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強化政策措施 支持縣域經濟加快發展
來源:未知 日期:2016-02-24 點擊:次
強化政策措施 支持縣域經濟加快發展
——《中共貴州省委貴州省人民政府關于強化分類指導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的意見》解讀之四
根據省委、省政府《關于強化分類指導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的意見》精神,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結合我省縣域經濟四個方陣的資源條件、發展基礎和核心任務,配套出臺了《關于支持縣域經濟又好又快發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以下簡稱《政策措施》),各有側重地分別提出10項政策措施,推動全省縣域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為我省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同步小康提供關鍵支撐。
支持城區方陣走在前列,培育新的核心競爭力
城區方陣包括14個市轄區和3個州府所在市,在全省縣域經濟中區位優勢明顯,綜合實力較強,工業化和城鎮化程度較高,輻射帶動作用較強,其中13個區(市)已率先實現同步小康創建達標。《政策措施》重點從資金、用地、用電、融資、人才、基礎設施配套等方面支持城區形成新的核心競爭力。支持率先發展大數據、大健康、互聯網金融等高端產業和總部經濟,在產業發展上走前列;支持運用PPP模式加快項目建設、建立政府獎補機制、給予財源建設貼息補助、率先探索融資渠道、適度擴大收益分成比例、“費隨人走”等機制,不斷完善城市功能、提升承載能力、提高服務水平,在城市建設上走前列;支持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搭建專利轉化平臺、促進專利成果轉化,加快知識經濟發展,最大限度激發創新活力,在創新發展上走前列;支持擴權強區、完善市管部門服務屬地措施,著力強化基層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支持創建智慧城市、衛生城市、文明城市、環保城市、旅游城市、全國百強區(市)。強調“城區納入經濟強縣管理”,保持第四輪建設經濟強縣政策措施的連續性。
支持縣域第一方陣率先發展,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
縣域第一方陣是地區生產總值、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鎮化率等指標排位靠前的23個縣,多為重點開發縣、傳統產業優勢縣,是我省的經濟強縣。《政策措施》重點支持第一方陣建強園區、壯大產業,率先發展、闖出新路,培育形成新的經濟增長極。支持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新興產業發展、避免陷入資源路徑依賴,促進產業有機銜接;支持打造融資平臺、提高防范和化解地方債務風險能力、提高財源建設貼息補助和使用效益,不斷提升自主發展能力;支持實施“一園一策”,優先布局重大項目、重大工程,優化勞動力、資本、土地、技術、管理等要素投入,理順電力供應體制機制,促進縣域產業園區集聚集約集群發展;支持賦予市一級經濟管理權限、開展統籌城鄉發展改革試點、推動創新創造,為縣域經濟發展注入不竭動力、增添更多活力。新入列的8個縣享受經濟強縣財源建設貼息補助等政策,鼓勵創建“全國百強”,鼓勵跳起來摘桃子,在全國范圍內找定位、爭進位。
支持縣域第二方陣增比進位,培植后發趕超優勢
縣域第二方陣27個縣,多位于農產品主產區及限制開發區,有一定資源優勢和發展基礎,隨著交通區位不斷改善,是我省縣域經濟發展潛力縣。《政策措施》重點支持第二方陣推進新型工業化、山地特色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旅游產業化“四個輪子”一起轉,按下“快進鍵”、跑出“加速度”,加快追趕第一方陣的步伐。支持加強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打破縣域經濟發展的制約瓶頸,改善發展環境,提升發展能力;支持推進新型工業化、因地制宜發展壯大縣域產業園區、發展大健康醫藥產業、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山地旅游業、建筑業以及農村電子商務,加快壯大縣域支柱產業,培植后發優勢;支持在用地保障、融資、科技創新、人才等方面予以適度傾斜,強化要素保障,進一步提升發展質量和水平。
支持縣域第三方陣綠色崛起,補齊全面小康短板。
縣域第三方陣21個縣,多處于我省的生態屏障區、水系源頭區、資源富集區、文化特色區和民族貧困地區,區位條件相對不利,發展基礎薄弱,貧困程度相對較深,受生態功能區劃約束較強。《政策措施》重點支持第三方陣全面整合各項扶貧政策,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生態美與百姓富的有機統一,加快綠色崛起步伐,實現同步小康不掉隊。支持因地制宜選擇好產業,發展大健康醫藥、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文化旅游業、新型工業等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產業,牢牢守住發展這條底線;支持完善生態補償機制、加大生態建設保護和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力度,牢牢守住生態這條底線;支持在金融、財政、人才、科技方面加大力度,不斷增強縣域經濟發展造血功能,增強綠色發展的底氣;支持落實各類扶貧政策、實施大扶貧戰略行動計劃,加快改善民生,加快補齊短板,確保到2020年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