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鄉村產業振興十大有效模式,案例個個都是杠杠的經典
來源:高新院 vwcr.cn 日期:2023-01-29 點擊:次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一環,本文通過梳理目前國內外鄉村振興中產業發展較好的經典案例,總結出鄉村產業振興的十種模式,對于鄉村振興實踐頗具指導意義。
1以“莫干山”為代表的“民宿發展模式”
浙江省德清縣莫干山鎮,有“清涼世界”、“江南第一山”的美譽。十多年來,莫干山鎮堅持走綠色生態發展之路,發展民宿和旅游產業。全鎮圍繞生態立鎮、旅游強鎮的發展戰略,創建了全國美麗宜居小鎮。近年來,莫干山不僅吸引了許許多多的國內外的游客,許多曾經走出大山的當地村民也紛紛返鄉,參與到建設家鄉的大潮當中。
2以“袁家村”為代表的“村集體組織帶動模式”
袁家村是陜西省禮泉縣煙霞鎮下轄村。回顧和總結袁家村的創業歷程、發展思路和基本經驗,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以支部為核心,以村民為主體;以創新謀發展,以共享促和諧;以鄉村旅游為突破口,打造農民創業平臺;以組建合作社為切入點,實現三變;以三產帶二產促一產,實現三產融合發展;調節收入分配,實現共同富裕;注重精神文明,加強思想教育;弘揚優良傳統,淳厚鄉風民俗。
3以“泰山村”為代表的“村集體與社會資本共同撬動模式”
泰山村位于河南省新鄭市龍湖鎮西南6公里,與新密搭界。結合黃帝文化底蘊深厚的優勢,以“林業立村、生態富村、旅游活村、文化強村”思路發展鄉村特色旅游。2007年,在外經商多年的喬宗旺回村擔任村黨支部書記,他帶領村民不等不靠,利用緊靠鄭州市區的區位優勢和黃帝文化的品牌優勢,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產業”方案打造泰山村特色旅游村。確立了“以孝治村、生態富村、文化強村、旅游活村、實干興村”的發展思路。
4以“中郝峪”為代表的“綜合發展模式”
中郝峪村位于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池上鎮,博山大山深處,距城區40多公里。該村踐行的“三變”模式得到全國各地鄉村的認可,即資源變資產,現金變股金,村民變股民。堅持“以農民為主體、讓農民共同致富”的理念,探索實施“公司+項目+村民入股”的綜合性發展模式,全村人人是股東、戶戶當老板,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一體發展。
5以“竹泉村”為代表的“外部資金撬動模式”
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銅井鎮,在開發之初,竹泉村秉承“先保護、后開發”的原則,確定了建設新村,騰空古村的“一古一新”理念:古是指最大限度保留古村原有風貌系統,打造旅游接待服務吸引核;新是指按照鄉村振興的標準并結合居民現代生活需求建設新村,安置村民。
竹泉村圍繞“山、竹、泉”做文章,以沂蒙原生態古村和沂蒙山鄉民俗為資源優勢和文化特色,打造具有沂蒙特色、泉鄉個性、竹鄉景區、農家風情兼備的生態休閑旅游度假區,以“竹泉模式”奏響了新時代鄉村振興的進行曲。
6以“烏村”為代表的“一價全包精品民宿度假模式”
烏村位于烏鎮西柵歷史街區北側500米,緊依京杭大運河而立。借鑒了Club Med的“一價全包”國際度假理念,按照“體驗式的精品農莊”定位進行開發,強調在對鄉村原有肌理進行系統保護的基礎上,營造具有典型江南水鄉農耕文化傳統生活氛圍、適應現代人休閑度假的“烏托邦”。圍繞江南農耕村特點,導入酒店、餐飲、娛樂、休閑、親子、農耕活動等配套服務設施,烏村定位為高端鄉村旅游度假區,與西柵歷史街區聯袂互補。
7以“三瓜公社”為代表的“電商特色產業模式”
三瓜公社位于合肥合巢經濟開發區,距離合肥市中心約50公里,半徑150公里內輻射人口近2600萬,是合肥旅游發展的重要節點。按照把鄉村建設得更像鄉村理念,融入“互聯網+三農”發展理念,構建集一、二、三產業與農旅相結合的“美麗鄉村”發展系統,推動三瓜村的全面振興發展。在建設過程中保護鄉村原有的田林農湖系統,對荒地、山地、林地進行修整保護,修復水系,把鄉村田野打造成詩意棲居、宜游宜業的家園。
8以“魯家村”為代表的“田園綜合體模式”
2011年以前,浙江省安吉縣的魯家村還是一個出了名的窮村,如今已蛻變為“開門就是花園、全村都是景區”的中國美麗鄉村新樣板。魯家村以“公司+村+家庭農場”模式,啟動了全國首個家庭農場集聚區和示范區建設,將美麗鄉村田園綜合體“有農有牧,有景有致,有山有水,各具特色”的獨特魅力呈現給世人。村集體通過財政項目資金轉化為股本金實行“統分結合、雙層經營”的理念,把集體經濟的優越性和家庭經營的積極性緊密結合到了一起。改造后的魯家村對追求自然耕種的城市人群有著極大的吸引力,帶來鄉村旅游的繁榮,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9以“舍烹村”為代表的“三變模式”
普古鄉舍烹村位于貴州省六盤水市普古鄉東部,立足“1+6=1”的發展戰略,即立足旅游資源,實施產業富村、商貿活村、生態立村、旅游興村、科技強村,建成百姓富、生態美的鄉村發展示范區域,促進農業結構調整和轉型發展。
大力發展農業休閑旅游。將農業產業當作旅游來做,種植作物除注重其本身的生態價值、經濟價值,還充分挖掘科普價值、觀賞價值和旅游價值。在果園農田中建設休閑棧道、觀景平臺、休息設施、農業樂等設施;建設農耕文化園、百草園和百花園、現代農業科技展示園,提升農業產業觀賞性、體驗性、科普性,實現了旅游與農業的深度融合。
10以“合掌村”為代表的“傳統文化復興模式”
日本的合掌村包含民居保護、民俗觀光、民宿生態體驗等完整的觀光產業鏈。
(1)觀光旅游:白川鄉內共有5個合掌村落,其中最出名的是擁有114棟“合掌造”的荻町,還有一條長1公里左右的莊川河,以及寺廟、美術館、博物館等,利用這些旅游資源開發了鄉村觀光產業。
(2)民宿與特產:合掌村民宿以合掌造建筑見長,是日本傳統民宿的典范。整個村落以不破壞村民生活為前提,改造了其中的一些合掌屋為民宿、餐飲以及特產商店,來滿足日益增加的觀光客的需求。民宿內體驗項目以特定農作業或地方生活文化為主題,包括農耕體驗、牧業體驗、漁業體驗、加工體驗(做豆腐、捏壽司)、工藝體驗(押花、捏陶)、民俗體驗(地方祭典、民俗傳說、風箏制作)等。可以感受農村樸實與溫馨的生活環境,聆聽主人講述當地的風土人情,體會久違的寧靜和安逸。
合掌村商品主推本地特產,如濁酒、飛彈牛肉、柿餅、飛彈牛乳制的冰淇淋等,利用村內獨有的原生態食材進行生產。
(3)節慶活動:為讓“合掌村”一年四季都有游客,深度挖掘了當地文化,打造了“濁酒節”“亮燈節”以及“消防演習日”等節慶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