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清京津產業新城規劃建設方案
來源:高新院 vwcr.cn 日期:2023-10-07 點擊:次
武清京津產業新城規劃建設方案
推進武清京津產業新城(以下簡稱京津產業新城)規劃建設,是深入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扎實實施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走深走實行動的重要舉措。為高標準高質量建設京津產業新城,立足新階段新任務新要求,瞄準國際國內一流,結合實際,制定如下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天津工作“三個著力”重要要求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牢牢抓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這個“牛鼻子”、唱好京津“雙城記”戰略機遇,扛起京津雙向“橋頭堡”、京津冀協同發展“主力軍”政治職責,加快高質量發展,深化高水平改革開放,實施高效能治理,創造高品質生活,建設京津冀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和世界級城市群重要節點,為使京津冀成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先行區、示范區貢獻力量。
(二)發展定位。圍繞以產興城、以城促產、產城融合、城鄉一體,以創新為先導、以產業為支撐、以綠色為基底、以韌性為內涵,建設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新平臺、高端產業集聚新高地、京津科技人才創新城。
(三)工作目標
到2025年,經濟總量突破1100億元,人口規模達到120萬人。“同城一體”取得新進展,重點在載體平臺、產業對接、成果轉化、功能互補等方面主動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市級認定重大項目累計達到60個。科技創新取得新突破,核心先導區加快建設,創新要素加速聚集,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占地區生產總值(GDP)比重達到2.8%以上,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累計達到1000家以上。產業發展實現新躍升,產業能級明顯提高,產業生態基本形成,重點培育智能科技、生物醫藥、高端時尚消費三個千億級產業集群,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別達到30%、16%。城市品質得到新提升,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宜居宜業宜游宜購宜樂的條件更加優越,天藍、地綠、水清、景美的自然生態得到進一步改善。
到2027年,經濟總量突破1300億元,人口規模達到130萬人。“同城一體”效應明顯,重點在載體合作、產業協同等方面深度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市級認定重大項目累計達到100個。科技創新成果豐碩,核心先導區基本建成,核心拓展區建設啟動實施,科技創新策源能力有效提升,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占GDP比重達到3.0%以上,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累計達到1100家以上。產業發展全面升級,“產學研用金服”融合的產業生態進一步優化,優勢產業不斷壯大,未來產業加快發展,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別達到32%、18%。城市品質更加優越,以人為本的城市功能顯著增強,生產生活更加舒適便捷,生態環境更加優美,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到2030年,以智能科技、生物醫藥、高端時尚消費三個產業集群為重點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更趨完善,以科技創新為引領、以產業發展為核心、以智慧城市為承載,“人、產、城、鄉、景”深度融合發展的現代化產業新城初步建成。
二、空間布局
構建“一核引領、多點支撐、全域聯動”的產業發展空間布局。“一核”即京津產業新城核心區,“多點”包括武清區“一區六園”,輻射“全域”一二三產業,統籌全區產業布局,強化創新驅動引領,打造產業集群優勢。
(一)一核引領——科技創新策源地
劃定“京津塘高速—南東線—武靜線—龍鳳河故道—龍鳳河”合圍區域城鎮開發邊界范圍內約21.98平方公里為核心區,可開發空間面積約12.25平方公里,分期規劃建設核心先導區、拓展區。
1.核心先導區(中央創新區CID)
劃定“福源道—南東線—光明道—新興路”合圍區域約4.98平方公里為核心先導區,以引聚科技研發轉化、企業孵化、科技服務、總部經濟等業態為重點,聚焦智能科技、生物醫藥等前沿領域,集中打造高端人才匯集、創新平臺密集、創新創業活躍的創新聚集地。
2.核心拓展區
核心拓展區包括近期拓展區和中遠期拓展區,規劃面積約17平方公里。
劃定“龍鳳河—南東線—福源道—新興路—光明道—南東線—武靜線—龍鳳河故道”合圍區域城鎮開發邊界范圍內約11.95平方公里為近期拓展區,以引聚科技成果轉化中的中試熟化、產業化項目為重點,聚焦發展共性關鍵技術開發、試驗、應用環節,建設成果轉化新高地。
劃定“京津塘高速—南東線—龍鳳河”合圍區域城鎮開發邊界范圍內約5.05平方公里為中遠期拓展區,以推動產業高端化、規模化為重點,聚焦重大項目、重大創新平臺,形成企業加速發展、大規模市場化、高端產業集群化承載地。
(二)多點支撐——高端產業發展新引擎
“一區六園”規劃用地面積合計約91.70平方公里,可開發空間面積約19.51平方公里。
推動“一區六園”產業協同和特色發展,承接高質量產業化項目,提升現有產業能級,加強創新平臺建設,推動園區更新改造,提高園區經濟密度,優化服務功能和環境,著力打造一批創新強、層級高、規模大的產業集群,成為高端產業發展新引擎。
(三)全域聯動——高質量發展新高地
以推動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為目標導向,帶動京津產業新城綜合實力大幅提升、產業競爭力顯著增強。
以“一核多點”帶動全域高端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提升創新能力,做強主導產業、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未來產業。發揮園區產業優勢,通過項目帶動、產業拉動、信息互動、組團聯動形式,促進園區和組團經濟協同協作,深度推動產城融合。京津產業新城核心區、武清開發區(包括武清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天津濱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武清開發區區塊)與城區組團、環城組團、生態組團聯動實現產城融合;京濱工業園、武清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村科技創新園與環京組團、運河東組團聯動實現產城融合;汽車產業園、福源經濟開發區與城東組團聯動實現產城融合;京津科技谷與南部組團、中西部組團聯動實現產城融合;京津電子商務產業園與東部組團、運河東組團聯動實現產城融合。
以“一商圈”(佛羅倫薩小鎮全國示范智慧商圈)帶動高端服務業加速發展,打造一批高品質的“賽、展、演、食、住、購、樂、訓、游”全場景消費平臺,建設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中最具特色的時尚主流消費目的地、國際旅游目的地。
以“一帶”(大運河文化生態發展帶)帶動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打造大運河文化保護帶、生態旅游發展帶、鄉村振興示范帶。
三、重點任務
(一)實施同城化一體化建設工程
充分發揮“京津走廊”關鍵節點區位優勢,加強產業對接協作,推動科技創新協同,深入推進交通一體化,促進公共服務共建共享,加快融入現代化首都都市圈和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產業群,譜寫京津“雙城記”武清新篇章。
1.推動產業協同。堅持同城化、一體化,承接好北京科技和產業溢出效應,主動承接央企二三級總部、國企、民企轉移,推動高端制造業、高端服務業、科技研發成果轉化等項目落地。采取央地合作、校地合作、園區共建、基地孵化等模式,清單化目錄式承接符合武清功能定位的產業實體,形成京津之間的“北京研發、天津制造”聯動通道。同步做好與河北省特別是廊坊市的產業鏈對接融合。
2.推動創新協同。堅持教育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培養一體推進,堅持原始創新、集成創新、開放創新一體設計,堅持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一體部署,以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為引領,在平臺建設、科技攻關、成果轉化等方面貫通融合,聯合打造協同創新平臺,推動更多科技創新資源納入共享共用目錄,著力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3.推動人才協同。建立人才同城一體化服務機制,深化人才跨區域資質互認,促進人才跨區域合理流動。打造高水平引才育才平臺,聚焦智能軌道交通、高端裝備、合成生物、數字經濟等重點領域,著力引進一批科技頂尖人才、領軍人才和一流創新團隊,賦予科研人員項目安排和經費使用充分自主權、決策權。
4.推動交通協同。完善綜合立體交通網,做實“軌道上的京津冀”,對現有京津城際武清站進行功能升級,預留引入京山鐵路和軌道津濱線條件,將武清站打造成為京津冀區域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推動通武廊市域(郊)鐵路規劃建設。提升公路互聯互通水平,配合實施京津塘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建成京津塘高速公路大王古莊出入口,推動京津塘高速公路楊村西出入口規劃建設,推進高王路與北京通清路聯通,做好唐廊高速公路、密涿京滬高速公路聯絡線規劃線位預留控制和項目儲備,適時啟動建設。構建暢通、高效、便捷、安全的綜合立體交通體系,實現軌道交通、高速公路、區內路網有機融合銜接。
5.推動公共服務協同。逐步突破京津冀公共服務資源地域限制,以合作共建、信息共享、資源共用為方向,在就業創業、教育醫療、公共文化、社會保障及住房等領域加強公共服務協同。
(二)實施科技創新策源地建設工程
圍繞高標準規劃建設京津產業新城核心區,以打造科技創新策源地、科研成果孵化器、科創服務生態圈為目標,全力推動研發平臺、雙創載體、科技服務平臺、小試中試平臺建設。
6.加快京津產業新城核心區建設。合理規劃城市空間形態和產業發展布局,推動將京津產業新城核心區納入市、區有關重點規劃。重點建設科技研發、成果轉化、科技服務的產業承接載體和高科技企業總部樓宇,以及功能完備的高品質生活配套設施,打造科創策源、水綠交融、活力充沛的宜居宜業創新生態。到2025年,核心先導區產業載體面積達到120萬平方米以上,創新主體達到350家以上;到2027年,核心先導區基本完成建設,產業載體面積達到200萬平方米以上,創新主體達到600家以上,近期拓展區啟動建設;到2030年,近期拓展區基本完成建設,中遠期拓展區啟動建設。
7.加速創新平臺建設。加強生產性公共服務平臺建設,著力打造合成生物研發轉化基地、智能軌道交通研發轉化基地、特高壓京津冀研發制造基地、數字化賦能平臺,推動合成生物、智能軌道交通、智能制造、新材料、大數據等重點領域產業發展。聯合中關村、國家大院大所、國家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技術創新中心等共建成果轉化、產業創新等協同創新平臺。
8.加強科技服務平臺建設。完善全鏈條全流程的科技服務體系,營造有利于集聚要素、激發活力的創新創業生態。引入創新服務資源,建設成果展示交易中心、概念驗證中心、檢驗檢測中心等一批支撐研發和成果轉化的服務平臺。引進研發眾包、科技信息、知識產權、技術交易、創業培訓、共享辦公等科技服務機構,配套完善現代金融、會計法律等生產性服務業。
(三)實施高端產業集群化發展工程
牢牢把握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集群化方向,堅持智能科技、生物醫藥“雙高”引領,推動短板產業補鏈、優勢產業延鏈、傳統產業升鏈、新興產業建鏈,實現各產業有序鏈接、發展壯大,不斷增強產業發展的接續性和競爭力。
9.打造特色產業園區。優化產業生態,立足現有產業基礎,做強汽車和高端裝備優勢產業,壯大新材料支柱產業,發展智能科技、生物醫藥、數字經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提高單位面積產出效益,形成創新力更強、附加值更高的產業體系。堅持走內涵式、集約型、減量化、綠色化發展路徑,轉變資源利用方式,積極推進閑置用地、批而未供和供而未建等情況的消納,提高土地利用開發效率。武清開發區(包括武清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天津濱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武清開發區區塊)重點發展智能科技、生物醫藥產業,京濱工業園重點發展智能制造高端裝備、人工智能產業,汽車產業園重點發展汽車及核心部件、高端裝備制造產業,京津科技谷重點發展高端裝備制造、節能環保產業,京津電子商務產業園重點發展互聯網科技、智能制造裝備產業,武清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村科技創新園重點發展人工智能與云計算大數據服務產業,福源經濟開發區重點發展新型建筑材料制造、高端裝備制造產業。
10.培育三個千億級產業集群。以打造智能制造先行區為目標,立足智能制造裝備、新一代信息技術等產業基礎,加快推進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推動智能關鍵技術轉化應用,促進技術集成與商業模式創新;發展智能機器人、數字應用、云計算、區塊鏈、元宇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智能科技千億級產業集群。以打造生物經濟先導區為目標,立足中成藥加工、中藥配方顆粒、醫療器械等優勢領域,做強獨具特色的中醫藥健康產業,發展大健康產業;以合成生物為引領,推動生物制品、醫療器械、醫學服務、人工智能(AI)數字化信息化等健康產業高度聚集,培育生物醫藥千億級產業集群。加快農工商文旅體融合業態集群建設,統籌推進國際魅力提升、消費場景拓展、數字科技賦能,加快V1汽車世界、澳康達名車廣場等項目建設,將佛羅倫薩小鎮商圈打造成為服務天津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的示范區、國際旅游目的地和4A級景區,培育高端時尚消費千億級產業集群。
11.打造十個百億級龍頭企業。圍繞產業鏈引導高端創新資源集聚,依托創新鏈促進產業鏈升級,吸引集聚一批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通過數字賦能實體經濟,推動汽車零部件、裝備制造產業質效提升,推動傳統產業(自行車、地毯、紡織服裝、食品飲料)轉型升級,建設一批標志性的智能工廠、數字車間。在高端裝備制造、智能軌道交通、新材料、生物醫藥(合成生物)、新一代信息技術、現代服務業等領域打造十個百億級龍頭企業。
12.強化高端產業引育。完善政策體系,加強專業化招商隊伍建設,瞄準中關村、央院央所、重點央企、頭部民企,加快引進創新團隊、創新人才、創新項目,推動北京科創資源從點狀轉化變為集群式轉化,形成北京成果就近入津、就地熟化、就勢產業化。優化創新與產業生態,發展數字孿生、第五代移動通信(5G)應用、智慧醫療、產業互聯網等重點領域,梯度培育一批雛鷹、瞪羚、領軍、獨角獸等高成長創新型企業,培育未來產業,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向高端邁進。
(四)實施城市品質提升工程
堅持“精明增長”、“緊湊城市”理念,推動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生產空間、生活空間等有序銜接,加快建設以人為本、智慧宜居的幸福城市。
13.加快城市功能更新。實施以武清城區和產業園區為重點的更新提升行動,打造智慧城市、海綿城市、韌性城市。盤活現有存量資源資產,提高存量資源資產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有效提升城市承載能力,更好平衡職住關系,優化商業、辦公、居住等功能布局,提升社區商業智慧化、連鎖化、便利化水平。開通京津產業新城核心區公交專線,實現與京津城際武清站便捷聯通。
14.提高城市治理水平。樹立“全周期”治理意識,提高城市治理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水平,持續改善人居環境。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模式,形成暢通便捷高效的為民服務網絡。打造智慧京津產業新城,運用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做強“城市大腦”,實現城市運行一網統管。
15.合理布局優質教育、醫療、康養資源。科學合理規劃配置教育資源,引入優質教育機構,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滿足高層次人才子女就學需求。完善醫療布局,以公立醫院為主導,鼓勵多元辦醫,引導社會組織或個人投資開辦專科醫院、綜合性醫院及特色醫療機構。健全養老服務體系,引進培育高端健康養老機構,為老年人提供更加舒適的生活服務。
(五)實施綠色生態建設工程
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發揮濕地、河湖、森林等生態資源優勢,為綠色、循環、低碳、集約發展賦能,推動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
16.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落實京津冀大氣、土壤、水等生態環境聯防聯控機制,做好大黃堡濕地保護,實施永定河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加強大運河重點河段環境治理保護。
17.賦能產業綠色發展。全面推行清潔生產,建設綠色工業體系,實施園區循環化改造,實現能源梯級利用、水資源循環利用、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加強重點行業和重要領域綠色化改造,推動傳統制造業企業創建綠色工廠。
18.建設生態綠色休閑空間。有機連接公園、綠地、水系,提升中央湖景觀,形成串聯成網的綠色游憩空間和健身休閑慢行系統。結合產業功能創造濱水空間,加快玉帶湖休閑旅游目的地建設,打造“龍鳳河故道—龍鳳河—大運河”環京津產業新城核心區和武清城區生態綠廊。
(六)實施體制機制創新工程
持續推進體制機制改革,深化市場化改革增動力,營造一流營商環境添活力,擴大高水平開放強實力。
19.深化落實京津同城化發展體制機制。深化“通武廊”改革試驗,打造小“京津冀”改革試驗示范區,主動服務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積極融入通州區與北三縣一體化高質量發展,促進產業要素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推動區域生產力布局重構,建立利益共享機制。
20.優化營商環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不見面審批+全程在線”服務,持續推動落實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各項措施。秉持“服務他人就是發展自己”理念,持續優化法治環境、市場環境、政務環境、政策環境、社會環境。完善民營經濟發展措施,激發民營企業活力。
21.創新管理運行體制。健全統籌協調機制,推動落實京津產業新城規劃建設、綜合協調、產業統籌、制度創新和運營管理等工作。設立平臺公司,作為京津產業新城國有資本投融資、開發建設和運營服務綜合性平臺,堅持市場化導向,高水平推動京津產業新城建設。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推動。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相關決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積極爭取國家有關部委在政策、項目、資金等方面支持,加大市級層面支持力度。區級層面制定時間表、路線圖、任務書,掛圖作戰、對賬銷號,全力推動京津產業新城高質量建設、高效率運行。
(二)加強規劃引領。緊密銜接武清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及控制性詳細規劃,加強對京津產業新城各類用地的統籌管理,優化資源布局和城市空間形態,留足產業發展空間。完善京津產業新城產業發展規劃。結合“十四五”規劃中期評估,科學調整2025年和2027年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形成全區“一盤棋”格局。
(三)加強金融保障。搭建政銀企合作平臺,引導更多金融資本投向實體經濟領域。鼓勵商業銀行創新融資模式、服務手段和信貸產品,為京津產業新城建設發展提供更多金融資源。
(四)加強督查考核。武清區建立督查考核機制,加強對相關區級職能部門、鎮街、園區推進京津產業新城建設工作的督查考核,突出對重點工程、重點項目、重點政策、重點產業、重點平臺的考核。
(五)加強政策創新。圍繞京津產業新城核心區建設和重點產業發展制定有針對性的特色政策,爭取國家級、市級改革創新政策在京津產業新城開展試點,推動各項政策全面落地見效。
(六)加強宣傳引導。積極宣傳推介京津產業新城發展規劃、支持政策、優勢資源、招商引資情況、建設進展和發展成效等,營造良好輿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