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无码WWW免费视频_亚洲一区AV无码少妇电影_蜜桃臀无码内射一区二区三区_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精品日本

Network

當前位置:主頁 > 新聞中心 > 產業規劃 >

廣東省培育數字創意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行動計劃(2023—2025年)

來源:高新院 vwcr.cn 日期:2024-01-23 點擊:

  廣東省培育數字創意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行動計劃(2023—2025年)
 
  為貫徹省委、省政府關于推進數字經濟強省建設的工作部署,搶抓5G、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新型基礎設施提速建設的發展機遇,促進數字技術與文化創意深度融合,加快培育數字創意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促進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高端,依據省委、省政府《關于高質量建設制造強省的意見》(粵發〔2023〕7號)等文件精神,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
 
  總體情況
 
  (一)發展現狀。
 
  數字創意產業是以數字技術為主要驅動力,圍繞文化創意內容進行創作、生產、傳播和服務而融合形成的新經濟形態,主要包括數字創意技術和設備、內容制作、設計服務、融合服務四大業態,呈現技術更迭快、生產數字化、傳播網絡化、消費個性化、產業市場化、內容規范化等特點。廣東堅持把推動數字創意產業發展作為貫徹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的重要抓手,全省數字創意產業規模和發展水平全國領先,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連續18年居全國首位,數字出版產值、動漫產值、電影票房收入等多項指標居全國第一,數字音樂產業規模居全國前列,直播、短視頻等新業態發展迅猛,培育了一批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數字創意頭部企業。2022年全省數字創意產業集群實現營業收入5728.02億元,實現增加值1442.4億元,增加值增速為4.1%。
 
  (二)存在問題與面臨挑戰。
 
  我省數字創意產業在發展過程中仍存在關鍵技術“卡脖子”、區域發展不平衡、產業結構不盡合理、內容原創能力不足、復合型人才短缺等問題。同時,受兄弟省市強有力扶持政策“虹吸效應”影響,優質資源匯聚能力弱化,競爭優勢日益縮小。
 
  (三)優勢與發展機遇。
 
  當前,得益于5G、大數據、云計算、虛擬現實(含增強現實、混合現實,下同)、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數字技術快速發展,數字創意應用場景日趨廣泛,為文化創意內容創作生產、傳播提供了廣闊空間。我省數字技術、數字設備制造基礎扎實,具有快速滲透和有效支撐產業發展的較強能力。同時制造業和服務業發達,有利于加快數字創意產業融合發展,助力數字創意產品不斷迭代更新,滿足人民對優質數字文化消費需求,培育形成新增長點。
 
  二
 
  工作目標
 
  以數字技術為核心驅動力,以高端化、專業化、國際化為主攻方向,鞏固提升優勢產業,提速發展新業態,打造全球數字創意產業發展高地。
 
  (一)產業規模不斷壯大。
 
  到2025年,數字創意產業營業收入突破6200億元。動漫、數字音樂、超高清視頻等核心產業鞏固提升,線上演播、數字藝術、數字娛樂、沉浸式體驗等新型業態蓬勃發展,數字創意與制造、文化、教育、旅游等產業加速融合、相互賦能,形成新經濟增長點。
 
  (二)產業鏈競爭力增強。
 
  遴選一批數字創意產業集群“鏈主”企業,在穩定產業鏈、優化供應鏈、推動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集群培育等方面充分發揮引領帶動作用,強化產業鏈上下游協作,大型龍頭企業在技術創新、內容原創等薄弱環節取得突破,培育一批“專精特新”企業和細分領域單項冠軍企業。
 
  (三)創新能力顯著提升。
 
  數字技術和設備核心支撐能力和創新應用水平明顯提升,數字創意重點技術發明專利密集度和質量位居全國前列,有效發明專利量突破1萬件。建成省級優質IP項目庫,培育一批優質數字內容原創作品和精品IP。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培育一批數字創意產業領域的國家知識產權優勢示范企業,全國版權示范單位、園區(基地)超過18家。工業設計創新能力提升,新增15個左右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
 
  (四)產業生態加速完善。
 
  數字創意與相關產業深度融合,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和新消費不斷涌現。培育建設一批特色鮮明、業態集聚、配套服務完善的數字技術驅動型數字創意產業園區,形成一批管理規范、公信度高、服務面廣、具有較強影響力和輻射力的公共服務平臺,培育或引進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展會及賽事,推動建設一批優質直播(短視頻)基地、融媒體中心。產業鏈上下游聚集效應不斷增強,形成數字創意產業發展良好生態。
 
  三
 
  重點任務
 
  (一)加快數字創意技術和設備研發創新。
 
  加強綜合廣播寬帶技術、互動影視、交互娛樂引擎開發、數字內容加工處理軟件、文化資源數字化處理等重點應用技術攻關,提升數字內容質量和創新服務模式。加速5G、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通用型數字技術在數字創意全產業鏈中的應用,促進創新鏈和產業鏈緊密銜接。推動超高清視頻(4K/8K)、VR/AR/MR、全息成像、裸眼三維圖形顯示(裸眼3D)、超級感知等終端技術設備的創新發展,開拓消費新領域。支持基于自主基礎軟硬件環境,開展技術創新和適配攻關,打造數字創意領域行業解決方案,推動形成自主可控應用生態。推動數字創意技術和設備關鍵標準研究制定,建立覆蓋全產業鏈和產品全生命周期的標準體系。(省科技廳、工業和信息化廳、市場監管局、廣電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大力提升創意設計水平。
 
  推動創意設計專業化、集約化、品牌化發展。強化工業設計引領作用,推動各類工業設計主體進一步發展壯大、設計創新能力顯著增強,促進工業設計與產業全方位深度融合,有效支撐優勢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支柱產業提質增效、新興產業發展壯大。提升人居環境設計水平,創新城市規劃設計,鼓勵建筑設計創作,倡導新型景觀設計,深化建筑、景觀、市政等工程設計領域交流合作,探索實施新型工程建設模式,推動工程設計行業創新發展。(省委宣傳部,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住房城鄉建設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加快推進數字創意產業發展。
 
  鼓勵數字內容創新創作,支持傳統內容生產業態數字化升級改造,鼓勵原創文化IP培育、輸出、衍生和授權,提升數字內容原創水平和產品質量,引導新一代沉浸式、交互式數字內容的不斷涌現。優化提升數字創意核心產業,大力推動動漫、數字音樂、直播、短視頻、網絡文學、數字藝術展示等重點領域發展,培育建設一批數字創意產業集聚園區和創新平臺。培育壯大數字創意新型產業,推進元宇宙、虛擬現實和人工智能等新興數字技術賦能新聞報道、平面設計、多媒體、藝術創作等多元領域,滿足沉浸體驗、智能交互、軟硬件結合等發展需求,促進創意內容消費場景全面泛化。(省委宣傳部,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文化和旅游廳、廣電局、體育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深化數字創意融合應用。
 
  推動數字創意和各領域的融合滲透,培育更多新產品、新服務以及多向交互融合的新業態。推動數字創意與制造業加速融合,引領制造業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加強數字技術在文化、旅游領域的融合應用,促進優秀文化資源數字化轉化和開發利用,推進旅游領域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升級,發展云直播、云音樂、云演藝、云旅游等。深化數字創意在電子商務、智慧農業中的應用,促進直播、短視頻等營銷新模式發展,加快創意農業、認養農業等新業態培育。促進數字技術在教育、體育、廣電、會展等領域的創新運用,開拓數字創意產業發展新空間。加快電競產業融合創新發展,打造完善有序的電競產業生態。(省教育廳、工業和信息化廳、農業農村廳、商務廳、文化和旅游廳、廣電局、體育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
 
  重點工程
 
  (一)數字技術攻關突破工程
 
  1.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實施重點科技專項,加快數字特效、圖像渲染、VR/AR、全息成像、裸眼3D、區塊鏈等重點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大空間和情感感知等基礎性技術研發力度。創新發展工業軟件,重點突破CAD(計算機輔助設計)、CAE(計算機輔助工程)、EDA(電子設計自動化)等研發設計類工業軟件。推動數字電視(深圳)國家工程實驗室、數字家庭互動應用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廣東省數字創意技術工程實驗室等創新平臺建設。鼓勵省實驗室加強智能科學、體驗科學等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支持數字創意骨干企業建設工程技術研究實驗室、企業技術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研發機構,加快構建龍頭企業牽頭、高校院所支撐、各創新主體相互協同的創新聯合體。支持重點圍繞VR交互算法、顯示光柵、傳感追蹤等技術領域開展高價值專利培育。(省發展改革委、科技廳、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2.提升數字創意領域信息技術自主可控水平。推動數字創意與信創產業融合發展,支持基于信創基礎軟硬件環境(包括芯片、操作系統、數據庫、中間件等)開展攻關突破,實現數字內容生產和創新設計軟件等領域關鍵核心技術突破,構建自主可控軟硬件產品體系;鼓勵建設數字創意領域信創軟硬件聯合攻關和適配驗證平臺,支持實施“信創+數字文旅”“信創+廣播電視”等應用工程,聚焦文化旅游數字化基礎建設、電視+廣播+網絡視聽內容聚合、平臺媒體數字化轉型等領域,加大對信創技術產品的應用研究,打造符合信創要求的行業應用解決方案。(省委宣傳部,省科技廳、工業和信息化廳、文化和旅游廳、廣電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3.發展數字創意設備制造。大力發展VR/AR/MR設備、可穿戴設備、內容采集制作設備、智能終端、超高清顯示等新型數字創意設備。加快電影、廣播電視數字化,提升內容制作、傳輸和使用相關設備的智能化水平。針對5G+4K/8K節目內容生產制作與傳輸的技術瓶頸,自主打造5G+4K/8K現場轉播系統。推動影視虛擬制作及預演、新型影院系統、數字多媒體娛樂設備等研發和產業化發展。(省委宣傳部,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廣電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內容創作生產提升工程
 
  1.強化優質內容供給能力。推進公共數字文化建設,擴大優質公共數字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完善文化大數據體系,推動全省公共文化數字資源共建共享。推進4K、8K超高清電視節目制作能力建設,支持體育賽事、紀錄片、影視劇等超高清電視節目制作。提高網絡音樂、網絡文學、網絡表演等網絡文化產品的原創能力和文化品位,鼓勵創作生產優質動漫產品。扶持原創網絡視聽精品生產,孵化優秀影視作品,拓展影視周邊產品。推動短視頻內容精品化發展,支持精品力作的生產。(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和旅游廳、廣電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2.建設優質IP資源庫。結合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建設,建設省級優質IP項目庫,培育一批原創品牌項目、團隊和企業。鼓勵基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創作,實施嶺南文化原創精品扶持工程,豐富優質IP資源。(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和旅游廳、廣電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3.推動IP版權增值。鼓勵頭部企業建設IP授權中心,鼓勵建設版權交易平臺和版權運營中心,推動版權保護、交易、流通和增值。支持廣東南方文化產權交易所、深圳文化產權交易所建設文化藝術品版權區塊鏈應用研發基地。支持開展文化影視企業股權交易試點。(省委宣傳部,省發展改革委、商務廳、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4.加強知識產權創造和登記保護。支持企業建設數字創意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加強知識產權儲備和運營。推動企業優化知識產權管理體系,創建一批國家知識產權優勢示范企業和全國版權示范單位、園區(基地)。深入開展重點技術領域專利導航,建立產業細分領域專利數據庫。建立健全知識產權登記保護和快速維權機制,開展數字創意產業關鍵技術領域發明專利優先審查和專利快速預審、確權、維權和協同保護工作,提高數字創意產業和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水平。支持企業開展專利海外布局和商標、工業品外觀設計國際注冊,增強國際競爭力。(省委宣傳部,省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融合應用提升工程
 
  1.促進數字創意與工業制造融合發展。推動數字創意在生產制造領域應用,充分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精準定位消費需求,不斷優化產品設計能力,持續推進產品設計革新、工藝優化、品類創新。支持家電、家居、服裝制造等行業搭建云端協同研發設計環境,推廣應用眾包設計、協同設計、云設計、用戶參與設計等新模式,發展輕量化設計、并行設計、敏捷設計、交互設計等技術,推動建立創意設計工藝、圖案、素材數據庫及工藝知識庫。將數字創意與品牌價值融合,發展基于精品IP形象授權的品牌塑造和服裝、玩具等衍生品制造,在滿足消費者多樣化需求的同時提升品牌價值。推動工藝美術、藝術陶瓷、文化輔助用品、文化裝備制造等數字化改造。(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文化和旅游廳、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2.推動數字創意與文化旅游融合發展。加強對藝術品、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優秀文化資源進行數字化轉化和開發,借助數字技術實現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加強公共文化設施數字化、智能化建設,提升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等數字化智能化水平,創新交互體驗應用。實施“廣東文旅護照”項目,遴選不少于50個特色景點進行數字化提升,納入“護照”打卡點。支持文化場館、文娛場所、景區景點、街區園區開發數字化產品和服務,搭建數字化文化體驗的智慧文旅新場景。提升旅游產品開發和旅游服務設計的文化內涵和數字化水平,促進虛擬旅游展示等新模式創新發展。(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和旅游廳、廣電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3.加速數字創意與電商農業融合發展。推動數字創意在電子商務、社交網絡中的應用,發展虛擬現實購物、社交電商、“粉絲經濟”等營銷新模式。推動“直播+”,規范發展品質直播,支持聚焦電商、文娛、旅游、康養及鄉村振興等領域,加快產品、模式和業態創新。推動數字技術與創意農業的深度融合,引導支持5G、人工智能、交互式虛擬現實等數字技術在創意農業領域融合應用,運用“短視頻+網紅”模式,創立“采購商網絡直通車”“采購商網絡會客室”“網紅直播間”及短視頻營銷等載體,開展產銷對接活動。開發沉浸式數字消費產品、文旅IP及文創產品,推廣鄉村智慧旅游、創意農業、認養農業等新業態。(省農業農村廳、商務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4.加快數字創意與其他領域融合發展。鼓勵數字創意產業與教育、體育、廣電、會展等領域融合發展。加快一體化智慧教育平臺建設,加強數字文化教育產品開發和公共信息資源深度利用,整合優質教育資源和服務能力,實現教育資源匯聚和全民共享,滿足學習需求。推進數字體育建設,加快智慧體育場館建設和體育場地設施數字化改造,鼓勵體育器材企業研發家庭化、智能化運動設備器材、智能可穿戴體育產品,打造智能運動健身場景。加快廣電5G一體化發展,加強流媒體技術運用,推進數字廣播工程、智慧廣電工程。鼓勵廣播電視企業或機構、交互式網絡電視運營企業等加大超高清節目內容供給,探索超高清內容4K/8K專區化和5G套餐化。推動廣電運營企業或機構發展智慧城市、智慧農村、智能家庭等新興業務。推動數字技術為傳統展會賦能,利用5G、虛擬現實、裸眼3D、人工智能等技術助推會展行業示范應用、場景構建、平臺對話等方面創新發展,實現線上3D虛擬漫游與全景相結合。(省教育廳、商務廳、廣電局、體育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工業設計能力提升工程
 
  1.加快建設工業設計中心、研究院。支持企業設立獨立的工業設計中心,提升設計創新能力,加快設計成果的產業應用,新增培育15家左右國家級、50家左右省級工業設計中心。鼓勵制造業龍頭骨干企業聯合設計機構、科研院所,圍繞我省優勢產業創建工業設計研究院,積極創建1—2家國家級、3—4家省級工業設計研究院。加快推動珠三角工業設計走廊建設,支持廣州、深圳、佛山等地分別設立區域設計對接服務中心。(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負責)
 
  2.大力提升基礎能力。聚焦工業設計基礎研究,建設約10家省級、市級前沿研究中心、校企聯合實驗室。推動CMF(色彩、材料、工藝)數據庫、產品圖譜庫、設計項目案例庫、生活方式數據庫等基礎信息資源共享。支持針對工業設計基礎研究開發一批先進適用的設計工具(軟件),促進專用設計及仿真軟件應用。(省教育廳、科技廳、工業和信息化廳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3.強化對產業集群的支撐服務。鼓勵企業應用工業設計的系統思維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支持企業運用設計工具,開發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裝備和產品。支持設計機構、企業入駐集群、園區,加強與制造企業在品牌創新、技術研發、功能設計等方面深度合作,發展創意設計、仿真設計等高端綜合設計服務。重點辦好“省長杯”工業設計大賽及廣東設計周,強化設計成果展示推廣與對接轉化。圍繞先進制造業集群,支持廣州、深圳、汕頭、佛山、東莞等地打造3—5個設計師超千人的工業設計基地。(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負責)
 
  (五)產業集聚發展工程
 
  1.引導區域特色化發展。推動全省形成“雙核多點”的數字創意產業發展格局。支持廣州、深圳發揮“雙核”引擎作用,輻射帶動全省數字創意產業高質量發展。支持珠海、東莞重點發展動漫、演藝娛樂、數字會展等;佛山重點發展影視制作、工業設計等;汕頭重點發展玩具、服裝等衍生品制造等;中山重點加快健康游樂設備業數字化轉型,發展工業設計,建設國際設計港。鼓勵各地發展具有區域特色的數字創意產業。(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牽頭,省文化和旅游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2.高標準建設產業載體。高標準建設數字技術驅動型的省級數字創意產業園,集聚優質人才、科技、資金等要素資源,培厚“獨角獸”企業發展土壤,打造完善的產業生態。鼓勵數字創意產業園區不斷創新服務模式,積極探索以服務輸出、搭建平臺、合作運營等多種方式,孵化培育一批數字內容原創作品和IP以及知名數字創意品牌。圍繞影視動漫制作、數字內容創新、智慧廣電、智慧融媒等領域建設省級公共服務平臺,提供開發工具、智能計算、圖像渲染、后期制作、沉浸式體驗等技術服務。推動媒體融合發展,以數字創意手段,提升新聞信息生產和傳播智能化水平,建設融媒體中心省級平臺及縣級平臺,打造一批新型智慧媒體,做強一批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移動傳播平臺。支持視聽產業發展,推動網絡視聽新媒體等文化新業態集聚發展,支持創建“智慧視聽”云產業園(區)。(省委宣傳部,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文化和旅游廳、廣電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3.推動大中小企業協同創新發展。培育壯大數字創意產業鏈“鏈主”企業,催生一批掌握核心技術、擁有原創品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行業數字創意龍頭企業。支持頭部企業在內容原創、IP運營、賽事組織等薄弱環節取得突破進展。鼓勵龍頭企業會同行業協會等開展產業鏈對接活動,促進大中小企業在信息聯通、產能對接、品牌共建、知識產權和銷售渠道共享等方面開展協作,帶動產業鏈協同發展。引導中小微數字創意企業圍繞細分領域走“專精特新”道路,培育一批細分領域單項冠軍,形成數字創意產業梯次發展格局。強化金融對大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支持力度,推動文化+科技+金融有效對接,用好粵港澳大灣區文化產業投資大會等優質平臺。(省委宣傳部,省科技廳、工業和信息化廳、文化和旅游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深化交流合作工程
 
  1.大力開拓國際市場。支持組團參加國際知名數字創意展會,辦好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展會,加強數字創意產業成果展示,宣傳推廣優秀產品服務,促進數字創意產業投融資合作和項目交易。依托產業梯度轉移招商引資對接平臺,做好數字創意產業招商引資工作。支持建設面向“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數字創意產業基地和創意孵化中心。(省委宣傳部,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商務廳、文化和旅游廳、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廣電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2.加強粵港澳產業合作。舉辦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創意設計大賽等大型活動,促進創意設計、影視動漫、演藝音樂、文化旅游等領域的粵港澳交流合作。依托粵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園區)等載體,匯聚粵港澳數字創意人才、資金、項目等優質資源。(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文化和旅游廳、港澳辦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
 
  保障措施
 
  (一)加強統籌協調。
 
  依托制造強省建設領導小組加強統籌協調,及時解決數字創意產業發展重大問題。各地要強化宣傳、網信、發改、科技、工信、商務、文旅、廣電、體育等部門協同,推進數字創意產業發展。(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會有關部門負責)
 
  (二)加強政策扶持。
 
  統籌安排現有政策資源,建立戰略咨詢支撐機構,鼓勵社會資本投資,共同加大支持力度。支持金融機構建立多層次知識產權融資機制,創新完善中小企業融資平臺數字創意產業特色專板和金融服務模式。對符合條件的創意設計活動相關費用,落實稅前加計扣除政策。引導數字創意企業充分利用橫琴、前海、南沙、河套等重大合作平臺稅收優惠政策,加快發展。(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會有關部門負責)
 
  (三)加強人才培養。
 
  鼓勵有條件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設立數字創意學院或開設有關專業學科,建設完善針對數字創意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的課程和實踐能力教學體系。實施“廣東技工”工程,完善產教融合育人機制,創新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共建校企聯合技術研發中心和人才培養實訓基地,強化開展職業技術技能培訓,推行企校雙師聯合培養為主的現代學徒制和企業新型學徒制,培養數字創意技能人才。健全完善數字創意人才評價機制,將數字創意人才納入各類高層次、高技術人才引進計劃。(省教育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文化和旅游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營造良好生態。
 
  堅持審慎監管與包容開放相結合的理念,建立明確穩定的政策預期和鼓勵有序競爭的政策環境,加強宣傳和輿論引導,營造良好發展氛圍。加強數字創意內容價值導向管理,加快內容出版審批發行,持續推動企業社會責任建設,充分發揮各類行業社會組織作用,弘揚主旋律,傳遞正能量。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嚴厲打擊盜版侵權行為,規范原創內容和IP版權交易市場秩序。(省委宣傳部會有關部門負責)
 
  來源:廣東工信微信公眾號


 

主頁 > 新聞中心 > 產業規劃 >

廣東省培育數字創意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行動計劃(2023—2025年)

2024-01-23 來源:高新院 vwcr.cn 點擊:

  廣東省培育數字創意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行動計劃(2023—2025年)
 
  為貫徹省委、省政府關于推進數字經濟強省建設的工作部署,搶抓5G、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新型基礎設施提速建設的發展機遇,促進數字技術與文化創意深度融合,加快培育數字創意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促進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高端,依據省委、省政府《關于高質量建設制造強省的意見》(粵發〔2023〕7號)等文件精神,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
 
  總體情況
 
  (一)發展現狀。
 
  數字創意產業是以數字技術為主要驅動力,圍繞文化創意內容進行創作、生產、傳播和服務而融合形成的新經濟形態,主要包括數字創意技術和設備、內容制作、設計服務、融合服務四大業態,呈現技術更迭快、生產數字化、傳播網絡化、消費個性化、產業市場化、內容規范化等特點。廣東堅持把推動數字創意產業發展作為貫徹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的重要抓手,全省數字創意產業規模和發展水平全國領先,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連續18年居全國首位,數字出版產值、動漫產值、電影票房收入等多項指標居全國第一,數字音樂產業規模居全國前列,直播、短視頻等新業態發展迅猛,培育了一批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數字創意頭部企業。2022年全省數字創意產業集群實現營業收入5728.02億元,實現增加值1442.4億元,增加值增速為4.1%。
 
  (二)存在問題與面臨挑戰。
 
  我省數字創意產業在發展過程中仍存在關鍵技術“卡脖子”、區域發展不平衡、產業結構不盡合理、內容原創能力不足、復合型人才短缺等問題。同時,受兄弟省市強有力扶持政策“虹吸效應”影響,優質資源匯聚能力弱化,競爭優勢日益縮小。
 
  (三)優勢與發展機遇。
 
  當前,得益于5G、大數據、云計算、虛擬現實(含增強現實、混合現實,下同)、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數字技術快速發展,數字創意應用場景日趨廣泛,為文化創意內容創作生產、傳播提供了廣闊空間。我省數字技術、數字設備制造基礎扎實,具有快速滲透和有效支撐產業發展的較強能力。同時制造業和服務業發達,有利于加快數字創意產業融合發展,助力數字創意產品不斷迭代更新,滿足人民對優質數字文化消費需求,培育形成新增長點。
 
  二
 
  工作目標
 
  以數字技術為核心驅動力,以高端化、專業化、國際化為主攻方向,鞏固提升優勢產業,提速發展新業態,打造全球數字創意產業發展高地。
 
  (一)產業規模不斷壯大。
 
  到2025年,數字創意產業營業收入突破6200億元。動漫、數字音樂、超高清視頻等核心產業鞏固提升,線上演播、數字藝術、數字娛樂、沉浸式體驗等新型業態蓬勃發展,數字創意與制造、文化、教育、旅游等產業加速融合、相互賦能,形成新經濟增長點。
 
  (二)產業鏈競爭力增強。
 
  遴選一批數字創意產業集群“鏈主”企業,在穩定產業鏈、優化供應鏈、推動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集群培育等方面充分發揮引領帶動作用,強化產業鏈上下游協作,大型龍頭企業在技術創新、內容原創等薄弱環節取得突破,培育一批“專精特新”企業和細分領域單項冠軍企業。
 
  (三)創新能力顯著提升。
 
  數字技術和設備核心支撐能力和創新應用水平明顯提升,數字創意重點技術發明專利密集度和質量位居全國前列,有效發明專利量突破1萬件。建成省級優質IP項目庫,培育一批優質數字內容原創作品和精品IP。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培育一批數字創意產業領域的國家知識產權優勢示范企業,全國版權示范單位、園區(基地)超過18家。工業設計創新能力提升,新增15個左右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
 
  (四)產業生態加速完善。
 
  數字創意與相關產業深度融合,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和新消費不斷涌現。培育建設一批特色鮮明、業態集聚、配套服務完善的數字技術驅動型數字創意產業園區,形成一批管理規范、公信度高、服務面廣、具有較強影響力和輻射力的公共服務平臺,培育或引進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展會及賽事,推動建設一批優質直播(短視頻)基地、融媒體中心。產業鏈上下游聚集效應不斷增強,形成數字創意產業發展良好生態。
 
  三
 
  重點任務
 
  (一)加快數字創意技術和設備研發創新。
 
  加強綜合廣播寬帶技術、互動影視、交互娛樂引擎開發、數字內容加工處理軟件、文化資源數字化處理等重點應用技術攻關,提升數字內容質量和創新服務模式。加速5G、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通用型數字技術在數字創意全產業鏈中的應用,促進創新鏈和產業鏈緊密銜接。推動超高清視頻(4K/8K)、VR/AR/MR、全息成像、裸眼三維圖形顯示(裸眼3D)、超級感知等終端技術設備的創新發展,開拓消費新領域。支持基于自主基礎軟硬件環境,開展技術創新和適配攻關,打造數字創意領域行業解決方案,推動形成自主可控應用生態。推動數字創意技術和設備關鍵標準研究制定,建立覆蓋全產業鏈和產品全生命周期的標準體系。(省科技廳、工業和信息化廳、市場監管局、廣電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大力提升創意設計水平。
 
  推動創意設計專業化、集約化、品牌化發展。強化工業設計引領作用,推動各類工業設計主體進一步發展壯大、設計創新能力顯著增強,促進工業設計與產業全方位深度融合,有效支撐優勢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支柱產業提質增效、新興產業發展壯大。提升人居環境設計水平,創新城市規劃設計,鼓勵建筑設計創作,倡導新型景觀設計,深化建筑、景觀、市政等工程設計領域交流合作,探索實施新型工程建設模式,推動工程設計行業創新發展。(省委宣傳部,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住房城鄉建設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加快推進數字創意產業發展。
 
  鼓勵數字內容創新創作,支持傳統內容生產業態數字化升級改造,鼓勵原創文化IP培育、輸出、衍生和授權,提升數字內容原創水平和產品質量,引導新一代沉浸式、交互式數字內容的不斷涌現。優化提升數字創意核心產業,大力推動動漫、數字音樂、直播、短視頻、網絡文學、數字藝術展示等重點領域發展,培育建設一批數字創意產業集聚園區和創新平臺。培育壯大數字創意新型產業,推進元宇宙、虛擬現實和人工智能等新興數字技術賦能新聞報道、平面設計、多媒體、藝術創作等多元領域,滿足沉浸體驗、智能交互、軟硬件結合等發展需求,促進創意內容消費場景全面泛化。(省委宣傳部,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文化和旅游廳、廣電局、體育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深化數字創意融合應用。
 
  推動數字創意和各領域的融合滲透,培育更多新產品、新服務以及多向交互融合的新業態。推動數字創意與制造業加速融合,引領制造業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加強數字技術在文化、旅游領域的融合應用,促進優秀文化資源數字化轉化和開發利用,推進旅游領域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升級,發展云直播、云音樂、云演藝、云旅游等。深化數字創意在電子商務、智慧農業中的應用,促進直播、短視頻等營銷新模式發展,加快創意農業、認養農業等新業態培育。促進數字技術在教育、體育、廣電、會展等領域的創新運用,開拓數字創意產業發展新空間。加快電競產業融合創新發展,打造完善有序的電競產業生態。(省教育廳、工業和信息化廳、農業農村廳、商務廳、文化和旅游廳、廣電局、體育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
 
  重點工程
 
  (一)數字技術攻關突破工程
 
  1.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實施重點科技專項,加快數字特效、圖像渲染、VR/AR、全息成像、裸眼3D、區塊鏈等重點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大空間和情感感知等基礎性技術研發力度。創新發展工業軟件,重點突破CAD(計算機輔助設計)、CAE(計算機輔助工程)、EDA(電子設計自動化)等研發設計類工業軟件。推動數字電視(深圳)國家工程實驗室、數字家庭互動應用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廣東省數字創意技術工程實驗室等創新平臺建設。鼓勵省實驗室加強智能科學、體驗科學等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支持數字創意骨干企業建設工程技術研究實驗室、企業技術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研發機構,加快構建龍頭企業牽頭、高校院所支撐、各創新主體相互協同的創新聯合體。支持重點圍繞VR交互算法、顯示光柵、傳感追蹤等技術領域開展高價值專利培育。(省發展改革委、科技廳、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2.提升數字創意領域信息技術自主可控水平。推動數字創意與信創產業融合發展,支持基于信創基礎軟硬件環境(包括芯片、操作系統、數據庫、中間件等)開展攻關突破,實現數字內容生產和創新設計軟件等領域關鍵核心技術突破,構建自主可控軟硬件產品體系;鼓勵建設數字創意領域信創軟硬件聯合攻關和適配驗證平臺,支持實施“信創+數字文旅”“信創+廣播電視”等應用工程,聚焦文化旅游數字化基礎建設、電視+廣播+網絡視聽內容聚合、平臺媒體數字化轉型等領域,加大對信創技術產品的應用研究,打造符合信創要求的行業應用解決方案。(省委宣傳部,省科技廳、工業和信息化廳、文化和旅游廳、廣電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3.發展數字創意設備制造。大力發展VR/AR/MR設備、可穿戴設備、內容采集制作設備、智能終端、超高清顯示等新型數字創意設備。加快電影、廣播電視數字化,提升內容制作、傳輸和使用相關設備的智能化水平。針對5G+4K/8K節目內容生產制作與傳輸的技術瓶頸,自主打造5G+4K/8K現場轉播系統。推動影視虛擬制作及預演、新型影院系統、數字多媒體娛樂設備等研發和產業化發展。(省委宣傳部,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廣電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內容創作生產提升工程
 
  1.強化優質內容供給能力。推進公共數字文化建設,擴大優質公共數字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完善文化大數據體系,推動全省公共文化數字資源共建共享。推進4K、8K超高清電視節目制作能力建設,支持體育賽事、紀錄片、影視劇等超高清電視節目制作。提高網絡音樂、網絡文學、網絡表演等網絡文化產品的原創能力和文化品位,鼓勵創作生產優質動漫產品。扶持原創網絡視聽精品生產,孵化優秀影視作品,拓展影視周邊產品。推動短視頻內容精品化發展,支持精品力作的生產。(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和旅游廳、廣電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2.建設優質IP資源庫。結合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建設,建設省級優質IP項目庫,培育一批原創品牌項目、團隊和企業。鼓勵基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創作,實施嶺南文化原創精品扶持工程,豐富優質IP資源。(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和旅游廳、廣電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3.推動IP版權增值。鼓勵頭部企業建設IP授權中心,鼓勵建設版權交易平臺和版權運營中心,推動版權保護、交易、流通和增值。支持廣東南方文化產權交易所、深圳文化產權交易所建設文化藝術品版權區塊鏈應用研發基地。支持開展文化影視企業股權交易試點。(省委宣傳部,省發展改革委、商務廳、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4.加強知識產權創造和登記保護。支持企業建設數字創意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加強知識產權儲備和運營。推動企業優化知識產權管理體系,創建一批國家知識產權優勢示范企業和全國版權示范單位、園區(基地)。深入開展重點技術領域專利導航,建立產業細分領域專利數據庫。建立健全知識產權登記保護和快速維權機制,開展數字創意產業關鍵技術領域發明專利優先審查和專利快速預審、確權、維權和協同保護工作,提高數字創意產業和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水平。支持企業開展專利海外布局和商標、工業品外觀設計國際注冊,增強國際競爭力。(省委宣傳部,省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融合應用提升工程
 
  1.促進數字創意與工業制造融合發展。推動數字創意在生產制造領域應用,充分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精準定位消費需求,不斷優化產品設計能力,持續推進產品設計革新、工藝優化、品類創新。支持家電、家居、服裝制造等行業搭建云端協同研發設計環境,推廣應用眾包設計、協同設計、云設計、用戶參與設計等新模式,發展輕量化設計、并行設計、敏捷設計、交互設計等技術,推動建立創意設計工藝、圖案、素材數據庫及工藝知識庫。將數字創意與品牌價值融合,發展基于精品IP形象授權的品牌塑造和服裝、玩具等衍生品制造,在滿足消費者多樣化需求的同時提升品牌價值。推動工藝美術、藝術陶瓷、文化輔助用品、文化裝備制造等數字化改造。(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文化和旅游廳、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2.推動數字創意與文化旅游融合發展。加強對藝術品、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優秀文化資源進行數字化轉化和開發,借助數字技術實現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加強公共文化設施數字化、智能化建設,提升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等數字化智能化水平,創新交互體驗應用。實施“廣東文旅護照”項目,遴選不少于50個特色景點進行數字化提升,納入“護照”打卡點。支持文化場館、文娛場所、景區景點、街區園區開發數字化產品和服務,搭建數字化文化體驗的智慧文旅新場景。提升旅游產品開發和旅游服務設計的文化內涵和數字化水平,促進虛擬旅游展示等新模式創新發展。(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和旅游廳、廣電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3.加速數字創意與電商農業融合發展。推動數字創意在電子商務、社交網絡中的應用,發展虛擬現實購物、社交電商、“粉絲經濟”等營銷新模式。推動“直播+”,規范發展品質直播,支持聚焦電商、文娛、旅游、康養及鄉村振興等領域,加快產品、模式和業態創新。推動數字技術與創意農業的深度融合,引導支持5G、人工智能、交互式虛擬現實等數字技術在創意農業領域融合應用,運用“短視頻+網紅”模式,創立“采購商網絡直通車”“采購商網絡會客室”“網紅直播間”及短視頻營銷等載體,開展產銷對接活動。開發沉浸式數字消費產品、文旅IP及文創產品,推廣鄉村智慧旅游、創意農業、認養農業等新業態。(省農業農村廳、商務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4.加快數字創意與其他領域融合發展。鼓勵數字創意產業與教育、體育、廣電、會展等領域融合發展。加快一體化智慧教育平臺建設,加強數字文化教育產品開發和公共信息資源深度利用,整合優質教育資源和服務能力,實現教育資源匯聚和全民共享,滿足學習需求。推進數字體育建設,加快智慧體育場館建設和體育場地設施數字化改造,鼓勵體育器材企業研發家庭化、智能化運動設備器材、智能可穿戴體育產品,打造智能運動健身場景。加快廣電5G一體化發展,加強流媒體技術運用,推進數字廣播工程、智慧廣電工程。鼓勵廣播電視企業或機構、交互式網絡電視運營企業等加大超高清節目內容供給,探索超高清內容4K/8K專區化和5G套餐化。推動廣電運營企業或機構發展智慧城市、智慧農村、智能家庭等新興業務。推動數字技術為傳統展會賦能,利用5G、虛擬現實、裸眼3D、人工智能等技術助推會展行業示范應用、場景構建、平臺對話等方面創新發展,實現線上3D虛擬漫游與全景相結合。(省教育廳、商務廳、廣電局、體育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工業設計能力提升工程
 
  1.加快建設工業設計中心、研究院。支持企業設立獨立的工業設計中心,提升設計創新能力,加快設計成果的產業應用,新增培育15家左右國家級、50家左右省級工業設計中心。鼓勵制造業龍頭骨干企業聯合設計機構、科研院所,圍繞我省優勢產業創建工業設計研究院,積極創建1—2家國家級、3—4家省級工業設計研究院。加快推動珠三角工業設計走廊建設,支持廣州、深圳、佛山等地分別設立區域設計對接服務中心。(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負責)
 
  2.大力提升基礎能力。聚焦工業設計基礎研究,建設約10家省級、市級前沿研究中心、校企聯合實驗室。推動CMF(色彩、材料、工藝)數據庫、產品圖譜庫、設計項目案例庫、生活方式數據庫等基礎信息資源共享。支持針對工業設計基礎研究開發一批先進適用的設計工具(軟件),促進專用設計及仿真軟件應用。(省教育廳、科技廳、工業和信息化廳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3.強化對產業集群的支撐服務。鼓勵企業應用工業設計的系統思維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支持企業運用設計工具,開發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裝備和產品。支持設計機構、企業入駐集群、園區,加強與制造企業在品牌創新、技術研發、功能設計等方面深度合作,發展創意設計、仿真設計等高端綜合設計服務。重點辦好“省長杯”工業設計大賽及廣東設計周,強化設計成果展示推廣與對接轉化。圍繞先進制造業集群,支持廣州、深圳、汕頭、佛山、東莞等地打造3—5個設計師超千人的工業設計基地。(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負責)
 
  (五)產業集聚發展工程
 
  1.引導區域特色化發展。推動全省形成“雙核多點”的數字創意產業發展格局。支持廣州、深圳發揮“雙核”引擎作用,輻射帶動全省數字創意產業高質量發展。支持珠海、東莞重點發展動漫、演藝娛樂、數字會展等;佛山重點發展影視制作、工業設計等;汕頭重點發展玩具、服裝等衍生品制造等;中山重點加快健康游樂設備業數字化轉型,發展工業設計,建設國際設計港。鼓勵各地發展具有區域特色的數字創意產業。(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牽頭,省文化和旅游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2.高標準建設產業載體。高標準建設數字技術驅動型的省級數字創意產業園,集聚優質人才、科技、資金等要素資源,培厚“獨角獸”企業發展土壤,打造完善的產業生態。鼓勵數字創意產業園區不斷創新服務模式,積極探索以服務輸出、搭建平臺、合作運營等多種方式,孵化培育一批數字內容原創作品和IP以及知名數字創意品牌。圍繞影視動漫制作、數字內容創新、智慧廣電、智慧融媒等領域建設省級公共服務平臺,提供開發工具、智能計算、圖像渲染、后期制作、沉浸式體驗等技術服務。推動媒體融合發展,以數字創意手段,提升新聞信息生產和傳播智能化水平,建設融媒體中心省級平臺及縣級平臺,打造一批新型智慧媒體,做強一批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移動傳播平臺。支持視聽產業發展,推動網絡視聽新媒體等文化新業態集聚發展,支持創建“智慧視聽”云產業園(區)。(省委宣傳部,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文化和旅游廳、廣電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3.推動大中小企業協同創新發展。培育壯大數字創意產業鏈“鏈主”企業,催生一批掌握核心技術、擁有原創品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行業數字創意龍頭企業。支持頭部企業在內容原創、IP運營、賽事組織等薄弱環節取得突破進展。鼓勵龍頭企業會同行業協會等開展產業鏈對接活動,促進大中小企業在信息聯通、產能對接、品牌共建、知識產權和銷售渠道共享等方面開展協作,帶動產業鏈協同發展。引導中小微數字創意企業圍繞細分領域走“專精特新”道路,培育一批細分領域單項冠軍,形成數字創意產業梯次發展格局。強化金融對大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支持力度,推動文化+科技+金融有效對接,用好粵港澳大灣區文化產業投資大會等優質平臺。(省委宣傳部,省科技廳、工業和信息化廳、文化和旅游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深化交流合作工程
 
  1.大力開拓國際市場。支持組團參加國際知名數字創意展會,辦好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展會,加強數字創意產業成果展示,宣傳推廣優秀產品服務,促進數字創意產業投融資合作和項目交易。依托產業梯度轉移招商引資對接平臺,做好數字創意產業招商引資工作。支持建設面向“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數字創意產業基地和創意孵化中心。(省委宣傳部,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商務廳、文化和旅游廳、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廣電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2.加強粵港澳產業合作。舉辦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創意設計大賽等大型活動,促進創意設計、影視動漫、演藝音樂、文化旅游等領域的粵港澳交流合作。依托粵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園區)等載體,匯聚粵港澳數字創意人才、資金、項目等優質資源。(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文化和旅游廳、港澳辦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
 
  保障措施
 
  (一)加強統籌協調。
 
  依托制造強省建設領導小組加強統籌協調,及時解決數字創意產業發展重大問題。各地要強化宣傳、網信、發改、科技、工信、商務、文旅、廣電、體育等部門協同,推進數字創意產業發展。(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會有關部門負責)
 
  (二)加強政策扶持。
 
  統籌安排現有政策資源,建立戰略咨詢支撐機構,鼓勵社會資本投資,共同加大支持力度。支持金融機構建立多層次知識產權融資機制,創新完善中小企業融資平臺數字創意產業特色專板和金融服務模式。對符合條件的創意設計活動相關費用,落實稅前加計扣除政策。引導數字創意企業充分利用橫琴、前海、南沙、河套等重大合作平臺稅收優惠政策,加快發展。(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會有關部門負責)
 
  (三)加強人才培養。
 
  鼓勵有條件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設立數字創意學院或開設有關專業學科,建設完善針對數字創意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的課程和實踐能力教學體系。實施“廣東技工”工程,完善產教融合育人機制,創新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共建校企聯合技術研發中心和人才培養實訓基地,強化開展職業技術技能培訓,推行企校雙師聯合培養為主的現代學徒制和企業新型學徒制,培養數字創意技能人才。健全完善數字創意人才評價機制,將數字創意人才納入各類高層次、高技術人才引進計劃。(省教育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文化和旅游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營造良好生態。
 
  堅持審慎監管與包容開放相結合的理念,建立明確穩定的政策預期和鼓勵有序競爭的政策環境,加強宣傳和輿論引導,營造良好發展氛圍。加強數字創意內容價值導向管理,加快內容出版審批發行,持續推動企業社會責任建設,充分發揮各類行業社會組織作用,弘揚主旋律,傳遞正能量。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嚴厲打擊盜版侵權行為,規范原創內容和IP版權交易市場秩序。(省委宣傳部會有關部門負責)
 
  來源:廣東工信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