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
來源:高新院 vwcr.cn 日期:2023-12-13 點擊:次
2021年4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柳州時強調,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是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發展壯大實體經濟,都離不開制造業,要在推動產業優化升級上繼續下功夫;發展特色產業是地方做實做強做優實體經濟的一大實招。作為制造強國建設的主攻方向,智能制造發展水平關乎我國未來制造業的全球地位,對于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柳州市制造業基礎雄厚,智能制造轉型需求迫切,當前正發揮區位、產業等優勢并緊抓RCEP帶來的機遇,全力創建智能制造先行區,通過發展智能制造,一是推動制造業生產效率提高、運營成本降低,不斷增強承接產業轉移能力;二是完善信息基礎設施、強化人才引培等,構建先進適用的制造業支撐體系,不斷增強承接產業轉移軟實力;三是通過打造汽車、鋼鐵、機械等優勢產業智慧供應鏈,不斷加大對優勢產業鏈外移的控制力,加速打造承接粵港澳大灣區產業轉移的高地、建立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窗口、構筑減緩制造業外流的堤壩以及老工業城市實現轉型升級的典型樣板。
一、現狀與形勢
(一)發展基礎
柳州是廣西副中心城市、中國西南工業重鎮、中國大陸靠近東盟最前沿的工業中心城市,制造業基礎雄厚,優勢產業特色鮮明。經過多年發展,形成了以汽車、鋼鐵、機械為支柱,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智能家電、生物醫藥大健康、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新興產業加快布局和發展的產業體系。
1、工業發展質量持續提升
柳州加快創新驅動發展,推動傳統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促進工業經濟由數量規模擴張向質量效益提升轉變,積極打造具有柳州特色的現代制造業體系。2022年,柳州市工業總量保持廣西各市首位,工業總量約占廣西比重1/5,規模以上工業利潤年均增速高于工業產值年均增速。創新平臺及智能工廠總數位居全區前列,“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總量突破百家。電子科技大學廣西智能制造產業技術研究院、廣西汽車研究院等一批產業技術研究院加快建設。
2、優勢產業特色明顯
汽車行業加快優化升級。汽車產業是柳州第一大支柱產業,擁有整車企業5家,規模以上零部件生產企業290家,2022年全市汽車產業規上工業產值1697億元,占全市比重40.4%,全市汽車產量176.1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量66.7萬輛。上汽集團、一汽集團、東風汽車、重汽集團四大汽車集團均在柳州建有生產基地,培育出“五菱”、“寶駿”、“乘龍”、“風行”等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全國知名品牌。聯合電子、耐世特、上海延鋒、福耀玻璃、玲瓏輪胎、松芝空調、國軒高科、鵬輝能源、青山瑞浦等一批國內外知名零部件企業相繼在柳州設立生產基地。
鋼鐵行業加快產品結構升級。鋼鐵產業是柳州市第二大支柱產業,2022年全市鋼鐵產業規上工業產值896億元,占全市比重21.4%,鋼材產量1078萬噸,行業龍頭企業柳鋼位列全球50大鋼企第18位、2022中國企業500強第193位。柳州鋼鐵產業主導產品有冷軋卷板、鍍鋅板、熱軋卷板、中厚板、不銹鋼等,已形成60多個系列、500多個品種,廣泛應用于汽車、家電、石油化工、機械制造、能源交通、船舶、橋梁建筑、金屬制品等行業,產品輻射華南、華東等地區市場的同時,還遠銷至東亞、南亞、歐洲、美洲、非洲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
機械行業發展水平不斷提升。機械產業是柳州市第三大支柱產業,2022年全市機械產業規上工業產值258億元,占全市比重6.1%,以工程機械、建筑機械、石化通用機械為主,農業機械、機器人及智能裝備機械等逐漸興起,主要產品有裝載機、挖掘機、平地機等共30多個大類200多個品種。柳工是世界工程機械50強企業,全球建有制造基地20個,輪式裝載機銷量保持世界第一,擁有我國目前唯一的“土方機械行業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歐維姆預應力錨具國內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一,參與“天眼”、港珠澳大橋等國家超級工程,刷新多項世界紀錄。
輕化產業實現新突破。輕化產業主要包括化工、化肥、制糖、制藥、造紙、牙膏、食品等行業。金嗓子公司生產的“金嗓子喉寶”已成為馳譽市場的名牌產品;仙草堂公司是目前中國最大的青蒿素提取生產廠家,生產量占全球的四分之一;鳳糖公司是糖業內龍頭企業,該公司生產的“網山”牌白砂糖和“網山”牌食用酒精已成為國內知名品牌。
螺霸王、善元食品是柳州螺螄粉代表企業,柳州市以工業化理念謀劃推動柳州螺螄粉產業發展,2022年,柳州螺螄粉全產業鏈銷售收入突破600億元,年寄遞量超過1億件,成為廣西首個年寄遞量過億的單類產品。兔年大年初二,柳州螺螄粉拜年廣告登上美國紐約時代廣場一號屏,柳州螺螄粉已“圈粉”28個國家和地區。柳州精準發力推動螺螄粉產業快速發展獲國務院通報表揚。
3、新興產業不斷壯大
柳州市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智能家電、生物醫藥大健康、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占柳州市工業比重由2015年10%提高到2022年17%。
新能源汽車產業。柳州市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產規模居國內前列,初步建成了產業化水平高、技術先進、配套設施齊全、服務完善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體系。柳州產新能源汽車產銷累計突破170萬輛,占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近10%。
高端裝備產業。大力支持柳工智拓、乾錦智能應用數字化和智能化技術改造機械、汽車行業生產線,并成功引入人工智能和服務機器人領域的“獨角獸”企業深圳優必選落戶柳州。柳工電動裝載機成為國內首批出口海外的電動裝載機品牌。全市工業機器人存量超7000臺,增量及保有量均居全區第一。
智能家電產業。形成以津晶電器為龍頭的智能家電集群,建設了賽寶隆電器、火星魚電器等一批項目,引進了智能家電壓縮機項目、智能家電高密度PCB板產業園等項目,智能家電產業產值突破90億元。
生物醫藥大健康產業。我市生物醫藥大健康產業由小到大,打造出“金嗓子”、“花紅藥業”等知名品牌,初步形成了以中藥民族藥為核心,醫療器械、化學藥、生物技術藥、醫藥商貿等協調發展的生物與制藥產業體系。
新一代信息產業。柳州市企業兩化融合發展指數排名全區第一;柳工挖掘機、上汽通用五菱2家企業入選工信部2022年度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揭榜單位,全廣西僅5家;全市現有自治區級智能制造標桿企業、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92家,數量居全區第一;星火·鏈網超級節點正式簽約落地柳州,柳州成為第七個簽約的超級節點城市。
4、企業競爭力不斷加強
企業規模不斷提升。2022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265家,較2015年增加453家,其中:億元工業企業突破400家,千億元企業2家,廣西制造業千億級企業均位于柳州。
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全市高新技術企業保有量近700家,約占廣西總量的五分之一。全市創新平臺總數位居全區前列,其中:國家級技術創新示范企業5家,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3家,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3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總量突破百家。全區首個自治區級實驗室——廣西新能源汽車實驗室在上汽通用五菱揭牌;柳鋼與上汽通用五菱等重點企業共建金屬材料成型、汽車用鋼、工程機械用鋼聯合實驗室,高附加值鋼材品種占比達68.2%。
(二)發展成效
“十三五”時期,柳州市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自治區黨委、政府關于智能制造發展的決策部署,大力實施“實業興市,開放強柳”戰略,依托相對完備的現代制造業體系,聚焦工業互聯網產業創新集群,以深化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為主線,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以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為著力點,通過加強理念普及、龍頭企業示范帶動、要素資源加速集聚,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
1、智造水平不斷提升,示范工廠建設成果顯著
一是支持有實力的企業打造數字化標桿工廠,借助5G和工業互聯網等技術,實現從串聯生產到協同制造的轉變。上汽通用五菱在多個車間試點數字工廠管理系統,實時監控工廠運行數據,快速響應實現降本增效。柳工將通過“燈塔工廠”項目建設,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和管理體系,提高裝載機產品整體制造水平,提升質量、交付、成本等企業運營關鍵績效。零部件企業的代表——聯合汽車電子以打造全球燈塔工廠為目標,利用人工智能、5G、云技術、虛擬仿真等多項技術,實現從物料供應、產品制造、成品發貨全過程的高精度追溯和最大面生產管控,最終實現智能化的系統預測能力。二是摸清發展現狀,重視智能制造成熟度評價。廣泛組織柳州市190家企業開展自診斷,幫助制造企業識別智能制造現狀、明確改進路徑。目前柳州市智能制造成熟度二級及以上企業為64家,占全區比重的59%。三是積極組織企業申報廣西智能制造標桿企業、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示范認定,截至2022年,柳州市累計有上汽通用五菱、柳工等92家企業獲評廣西智能制造標桿企業、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示范認定,占全區認定企業的1/4,位列全區第一。
2、龍頭企業帶動行業中小企業數字化改造成效顯著
支持鏈主企業帶動行業中小企業智能化改造,提升產業鏈整體水平。龍頭企業總結行業智能化改造經驗,幫助中小企業梳理需求,建立智能化解決方案資源池和分級分類解決方案庫,著力幫助配套體系跟上數字化轉型步伐。上汽通用五菱提煉出可復制的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指導幫助22家供應商建設數字化工廠,提高了供應鏈制造的敏捷性和預測能力;廣西汽車集團把低成本ERP系統延伸布局到供應商體系,目前4家已上線,3家正在實施;柳工針對供應鏈信息化、數字化基礎薄弱的特點,選取銀翔、司能等企業做試點,打造智能工廠樣本工程,形成可復制模式向產業鏈推廣。
3、要素集聚支撐能力不斷增強,智能制造發展環境日益完善
一方面,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東科公司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平臺入駐企業75家,標識注冊量約1.18億,解析量1320萬,上汽通用五菱、柳工兩個行業節點正在建設。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在螺螄粉產業和汽車行業廣泛開展產品溯源、后市場服務、供應鏈管理等場景的推廣應用。推動建設星火·鏈網超級節點(柳州),采用與中國信通院“共建共贏”的建設運營模式,在汽車、工程機械、鋼鐵等產業打造一批典型應用場景。另一方面,人才引進培育取得成效。創新支持本土人才培養提升,累計培養創新型企業家500多名,評選獎勵技能大師、“柳州工匠”等557名,完成1500人次的數字化專題培訓,輸送500名數字化人才,每年培育技能人才近3.6萬人。健全“雙招雙引”工作機制,2019年以來,新引進人才6.81萬人。強化人才集聚平臺建設,累計建成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2家,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6家。
4、廣泛開展各種活動,智能制造理念基本普及
柳州市長期開展中小企業服務月活動,為促進中小企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提供交流平臺和支撐服務,累計服務中小企業9000多家次,幫助企業解決問題2000多項。2022年,活動升級為企業服務年,著力解決困擾中小企業轉型升級的各類問題,共收集問題886個,已辦結598個,有力提高中小企業實施智能制造的積極性。開展企業素質線上線下提升培訓、賦能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訓練營等活動。2019年以來,通過進園區、線上直播、大講堂等形式舉辦了150多場培訓,累計有9400多家次企業的超過50000人次參加,成功推動理念提升,促進智能制造理念深入人心。
(三)面臨形勢
展望“十四五”,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與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形成歷史性交匯,柳州市智能制造發展的機遇和挑戰并存,但機遇遠大于挑戰。
1、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突飛猛進,為柳州智能制造發展不斷孕育新動能
當前,以大數據、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迅猛發展,與先進制造業融合持續深入,不斷推動智能制造向更高層級演進升級,催生出大量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新產業。因此,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帶來的戰略機遇,充分發揮良好的工業基礎和人才、技術儲備,加快培育高端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新興產業,推動數字經濟與制造業深度融合,成為柳州推動工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
2、制造強國戰略深入實施,為柳州發展智能制造帶來良好的政策環境
我國已邁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制造業面臨的需求和環境均發生了深刻變化。為此,國家提出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深入實施制造強國戰略,推動制造業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國家推進制造強國建設的一系列戰略舉措,為柳州以智能制造為重要抓手推動制造業加速邁向中高端邁進帶來良好的政策環境。
3、緊抓與東盟等合作契機,為柳州智能制造對外交流合作提供新機遇
柳州是與東盟雙向往來產品加工貿易基地和物流中轉基地城市,是“一帶一路”有機銜接門戶的重要節點城市,同時也是新時代西部大開發戰略中西江經濟帶的核心城市。借力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發揮柳州作為內陸地區在東盟的便捷通道作用,通過在中國-東盟(柳州)汽車工業博覽會上設置機床(智能制造)和工業機器人展區等措施,大力推動區域間智能制造開放合作,為柳州智能制造對外交流合作提供新機遇。
4、資源要素競爭加劇為柳州發展智能制造帶來挑戰
近年來,為搶占制造業競爭的制高點,廣西周邊江西、湖南、貴州等省份和天津、深圳、蘇州、長沙等國內主要的制造業大市紛紛加快推進智能制造發展,通過強化頂層設計、設立專項資金、培育示范標桿、集聚優勢資源等方式,加快吸引技術、人才、資金等優質資源集聚,國內科技資源競爭日益加劇。從廣西內部看,自治區強首府戰略、北欽防一體化發展戰略、廣西自貿區建設,給南寧、北海、欽州、防城港等北部灣城市帶來了政策洼地效應,人流、物流、信息流向北部灣城市聚集流動。地區間資源要素競爭日益加劇,為柳州智能制造發展帶來挑戰。
柳州市是“西南工業重鎮”“廣西工業領頭羊”,有著百年工業歷史積淀,現已邁入建設副中心城市、打造萬億工業強市的攻堅期,針對三四線城市和老工業城市發展智能制造的共性難題,采取了一系列舉措并取得良好成效。面對新使命、新要求,柳州亟待破解供給能力不足、中小企業進展相對緩慢、產業領軍人才缺乏、創新能力不強等突出問題,推動智能制造應用由點上突破、試點示范向縱深拓展、面上推廣轉變,加快提升制造業發展質量、效率和核心競爭力。
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柳州“4·26”重要講話精神和對柳州工作系列重要指示要求,緊扣廣西“三大定位”新使命,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統籌發展和安全,以推動制造業智能轉型和培育智能制造裝備及系統服務為重點,以應用育產業,以產業促應用,暢通供需良性循環,著力提升創新能力、供給能力、支撐能力和應用水平,加快構建完善的智能制造生態體系,加速建設以“打造承接粵港澳大灣區產業轉移的高地,建立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窗口,構筑減緩制造業外流的堤壩”為使命的先行區,為西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減緩制造業外流樹立示范標桿,為老工業城市智能制造發展打造樣板,為萬億工業強市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二)基本原則
市場主導、政府引導。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充分發揮市場在配置資源中的決定性作用,強化企業在推進智能制造發展中的主體地位,以需求為導向,激發企業的活力和內生動力。積極轉變政府職能,發揮政府在頂層設計、政策引導等方面的積極作用,不斷優化政務服務,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創新驅動、開放合作。建立健全智能制造創新體系,推進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激發企業創新創業活力,突破智能制造關鍵共性技術、系統解決方案等,增強自主發展能力。堅持互利共贏,擴大對外開放,充分利用國內外優勢創新資源,加強在系統解決方案、試點示范、人才培養等方面對外交流合作。
重點突破、示范引領。在基礎條件較好、需求較迫切的行業和領域,組織開展智能制造示范應用,遴選一批智能制造應用示范項目,不斷探索形成有效的經驗和模式,推廣應用離散型智能制造、流程型智能制造、網絡協同制造、大規模個性化定制、遠程運維服務等智能制造新模式。
統籌規劃、分類施策。整合優勢資源,加強頂層設計,調動各方積極性,協調推進。針對薄弱與關鍵環節,系統部署技術創新、智能化改造、基礎設施建設、招商引資等舉措。立足現狀,針對不同行業、企業發展基礎、階段和水平差異,加強分類施策、分層指導,加快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
(三)發展目標
到2025年,智能制造供給能力大幅提高,裝備、軟件、解決方案等核心產業快速發展;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全面完成數字化轉型,重點行業骨干企業初步應用智能化。到2035年,建成完善的區域智能制造發展生態,有力支撐萬億工業強市建設。
到2025年,具體目標如下:
——供給能力大幅提高。突破20種智能制造裝備、工業軟件、系統解決方案,培育5家具有國內較強影響力的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
——轉型升級成效顯著。新增建成20家智能工廠和50個數字化車間,培育3家以上國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廠,鼓勵龍頭企業建設“燈塔工廠”。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顯著提升,規上制造業企業生產效率、產品良率、能源資源利用率等明顯改進。
——發展基礎明顯增強。培育1-2個國家級工業互聯網雙跨平臺、3-5個國內領先的行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建成星火·鏈網柳州超級節點,建設2-3個星火·鏈網骨干節點,1-2個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牽頭或參與5項以上國家、行業標準的制修訂。
表1 分年度發展目標
序號 | 分目標 | 指標 | 完成數量 | 年度計劃 | ||
2023 | 2024 | 2025 | ||||
1 | 供給能力大幅提高 | 突破智能制造裝備、工業軟件、系統解決方案 | 20 | 6 | 7 | 7 |
2 | 培育具有國內較強影響力的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 | 5 | 1 | 2 | 2 | |
3 | 轉型升級成效顯著 | 新增建成智能工廠 | 20 | 6 | 7 | 7 |
4 | 新增建成數字化車間 | 50 | 15 | 15 | 20 | |
5 | 培育國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廠 | 3 | 1 | 1 | 1 | |
6 | 培育國家級工業互聯網雙跨平臺 | 1-2 | - | 1 | 0-1 | |
7 | 培育國內領先的行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 | 3-4 | 1 | 1 | 1-2 | |
8 | 建成星火·鏈網柳州超級節點 | 1 | - | - | 1 | |
9 | 建設星火·鏈網骨干節點 | 2-3 | - | 1 | 1-2 | |
10 | 建設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 | 1-2 | 1 | - | 0-1 | |
11 | 牽頭或參與國家、行業標準的制修訂 | 5 | 1 | 2 | 2 |
三、重點任務
(一)深化應用推廣
以龍頭帶動、專家輔導、診斷促進,開展智能制造進企業、進園區服務。聚焦智能制造核心環節,支持、服務基礎良好的企業和園區推進智能化改造。開展智能制造新模式進企業進園區服務,鼓勵重點產業龍頭企業將數字化智能化實踐的優秀做法按場景固化成標準模式和實施規范,分類別分階段向行業內推廣應用。組織技術、戰略專家進園區進企業開展咨詢輔導,為企業智能化改造重點方向、難點問題答疑解惑,在園區內開展智能制造實用性技術的宣貫輔導,推動新技術在產業集群中快速推廣。開展智能制造診斷進企業進園區服務,組織龍頭企業、專業機構為企業智能化水平做出診斷,以診斷促改造、以改造促應用,帶動行業整體智能化水平提升。
專欄1 “智能制造診斷評估”行動 |
鼓勵本地龍頭企業數字化部門為行業內中小企業做診斷。支持柳州重點行業龍頭企業孵化的數字化部門,根據行業和區域特點、實踐經驗以及實際需求,制定行業定制的智能制造診斷方案,為產業鏈上下游中小企業、園區內企業做診斷,并根據診斷情況、依據企業需求,提供個性化改進方案。 開展企業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評估。依托第三方機構,開展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評估,引導企業開展智能化改造升級。對完成評估并形成提升方案的企業給予資金補貼和技術支持服務。 到2025年,診斷100家以上規上制造業企業,形成企業智能化提升專家診斷評估意見,為企業推進智能制造指明發展方向。 |
以汽車、鋼鐵、機械等優勢行業為牽引,同步帶動新興行業,提升重點行業智能化水平。將汽車、鋼鐵、機械、化工及日化、輕工等柳州市傳統優勢行業作為智能制造水平提升牽引行業,圍繞行業特點和痛點,分行業、分規模制定智能制造推進計劃,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分步驟、分階段推進。總結提煉優勢行業智能化改造和實施智能制造的經驗做法,通過技術外溢帶動區域內高端裝備制造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節能環保產業、生物醫藥大健康產業、生產性服務業等柳州市新興產業開展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在十類重點行業中建設一批柳州市智能場景、智能車間、智能工廠和智慧供應鏈,探索形成一批具有柳州特色的智能制造新業態新模式,分行業分領域實施智能化升級,推廣應用產品及工藝的數字化設計和仿真、網絡協同制造、大規模個性化定制、共享制造、遠程運維服務、云制造、用戶直連制造、基于數字孿生的制造等新業態新模式。
專欄2 智能制造試點示范行動 |
智能場景建設。在汽車、工程機械、高端裝備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等行業,聚焦工廠數字化設計、產品數字化設計與仿真、離散型工藝數字化設計、生產計劃優化、車間智能排產、智能倉儲等建設一批智能制造典型場景。在化工及日化、生物醫藥大健康等行業,聚焦工廠數字化設計、原料性質表征與配方研發、流程型工藝數字化設計、先進過程控制、工藝流程/參數動態調優等建設一批智能制造典型場景。 智能車間/工廠建設。圍繞研發設計、生產制造、檢驗檢測、物流配送等全環節,支持基礎條件好的行業、企業在現有基礎上進行智能車間/工廠改造,支持龍頭企業以工廠數字化設計為起點建立原生智能車間/工廠。 智慧供應鏈建設。面向汽車、工程機械、鋼鐵冶煉、輕工制造等行業,支持智能制造應用水平較高、核心競爭優勢突出、資源配置能力強的龍頭企業、鏈主企業上汽通用五菱、東風柳汽、柳工、柳鋼、螺霸王等建設供應鏈協同平臺,打造數據互聯互通、生產協同、資源柔性配置的供應鏈。 到2025年,建成20家智能工廠和50個數字化車間,培育3家以上國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廠。 |
以樣板帶應用,降低中小企業轉型門檻,推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以上云上平臺帶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支持鏈主企業搭建供應鏈協同平臺、智能制造協同平臺等數字化平臺,推動產業鏈上中小企業通過數字化升級改造接入平臺,提高產業鏈數字化水平。以“看樣學樣仿樣”推動中小企業實現標準化智能制造改造。牽頭在各重點行業建設一批智能制造轉型示范中小企業,形成行業內標準轉型范式,集聚一批優秀解決方案供應商和軟硬件供應商,引導行業內企業看樣學樣,依照標準范式完成企業智能化改造。以龍頭企業經驗技術輸出幫扶中小企業開展轉型。鼓勵重點產業龍頭企業總結行業智能化改造經驗,幫助中小企業梳理需求,建立智能化解決方案資源池和分級分類解決方案庫,在汽車行業、工程機械行業形成低成本、易實施的智能制造解決方案。加強中小企業與下游用戶企業的深度綁定,推動產品研發設計、智能化生產、精益數字化管理、智能物流等智能制造全環節提升,促進中小企業差異化、特色化及智能化轉型發展。
專欄3 中小企業“學樣仿樣”推廣行動 |
建設中小企業轉型樣本。通過公開招標,在汽車、鋼鐵、機械、化工及日化、輕工、高端裝備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節能環保、生物醫藥大健康、生產性服務等重點行業,選取不同規模中小企業作為建設試點,梳理各行業內共性需求,形成轉型“標準合同”,試點企業依照“標準合同”完成轉型建設,并通過驗收,成為樣本企業。 搭建中小企業轉型資源庫。通過建設企業轉型樣本,集聚一批包括智能制造專家、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裝備制造商、軟件開發商、法律顧問、工程施工管理團隊等在內的專業化中小企業服務團隊。 帶動一批中小企業學樣轉型。通過“依照數字工廠示范樣本找牽頭的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仿照標準合同簽訂工程承包合同、參照示范樣本工廠進行工程監管、比照標準合同進行驗收結算”的流程,面向行業內同等規模的中小企業推廣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建設。 |
(二)提升供給能力
“引培并舉”壯大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鼓勵產業鏈“鏈主”企業推動數字化部門由“內部服務”轉型為面向市場提供服務的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編制《柳州市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推廣目錄》,推廣優秀解決方案。加強與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聯盟等外部資源合作,引進一批高水平的解決方案供應商和專業化服務機構,爭取設立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聯盟廣西分盟。鼓勵汽車、鋼鐵、機械等主導產業企業聚焦產業設計、研發、生產、物流、銷售等環節開放智能制造應用場景,為解決方案供應商落地提供市場支撐。
大力培育發展智能制造裝備和工業軟件。一方面,發揮柳州市工業市場需求優勢,以行業骨干企業為依托,著力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核心競爭力的工業機器人、移動機器人、數控機床等通用智能制造裝備,面向汽車、鋼鐵、輕工、化工及日化等行業的專用智能制造裝備。開展智能制造裝備應用試點示范,以用促研提升智能制造裝備質量和可靠性水平。另一方面,鼓勵高校和龍頭企業強化協同合作,聯合開發面向機械、鋼鐵等重點行業制造全過程和產品全生命周期的工業軟件,以應用為牽引,促進產用協同推動工業軟件技術創新和產品迭代,力爭在1-2個細分領域形成競爭優勢。
(三)增強創新能力
加快推進融合創新。鼓勵汽車、鋼鐵、機械等行業龍頭企業和上下游企業,聯合廣西科技大學、柳州工學院、廣西汽車研究院等本地研究院所,以及清華大學、湖南大學等組建創新聯合體,開展工業機器人、智能制造生產線視覺識別產品質量監控、螺螄粉自動包裝生產線、基礎零部件等關鍵技術攻關。圍繞高端裝備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健康等重點領域,開發制造裝備、產品設計軟件、業務管理軟件等之間的業務互聯技術,面向產業鏈供應鏈協同的企業信息交互技術,涵蓋設計、生產、管理、服務等制造全過程的復雜系統建模等系統集成技術。
建設多層次創新平臺。依托行業龍頭企業,聯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聚焦智能制造關鍵共性技術,建設柳州智能制造創新中心,進一步集聚優勢資源,研發汽車、鋼鐵、工程機械等重點領域智能制造裝備、軟件和系統解決方案等,同時提供人才和技術支撐。建設一批智能制造重點實驗室、企業技術中心、工程創新中心、科研公共實驗平臺等創新基礎設施,提升智能制造基礎研究水平和原始創新能力。組建智能制造研發與轉化功能型平臺,培育面向市場需求的研發項目,搭建產業化試驗驗證生產線,加速科技成果轉化。
(四)完善支撐體系
加強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數字基礎設施,推動建成一批面向汽車、鋼鐵、機械、建材等重點行業、企業的5G切片專網,重點園區實現10Gbps以上接入服務能力。培育1-2個國家級工業互聯網雙跨平臺、3-4個國內領先的行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建成星火·鏈網柳州超級節點,建設2-3個星火·鏈網骨干節點,1-2個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依托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工業應用柳州基地作用,促進大數據與制造業深度融合。
建設公共服務平臺。推進公共服務平臺建設,鼓勵行業組織、地方政府、產業園區、高校、科研院所、龍頭企業等建設智能制造公共服務平臺,開展地區智能制造發展調研和趨勢研判、支持政策宣貫、行業對接活動組織、標準研制、解決方案咨詢、產品展示、咨詢診斷、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申報等工作。培育一批工業安全服務機構,提供工業安全診斷、監測、咨詢、提升等服務,提升安全保障水平。
加快標準研制和應用。鼓勵龍頭企業、科研院所參與智能制造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制修訂,提升標準化能力。鼓勵汽車、鋼鐵、機械等行業龍頭企業將數字化智能化實踐的優秀做法按場景做成企業標準、團體標準、地方標準及技術規范,推動相關技術在行業中快速推廣,并組織專家進企業開展輔導,將標準規范向行業內推廣應用。引導制造業企業、解決方案供應商以及科研院所積極參與國家智能制造標準應用試點項目建設。
(五)優化發展布局
加快智能制造核心承載區建設。堅持高起點、高標準,聚力發展機器人、高檔數控機床、3D打印等智能制造裝備以及車載智能終端、電子元器件(芯片)等智能產品,把陽和工業新區(北部生態新區)打造成廣西智能制造城核心區和柳州新型工業拓展的主要承載區。圍繞汽車、軌道交通裝備需求,大力發展滿足行業應用需求的機器人、車用電子等產業,把柳州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成柳州新興產業發展的核心集聚區。推動柳江區新興工業園聚焦智能家電、智能家居等方向,加快建設重大項目,促進智能家電產業與新型生產模式融合發展。推進河西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精密基礎件為發展重點,提供智能制造發展的基礎支撐。依托柳北區的鋼鐵冶金產業基礎,借鑒流程型制造業的先進發展經驗,打造鋼鐵冶金智能工廠和典型應用場景。
打造智能制造核心產業集群。把握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先進制造技術融合發展新趨勢,面向汽車、鋼鐵、機械、化工等智能制造發展需要,重點發展機器人、智能終端、電子元器件、精密基礎件、高檔數控機床、智能測控裝置、3D打印等產業。同時,通過打造標準化園區,不斷引進關鍵零部件和配套產業,推動工業機器人、高檔數控機床、智能測控裝置、3D打印等智能制造裝備產品突破,在相應園區搭建檢驗檢測、教育培訓、法律服務、工業互聯網等公共平臺,提供系統解決方案集成、物流等相關服務。
鼓勵各園區積極承接粵港澳大灣區產業轉移。圍繞汽車、機械、輕工等東南沿海地區產業轉出類型,結合柳州市產業基礎和產業發展方向,鼓勵各園區重點針對粵港澳大灣區和長三角地區等地區,積極開展產業對接、調研交流等活動,通過轉移產業的智能化生產帶動柳州市相關產業的轉型升級,推動柳州市制造業智能制造整體水平提升。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營商環境,提升線上“一網通辦”服務水平,打造重商、親商的興業福地。
專欄4 優化發展布局行動 |
陽和工業新區(北部生態新區)重點發展機器人、大數據、互聯網、高檔數控機床、智能測控裝置、3D打印、車載智能終端、通信終端設備和電子元器件(芯片),大力推動國際智能制造產業園項目建設,成為廣西智能制造城核心區和柳州新型工業拓展的主要承載區。 柳州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重點圍繞汽車、軌道交通裝備需求發展機器人、車用電子、電子元器件(光電顯示)產業鏈,建成柳州新興產業發展的核心集聚區。 柳江區新興工業園依托津晶家電等企業,大力推動粵桂智能家電產業集聚區項目、火星魚智能科技智能家居/AIOT項目等重大項目建設,推進智能家電、機械制造等產業與電子商務、智能工廠、全生命周期服務等融合發展。 河西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聚焦發展精密基礎件,大力推動柳工裝載機智能化改造項目、柳工農機研發制造基地建設。 柳北區依托鋼鐵冶金產業基礎,大力推動陽蕊明年產102萬噸鋼材精深智能制造綜合體項目等建設,推動鋼鐵冶金產業與研發設計、供應鏈管理、全生命周期服務、個性化定制等融合發展。 |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統籌協調
成立市領導掛帥的智造強市領導小組,統籌協調各方優勢資源,協同推進智能制造發展和生態體系建設。籌建柳州市智能制造專家委員會,開展政策決策支撐、產業發展咨詢、項目評估等工作。加強與國家智能制造專家委等國家智庫的對接合作,建立定期咨詢問診機制,開展重大問題研究、先進技術推廣等工作。推動龍頭企業、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促進機構等組建柳州市智能制造創新發展聯盟,通過市場化運作機制,開展協同創新、供需對接等行業服務。分行業、分期分批組織行業企業到行業領先的智能工廠交流學習,借鑒先進經驗和做法。
(二)加大政策扶持
統籌用好各類專項資金,重點支持具有行業示范帶動作用的鏈主企業、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評估、中小企業上云上平臺、用戶企業采購本地智能制造裝備、工業軟件及系統解決方案、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等。設立專項資金,差異化支持處在不同成長階段的智能制造裝備供應商,促進智能制造裝備的快速產業化和規模化。面向智能制造裝備供應商、系統解決方案服務商、用戶單位等融資需求,創新運用訂單融資、供應鏈金融等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拓寬企業融資渠道,促進產業鏈供需暢通和高效運行。設立產業鏈支撐機構、專業化智庫等,利用專項資金,對于開展關鍵共性技術協同攻關、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產業鏈上下游供需對接等服務進行相關支持。根據企業融資需求,定期組織金融合作對接會,促進銀行、投資機構等與融資需求企業間的交流合作。鼓勵社會資本通過風險投資、股權投資等方式投向智能制造相關企業。引導金融機構為企業實施智能制造提供中長期貸款。
(三)強化人才支撐
深入實施“人才強市”戰略,大力推進“雙創”平臺載體和“人才飛地”、離岸創新中心建設。實施“帶土移植”,加大“雙招雙引”,打包引入高端人才團隊,支持企業通過顧問指導、項目合作等方式“柔性引才用才”。將算法、軟件、人工智能等智能制造急需緊缺人才列入《柳州市急需緊缺專業人才目錄》征集范圍,著力吸引智能制造高端緊缺人才、優秀青年人才、產線實際經驗豐富的工程師以及既懂數字化又懂工藝技術的復合型人才。用好“西部之光”“八桂之光”“龍城之光”訪學研修機制,加強本土人才培育。深入實施企業家培育工程、“龍城金藍領”培育計劃。深化“校企雙聘”模式,推動政校企合作,鼓勵高校設置相應專業課程,建立健全數字化人才課程培養體系。建設一批智能制造人才實訓基地,開展大規模職業培訓,加強應屆畢業生、在職人員、轉崗人員數字化技能培訓,推進產教融合型企業建設。組織開展本地智能制造相關技能大賽,推薦優秀選手參加國家有關大賽,對于比賽成績突出的企業、職業院校予以支持和獎勵。
(四)加強宣傳推廣
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加強互聯網、電視、廣播等媒體宣傳,全面普及智能制造理念。采用智能制造經驗交流現場會、媒體推介等多種途徑進行經驗交流,鼓勵示范企業和標桿企業將形成的經驗模式在行業內推廣,推進成熟的智能裝備、軟件、技術、解決方案在制造業各領域的應用。舉辦柳州智能制造推進大會,開展高端論壇、成果發布、產業對接、行業賽事等活動,組織發布《柳州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案例集》等,加強柳州智能制造發展和合作交流。
(五)深化對外合作
把握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深入實施、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升級版建設進程加快機遇,利用好中國東盟汽車與機械分會、工業設計論壇等開放合作平臺,組織召開柳州智能制造國際高峰論壇,促進智能制造協同創新、供需對接、人才交流;利用數字化、信息化手段,建立供應鏈跨境協同平臺,打造智慧供應鏈,提升產業鏈主導權和掌控力。主動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積極促進粵港澳大灣區要素資源有序流動、產業協調發展、資源高效配置、市場深度融合。鼓勵企業與國內外知名公司、研究機構、行業組織等在智能制造技術研發、裝備研制、標準制定、人才培養等方面加強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