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構建與新質生產力相適應的產業新體系
來源:高新院 vwcr.cn 日期:2024-01-04 點擊:次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特別是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產力。202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時首次提出“新質生產力”這一重要概念。新質生產力是一個具有動態性、時代性和戰略性的新概念,是要素新優勢、產業新形態、發展新路徑、競爭新優勢的集成表述,代表著更創新、更高階、更可持續的生產力發展方向。新時代做好經濟工作必須堅持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是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核心組成部分,是與經濟高質量發展階段相適應、與新一輪科技革命相吻合、與國家現代化建設全局相一致的戰略部署。
形成新質生產力的關鍵是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
生產力的本義是通過生產要素的組合運用提供產品和服務的能力。隨著要素條件變遷和市場需求變化,生產力必然是與時俱進、不斷更新的。立足要素資源條件新變化、面向技術產業變革新形勢、聚焦高質量發展新階段,新質生產力對傳統意義上的生產力概念進行了創新發展、賦予了新的內涵。新質生產力不是既有生產力修補式的調整完善,而是以科技創新和產業變革為核心的生產力體系重塑,筑基于新的要素條件、形成于新的產業質態、導向在高質量發展,是能夠更好支撐現代化建設、擁有更大成長潛力空間、更利于多目標協同的全新生產力。
形成新質生產力的關鍵是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通過整合使用優質和新型生產要素,探索智能、融合、高效、綠色的發展路徑,形成高水平高能級的產業結構體系,提供更高品質、更加豐富的產品和服務。新質生產力與技術創新和產業變革緊密相關,創新屬性和成長特征突出,代表著產業迭代、結構升級的主要方向,孕育著新的產業賽道和發展動能。因此,新質生產力既是各國加快布局、角力發展的普遍方向,也是我國實現趕超、贏得領先的機遇窗口,對我國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打破以往國際分工體系制約、搶占全球新一輪產業發展制高點至關重要。
新質生產力形成的基礎是立足要素新支撐構筑發展新優勢
要素資源是生產力的基礎、產業優勢的支撐。先進和新型生產要素快速涌現、加速成長,為我國在要素培育和整合應用上占得先機提供了可能。當前,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數字信息等科技創新不斷取得突破,科學創新人才、技術技能人才、經營管理人才等人力資本條件持續提升,數據信息等新生產要素加速崛起并向各領域深度滲透,共同鋪就了不同于以往的要素條件,為產業創新發展構筑起新的支撐條件。目前,新要素涌現對我國產業創新發展的支撐作用已經顯現,如優質的科技創新和互聯網資源為新能源汽車產業注入發展新活力,一些企業把勞動技能優勢和人工智能優勢相結合釋放巨大的效率效能提升空間,企業競爭力在技術工藝流程重構中得到增強。
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必須夯實要素新支撐。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階段變化,以低成本優勢為核心的傳統要素條件正在發生深刻變化,把先進和新型生產要素培育好、利用好是發展優勢接續、新舊動能轉換的必然選擇。在優化提升勞動、土地等傳統優勢要素支撐的同時,需要加大力度培育科技創新、人力資本、數據信息等新要素,加強要素基礎制度建設,深化要素整合共享,擴大要素開發應用,提高高端、優質、新型要素對產業創新發展的貢獻。擴大應用先進和新型生產要素是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動力之源,能夠有效應對傳統要素數量和成本優勢減退帶來的影響,進一步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建立起更高水平更可持續的產業競爭新優勢。
來源:學習時報、山東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