屬三大特色支柱產業,培育壯大信息技術、軍民融合、循環經濟、智慧城市、節能環保五大新興產業,加快構建“3+5”縣域經濟現代產業體系,以存量綠色化、增量高新化為路徑,加快推進產業綠色創新發展。
羊絨產業推進有機智能化。清河羊絨產業素有“世界羊絨看中國,中國羊絨看清河”的美譽。形成了從養殖、分梳、紡紗到制衣的全產業鏈。年加工各類無毛絨5萬噸,其中山羊絨5000噸,占到全國總量的60%、世界總量的40%,年產各類羊絨制品3600萬件。該產業通過引進內蒙等地的有機羊絨原料,建立大數據中心和高效智能紡紗工廠,全力打造綠色、環保、節能的羊絨全產業鏈,實現工業自動化與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并創新“絨倉”新型羊絨資本運作模式,掌握國際羊絨價格市場話語權。其中,宇騰公司是我區羊絨產業的龍頭企業,該公司在鄂爾多斯草原建有5萬畝牧場和2畝飼料基地,按照美國和歐盟有機條例標準,以天然綠色為理念進行畜牧養殖,遠離化學產品和轉基因的影響,產出的羊絨通過了具有國際權威性的“cu有機認證”,紡出了叫響國際市場的“M.ORO”有機紗線,推動了開發區羊絨加工的綠色創新與變革。2018年10月,宇騰公司被國家工信部認定為“國家級綠色工廠”。
汽車及零部件產業新能源化。開發區汽車零部件產業涵蓋五大類上千個品種,其中密封條、濾清器、操縱鋼索分別占國內市場的20%、30%、40%,被認定為“中國汽車零部件制造基地”。御捷汽車實現了清河由零部件制造向整車制造的跨越,該公司是我國唯一擁有皮卡、廂式物流車、MPV、SUV整車和新能源乘用車生產資質的高新技術企業。該公司堅持小微型、輕量化、智能化的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實現了與長城汽車的合資合作成立領途新能源汽車公司,進一步夯實了在全國新能源汽車標桿企業的地位。
戰略性稀貴金屬產業循環化。清河開發區是全國最大的廢舊硬質合金集散地,并已發展成為我國軍工和高端裝備制造業關鍵性基礎材料的重要生產研發基地、國家“城市礦產”示范基地和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重點建設園區。中航上大公司是一家由中航集團與我縣民營企業合資建設的混合所有制的軍工企業,該企業通過回收航空航天高溫合金返回料進行再生循環利用,年產高溫合金等稀貴金屬材料20萬噸,主要用于航空航天等先進武器的關鍵戰略性材料,開創了我國關鍵戰略材料高值、高效、高技術再生循環利用的綠色發展模式。中航上大公司現已被列為全國唯一的國家稀有金屬再生利用示范工程、國家重點產業振興和技術改造專項、國家級區域性大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基地。
此外,我們還以推進羊絨、汽車及零部件和稀貴金屬三大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為重點,以構建“橫向耦合、縱向鏈接、融合發展”的工業生態鏈網為目標,建立企業內部小循環、園區層面中循環和社會層面大循環產業鏈,積極推動綠色生產、綠色制造、綠色發展,全力打造國家級循環化改造示范園區。
二、以資源集約、人文生態、功能融合為理念,推動平臺建設綠色化
清河經濟開發區以生態綠色發展理念,堅持以科學規劃引領,以配套設施生態化、城市發展融合化、項目用地集約化和環保安監規范化,全力打造宜居宜業、人文生態的產業新城。
配套設施生態化。一是大力實施“花海水城”項目,建立“海綿園區”。充分利用清河縣豐富的水資源,整合現有灌排體系,實施區域調水,引水造湖,打造河湖連通的河網體系,構筑新城發展框架,為城市發展、生產、生活提供“人水和諧”的生態水環境基礎。二是創新投融資模式,采用EPC、PPP等方式實施雨污分流、集中供熱、污水處理廠改擴建、污泥處置等工程,實現企業生產廢水收集率、集中處理率和達標排放率均達100%。投資10.2億元的清水河區域生態綜合治理工程PPP項目,還被列入國家PPP示范項目,并獲國家800萬元以獎代補資金支持。
產城發展融合化。構建城市生活港以及以羊絨、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戰略性稀貴金屬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為特色的產業組團,以職業教育改革創新示范區、科技成果轉化創新示范區為特色的教育組團,以工業旅游區“羊絨小鎮”、文化旅游區“貝州古鎮”、生態旅游區“山楂小鎮”為特色的旅游組團“一核三組團”功能布局的青陽新區,在核心區建設總部經濟平臺,以高標準高新技術企業孵化中心及配套設施,吸引高新技術企業入駐,全力打造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特色微中心。
項目用地集約化。一是抓保障。2017年以來我們積極申請土地儲備專項債券2.3億元,對貢獻率低的企業和項目采用回租、回購等方式,實現“騰籠換業”。2017年以來盤活閑置土地1100畝,“騰籠換鳥”置換優質項目12個,建設多層廠房50萬平,為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提供堅實的土地保障。二是嚴把關。通過嚴把“項目準入關”、“規范用地關”和“批后監管關”,對固投低于5000萬元、強度低于250萬元/畝的項目不再單獨供地,上百個中小項目入駐中小企業科技園,實現資源共享、集聚發展,在有限的空間內積極的向天空要效益、向先進設備要效益、向高新技術要效益,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步伐。
環保安監規范化。大力實施生態環境、安全生產攻堅行動,聘請環保、安監等專業機構,為企業提供全方位業務知識培訓和政策指導,規范提升企業檔案和環保、安監設備,建立一企一檔。同時,建立安監、環保智慧平臺和大數據中心,全力打造綠色平安智慧開發區。
三、以“整潔、廉潔、便捷”為理念,推動創新服務綠色化
清河經濟開發區大力推進機制再造、流程再造、效率再造、服務再造,大力發揚“熱情、精細、高效、親清”的“店小二”精神,提供“媽媽式”服務,切實解決市場主體反映最突出的問題,著力營造宜居宜業、近悅遠來的營商環境。
審批服務“不見面”。根據河北省“雙創雙服”和邢臺市“兩不見面”改革要求,我們圍繞“創新、強企、解難、惠民”主題,創新“線下一中心、線上一張網”機制,構建“三簡三全”和“駐區助企”綠色服務新模式,實施“全不見面”服務,真正實現“企業辦事不出廠、老板辦事不出屋”。2018年4月,清河經濟開發區被列為邢臺市改革試點,并成功承辦邢臺市“雙創雙服”活動暨“兩不見面”改革現場會;省委政策研究室將清河開發區工作成效總結提煉在全省推廣,清河開發區還成為全省唯一被列為省級改革案例的縣級單位。
要素服務抓創新。作為河北省首批、邢臺市唯一的省級“雙創”示范基地,清河經濟開發區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積極推進“雙創”服務中心建設,重點圍繞產業發展展示、服務企業發展、助力創新創業構建全方位服務體系;加強與中關村軍民科技創新孵化中心的合作,以金融、科技、人才服務和品牌建設為抓手,聚集創新資源,優化創新環境,激活創新活力,全力打造創新型綠色開發區。同時,針對區內企業創新開展貼心、筑根、增智和健康“四大普惠工程”,大力營造拴心留人、成才創業的良好環境,最大限度地提升開發區吸納力、承載力、競爭力。
體制機制辟綠道。清河經濟開發區黨工委、管委會作為清河縣委、縣政府的派出機構,將清河經濟開發區列為“經濟特區”,開通“特區特管、特事特辦”綠色通道,賦予其相對獨立的綜合管理權限,對開發區內黨務、行政、經濟等事務實行統一領導、統一規劃、統一管理,切實發揮開發區“經濟引擎”帶動作用。此外,根據中央出臺的《關于進一步激勵廣大干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的意見》有關精神,對開發區各項工作啟動激勵和容錯糾錯機制,樹立“干部為事業擔當、組織為干部擔當”的導向,加快開發區改革創新發展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