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發布新型顯示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五年行動計劃
來源:高新院 vwcr.cn 日期:2023-11-16 點擊:次
11月10日,《重慶市新型顯示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3—2027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發布。提出發展目標,到2027年,全市新型顯示產業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新型顯示創新發展高地。產業規模穩步提升,新型顯示產值規模超1000億元;主體培育取得突破,引進培育行業領域知名企業20家以上,規上企業數達50家,其中年營業收入過百億企業達到3家,培育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2—3家;創新能力顯著增強,規上企業研發投入強度提高至2%,研發投入超20億元,突破行業關鍵核心技術20項以上,開發高技術高附加值新型顯示產品30款以上。
為實現上述目標,《行動計劃》提出加速產業補鏈強鏈、持續強化企業引育、堅持科技創新引領、推動成渝產業協同、提升智能制造水平五個重點任務。
(一)加速產業補鏈強鏈
優化存量面板產能,加快Mini/Micro LED(次毫米級/微米級發光二極管,統稱為MLED)產業化步伐。推動領軍企業、“鏈主”企業做大做強,支持TFT-LCD(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產線穩產能、增效益。加快第6代AMOLED(有源矩陣有機發光二極體)柔性顯示面板生產線達產增效,促進產能充分釋放、提高單品價值。推動MLED新型顯示器件生產線項目投產,提速Micro LED芯片外延、陣列背板、巨量轉移、全彩化、驅動IC等核心技術產業化進程,構筑以MLED為核心的下一代新型顯示技術先發優勢。
持續補齊關鍵材料、元器件、設備領域短板。推動納米微晶玻璃擴大產能,加快玻璃基板前段熔爐和蓋板玻璃熔爐項目建設。聚焦關鍵材料短板,推進AMOLED用高效率發光材料、高純濺射靶材,MLED襯底材料等顯示關鍵材料補強進程。堅持“集成電路+新型顯示”融合發展新模式,補齊高傳輸率4K/8K 120Hz及以上顯示驅動芯片、中小尺寸2K顯示驅動芯片等元器件短板。搶抓設備國產化替代機遇,填補AMOLED、MLED面板生產用外延、巨量轉移、清洗等關鍵設備空白,補強蒸鍍機蒸發源、精細金屬掩膜版等設備零部件生產環節。
拓展延伸應用場景。發揮本地智能終端產業優勢,鼓勵本地新型顯示重點企業以終端需求為牽引,從超高頻、超高清、柔性、低功耗、健康護眼等層面入手提升面板性能,擴大顯示面板應用場景。順應激光顯示市場擴張趨勢,擴展智能微投、數字影院、全息投影等激光顯示應用場景。搶抓可穿戴設備、VR/AR/MR等新興市場需求持續釋放機遇,大力發展高性能、低功耗的頭戴式終端、智能眼鏡、智能手表等新興應用場景。持續關注低功耗電子紙顯示屏市場機遇,圍繞電漿顯示、微膠囊墨水等顯示技術,提升電子紙顯示屏在學習閱讀器、廣告牌、電子標簽模組等教育、公共場所、商業應用領域的使用場景,提高產品在刷新率、色彩顯示、殘影等方面的表現力。推動新型顯示產業與5G、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提高產品定義能力和生成能力,重點面向智能車載終端、智能座艙、智慧家庭等應用場景。加快面向國防、軍事、航天等領域特種顯示產業發展,不斷豐富新型顯示應用場景。
大力發展超高清內容。堅持“硬件+內容”一體化發展,推進超高清視頻內容建設,提升4K、8K超高清視頻生產制作能力。支持基于超高清視頻的應用場景開發,拓展體育、醫療、文化旅游等領域及熱點區域超高清應用市場。著力補強4K/8K超高清視頻采集、顯示內容制作與視頻傳輸等環節。
(二)持續強化企業引育
加大企業招引力度。以MLED產業為重點,引進一批兼具科技創新力和市場競爭力的龍頭企業,持續強化MLED領域優勢。充分發揮面板龍頭企業牽引作用,加強與顯示關鍵材料生產企業對接,補強關鍵材料短板。加大核心設備零部件企業引育力度,聚焦顯示面板生產用關鍵設備,積極招引顯示設備生產企業。強化驅動芯片環節,以集成電路龍頭企業為牽引,引育顯示驅動芯片研發生產企業。
持續培育優勢企業。聚焦AMOLED、MLED、LCD等重點領域和標志性產業鏈,開展專項培育提升行動,打造一批具有生態主導力和核心競爭力的新型顯示骨干企業。建立新型顯示產業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庫,培育一批主營業務突出、競爭能力強、成長性好,專注于面板、材料、設備、元器件等細分市場,具有一定創新能力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支持重慶企業爭創制造業單項冠軍。構建“選種、育苗、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小巨人’企業、上市企業”科技企業全周期培育鏈條,加快科技型企業孵化,支持優質中小企業上市融資。
(三)堅持科技創新引領
推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依托我市光電信息感測與傳輸技術重點實驗室、計算機視覺智能技術工程研究中心等創新載體,開展超高清激光顯示屏制造關鍵技術、特種聚酰亞胺微電子基板材料關鍵技術、高純電子靶材工藝等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支持企業圍繞高性能驅動基板制備、背光及光色轉化、新型發光器件蒸鍍、觸控及減反功能集成、屏下攝像、折疊卷曲等工藝升級,不斷提升面板制造附加值。支持企業持續鞏固Micro LED領域巨量轉移、外延等技術優勢,聚焦降低成本、提升精度與良率持續開展技術攻關,加快推動科研成果產業化,占據MLED顯示創新高地。
推進高水平研發平臺建設。支持智慧系統創新中心、光電技術研究院等平臺建設,發揮重慶市新型顯示行業協會組織作用,鼓勵新型顯示龍頭企業聯合產業鏈上下游骨干企業創建聯合實驗室。推動本地企業加強與海外科研機構在核心材料、設備領域深入合作,發揮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實驗室、技術研發中心等各類創新平臺引領作用,鼓勵新型顯示企業建設國家級和市級重點實驗室、制造業創新中心、技術創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創新平臺。
加快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加強產學研用聯動,推進高校、科研院所賦權科技成果限時轉化,明確科技成果轉化激勵機制,完善科技成果轉化容錯免責機制。加強新型顯示領域科技成果轉化要素集聚,培育一批服務能力突出的成果轉化機構與評估機構,引進高水平技術經理人隊伍,打造高水平專業孵化器平臺。支持有條件的企業通過自建、聯合科研院所共建等方式,建設產學研聯合實驗室、新型研發機構等科技成果轉化平臺,打造“研發、小試中試、產業化”創新生態。
(四)推動成渝產業協同
促進兩地產業鏈互補互利。加強成渝新型顯示產業規劃協同,在保障現有顯示面板重點項目順利實施的基礎上,謹慎評估同質化項目引進。優化兩地光學材料、液晶面板、顯示器件、超高清內容產業鏈條,推動構建高效分工、合理布局、深度融合的區域新型顯示產業體系。
鼓勵兩地供應鏈互聯互通。鼓勵設計、制造、裝備和材料企業加強跨區域合作,協同引進高端光學膜、液晶、掩膜版等上游光學、化學等材料生產企業,突破高世代玻璃基板產業鏈供給短板,升級掩膜版工藝,培育與面板產能相適應的裝備、光學材料及玻璃基板、載板玻璃跨區域供給能力。
引導兩地創新鏈互融互動。支持兩地依托骨干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建創新中心,提升協同創新能力。鼓勵兩地企業加強跨區域協作,聚焦柔性顯示、MLED、激光顯示等領域,聯合開展新型顯示專用設備、關鍵材料等前瞻性研究,合力提升研發能力,協同規避技術風險。
(五)提升智能制造水平
培育行業智能制造解決方案供應能力。提升新型顯示行業系統解決方案供應能力,支持新型顯示龍頭企業建設專業型、特色型工業互聯網平臺,面向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輸出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打造一批典型場景。推動智能制造和工業互聯網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與新型顯示領域企業深度合作,開展智能制造診斷服務,研制和驗證新型顯示行業智能制造標準,打造面向行業的整體解決方案和集成技術產品。
加快新型顯示企業數字化轉型。促進新型顯示領域智能生產設備、智能檢測設備等智能制造設備普及應用,引導園區加強內網部署和信息系統集成應用,壯大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規模,培育推廣網絡協同設計、網絡協同制造、大規模個性化定制、遠程運維服務等新模式,開展多場景、多層級應用示范。鼓勵新型顯示行業領軍企業,以全面設備互聯、現場可視化和透明化、精益生產、柔性自動化和環境友好為目標,打造智能制造“燈塔工廠”。
此外,在金融支持和人才支撐方面,重慶鼓勵兩江新區、巴南區、璧山區等重點區縣加大新型顯示領域創新資金投入;引導商業銀行與新型顯示領域企業建立正向激勵機制,落實中長期貸款、再貸款、再貼現等政策工具,加快做大直接融資規模,降低企業融資成本;依托重慶市英才大會,完善“塔尖”“塔基”人才政策體系,持續拓寬國際人才招攬渠道,加快引進新型顯示領域能突破關鍵技術、實現成果轉化的領軍人才及團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