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新能源產業鏈現代化建設行動方案(2023-2026年)
來源:高新院 vwcr.cn 日期:2023-12-06 點擊:次
南昌市新能源產業鏈現代化建設行動方案(2023-2026年)
為提升我市新能源產業鏈供應鏈韌性、競爭力和安全水平,加快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推動全市新能源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特制定本行動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工作思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省委省政府有關決策部署,聚焦貫徹落實碳達峰、碳中和戰略,堅持以產業鏈鏈長制為抓手,搶抓新能源產業發展機遇,重點做大、做強、做優鋰電和光伏兩個細分產業,通過龍頭引領、創新驅動、集群集聚、綠色智能、供需互促、融合協同,進一步增強我市新能源產業鏈綜合實力和內生動力,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增強全市新能源產業鏈核心競爭力,為推動全市工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二)主要目標。大力實施新能源產業鏈長制,充分發揮全市新能源產業聯席工作領導小組作用,合力推進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產業規模持續擴大。加速形成新能源產業集群化發展,力爭2026年,全市新能源產業鏈全產業鏈營業收入達到1000億元,其中,鋰電產業鏈營業收入達到500億元;光伏產業鏈營業收入達到200億元;發電、輸變電設備及電線電纜產業營業收入達到200億元;氫能、鈉離子電池、其他新型儲能產業化發展初具規模。產業鏈條不斷完善。制造環節,鍛長板、補短板、鞏固鋰電產業鏈的電池電芯、鋰電銅箔,光伏產業鏈的電池及電池組件等優勢環節,補強鋰電產業鏈正負極材料、電解液,光伏產業鏈的硅料硅片、逆變器等薄弱環節。應用環節,大幅拓展規模、范圍和領域,打造一批應用場景示范項目。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力爭在鋰電池關鍵材料、鋰資源及鋰電池制造、晶硅太陽能電池及組件等領域的創新能力達到先進水平,在固態電池、新一代高效晶硅/薄膜太陽能電池、鈉離子電池等前沿技術研發產業化上取得突破;推動企業與高校、研發機構開展聯合技術攻關,加快創新平臺建設。龍頭引領有效發揮。促進資金、技術、人才等要素向優勢企業集聚,力爭在三年內新增3家營業收入超百億規模的行業領軍企業,5家營業收入超50億元規模的骨干型企業。重點龍頭骨干企業整合資源、技術創新、行業引領、產業協同等能力得到進一步鞏固和增強。
二、主攻方向和發展路徑
(一)鋰電產業鏈。引導各縣區、開發區合理有序布局鋰電產業,促進產業鏈協同配套。在區域布局上,重點打造經開、新建為鋰電產業發展核心區,引進鋰離子電池和鈉離子領軍企業,并帶動一批上游關鍵材料企業落地,完善儲能產業鏈條,努力打造經開區和新建區兩個新能源電池制造產業集群;支持安義、小藍、高新等地依托基礎稟賦,培育發展各具特色優勢的細分市場。在產業環節上,重點鞏固鋰電池制造、鋰電銅箔、碳酸鋰等材料的生產能力,補齊正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等環節短板。
(二)光伏產業鏈。全力打造高新區光伏制造業集群,發揮鏈主企業引領帶動作用,發展TOPCon、HJT等N型高效電池及組件大規模產業化,進一步提升我市硅片、電池片、組件優勢產能規模。加快補鏈延鏈強鏈,強化多點布局,加大“專精特新”企業的支持培育力度,引進N型高效電池和組件項目,進一步擴大先進產能,提高產品附加值。
(三)其他新能源產業鏈。鈉離子電池方面,支持龍頭骨干電池企業降低電池成本和提高安全性,加強正負極材料、電解液等材料研究,加快技術突破和規模化應用;氫能(氫燃料電池)方面,加強電堆、雙極板、膜材料、催化劑等燃料電池關鍵技術研究,開展綠氫制取、儲氫產品等研發攻關。此外,支持發展全釩液流電池、鋅鐵液流電池等液流產品,提高能量效率、降低使用成本、推動規模應用;推動超級電容、壓縮空氣儲能等其他新型儲能技術研發及產業化突破。
三、重點任務
強化產業生態思維,夯實我市新能源產業鏈發展的各項要素支撐,從項目建設、行業應用、動能轉化、政府服務等方面進行重點突破,全面優化產業營商環境,全力推動我市新能源產業鏈提質提速發展。
(一)進一步加強項目支撐。一方面,保障重點項目建設。樹牢“項目為王”理念,不斷完善項目服務機制,推動一批重大重點項目順利投產,推進電池鋁鍘板、線束生產及組裝、精密模具等一批“專精特新”配套項目加快建設,持續提升產能。另一方面,加大招引企業力度。發揮龍頭企業和項目帶動作用,加速引進產業上下游優質項目,著力完善產業生態圈。支持新建區、高新區、經開區、小藍經開區、安義縣等重點縣區依照自身產業特點針對性引進有引領性、補充性的項目,重點布局電池電芯、正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系統集成配套環節。
(二)進一步推動行業應用。重點依托有資質的專業化企業投資建設用戶側新型儲能設施,推動分布式“光伏+儲能”在工業園區、大型商場、5G基站、數據中心、公路服務區、水產養殖場等區域示范應用,鼓勵國有企業先行先試,并探索綜合能源、智慧能源、虛擬電廠、光伏制氫加氫一體站等新業態新型儲能應用。同時,有序推進電源側新型儲能項目建設,布局一批配置新型儲能的系統友好型新能源電站項目;發揮儲能應急備用技術優勢,推廣應急備用、移動儲能等電網側應用模式,提升配電網保障能力。
(三)進一步加快動能轉換。支持新型儲能企業瞄準鈉離子電池、全固態鋰離子電池、硅碳負極材料、富鋰錳基正極材料、高電壓耐受電解液等前沿領域,開展關鍵技術研發和產業化。大力引進共建新型儲能高端研發機構和創新平臺,并支持龍頭企業聯合高校、科研機構組合創新聯合體,開展產業鏈關鍵技術集中攻關,提升產品的安全性、能量密度及使用壽命等性能。同時,推動我市電子信息企業研發智能傳感器、電池管理芯片、功率半導體器件、直流變換器、能源路由器、斷路器、柔性配電裝備等關鍵設備,促進“光儲端信”深度融合和創新應用。
(四)進一步加強服務保障。堅持以產業鏈鏈長制為抓手,發揮我市新能源產業聯席工作機制,充分調動全市各部門、各縣區(開發區)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合力推進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研究出臺新能源產業扶持政策,結從引進培育項目、加強研發創新、拓展產品市場、應用場景開發等方面,給予我市新能源相關產業真金白銀的大力支持。通過舉辦世界VR產業大會、南昌電子信息產業大會、新型儲能產業招商對接會等,瞄準新能源相關行業龍頭企業,積極爭取其核心資源落地。
四、組織實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深入實施新能源產業鏈鏈長制,統籌推進全市新能源產業鏈發展工作。有關縣區(開發區)、市直單位嚴格落實責任分工,規范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凝聚全市合力推動我市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
(二)強化調度監督。健全調度機制,根據工作需要適時召開產業鏈鏈長制工作會議,調度重點工作,協調解決存在問題和困難,有序有力推動各項工作目標和任務落實到位。健全監測機制,密切關注重點區域、重點集群、重點企業、重點項目,分析各地產業動態,及時準確掌握重大情況和變化。
(三)強化服務支撐。深入貫徹營商環境優化升級“一號改革工程”部署要求,不斷優化服務舉措,改善政務環境,協同有關縣區(開發區)、市直單位解決好新能源產業發展中遇到的重點難點問題,持續優化產業發展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