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導產業不斷優化產業結構 半導體盈利能力提升
來源:高新院 vwcr.cn 日期:2024-09-19 點擊:次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新質生產力與高質量產業鏈升級成為我國優化產業結構,步入經濟發展新階段的核心需求。日前,重要會議明確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著力壯大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三大先導產業并發布總規模達1000億的三大先導產業母基金。其中集成電路產業母基金總規模450.01億元,重點投向集成電路設計、制造和封測、裝備材料和零部件等領域,每只母基金的期限均為15年,其中前8年為投資期,投資期最長可延長2年。
集成電路產業母基金將重點投向集成電路設計、制造和封測、裝備材料和零部件等領域,作為“耐心資本”有望推動芯片產業鏈高質量發展。
國產化率持續提升,自主可控空間廣闊。從2016年-2023年我國集成電路的國產化率從27.79%上升至42.29%,已取得重大進展。
同時,中國AI芯片的國產化進程也在加速推進。據IDC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加速芯片的出貨量接近140萬張,其中GPU卡占據了85%的市場份額。然而,更令人矚目的是,中國本土AI芯片的出貨量已經超過20萬張,占比約14%。這一數據不僅顯示了國產AI芯片在市場中的競爭力,更預示著國產化的巨大潛力。
隨著母基金資本入市,國產AI芯片的市場空間有望進一步擴大。這不僅有助于提升國內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也將推動整個產業鏈的優化和升級,為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半導體盈利能力提升,有望帶來業績持續催化。隨著2024年下半年半導體行業盈利能力的顯著提升,我們將迎來一個關鍵的盈利拐點。這一盈利修復主要得益于手機及消費電子需求的持續增長,以及工業側芯片需求的復蘇。半導體設備的國產化訂單兌現、晶圓代工廠商的量價齊升、模擬芯片的復蘇擴散、封測行業的稼動率提升,以及數字芯片品類的多樣化,都將共同推動整個行業的盈利水平。漲價、量增帶來的利用率提升和規模效應,將成為這一盈利驅動力的主要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