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
來源:高新院 vwcr.cn 日期:2023-07-19 點擊:次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
各設區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茶產業是我省重要的區域優勢特色產業,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作出了重要貢獻。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因茶致富、因茶興業,把茶葉這個產業做好”的重要指示精神,全力推進茶產業高質量發展,結合我省實際,經省政府同意,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
總體要求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聽取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匯報時的重要講話精神,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落實農業強省建設“七個提升工程”,以打造平利茶產業高質量發展示范區為引領,以聯農帶農、聯貧帶貧為根本,以茶產業現代化為目標,聚焦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統籌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加快構建陜南茶區名優綠茶、優質紅茶和關中茶區茯茶加工產業帶,推動茶產業高質量發展。
到2027年,全省茶園面積穩定在300萬畝,產量達到15萬噸,一產產值突破300億元,綜合產值超過1000億元,躋身全國千億級茶產業強省行列,把陜西建成中國茶文化展示交流中心、茶產業示范引領基地、茶科技研發創新高地。
二
重點任務
(一)加強示范引領。認真落實《協同支持平利縣建設茶產業高質量發展示范區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強化政策統籌與支持保障,創建以蔣家坪為核心區的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高產高質茶基地示范產業園,培育壯大龍頭企業,推進茶產品精深加工,加快數字農業產業園建設,深入挖掘區域傳統文化,開發“茶旅+民宿”“茶旅+研學”等新業態,把平利縣建成感恩奮進實踐區、鏈式發展先行區、茶旅融合樣板區、鄉村振興示范區,示范引領全省茶產業高質量發展。
(二)強化科技支撐。發揮楊凌示范區和秦創原平臺作用,產學研聯合、技工貿協同,開展科技攻關、成果轉化、產品延伸、推廣服務和技能應用培訓,推動產業創新發展。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加強茶學科建設,加大職業茶農教育培訓力度,培養高素質專業人才,提升茶產業科技水平和從業人員職業技能素養。
(三)推進品種培優。保護開發陜茶種質資源,建立省級種質資源圃、繁育圃,推進良種選育示范基地建設,加強優良茶樹品種選育。支持“陜茶一號”等區域性優良品種示范推廣,提高良種覆蓋率及無性系茶園比例,滿足不同茶產品適制需求。引進中黃、中白、中茶等系列名特優新品種,加快老舊茶園更新換代。
(四)做強產業園區。支持涉茶縣(市、區)統籌產業集群、產業園區、產業強鎮等項目建設,聚集資源要素,推行“一縣一園、一園多區、一園多業”模式。優先支持300畝以上的低產低效茶園標準化改造,創建環境優美、品種優良、土壤健康、設施健全、防控有效、數字賦能的“六位一體”生態茶園。嚴格執行禁限農藥使用規定,增施有機肥,全面推行病蟲草害綠色綜合防控,創建一批茶畜循環有機茶園。
(五)培強龍頭企業。完善上中下游聯結機制,引導“鏈主”企業聯合育種育苗、倉儲流通、加工銷售等各類經營主體做大做強。鼓勵涉茶縣(市、區)通過招商引智引資,培育年營收超億元的國家級茶葉龍頭企業2-3家。支持市場體量大、實力強、基礎好的市級以上龍頭茶企跨區聯營重組、合資合作。支持中小企業、專業合作社組建聯合社,聚集優勢資源抱團發展。
(六)提高夏秋茶利用。制定黑毛茶加工、采購的獎補措施,支持陜南茶區建設黑毛茶生產加工基地,鼓勵關中茯茶企業自主選用陜南黑毛茶原料。支持“鏈主”企業研發應用高效加工技術,提高夏秋茶茶花、茶籽、茶枝、茶渣等副產物回收利用率,開發茶花粉、茶籽油等伴生品和基料、肥料、新型材料、清潔燃料等衍生品。
(七)提升加工水平。支持經營主體新建或改擴建清潔化、連續化、自動化、標準化生產線,提高分等分級、產品包裝等商品化處理能力。支持拓展精深加工,創新超臨界萃取、超微粉碎、生物發酵等技術,提取茶多酚、茶多糖、茶色素等功能成分,開發抹茶、含茶食品、調味茶、保健品、化妝品等產品,滿足多樣化消費需求。
(八)加快全程機械化。加快研發適合秦巴山區耕作、植保、采摘的自動化、智能化機械設備,推廣機剪、機采、機耕、機防配套集成技術,提高茶園管護、茶青采摘、茶葉加工、產品封裝機械化作業效率。優化生產加工機具購置補貼種類,逐步將茶葉成套加工設備納入農機購置補貼范圍,支持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茶企、社會化服務組織購置使用茶葉加工機械。
(九)培育知名品牌。組建統一質量檢測、品牌形象、產品包裝的區域品牌運營中心,落實全過程質量追溯,加強標識管理,嚴格市場準入。打造陜茶知名品牌,構建以漢中仙毫、安康富硒茶、咸陽茯茶、商洛茶等區域公用品牌為引領的品牌體系。支持區域公用品牌授權企業與大型批發市場、電商平臺對接,拓展線上線下銷售渠道,提高品牌綜合影響力。
(十)創新金融服務。落實“行長+鏈長”工作機制,開發茶葉貸款、保險、擔保等金融產品,構建政府引導、金融支持、資本參與的多元投入機制。對接支農支小金融機構,提供茶葉基金、信貸擔保、免抵押貸款和政策性貸款費率等專項服務,聯合出臺貼息貸款、企業上市獎勵等獎補關鍵政策措施,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作用,激發市場主體加大投入力度,實現社會資本和產業發展互惠共贏。
(十一)促進文旅融合。挖掘文化資源,開發文創產品,延伸茶文化多元功能,展示陜茶文化魅力。建設茶文化博物館、舉辦茶文化旅游節,用好陜西絲綢之路、茶馬古道向西開放的獨特優勢,傳承茶藝、茶道、制茶技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產,講好陜茶故事。培育認定茶文旅融合示范基地、精品景區、特色小鎮,打造茶文旅精品線路,拓展茶文旅與民宿、研學、康養融合發展新業態。
三
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由省政府分管領導任組長,省級相關部門和單位、涉茶市政府參與的領導小組,明確責任分工,強化協調配合,聚力推進陜茶高質量發展。涉茶市、縣、區要成立相應工作機構,落實主抓部門,把茶產業發展納入鄉村振興實績考核,層層壓實責任,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地見效。
(二)強化規劃引領。在進一步完善和落實《陜西茶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的基礎上,按照空間布局、功能劃分、產業融合的要求,省上編制出臺陜西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規劃。涉茶市、縣、區要結合當地資源稟賦及經濟發展基礎,根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和不同區域環境承載能力,確定主體功能定位,制定科學、合理、可操作性強的茶產業發展規劃。要以規劃為引領,制定年度實施方案,聚合科技、人才、土地、政策、資金要素,細化目標任務,促進產業分工分業,不斷提升茶產業發展質效。
(三)完善標準體系。以綠茶、紅茶、茯茶為主,按照“有標用標、缺標建標、低標提標”原則,統一種植、采摘、加工、包裝、貯運和分等分級標準。涉茶市、縣、區要推進檢測機構資質認定和考核“雙認證”,強化標準實施與監督,督促生產經營主體嚴格執行標準,推動生產經營全程貫標。
(四)搭建發展平臺。聯合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建立陜茶研究院,組建高水平的茶葉專家團隊,開展科技創新研究,推廣前沿技術成果。涉茶市、縣、區要成立研究中心或工作站,加強與陜茶研究院的合作,開展核心瓶頸問題破解與關鍵技術攻關,推廣應用先進實用技術。借助各類茶事活動,聚集業界精英,持續辦好中國西安國際茶業博覽會,積極爭取國家行業部門和協會在陜舉辦涉茶展會推介活動,建設線上展館,舉辦產業論壇,聚力打造展覽展銷、學術研討、招商引資綜合平臺。
(五)強化政策支持。認真落實現有支持茶產業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不斷加大財政投入力度,省級發展改革、財政、農業農村、鄉村振興等部門和單位要統籌整合產業專項資金,集中用于茶產業高質量發展,傾斜支持茶園改造、良種培育、新產品研發、品牌打造、市場營銷等關鍵環節,撬動社會資本投入茶產業。各相關部門要各司其職、各盡其能,切實保障各項政策支持向茶產業傾斜。
(六)加強督導考核。制定全省茶產業高質量發展考評辦法,量化指標體系,建立季調度、半年督導、年終考核的工作機制,考評結果作為下年度項目資金分配的重要依據。涉茶市、縣、區要以更務實作風、更優質服務,合力抓好工作任務落實落細。
附件:
1.陜西省茶產業高質量發展重點任務清單
2.陜西省茶產業高質量發展工作領導小組
3.陜西省涉茶市、縣、區名單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3年7月9日
(來源:陜西省人民政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