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无码WWW免费视频_亚洲一区AV无码少妇电影_蜜桃臀无码内射一区二区三区_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精品日本

Network

當前位置:主頁 > 新聞中心 > 產業規劃 >

如何打造好“農業+”農業產業融合發展模式

來源:高新院 vwcr.cn 日期:2024-03-21 點擊: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之一是產業興旺,農業發展是鄉村振興中產業興旺的根基。農業農村現代化對傳統農業模式的變更提出了要求,新時代亟需創新和完善農村的農業產業融合發展。在農業與其他產業相融合的過程中,出現了不少示范典例。
  
  鑒于此,本文以福建省建寧縣為例,運用質性訪談和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對當地的“農業+”模式展開深入研究。圍繞著“如何打造好‘農業+’模式”進行前瞻性的思考,進而從研究對象和問題中分析“農業+”的發展條件和所需改進之處提出政策建議,期待能為其他地區推進新農業發展、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實現鄉村振興提供樣板與經驗借鑒。
  
  01
  
  問題的提出
  
  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七大戰略”之一,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則直接對新發展階段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作出總體部署,為做好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三農”工作指明了方向。農業農村的優先發展是戰略中極其重要的一部分,在“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的指導下,采取各類相關措施建立健全體制機制、完善政策體系,推進城鄉融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產業興旺”被放在第一個要求的位置,凸顯其對于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性。在鄉村振興的背景下,“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目標指出產業融合發展對于實現鄉村產業振興的助推作用,對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和新農村建設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出現了許多不同的新型現代農業發展模式,新模式依舊強調以農業為基礎,但其“新”在跨產業、多功能、多業態的綜合運營,通過“加法”的邏輯提升農業價值和改變農村產業形態。本文在已有研究文獻回顧的基礎上,學習到多樣的農村產業融合的表述,了解其“加法”的內涵和邏輯,在參照“互聯網+”的概念含義之后,將農業與其他產業的融合或相互作用概括為“農業+”模式。現將“農業+”的定義整理歸納出較為清晰的描述。即“農業+”代表著一種新的農業經濟形態,中心詞是農業,它指的是依托各類新興產業技術實現農業與多種產業的聯合,通過農業發展業態的優化、更新和模式的重構來完成新型農業的升級轉型。“農業+”這一概念有兩個層面的內涵:一是直譯的“農業”與符號“+”,代表著農業“添加”其他多種產業,并且形成聯合的狀態,針對的是不同產業間融合發展的創新性模式;二是將“農業+”作為整體概念的理解,代表著以農業產業多樣化的發展完成新農村的產業升級
  
  “農業+”的表現形式多元且極具地方特色,可與多種產業構筑融合結構,如:農業+電子商務、農業+旅游、農業+文創、農業+康養、農業+服務等,對于提升農村發展水平和實現鄉村振興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在擁有以上認識的同時,我們需要探索出新時代農村產業融合,即“農業+”的創新模式與實踐經驗,本文選取福建省的一個典型“農業+”案例進行研究分析。
  
  福建省三明市的建寧縣是典型的山區特色農業強縣,被評為“全國農村產業融合發展試點示范縣(多業態復合型)”,多年來始終立足實際、努力探索特色農業發展路徑,加快推進“農業+”發展,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大力發展種子、蓮子、果子等特色優勢主導產業,積極促進農業增效、提高農民增收和推進農村發展,為縣域經濟快速、健康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鑒于此,在已有研究文獻回顧的基礎上,研究以福建省三明市建寧縣為典型案例,通過分析當地“農業+”的發展過程與現狀,以利益相關者為研究調查的切入口,比較不同主體與“農業+”的關系,進而探究其意義和效果,深挖山區的新農村“農業+”發展經驗,總結凝練出有效的“農業+”模式,為其他的農村地區提供實現鄉村振興的有益啟示和有效探索路徑。
  
  02
  
  分析框架:利益相關者與多元中心治理的理論視角
  
  # 01
  
  利益相關者與多元中心治理的理論內涵
  
  利益相關者理論,主張要實現組織目標需進行合理協調各方利益主體間的資源、利益問題。在分析問題時,主張應當根據涉及利益的各個主體展開調查研究,找出其利害關系和存在的缺陷,通過多個主體的分析進行問題的總結與歸納,以完善研究對象的發展方向。新型“農業+”的綜合發展模式,涉及利益相關者眾多,已出現利益相關者多元化趨勢,不同利益相關者利益訴求也有所差異。因此,以利益相關者理論的視角進行剖析是較為現實且有效的,通過對政府部門、當地企業、體驗者、當地村民和參與集體等多個主體進行質性訪談收集有效信息并分析信息。
  
  多元中心治理理論,主張公共治理主體多元化、治理手段的多樣化。在“農業+”模式的發展中,有多個利益相關者的存在,也就意味著應當有多個參與建設的主體發揮作用,使“農業+”的模式多元化、建設多元化、支持多元化等。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習近平把共享發展作為五大新發展理念之一。到了黨的十九大,習近平進一步把包括共享在內的五大新發展理念升華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并在論及社會治理時正式明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概念,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其中的“共建共治共享”正是多元中心治理的現實體現,也是“農業+”模式發展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方法手段。
  
  # 02
  
  基于利益相關者和多元中心治理理論分析“農業+”模式的必要性
  
  黨的十九大以來,黨中央圍繞打贏脫貧攻堅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出臺一系列政策舉措。農業農村改革發展的實踐證明,黨中央制定的方針政策是完全正確的,今后一個時期要繼續貫徹執行。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鄉村發展的內在動力,這亦成為新農村新農業發展的方向,其目標是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總要求為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這為“農業+”模式的發展提出了方向和要求,也為其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政策驅動力。農業產業融合是一個由多方利益相關者參與的縱橫關系交織作用形成的網絡組織,研究基于兩大理論的視角進行探索,是在政策引導下進行的較為科學合理的方式。
  
  1“農業+”模式的形成與發展中事實存在多個利益相關者
  
  新時代鄉村治理有效的標準體現了利益相關者和多元中心治理的科學性,治理有效需要充分調動多元主體參與鄉村振興的積極性,需要形成多元主體優勢互補、分工協作的關系,需要促進產業興旺、生態宜居和鄉風文明。在“農業+”模式的探索和建設階段,需要有政府部門的政策文件和對應部門工作人員的實踐,充分發揮政府部門的政策指導性和工作領導力;需要有企業的開發和建設,充分利用企業資金和人力的投入;需要有農民的經驗作為實踐動力之一,注重調動當地農民的積極性;需要有相關社會團體參與實踐,提供模式中所需的社會服務;需要積極收集體驗者的反饋,形成有效的流程循環完善“農業+”模式。
  
  2“農業+”模式的多元化要求農業與多種產業主體相融合
  
  在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中,針對發展富民鄉村產業的部分指出需要立足資源優勢打造各具特色的農業全產業鏈,建立健全全民分享產業鏈增值收益機制,形成有競爭力的產業集群,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在豐富農業產業鏈的過程中勢必需要與多種產業相融合,盡可能激發出不同產業與農業之間的化學反應和更多的可能性,促進“農業+”積極地將投入轉化為產出。加強農業與加工流通、休閑旅游、文化體育、科技教育、健康養生和電子商務等產業深度融合,增強“產加銷消”的互聯互通性,形成多業態打造、多主體參與、多機制聯結、多要素發力、多模式推進的農村產業融合發展體系,努力助推鄉村產業興旺,切實增強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新動能。
  
  03
  
  鄉村振興背景下建寧縣的“農業+”模式研究
  
  # 01
  
  五大模式
  
  建寧縣的“農業+”模式是基于五大利益相關者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其緣起和優勢是基于不同主體已產生的成效和收益得出的。與此同時,當地的“農業+”多種多樣,作為首批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創建單位,建寧縣積極將傳統農業與其他產業如農產品深加工、電子商務、鄉村旅游、社會化服務、“雙創”等進行新型融合的探索,利用多種主體和多元產業的共同作用來培育農村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
  
  1“農業+農產品深加工”模式
  
  建寧縣深入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發展理念和習近平在閩工作期間對建寧作出的大力發展農副產品加工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把發展農副產品加工產業作為推進農村產業融合發展、促進鄉村振興的重要發展戰略來抓,現已形成蓮子、種子、果子、無患子、鐃紙“五子登科”的產業發展格局,“一竹(筍竹)、一菌(食用菌)、一葉(煙葉)”傳統特色產業也形成較強的競爭優勢。
  
  據政府部門的文件數據顯示,全縣新一輪(2016-2018年度)農業產業化縣級以上的重點龍頭企業已經有51家,其中省級9家、市級29家。龍頭企業實現年產值20億元以上,帶動18000多戶農戶從農業產業化經營中實現人均年增收600多元,企業建立產業基地12萬多畝。多年來,建寧縣圍繞政策核心內容,積極合理地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做大做強特色產業生產基地,將“農業+農產品深加工”模式落地落實。
  
  一是建蓮種植基地。推進福建蓮子產業園建設,穩固建蓮種植面積,保護西門蓮原種,培育推廣新蓮種,繼續實施“萬畝帶千畝片百畝點”基地建設,確保全縣年種蓮面積5萬畝以上。
  
  二是水果種植基地。以綠源果業農業科技示范為龍頭,加強果園管理改造,推動設施果園和生態果園建設,將水果產業與休閑農業有機結合,提高水果產業的經濟效益。構建現代果園產業技術體系,優化生產布局和調整品種結構,做好新品種的引進區試點及后備品種的篩選,建設全省優質特色果業基地。
  
  三是種子生產基地。建寧縣自1976年開始雜交水稻制種,1986年列為福建省雜交水稻繁育制種基地縣,2013年7月被農業部列為國家級雜交水稻種子生產基地縣。目前,全縣制種面積和種子產量約占全國雜交水稻種子的10%,種子銷往全國16個省(市、區)水稻產區以及菲律賓、越南等東南亞國家,全國已經形成“北張掖、南建寧”兩大主要農作物種子品牌格局。
  
  2“農業+電子商務”模式
  
  電子時代的到來,為農產品銷售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建寧縣在“農業+電子商務”模式中,注重農貿市場建設和開展農產品產銷相銜接,著力構建多元銷售網絡,搭建農產品銷售平臺,暢通農產品銷售渠道,有力助推了當地的農產品銷售健康發展。據《建寧縣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工作自查情況的報告》顯示,2018年1-8月份,建寧縣外貿出口9.2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12億元,同比增長19.1%,;電商交易額15.68億元,同比增長30.84%,網絡零售額10.27億元,同比增長27.12%,全縣電商企業252家,從業人員5992人。由此可見,建寧當地的電子商務與農業產業相結合的成效顯著,融合的成績較優。
  
  服務平臺方面,建寧縣緊緊圍繞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一個中心、五大體系”建設目標,著力提升閩贛省際電商產業園集聚功能,通過與電商平臺合作,多舉措推動鄉、村兩級公共服務站點的建設。
  
  電商銷售方面,福建省啟動“互聯網+”區域化鏈條化試點工作,建寧縣的“互聯網+建蓮產業”就被列入全省9個試點項目之一。建寧先后引進65家電商企業入駐電商產業園,實施“互聯網+特色水果”“互聯網+建蓮產業”等項目,截至2017年底,“農業+電子商務”助力全年電商交易額突破16.01億元,比增61.04%。
  
  創業就業方面,注重開展常態化多形式的電商人才培訓孵化,累計培訓電商人員3000多人次。通過營造良好的電商發展環境,提供了大量就業崗位,電商從業人員從2014年的1000多人增加到2017年底的5000多人。
  
  融合宣傳方面,建寧縣積極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打造里心鎮、均口鎮電子商務示范基地,為農產品上行打造多渠道、多平臺。與此同時,建寧縣政府與各地政府、企業合作,積極組織開展展會、展覽促銷,開拓國內外市場,充分發揮當地貿促會組展優勢,取得很好的實效。
  
  3“農業+鄉村旅游”模式
  
  利用特色產業資源稟賦,通過“農業+旅游”,充分挖掘農特產品的觀賞和文化內涵,精心打造特色農業、鄉村旅游、美麗鄉村建設融合發展的典型樣板。如以托斯卡納葡萄莊園、花果山、梅花垇等為代表的十大集觀光采摘、休閑旅游、農事體驗于一體的果蔬休閑采摘特色產業基地;以蓮子為主導產業的修竹荷苑被評為三明市首個國家級農業旅游示范點,獲評國家“3A”級景區,以“為荷而來”為主題,舉辦賞花季、采摘季、花海跑、花海騎行、“蟹蟹你來”等系列活動,助力農旅深度融合,擦亮建寧農業旅游品牌,2018年至今,平均年游客接待量達151.28萬人次,較2018年前增長了約25.86%,旅游年收入達13.12億元,較2018年前增長了27.87%。
  
  “農業+鄉村旅游”模式是全國各地都在施行且政策規劃中較為明顯的一種,建寧縣的成績主要在于:根據當地的資源特色,在《建寧縣旅游發展總體規劃(2015-2030)》的基礎上,啟動編制《建寧縣全域旅游規劃綱要及三年行動計劃》和《建寧縣閩江源生態旅游區旅游發展提升規劃》,進一步推進全縣鄉村旅游發展,引入新的旅游發展理念;積極推進“旅游+”產業融合發展模式,讓農業圍繞旅游來提升,讓工業借助旅游來做優,讓文化聯姻旅游來做大,讓體育融入旅游來做旺,通過豐富多彩的特色產業融合推進這類加法的效益;著力推動閩江源生態旅游區提升改造PPP項目、完善修竹荷苑景觀、完成楓元百花鄉村主題公園建設等,打造春季賞花景點、做強夏季賞荷旅游產品、培育秋季賞花亮點和豐富冬季賞花景點;通過政策、資金扶持,建設完善鄉村旅游的配套設施建設,創建鄉村旅游星級接待單位,開發一批精品綠野鄉居民宿,提升鄉村旅游接待檔次,推進農業與旅游產業深度融合,促進現有鄉村旅游產品的提升,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4“農業+社會化服務”模式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加強社會治理制度建設,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體制。2018年8月出臺的《關于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作出在全國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決策部署,要求統籌用好農村各類資源,以志愿者為主體力量,以志愿服務為基本形式,調動廣大群眾積極性,聚焦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建寧縣在農業產業融合逐漸成型之后,注重構建農業發展服務體系。這是因為社會化的服務體系能夠為當地農業發展提供極大的助推力,也正是社會治理格局中社會協同的一大要點。
  
  建寧縣通過政策扶持,支持涉農企業組建專業服務公司等社會化服務組織為農業生產經營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方位的經營性服務,先后建成了閩贛農機植保綜合服務中心、里心鎮精準農機專業合作社,土地流轉服務中心等33家社會化服務組織,服務面積達18萬畝次。同時,推行政府購買服務模式,如信遠植保服務合作社擁有植保農機具70臺套、從業人員26人、作業面積1.65萬畝次、作業收入400萬元。加強產前、產中、產后服務,培育了閩贛省際農機植保綜合服務中心等社會化服務組織,綜合農機化率達到80.1%,為農業發展提供了一個全新的科技信息管理服務平臺,實現示范平臺基地全程信息化。
  
  社會化的服務具有民眾基礎,容易獲得輿論支持,可以用組織化的行動影響社會和政府關于“農業+”問題的政策和決定,發揮作為參與者和監督者的作用。這讓建寧縣的“農業+”發展得更完善,也為鄉村振興工作添磚加瓦。
  
  5“農業+雙創”模式
  
  鄉村振興戰略的主體是農民,同時也需要政府的引導。政府是農業發展中的總舵手,指引著農民在發展農業中的前進方向。農民的發展離不開就業,新時代的農村農業發展也需要創新,通過農業的發展提升農民的生活質量和拉動創業就業。
  
  建寧縣近年來開始大力推進農村創業創新,通過政策引導和示范點(基地)建設,同時利用好當地與各組織、單位形成的技術合作關系推動農村的雙創工作。在創業方面,注重開展常態化多形式的電商人才培訓孵化,累計培訓電商人員3000多人次,通過營造良好的電商發展環境,提供了大量就業崗位。
  
  在創新方面,建寧縣積極與合作高校、科研單位、企業、社會組織等展開產業創新、技術創新、程序創新的合作工作。依托建寧縣蓮子科學研究所、國家水稻品種區域試驗站、國家梨產業技術體系福州綜合試驗站等科研平臺,加強與省內外科研院所合作,完善農業科技推廣平臺,指導幫助農戶推廣運用新品種、新技術,建立“五新”技術推廣示范基地100余個。
  
  “農業+雙創”模式的初步試行效果喜人,也因此,建寧縣入選首批全國100個農村創業創新典型范例縣,三個園區(基地)被評定為福建省農村創業創新園區(基地)。
  
  建寧縣的“農業+”模式除了前文所述的“農業+農產品深加工”“農業+鄉村旅游”“農業+電子商務”“農業+社會化服務”“農業+雙創”五種之外,還著手進行“農業+重點項目”模式的打造,主要是以實施農業農村部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和農業產業強鎮項目為重點,進行重點項目的融合。目前,該模式仍處于理論政策的研究階段,實際工作中有了初步的探索,但尚不可作為研究的模式樣本展開論述。
  
  # 02
  
  建寧縣“農業+”模式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
  
  1建寧縣“農業+”模式存在的問題
  
  (1)三產融合程度不高。總體上仍然存在著一產基礎薄弱、二產不強、三產比重偏低的問題,尤其是農產品加工業產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偏低,轉型升級任務繁重,帶動“三農”發展的力度不夠強。服務業中,生產性服務業主要集中于城區、鎮區,對農業農村的服務范圍和力度還需加大。
  
  (2)農業產業化水平仍有待提高。大量的農業土地資源仍由農戶分散經營,規模小、利用率低。農民與企業間的利益聯結機制不夠完善,龍頭企業與農業基地對接不夠,帶動本地農民增收的作用不明顯。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數量眾多,但真正實力強、影響力大的較少,加上對農業專業合作組織的扶持政策不夠,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組織化作用尚未得到充分發揮,對促進三產融合發展的主體作用不夠明顯。
  
  (3)資源要素存在瓶頸制約。建寧縣是原中央蘇區縣、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基本財力保障縣,對農業農村的有效投入相對偏少;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滯后,涉農公共服務供給存在短板,鄉村旅游道路卡脖子等現象依然存在;產業融合發展項目建設用地報批難,供需矛盾凸顯;欠缺針對性強的人才,資本、技術等較為成熟的生產要素向農業農村滲入的速度慢。
  
  (4)試點示范缺乏專項政策資金扶持。推進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是一項系統性、長期性工作,涉及的點多面廣,投資需求大,在國家未安排專項扶持資金、未出臺具體可操作的政策的情況下,要協調整合各部門既有扶持政策和資金難度極大,特別是農民與合作社、企業要建立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機制,沒有專項政策資金的支持引導難以推進。
  
  (5)種植理念更新和技術服務還存在差距。發展理念方面有待提升,推動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往高端方向發展欠缺較為有力有效的措施,大多農戶仍按照80、90年代掌握的技術進行操作。另一方面,農戶普遍存在“惜本”心態,投入不足、鄉鎮農業技術人員少,對農戶培訓、田間管理指導服務不夠到位,標準化、產業化管理技術推廣脫節。
  
  (6)龍頭企業及合作社作用發揮還不夠到位。當地龍頭企業參與土地流轉的積極性較低,也未能高效地按照“全民參與,村企共建,共創共享”理念組織進行生產、積極推進。專業合作社聯結蓮農與龍頭企業的橋梁作用完全沒有發揮,三者沒有形成利益共同體,無法形成抱團發展的合力,“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經營模式只停留在面上,并沒有實際運行。
  
  2建寧縣“農業+”模式存在問題的原因
  
  (1)政策規劃的落地程度不足
  
  當地雖能較為準確地把握國家政策的方向,及時出臺地方性的政策文件,但對于政策規劃中的地區、方面、產業的實際調研環節深入性不足,因此影響了政策規劃的落實程度。在建寧縣新探索的“農業+”模式中能夠看到,多種產業的政策規劃較為一致,忽略了實際產業的特征作用,挖掘出該農業產業融合的作用受阻礙,因此“農業+農產品深加工”“農業+鄉村旅游”和“農業+電子商務”的發展較為順暢,但社會化服務與創新創業的落實程度則較為落后,這就導致三產融合程度不高。同時,不同村鎮、不同園區的政策擴散深入性和資源要素的分配模式也仍然亟需調整。
  
  (2)基地園區建設示范性不強
  
  建設示范園區的目標在于發揮其示范作用,拉動不同融合方式的產業發展,拓展示范園區的作用,但當下所建設的基地園區示范性尚未得到最大的發揮。基地園區的建設欠缺相互聯系,建設投入實際后的宣傳還不到位,不同產業園區之間的關聯度不高,導致個別示范園區“形單影只”,未能形成良性互動的示范園區循環圈。這也意味著,基地園區的建設尚未形成理想的規模,對“農業+”模式的推廣不能提供有“合力”的保障,導致農業產業化的水平仍有待提高,同時影響對示范園區的評估和資源要素的分配。
  
  (3)社會利益相關者參與度不夠
  
  “農業+”過程中存在的多個利益相關者在實際作用中的參與度較為欠缺。企業的資金投入尚未成規模,“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過于理想;農民對于政策理解和實施的參與感不足,在新農業中的參與較為被動;體驗者的反饋不及時不主動,在旅游觀光結束后,或者是在商業交流結束后不能很好地提供體驗感反饋;社會團體發揮作用有限,沒有合適的機制保障社會團體開展針對“農業+”志愿服務工作。社會利益相關者參與度的欠缺就導致政府的政策規劃、計劃的資金和人員分配、資源要素安排等難以落實落地出效果。
  
  (4)多元化產業融合專業度不高
  
  在“農業+”的探索過程中,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社會化服務團體等新型組織不斷涌現并發展,但產業融合主體在專業程度、數量、規模、組織結構上依然存在許多不足。各個產業主體的融合欠缺深度,不能專業地、科學合理地進行深度融合,只將“農業+”的作用表現為淺層次的加法,而不能深化其融合作用。同時,當地科技水平較高的研究中心與各個產業融合的相互關聯度有待提升,只有特定的時間節點或發展環節才能發揮一定指導作用,日常生產發展過程中的交流不足。這影響了產業融合的專業度,也使得多元產業與農業融合的積極性被抑制,“農業+”的多元化發展受阻。
  
  04
  
  助推鄉村振興的“農業+”模式的完善路徑
  
  # 01
  
  健全保障機制,優化發展環境
  
  堅持規劃引領,把握政策落地。把積極的“農業+”模式列入地方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堅持高起點定位,委托農業部規劃設計研究院編制相關發展規劃和產業園區建設規劃等。地方政府應制定出臺相關基地建設實施方案及產業發展提升實施方案等,做到工作項目化、責任清單化,一錘接著一錘敲,一年接著一年建,以推動一系列重點種業工程項目落地實施,提升農業發展水平。同時,注重政策醞釀環節的實際調研和數據反饋,為地方性政策規劃提供必要的保障,為不同類型的產業融合提供能夠保有特色的指導文件,以保證多元化的“農業+”發展向好、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大力促進三產融合。
  
  優化創業環境,保障創新創業。規劃出重點發展的特色農業產業,積極搭建發展平臺,建設產業示范園區,引導相關企業、科研單位向園區聚集,對入駐企業給予享受經濟開發區企業的優惠政策;對于符合條件入駐科技中心和雙創中心的企業,實行地方配套的優惠政策。以此促進形成開放競爭、規范有序、市場化運作的現代農業格局。以此為整個創新創業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促進當地的農業創新與農民創業。
  
  提升服務水平,提供必要保障。政府應當協調安排各主體的生產和服務布局,加強產前、產中、產后服務,培育具有各地區地方特色的綜合服務中心,提供代耕、代種、代收、代防、代烘及農機售后等一系列社會化服務。同時,注重投資建設相關農產品生產的質量檢測站、農業產業鏈的管理與信息服務站、科技文化展示中心等項目。積極發揮互聯網平臺的服務作用,為新農業發展提供一個全新的科技信息管理服務平臺,實現“農業+”的全程信息化,為“農業+”發展提供必要的基礎設施和基礎服務保障。
  
  # 02
  
  加快基地發展,助推產業升級
  
  推進農業產業園建設。在政策規劃支持下,嚴格按照規劃方向進行農業產業園的建設,尤其是申請符合當地特色的具有優勢的農業產業進行示范基地建設。通過示范園區、示范基地的建設,完成就業創業水平的提升、新型農業產業融合的發展、特色文化的挖掘和宣傳、當地經濟水平的增長等。增強不同產業園區之間的聯系和相互關聯度,促使當地的示范園區形成一個整體,有利于資源要素的合理分配和提升各類型“農業+”的融合發展,以保證形成良好的發展“合力”,以促早日形成試點示范的專項資金支持,加快基地發展。
  
  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政府應當鼓勵當地龍頭企業積極參與土地流轉、產業融合與創新,高效地按照“全民參與,村企共建,共創共享”理念組織進行生產、投入。龍頭企業則應該充分發揮橋梁作用,形成利益共同體,形成抱團發展的合力,積極實行“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帶動農戶的參與度、提升產業的發展水平,從而輻射多地區發展。
  
  強化科研創新能力,深化農業品牌創建。各地區應積極尋求與地方特色相適應的科研合作單位,如設立專家工作站、共建高校科研基地、農產品區域試驗站、生產創新基地等,積極研發新型農業產品,提升“農業+”的科研技術,形成更加科學、高效的“農業+”模式,從而實現新技術、新農業、新經濟、新文化的新目標。在科技創新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時,要積極深化農業品牌的建設。注重引導當地“農業+”鏈條中的政府組織、企業創建自主品牌,實施“企業品牌+區域品牌”的品牌一體化發展戰略,提高企業品牌和區域品牌信任度、知名度、美譽度,也為之后更長久的農業轉型發展提供寶貴的樣板經驗。
  
  # 03
  
  建隊伍引人才,強化多元治理
  
  建立一支專業干部隊伍。地方政府部門應該具備專業的干部隊伍,能夠深入踐行黨中央的政策指導方向,能夠實地發揮指導作用,尤其是農業轉型及“農業+”的發展過程中能夠參與技術指導的干部。通過培訓、傳幫帶等多種方式組織一批農技干部參與“農業+”模式的建設工作,為其提供技術支撐。讓政府部門的作用不僅表現在政策指導上,更是表現在干部隊伍的實踐指導中。
  
  培育一支經驗農民隊伍。積極組織當地農民參與“農業+”模式的建設,通過提供保障機制和政策指導提升農民的參與度,既能帶動農民的就業熱情、發揮農民寶貴的經驗作用,又能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拉動當地的經濟發展。同時,注重農民的經驗累積和學習提升,積極創造農民技術人員的學習機會,與其他先進農村地區學習,培育更有專業技術保障的農民隊伍,由這些“土專家”“田秀才”為“農業+”模式的推廣普及奠定扎實基礎。
  
  注重一支引進人才隊伍。在政府專業干部隊伍和經驗農民隊伍的參與下,引進人才隊伍,形成良好的多元治理環境,在當地做好“盤活存量”建立專業干部隊伍、“用好變量”培育農民隊伍之外,還應當“激活增量”積極引進人才隊伍。通過政策的鼓勵與人才引進機制,積極引進高校畢業生回鄉就業、專業對口人才赴地方就業等,積極與科研中心、技術單位形成合作共建關系,以此助推“農業+”的綜合發展。
  
  # 04
  
  促宣傳重反饋,實現合作共贏
  
  充分運用新媒體,拓寬宣傳渠道,加大宣傳力度。在“互聯網+”的戰略背景下,“農業+”模式的宣傳擁有了較多選擇,除了線下的海報宣傳、村鎮干部的公告宣傳、村民之間的口口相傳等較為質樸的宣傳方式之外,應當運用好“融媒體”理念,將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優勢相融合,利用多媒體的競爭力推廣“農業+”的建設過程與成果體現。“酒香也怕巷子深”突出了宣傳的重要性,“農業+”的宣傳有利于各地的推廣之余,還能吸引更多游客、合作共建單位的加入,以促進“農業+”的發展升級。
  
  注重收集多元主體的反饋信息,形成積極有效的信息傳遞網絡。在“農業+”的初期建設過程,應當深入實地調研進行多元主體的意見和需求調研,完善建設階段的要素支撐。在初見規模之后,應當注重體驗者的真實反饋,兼顧企業、村民、社會團體的利益表達,進行“農業+”的完善和改進,形成有效的信息網絡。政府及合作單位根據收集的意見和建議進行模式建設,村民和社會團體在建設中進行有經驗的信息注入,體驗者則是在體驗中給予多方位、多角度的真實感受,在積極有效的信息傳遞網絡中使“農業+”盡善盡美。
  
  科學合理地進行輸出宣傳和輸入反饋,實現“農業+”中的合作共贏。在促進宣傳、對外輸出信息的同時,注重反饋收集、對內輸入信息,以利于多個利益相關者主體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暢通。通過對外的宣傳,提升當地“農業+”的知名度和成效收獲;通過對內的反饋,尋找模式存在的問題以及各主體之間的關系與作用。以反饋為根據對“農業+”進行完善,對多元主體發揮的效用進行評估和改善,再將升級轉型后的模式重新投入輸出宣傳中去,科學有效地實現合作共贏,助推鄉村振興。
  
  05
  
  結論與展望
  
  近年來,“農業+”模式在國家戰略的支持下,得到多地探索性的實踐并收獲顯著的成效,其對鄉村振興、新農村建設和新型農業發展有著深遠的意義。全國已有不少地區涌現農業產業融合的創新與實踐,努力挖掘并實施農業與新興產業的新融合,促進農村地區和農業的新發展。成功的案例中亦有不少亟待解決的問題,這也說明“農業+”模式尚待更為深入、更為科學的規劃和施行措施,需要更為長遠性的政策落地和更多專業的人才隊伍投入。從利益相關者和多元中心治理的視角出發,即可發現其中的復雜程序,也因此有著更多更大的等待挖掘的可能性。各地應當從政府、企業、農民、體驗者、社會參與集體等多個利益相關者展開宏觀的布局和規劃,在實踐中應當以此為理論基礎來完善和提升“農業+”模式的發展。在成功有效的典型示例作用下,“農業+”模式定能實現上下同力、內外同進的目標,從政府到農民,從當地到各地,全民皆參與、行業相助力、各地共進步。注重政策的保障力度,塑造典型示范基地園區,科學引進多種人才隊伍,“農業+”模式必將得到日臻完善的發展,進而推進新農業發展、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實現鄉村振興。
  
  來源:農業數字化


 

主頁 > 新聞中心 > 產業規劃 >

如何打造好“農業+”農業產業融合發展模式

2024-03-21 來源:高新院 vwcr.cn 點擊: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之一是產業興旺,農業發展是鄉村振興中產業興旺的根基。農業農村現代化對傳統農業模式的變更提出了要求,新時代亟需創新和完善農村的農業產業融合發展。在農業與其他產業相融合的過程中,出現了不少示范典例。
  
  鑒于此,本文以福建省建寧縣為例,運用質性訪談和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對當地的“農業+”模式展開深入研究。圍繞著“如何打造好‘農業+’模式”進行前瞻性的思考,進而從研究對象和問題中分析“農業+”的發展條件和所需改進之處提出政策建議,期待能為其他地區推進新農業發展、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實現鄉村振興提供樣板與經驗借鑒。
  
  01
  
  問題的提出
  
  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七大戰略”之一,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則直接對新發展階段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作出總體部署,為做好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三農”工作指明了方向。農業農村的優先發展是戰略中極其重要的一部分,在“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的指導下,采取各類相關措施建立健全體制機制、完善政策體系,推進城鄉融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產業興旺”被放在第一個要求的位置,凸顯其對于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性。在鄉村振興的背景下,“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目標指出產業融合發展對于實現鄉村產業振興的助推作用,對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和新農村建設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出現了許多不同的新型現代農業發展模式,新模式依舊強調以農業為基礎,但其“新”在跨產業、多功能、多業態的綜合運營,通過“加法”的邏輯提升農業價值和改變農村產業形態。本文在已有研究文獻回顧的基礎上,學習到多樣的農村產業融合的表述,了解其“加法”的內涵和邏輯,在參照“互聯網+”的概念含義之后,將農業與其他產業的融合或相互作用概括為“農業+”模式。現將“農業+”的定義整理歸納出較為清晰的描述。即“農業+”代表著一種新的農業經濟形態,中心詞是農業,它指的是依托各類新興產業技術實現農業與多種產業的聯合,通過農業發展業態的優化、更新和模式的重構來完成新型農業的升級轉型。“農業+”這一概念有兩個層面的內涵:一是直譯的“農業”與符號“+”,代表著農業“添加”其他多種產業,并且形成聯合的狀態,針對的是不同產業間融合發展的創新性模式;二是將“農業+”作為整體概念的理解,代表著以農業產業多樣化的發展完成新農村的產業升級
  
  “農業+”的表現形式多元且極具地方特色,可與多種產業構筑融合結構,如:農業+電子商務、農業+旅游、農業+文創、農業+康養、農業+服務等,對于提升農村發展水平和實現鄉村振興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在擁有以上認識的同時,我們需要探索出新時代農村產業融合,即“農業+”的創新模式與實踐經驗,本文選取福建省的一個典型“農業+”案例進行研究分析。
  
  福建省三明市的建寧縣是典型的山區特色農業強縣,被評為“全國農村產業融合發展試點示范縣(多業態復合型)”,多年來始終立足實際、努力探索特色農業發展路徑,加快推進“農業+”發展,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大力發展種子、蓮子、果子等特色優勢主導產業,積極促進農業增效、提高農民增收和推進農村發展,為縣域經濟快速、健康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鑒于此,在已有研究文獻回顧的基礎上,研究以福建省三明市建寧縣為典型案例,通過分析當地“農業+”的發展過程與現狀,以利益相關者為研究調查的切入口,比較不同主體與“農業+”的關系,進而探究其意義和效果,深挖山區的新農村“農業+”發展經驗,總結凝練出有效的“農業+”模式,為其他的農村地區提供實現鄉村振興的有益啟示和有效探索路徑。
  
  02
  
  分析框架:利益相關者與多元中心治理的理論視角
  
  # 01
  
  利益相關者與多元中心治理的理論內涵
  
  利益相關者理論,主張要實現組織目標需進行合理協調各方利益主體間的資源、利益問題。在分析問題時,主張應當根據涉及利益的各個主體展開調查研究,找出其利害關系和存在的缺陷,通過多個主體的分析進行問題的總結與歸納,以完善研究對象的發展方向。新型“農業+”的綜合發展模式,涉及利益相關者眾多,已出現利益相關者多元化趨勢,不同利益相關者利益訴求也有所差異。因此,以利益相關者理論的視角進行剖析是較為現實且有效的,通過對政府部門、當地企業、體驗者、當地村民和參與集體等多個主體進行質性訪談收集有效信息并分析信息。
  
  多元中心治理理論,主張公共治理主體多元化、治理手段的多樣化。在“農業+”模式的發展中,有多個利益相關者的存在,也就意味著應當有多個參與建設的主體發揮作用,使“農業+”的模式多元化、建設多元化、支持多元化等。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習近平把共享發展作為五大新發展理念之一。到了黨的十九大,習近平進一步把包括共享在內的五大新發展理念升華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并在論及社會治理時正式明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概念,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其中的“共建共治共享”正是多元中心治理的現實體現,也是“農業+”模式發展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方法手段。
  
  # 02
  
  基于利益相關者和多元中心治理理論分析“農業+”模式的必要性
  
  黨的十九大以來,黨中央圍繞打贏脫貧攻堅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出臺一系列政策舉措。農業農村改革發展的實踐證明,黨中央制定的方針政策是完全正確的,今后一個時期要繼續貫徹執行。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鄉村發展的內在動力,這亦成為新農村新農業發展的方向,其目標是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總要求為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這為“農業+”模式的發展提出了方向和要求,也為其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政策驅動力。農業產業融合是一個由多方利益相關者參與的縱橫關系交織作用形成的網絡組織,研究基于兩大理論的視角進行探索,是在政策引導下進行的較為科學合理的方式。
  
  1“農業+”模式的形成與發展中事實存在多個利益相關者
  
  新時代鄉村治理有效的標準體現了利益相關者和多元中心治理的科學性,治理有效需要充分調動多元主體參與鄉村振興的積極性,需要形成多元主體優勢互補、分工協作的關系,需要促進產業興旺、生態宜居和鄉風文明。在“農業+”模式的探索和建設階段,需要有政府部門的政策文件和對應部門工作人員的實踐,充分發揮政府部門的政策指導性和工作領導力;需要有企業的開發和建設,充分利用企業資金和人力的投入;需要有農民的經驗作為實踐動力之一,注重調動當地農民的積極性;需要有相關社會團體參與實踐,提供模式中所需的社會服務;需要積極收集體驗者的反饋,形成有效的流程循環完善“農業+”模式。
  
  2“農業+”模式的多元化要求農業與多種產業主體相融合
  
  在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中,針對發展富民鄉村產業的部分指出需要立足資源優勢打造各具特色的農業全產業鏈,建立健全全民分享產業鏈增值收益機制,形成有競爭力的產業集群,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在豐富農業產業鏈的過程中勢必需要與多種產業相融合,盡可能激發出不同產業與農業之間的化學反應和更多的可能性,促進“農業+”積極地將投入轉化為產出。加強農業與加工流通、休閑旅游、文化體育、科技教育、健康養生和電子商務等產業深度融合,增強“產加銷消”的互聯互通性,形成多業態打造、多主體參與、多機制聯結、多要素發力、多模式推進的農村產業融合發展體系,努力助推鄉村產業興旺,切實增強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新動能。
  
  03
  
  鄉村振興背景下建寧縣的“農業+”模式研究
  
  # 01
  
  五大模式
  
  建寧縣的“農業+”模式是基于五大利益相關者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其緣起和優勢是基于不同主體已產生的成效和收益得出的。與此同時,當地的“農業+”多種多樣,作為首批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創建單位,建寧縣積極將傳統農業與其他產業如農產品深加工、電子商務、鄉村旅游、社會化服務、“雙創”等進行新型融合的探索,利用多種主體和多元產業的共同作用來培育農村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
  
  1“農業+農產品深加工”模式
  
  建寧縣深入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發展理念和習近平在閩工作期間對建寧作出的大力發展農副產品加工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把發展農副產品加工產業作為推進農村產業融合發展、促進鄉村振興的重要發展戰略來抓,現已形成蓮子、種子、果子、無患子、鐃紙“五子登科”的產業發展格局,“一竹(筍竹)、一菌(食用菌)、一葉(煙葉)”傳統特色產業也形成較強的競爭優勢。
  
  據政府部門的文件數據顯示,全縣新一輪(2016-2018年度)農業產業化縣級以上的重點龍頭企業已經有51家,其中省級9家、市級29家。龍頭企業實現年產值20億元以上,帶動18000多戶農戶從農業產業化經營中實現人均年增收600多元,企業建立產業基地12萬多畝。多年來,建寧縣圍繞政策核心內容,積極合理地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做大做強特色產業生產基地,將“農業+農產品深加工”模式落地落實。
  
  一是建蓮種植基地。推進福建蓮子產業園建設,穩固建蓮種植面積,保護西門蓮原種,培育推廣新蓮種,繼續實施“萬畝帶千畝片百畝點”基地建設,確保全縣年種蓮面積5萬畝以上。
  
  二是水果種植基地。以綠源果業農業科技示范為龍頭,加強果園管理改造,推動設施果園和生態果園建設,將水果產業與休閑農業有機結合,提高水果產業的經濟效益。構建現代果園產業技術體系,優化生產布局和調整品種結構,做好新品種的引進區試點及后備品種的篩選,建設全省優質特色果業基地。
  
  三是種子生產基地。建寧縣自1976年開始雜交水稻制種,1986年列為福建省雜交水稻繁育制種基地縣,2013年7月被農業部列為國家級雜交水稻種子生產基地縣。目前,全縣制種面積和種子產量約占全國雜交水稻種子的10%,種子銷往全國16個省(市、區)水稻產區以及菲律賓、越南等東南亞國家,全國已經形成“北張掖、南建寧”兩大主要農作物種子品牌格局。
  
  2“農業+電子商務”模式
  
  電子時代的到來,為農產品銷售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建寧縣在“農業+電子商務”模式中,注重農貿市場建設和開展農產品產銷相銜接,著力構建多元銷售網絡,搭建農產品銷售平臺,暢通農產品銷售渠道,有力助推了當地的農產品銷售健康發展。據《建寧縣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工作自查情況的報告》顯示,2018年1-8月份,建寧縣外貿出口9.2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12億元,同比增長19.1%,;電商交易額15.68億元,同比增長30.84%,網絡零售額10.27億元,同比增長27.12%,全縣電商企業252家,從業人員5992人。由此可見,建寧當地的電子商務與農業產業相結合的成效顯著,融合的成績較優。
  
  服務平臺方面,建寧縣緊緊圍繞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一個中心、五大體系”建設目標,著力提升閩贛省際電商產業園集聚功能,通過與電商平臺合作,多舉措推動鄉、村兩級公共服務站點的建設。
  
  電商銷售方面,福建省啟動“互聯網+”區域化鏈條化試點工作,建寧縣的“互聯網+建蓮產業”就被列入全省9個試點項目之一。建寧先后引進65家電商企業入駐電商產業園,實施“互聯網+特色水果”“互聯網+建蓮產業”等項目,截至2017年底,“農業+電子商務”助力全年電商交易額突破16.01億元,比增61.04%。
  
  創業就業方面,注重開展常態化多形式的電商人才培訓孵化,累計培訓電商人員3000多人次。通過營造良好的電商發展環境,提供了大量就業崗位,電商從業人員從2014年的1000多人增加到2017年底的5000多人。
  
  融合宣傳方面,建寧縣積極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打造里心鎮、均口鎮電子商務示范基地,為農產品上行打造多渠道、多平臺。與此同時,建寧縣政府與各地政府、企業合作,積極組織開展展會、展覽促銷,開拓國內外市場,充分發揮當地貿促會組展優勢,取得很好的實效。
  
  3“農業+鄉村旅游”模式
  
  利用特色產業資源稟賦,通過“農業+旅游”,充分挖掘農特產品的觀賞和文化內涵,精心打造特色農業、鄉村旅游、美麗鄉村建設融合發展的典型樣板。如以托斯卡納葡萄莊園、花果山、梅花垇等為代表的十大集觀光采摘、休閑旅游、農事體驗于一體的果蔬休閑采摘特色產業基地;以蓮子為主導產業的修竹荷苑被評為三明市首個國家級農業旅游示范點,獲評國家“3A”級景區,以“為荷而來”為主題,舉辦賞花季、采摘季、花海跑、花海騎行、“蟹蟹你來”等系列活動,助力農旅深度融合,擦亮建寧農業旅游品牌,2018年至今,平均年游客接待量達151.28萬人次,較2018年前增長了約25.86%,旅游年收入達13.12億元,較2018年前增長了27.87%。
  
  “農業+鄉村旅游”模式是全國各地都在施行且政策規劃中較為明顯的一種,建寧縣的成績主要在于:根據當地的資源特色,在《建寧縣旅游發展總體規劃(2015-2030)》的基礎上,啟動編制《建寧縣全域旅游規劃綱要及三年行動計劃》和《建寧縣閩江源生態旅游區旅游發展提升規劃》,進一步推進全縣鄉村旅游發展,引入新的旅游發展理念;積極推進“旅游+”產業融合發展模式,讓農業圍繞旅游來提升,讓工業借助旅游來做優,讓文化聯姻旅游來做大,讓體育融入旅游來做旺,通過豐富多彩的特色產業融合推進這類加法的效益;著力推動閩江源生態旅游區提升改造PPP項目、完善修竹荷苑景觀、完成楓元百花鄉村主題公園建設等,打造春季賞花景點、做強夏季賞荷旅游產品、培育秋季賞花亮點和豐富冬季賞花景點;通過政策、資金扶持,建設完善鄉村旅游的配套設施建設,創建鄉村旅游星級接待單位,開發一批精品綠野鄉居民宿,提升鄉村旅游接待檔次,推進農業與旅游產業深度融合,促進現有鄉村旅游產品的提升,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4“農業+社會化服務”模式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加強社會治理制度建設,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體制。2018年8月出臺的《關于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作出在全國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決策部署,要求統籌用好農村各類資源,以志愿者為主體力量,以志愿服務為基本形式,調動廣大群眾積極性,聚焦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建寧縣在農業產業融合逐漸成型之后,注重構建農業發展服務體系。這是因為社會化的服務體系能夠為當地農業發展提供極大的助推力,也正是社會治理格局中社會協同的一大要點。
  
  建寧縣通過政策扶持,支持涉農企業組建專業服務公司等社會化服務組織為農業生產經營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方位的經營性服務,先后建成了閩贛農機植保綜合服務中心、里心鎮精準農機專業合作社,土地流轉服務中心等33家社會化服務組織,服務面積達18萬畝次。同時,推行政府購買服務模式,如信遠植保服務合作社擁有植保農機具70臺套、從業人員26人、作業面積1.65萬畝次、作業收入400萬元。加強產前、產中、產后服務,培育了閩贛省際農機植保綜合服務中心等社會化服務組織,綜合農機化率達到80.1%,為農業發展提供了一個全新的科技信息管理服務平臺,實現示范平臺基地全程信息化。
  
  社會化的服務具有民眾基礎,容易獲得輿論支持,可以用組織化的行動影響社會和政府關于“農業+”問題的政策和決定,發揮作為參與者和監督者的作用。這讓建寧縣的“農業+”發展得更完善,也為鄉村振興工作添磚加瓦。
  
  5“農業+雙創”模式
  
  鄉村振興戰略的主體是農民,同時也需要政府的引導。政府是農業發展中的總舵手,指引著農民在發展農業中的前進方向。農民的發展離不開就業,新時代的農村農業發展也需要創新,通過農業的發展提升農民的生活質量和拉動創業就業。
  
  建寧縣近年來開始大力推進農村創業創新,通過政策引導和示范點(基地)建設,同時利用好當地與各組織、單位形成的技術合作關系推動農村的雙創工作。在創業方面,注重開展常態化多形式的電商人才培訓孵化,累計培訓電商人員3000多人次,通過營造良好的電商發展環境,提供了大量就業崗位。
  
  在創新方面,建寧縣積極與合作高校、科研單位、企業、社會組織等展開產業創新、技術創新、程序創新的合作工作。依托建寧縣蓮子科學研究所、國家水稻品種區域試驗站、國家梨產業技術體系福州綜合試驗站等科研平臺,加強與省內外科研院所合作,完善農業科技推廣平臺,指導幫助農戶推廣運用新品種、新技術,建立“五新”技術推廣示范基地100余個。
  
  “農業+雙創”模式的初步試行效果喜人,也因此,建寧縣入選首批全國100個農村創業創新典型范例縣,三個園區(基地)被評定為福建省農村創業創新園區(基地)。
  
  建寧縣的“農業+”模式除了前文所述的“農業+農產品深加工”“農業+鄉村旅游”“農業+電子商務”“農業+社會化服務”“農業+雙創”五種之外,還著手進行“農業+重點項目”模式的打造,主要是以實施農業農村部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和農業產業強鎮項目為重點,進行重點項目的融合。目前,該模式仍處于理論政策的研究階段,實際工作中有了初步的探索,但尚不可作為研究的模式樣本展開論述。
  
  # 02
  
  建寧縣“農業+”模式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
  
  1建寧縣“農業+”模式存在的問題
  
  (1)三產融合程度不高。總體上仍然存在著一產基礎薄弱、二產不強、三產比重偏低的問題,尤其是農產品加工業產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偏低,轉型升級任務繁重,帶動“三農”發展的力度不夠強。服務業中,生產性服務業主要集中于城區、鎮區,對農業農村的服務范圍和力度還需加大。
  
  (2)農業產業化水平仍有待提高。大量的農業土地資源仍由農戶分散經營,規模小、利用率低。農民與企業間的利益聯結機制不夠完善,龍頭企業與農業基地對接不夠,帶動本地農民增收的作用不明顯。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數量眾多,但真正實力強、影響力大的較少,加上對農業專業合作組織的扶持政策不夠,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組織化作用尚未得到充分發揮,對促進三產融合發展的主體作用不夠明顯。
  
  (3)資源要素存在瓶頸制約。建寧縣是原中央蘇區縣、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基本財力保障縣,對農業農村的有效投入相對偏少;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滯后,涉農公共服務供給存在短板,鄉村旅游道路卡脖子等現象依然存在;產業融合發展項目建設用地報批難,供需矛盾凸顯;欠缺針對性強的人才,資本、技術等較為成熟的生產要素向農業農村滲入的速度慢。
  
  (4)試點示范缺乏專項政策資金扶持。推進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是一項系統性、長期性工作,涉及的點多面廣,投資需求大,在國家未安排專項扶持資金、未出臺具體可操作的政策的情況下,要協調整合各部門既有扶持政策和資金難度極大,特別是農民與合作社、企業要建立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機制,沒有專項政策資金的支持引導難以推進。
  
  (5)種植理念更新和技術服務還存在差距。發展理念方面有待提升,推動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往高端方向發展欠缺較為有力有效的措施,大多農戶仍按照80、90年代掌握的技術進行操作。另一方面,農戶普遍存在“惜本”心態,投入不足、鄉鎮農業技術人員少,對農戶培訓、田間管理指導服務不夠到位,標準化、產業化管理技術推廣脫節。
  
  (6)龍頭企業及合作社作用發揮還不夠到位。當地龍頭企業參與土地流轉的積極性較低,也未能高效地按照“全民參與,村企共建,共創共享”理念組織進行生產、積極推進。專業合作社聯結蓮農與龍頭企業的橋梁作用完全沒有發揮,三者沒有形成利益共同體,無法形成抱團發展的合力,“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經營模式只停留在面上,并沒有實際運行。
  
  2建寧縣“農業+”模式存在問題的原因
  
  (1)政策規劃的落地程度不足
  
  當地雖能較為準確地把握國家政策的方向,及時出臺地方性的政策文件,但對于政策規劃中的地區、方面、產業的實際調研環節深入性不足,因此影響了政策規劃的落實程度。在建寧縣新探索的“農業+”模式中能夠看到,多種產業的政策規劃較為一致,忽略了實際產業的特征作用,挖掘出該農業產業融合的作用受阻礙,因此“農業+農產品深加工”“農業+鄉村旅游”和“農業+電子商務”的發展較為順暢,但社會化服務與創新創業的落實程度則較為落后,這就導致三產融合程度不高。同時,不同村鎮、不同園區的政策擴散深入性和資源要素的分配模式也仍然亟需調整。
  
  (2)基地園區建設示范性不強
  
  建設示范園區的目標在于發揮其示范作用,拉動不同融合方式的產業發展,拓展示范園區的作用,但當下所建設的基地園區示范性尚未得到最大的發揮。基地園區的建設欠缺相互聯系,建設投入實際后的宣傳還不到位,不同產業園區之間的關聯度不高,導致個別示范園區“形單影只”,未能形成良性互動的示范園區循環圈。這也意味著,基地園區的建設尚未形成理想的規模,對“農業+”模式的推廣不能提供有“合力”的保障,導致農業產業化的水平仍有待提高,同時影響對示范園區的評估和資源要素的分配。
  
  (3)社會利益相關者參與度不夠
  
  “農業+”過程中存在的多個利益相關者在實際作用中的參與度較為欠缺。企業的資金投入尚未成規模,“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過于理想;農民對于政策理解和實施的參與感不足,在新農業中的參與較為被動;體驗者的反饋不及時不主動,在旅游觀光結束后,或者是在商業交流結束后不能很好地提供體驗感反饋;社會團體發揮作用有限,沒有合適的機制保障社會團體開展針對“農業+”志愿服務工作。社會利益相關者參與度的欠缺就導致政府的政策規劃、計劃的資金和人員分配、資源要素安排等難以落實落地出效果。
  
  (4)多元化產業融合專業度不高
  
  在“農業+”的探索過程中,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社會化服務團體等新型組織不斷涌現并發展,但產業融合主體在專業程度、數量、規模、組織結構上依然存在許多不足。各個產業主體的融合欠缺深度,不能專業地、科學合理地進行深度融合,只將“農業+”的作用表現為淺層次的加法,而不能深化其融合作用。同時,當地科技水平較高的研究中心與各個產業融合的相互關聯度有待提升,只有特定的時間節點或發展環節才能發揮一定指導作用,日常生產發展過程中的交流不足。這影響了產業融合的專業度,也使得多元產業與農業融合的積極性被抑制,“農業+”的多元化發展受阻。
  
  04
  
  助推鄉村振興的“農業+”模式的完善路徑
  
  # 01
  
  健全保障機制,優化發展環境
  
  堅持規劃引領,把握政策落地。把積極的“農業+”模式列入地方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堅持高起點定位,委托農業部規劃設計研究院編制相關發展規劃和產業園區建設規劃等。地方政府應制定出臺相關基地建設實施方案及產業發展提升實施方案等,做到工作項目化、責任清單化,一錘接著一錘敲,一年接著一年建,以推動一系列重點種業工程項目落地實施,提升農業發展水平。同時,注重政策醞釀環節的實際調研和數據反饋,為地方性政策規劃提供必要的保障,為不同類型的產業融合提供能夠保有特色的指導文件,以保證多元化的“農業+”發展向好、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大力促進三產融合。
  
  優化創業環境,保障創新創業。規劃出重點發展的特色農業產業,積極搭建發展平臺,建設產業示范園區,引導相關企業、科研單位向園區聚集,對入駐企業給予享受經濟開發區企業的優惠政策;對于符合條件入駐科技中心和雙創中心的企業,實行地方配套的優惠政策。以此促進形成開放競爭、規范有序、市場化運作的現代農業格局。以此為整個創新創業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促進當地的農業創新與農民創業。
  
  提升服務水平,提供必要保障。政府應當協調安排各主體的生產和服務布局,加強產前、產中、產后服務,培育具有各地區地方特色的綜合服務中心,提供代耕、代種、代收、代防、代烘及農機售后等一系列社會化服務。同時,注重投資建設相關農產品生產的質量檢測站、農業產業鏈的管理與信息服務站、科技文化展示中心等項目。積極發揮互聯網平臺的服務作用,為新農業發展提供一個全新的科技信息管理服務平臺,實現“農業+”的全程信息化,為“農業+”發展提供必要的基礎設施和基礎服務保障。
  
  # 02
  
  加快基地發展,助推產業升級
  
  推進農業產業園建設。在政策規劃支持下,嚴格按照規劃方向進行農業產業園的建設,尤其是申請符合當地特色的具有優勢的農業產業進行示范基地建設。通過示范園區、示范基地的建設,完成就業創業水平的提升、新型農業產業融合的發展、特色文化的挖掘和宣傳、當地經濟水平的增長等。增強不同產業園區之間的聯系和相互關聯度,促使當地的示范園區形成一個整體,有利于資源要素的合理分配和提升各類型“農業+”的融合發展,以保證形成良好的發展“合力”,以促早日形成試點示范的專項資金支持,加快基地發展。
  
  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政府應當鼓勵當地龍頭企業積極參與土地流轉、產業融合與創新,高效地按照“全民參與,村企共建,共創共享”理念組織進行生產、投入。龍頭企業則應該充分發揮橋梁作用,形成利益共同體,形成抱團發展的合力,積極實行“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帶動農戶的參與度、提升產業的發展水平,從而輻射多地區發展。
  
  強化科研創新能力,深化農業品牌創建。各地區應積極尋求與地方特色相適應的科研合作單位,如設立專家工作站、共建高校科研基地、農產品區域試驗站、生產創新基地等,積極研發新型農業產品,提升“農業+”的科研技術,形成更加科學、高效的“農業+”模式,從而實現新技術、新農業、新經濟、新文化的新目標。在科技創新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時,要積極深化農業品牌的建設。注重引導當地“農業+”鏈條中的政府組織、企業創建自主品牌,實施“企業品牌+區域品牌”的品牌一體化發展戰略,提高企業品牌和區域品牌信任度、知名度、美譽度,也為之后更長久的農業轉型發展提供寶貴的樣板經驗。
  
  # 03
  
  建隊伍引人才,強化多元治理
  
  建立一支專業干部隊伍。地方政府部門應該具備專業的干部隊伍,能夠深入踐行黨中央的政策指導方向,能夠實地發揮指導作用,尤其是農業轉型及“農業+”的發展過程中能夠參與技術指導的干部。通過培訓、傳幫帶等多種方式組織一批農技干部參與“農業+”模式的建設工作,為其提供技術支撐。讓政府部門的作用不僅表現在政策指導上,更是表現在干部隊伍的實踐指導中。
  
  培育一支經驗農民隊伍。積極組織當地農民參與“農業+”模式的建設,通過提供保障機制和政策指導提升農民的參與度,既能帶動農民的就業熱情、發揮農民寶貴的經驗作用,又能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拉動當地的經濟發展。同時,注重農民的經驗累積和學習提升,積極創造農民技術人員的學習機會,與其他先進農村地區學習,培育更有專業技術保障的農民隊伍,由這些“土專家”“田秀才”為“農業+”模式的推廣普及奠定扎實基礎。
  
  注重一支引進人才隊伍。在政府專業干部隊伍和經驗農民隊伍的參與下,引進人才隊伍,形成良好的多元治理環境,在當地做好“盤活存量”建立專業干部隊伍、“用好變量”培育農民隊伍之外,還應當“激活增量”積極引進人才隊伍。通過政策的鼓勵與人才引進機制,積極引進高校畢業生回鄉就業、專業對口人才赴地方就業等,積極與科研中心、技術單位形成合作共建關系,以此助推“農業+”的綜合發展。
  
  # 04
  
  促宣傳重反饋,實現合作共贏
  
  充分運用新媒體,拓寬宣傳渠道,加大宣傳力度。在“互聯網+”的戰略背景下,“農業+”模式的宣傳擁有了較多選擇,除了線下的海報宣傳、村鎮干部的公告宣傳、村民之間的口口相傳等較為質樸的宣傳方式之外,應當運用好“融媒體”理念,將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優勢相融合,利用多媒體的競爭力推廣“農業+”的建設過程與成果體現。“酒香也怕巷子深”突出了宣傳的重要性,“農業+”的宣傳有利于各地的推廣之余,還能吸引更多游客、合作共建單位的加入,以促進“農業+”的發展升級。
  
  注重收集多元主體的反饋信息,形成積極有效的信息傳遞網絡。在“農業+”的初期建設過程,應當深入實地調研進行多元主體的意見和需求調研,完善建設階段的要素支撐。在初見規模之后,應當注重體驗者的真實反饋,兼顧企業、村民、社會團體的利益表達,進行“農業+”的完善和改進,形成有效的信息網絡。政府及合作單位根據收集的意見和建議進行模式建設,村民和社會團體在建設中進行有經驗的信息注入,體驗者則是在體驗中給予多方位、多角度的真實感受,在積極有效的信息傳遞網絡中使“農業+”盡善盡美。
  
  科學合理地進行輸出宣傳和輸入反饋,實現“農業+”中的合作共贏。在促進宣傳、對外輸出信息的同時,注重反饋收集、對內輸入信息,以利于多個利益相關者主體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暢通。通過對外的宣傳,提升當地“農業+”的知名度和成效收獲;通過對內的反饋,尋找模式存在的問題以及各主體之間的關系與作用。以反饋為根據對“農業+”進行完善,對多元主體發揮的效用進行評估和改善,再將升級轉型后的模式重新投入輸出宣傳中去,科學有效地實現合作共贏,助推鄉村振興。
  
  05
  
  結論與展望
  
  近年來,“農業+”模式在國家戰略的支持下,得到多地探索性的實踐并收獲顯著的成效,其對鄉村振興、新農村建設和新型農業發展有著深遠的意義。全國已有不少地區涌現農業產業融合的創新與實踐,努力挖掘并實施農業與新興產業的新融合,促進農村地區和農業的新發展。成功的案例中亦有不少亟待解決的問題,這也說明“農業+”模式尚待更為深入、更為科學的規劃和施行措施,需要更為長遠性的政策落地和更多專業的人才隊伍投入。從利益相關者和多元中心治理的視角出發,即可發現其中的復雜程序,也因此有著更多更大的等待挖掘的可能性。各地應當從政府、企業、農民、體驗者、社會參與集體等多個利益相關者展開宏觀的布局和規劃,在實踐中應當以此為理論基礎來完善和提升“農業+”模式的發展。在成功有效的典型示例作用下,“農業+”模式定能實現上下同力、內外同進的目標,從政府到農民,從當地到各地,全民皆參與、行業相助力、各地共進步。注重政策的保障力度,塑造典型示范基地園區,科學引進多種人才隊伍,“農業+”模式必將得到日臻完善的發展,進而推進新農業發展、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實現鄉村振興。
  
  來源:農業數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