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无码WWW免费视频_亚洲一区AV无码少妇电影_蜜桃臀无码内射一区二区三区_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精品日本

Network

當(dang)前位置:主頁 > 新聞中心 > 產業規劃 >

三步走打造西北氫能產業高地,《鄂爾多斯市氫能產業發展規劃》發布

來源:高新院 vwcr.cn 日期:2022-06-27 點擊:

  鄂爾多斯市氫能產業發展愿景如下:
 
  (一)總體愿景和發展方向:“一城、一圈、一帶”
 
  鄂爾多斯在氫能產業上要向“一城、一圈、一帶”愿景目標發展,“一城”是指打造鄂爾多斯“北疆綠氫城”國家級氫能產業綜合示范區,“一圈”是指以伊金霍洛旗為先行區、帶動六旗兩區發展共同建設氫能產業發展生態圈,“一帶”是鄂爾多斯依托自身優勢沿黃河一線走出去,實現呼烏鄂包區域合作,打造河套地區及黃河中上游氫能源合作帶。
 
  (二)產業發展目標:分步走,打造西北氫能產業高地
 
  鄂爾多斯市規劃通過三個階段跨越式發展,使氫能產業迎頭趕上,在全國占據一席地位并形成較大的差異化優勢,第一階段(2023年底前)為試驗示范階段;第二階段(2025年底前)為加速推廣階段;第三階段(2030年底前)為示范成果轉化應用階段。
 
  第一階段(2023年底前)。氫源方面,整合我市及周邊地區現有副產氫、化石能源制氫資源,適度發展小型離網可再生能源制氫,加快推進現有5個風光制氫一體化示范項目建設,形成穩定的氫源,可再生氫和低碳氫規模達到5萬噸;制氫裝備方面,引進國內外先進的電解槽、風電、光伏等與氫能制備相配套的裝備生產企業5—6戶,實現制氫裝備本地化采購;氫燃料電池整車及關鍵零部件制造方面,全力引進國內有實力的整車及關鍵零部件制造企業,實現3—4戶整車,5—6戶電堆、動力系統及電堆集成所需裝備生產企業落地我市,并形成部分產能;應用場景方面,在伊金霍洛旗及周邊打造4個煤炭短倒運輸應用場景,在伊金霍洛旗、東勝區打造1—2個城市交通、垃圾處理等方面的應用場景,各類氫燃料電池車輛達到1500臺;加氫站布局方面,在伊金霍洛旗及周邊旗區布局加氫站20座;政策保障方面,完成《鄂爾多斯市油氣電氫一體化綜合能源供應站規劃》《加氫站管理辦法》,形成完備的財稅鼓勵支持政策、各類管理辦法及安全保障措施及辦法。
 
  第二階段(2025年底前)。氫源方面,向自治區繼續爭取5—8個風光制氫一體化示范項目,全市匹配部分上網指標的制氫能力達到30萬噸以上,同時發展10萬噸以上離網制氫能力,形成40萬噸以上穩定可再生氫供應;制氫裝備方面,繼續引入與全市制氫能力相配套的制氫裝備生產企業;氫燃料電池整車及關鍵零部件制造方面,繼續引進整車及關鍵零部件制造企業,實現5—7戶整車,7—9戶電堆、動力系統及電堆集成所需配套裝備生產企業落地,整車制造能力達到1萬輛,形成較完備的氫燃料電池整車整備制造全產業鏈;應用場景方面,從煤炭短倒運輸延長為中長距離貨物運輸,應用場景擴大到全市,其中東勝區、伊金霍洛旗、康巴什區打造10個以上的城市交通、垃圾處理等方面的應用場景,所有旗區共打造50個以上應用場景,并視情況發展氫燃料電池汽車在公務用車、冷鏈、特種車輛、快遞配送等方面的應用。全市各類氫燃料電池車輛達到5000臺以上;加氫站布局方面,在全市布局90座以上各類加氫站,保障各類氫燃料電池汽車的加注需求;氫化工方面,推動寶豐、國能投、中煤、中石化新星依托風光制氫一體化項目,開展合成氨、合成甲醇領域清潔氫替代化石能源制氫的規模化示范,并持續推進“液態陽光”技術中試擴大。
 
  第三階段(2030年底前)。氫源方面,全市可再生氫制造規模達到100萬噸/年以上,形成完備的制氫裝備及零部件生產體系,滿足我市及周邊地區的采購需求;通過優勝劣汰,形成國內先進完備的整車、電堆及各類零部件生產體系;本市氫燃料重卡替代燃油重卡率達到30%以上,城市交通、垃圾處理等車輛替代燃油、燃氣車輛率達到15%以上,開展政府、企業、家用氫燃料電池車小型車輛的試驗示范,全市各類氫燃料電池車輛達到2萬臺;在全市布局300座以上各類加氫站;推動可再生氫在煤化工行業的規模化應用,具體包括可再生氫+煤化工生產烯烴、天然氣、油品及化工品,以及可再生氫+二氧化碳生產甲醇及下游產品等;推動建立國際領先的氫能科技創新平臺和氫能國際交流平臺,推動國內高校、科研院所、企業、金融機構等組成的氫能產業聯盟在我市落地,開展產業基礎研究、科技創新、成果轉化與人才培養。
 
  圖片
 
  實施路徑和重點任務如下:
 
  (一)打造多元化氫源保障
 
  方向:“主零碳、補低碳、替高碳”,新增制氫產能以零碳電解為主
 
  在氫氣制備上,鄂爾多斯需“主零碳、補低碳、替高碳”,立足可再生能源資源和電解水制氫技術高起點,短期內實現高碳制氫向低碳制氫轉型,新增制氫以零碳為主。綠色制氫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可再生資源電力制氫,充分利用鄂爾多斯風電光伏潛力和優勢,實現常規化制氫;二是發展谷電制氫,通過利用錯峰時間上網的富余電力制氫,作為可再生能源制氫的補充,實現可優先在大型工業企業聚集地區及氫能應用示范區推廣谷電制氫項目。
 
  任務:2023年前,統籌副產氫和富余產能,培育可再生氫產能。
 
  做好各旗區氯堿副產氫提純改造,對全市副產氫統籌利用。按能收盡收、能用盡用原則,依托中谷礦業、君正能源、雙欣環保、億利化學等企業,做好副產氫提純外供準備,通過技術改造提升氫氣品質、提高副產氫氣回收率,并鼓勵供氫和用氫企業的合作,保障氫燃料電池汽車等初期用氫經濟性。
 
  充分利用神華煤制油天然氣制氫富余產能,做好電解水制氫過渡階段的相關推進工作。以神華集團為重要制氫基地,通過推動實施技術改造、提高天然氣供應、安排能耗和碳排放指標等方式,置換部分天然氣制氫產能,做好電解水制氫投產前產業發展初期氫源保障。
 
  加速培育電解水制氫產能。加快推進達拉特經濟開發區、上海廟經濟開發區、烏審旗蘇里格經濟開發區、準格爾旗納日松等5個風光制氫一體化示范項目建設,加強監督評估,確保2022年底實現并網投產。積極推動圣圓正能、圣圓能源、寶豐風光氫儲一體化、億利庫布其綠氫示范基地等項目納入自治區2022年風光制氫示范項目名單,力爭部分項目一期2022年開工建設投產,后續各期陸續建設,加速電解水制氫落地,快速實現可再生能源制氫規模化應用,爭取到2023年實現可再生氫產能5萬噸。
 
  任務:2025年前,全力推動電解水產能爬坡,滿足多元應用場景
 
  打造多個風光氫儲基地項目,滿足化工替代需求。逐年謀劃依托寶豐、中石化、中煤、神華等爭取5—8個匹配部分上網指標風光制氫一體化示范項目,推進電力資源優勢地區開展離網制氫基地建設。到2025年,實現可再生氫40萬噸,滿足化工和交通等領域替代需求。
 
  點示范加氫站現場制氫,滿足遠氫源地區加氫站補氫需求。建設電解水制氫、加氫功能于一體的綜合能源供應站,通過風光資源置換、遠氫源/近氫源加氫站打捆等方式,在遠氫源地區建設3—5個加氫站現場制氫示范項目,完善氫能基礎設施網絡布局,助推遠氫源地區氫能應用。
 
  任務:遠期,補足化石能源清潔制氫產能,提高氫源多元化保障
 
  化石能源清潔制氫方面,在烏審旗等資源優勢地區,試點示范天然氣裂解制氫技術,促進天然氣資源循環;根據技術成熟度和經濟性,逐步推動CCUS技術在煤制氫場景應用,加快可再生氫應用和煤制氫降碳需求耦合;電解水制氫方面,跟蹤陰離子膜(AEM)和固體氧化物(SOEC)電解水制氫技術,待技術相對成熟穩定后,同步開展試點示范,提高制氫效率,推動電解水制氫技術加快迭代和降本。
 
  (二)統籌規劃儲運體系
 
  方向:構建分布式、多元化、規模化、多場景儲氫體系
 
  氫氣儲運是氫能利用的重要環節和主要瓶頸,鄂爾多斯市需超前規劃布局,以智慧賦能支撐現代氫氣儲運體系建設,打通制氫到用氫的市場鏈條,推動制氫、儲氫、運氫、加注以及全產業鏈條與市場消費相結合,聯動優化氫能基礎設施布局,為氫能規模化商業化應用奠定基礎。
 
  任務:2023年前,挖掘高壓氣氫潛力,打造初期高效便捷儲運體系
 
  高壓氣氫聯動本地工業和交通需求。依托成熟規模化儲存技術,初步建立氫氣儲運能力,滿足短距離氫能需求。重點采用高壓氣態儲氫和長管拖車運氫,滿足加氫站補氫需求,短途點對點管網運氫,滿足化工用氫需求或近制氫廠加氫站需求。通過優化氫氣供應布局,試點更高壓力等級,設計優化氫氣儲運路徑,最優運輸半徑達到50—200公里,氫氣道路運輸能力達到10t/d,百公里運氫成本低于8元。
 
  探索低溫液氫儲運技術,形成多元化氫氣儲運格局。積極與AP、普萊克斯、法液空、國富氫能、中科富海等國內外知名企業合作,伊金霍洛旗引進航天101所進行5t/d液氫工廠技術示范運行,初期作為高壓儲運網絡的補充。
 
  建立氫氣儲運管理協調機制及平臺。推動基礎設施立體互聯、運輸服務一體融合,建設綜合運輸信息、物流資源交易、氫氣交易服務等物流信息平臺,提供信息發布、線路優化、倉配管理、數據分析、客戶咨詢等服務,解決制氫企業和終端用氫設備之間物流信息孤島瓶頸,提高運輸效率、降低運輸成本。支持重點市內管輸單位建設智能化管線系統,建設具有全面感知、自動預判、智能優化、自我調整、安全預警、高效運行的智能化管網。
 
  任務:2025年前,多元化、規模化發展,大幅提升儲運經濟性
 
  建設更大規模制液氫項目和液氫加氫站,推動液氫規模化應用,打造液氫輸運體系。全面推動液氫規模化應用,通過采用液氫運輸,極大地促進氫氣下游應用的發展。在伊金霍洛旗、鄂托克前旗、準格爾旗等地區積極建設大規模液氫項目,2025年實現大規模液氫項目3個以上,單項目產能平均超過10t/d,布局建設供氫能力5000kg/d以上的大型液氫加氫站5—10個,打造健康有序的液氫運輸體系,滿足市內車輛需要,提前杜絕“加氫難、用氫難”問題,氫氣道路運輸能力達到70t/d,百公里運氫成本低于8元,實現300—400公里輻射區,滿足中距離氫能需求。
 
  有效推進天然氣摻氫技術示范,積極開展新型儲氫技術示范,做好儲運資源規劃。制定和完善我市天然氣摻氫技術標準和設計規范,聯合天然氣運營公司建設摻氫試點示范項目,探索利用天然氣摻氫滿足化工用氫、建筑用能等氫能綜合利用需求。在市區核心地段加氫站等高安全需求場景開展有機液態儲氫示范,在風光氫儲大基地等開展固態儲氫技術示范,對不同儲氫技術綜合評估,豐富多元化氫儲運手段,做好相關資源和技術儲備。
 
  任務:遠期,純氫/摻氫網絡逐步成型,具備跨區運輸能力
 
  開展庫布齊沙漠風光新能源基地制氫,并摻入天然氣管網進行遠距離運輸,降低儲運成本。規劃新能源基地到重點化工園區、化工園區之間的純氫/摻氫管網,提升互聯互濟能力,有效提高可再生氫、副產氫綜合利用水平。利用鄂爾多斯完備天然氣管網體系和低溫液氫儲運體系,將運輸半徑擴大至800公里左右,拓展氫氣運輸服務能力和范圍涵蓋呼包銀榆城市群,實現氫氣遠距離安全、經濟運輸,以及相關技術標準和設計規范在全國范圍內的推廣。
 
  (三)優化加氫網絡布局
 
  方向:“一線兩軸多點”,逐步實現全域加氫基礎設施覆蓋
 
  科學規劃氫能運輸路徑,構建高效率、低成本的加氫基礎設施網絡,形成“一線兩軸多點”加氫網絡方案,實現最佳經濟效益。“一線”是指東康快速路延伸至機場高速,“兩軸”是榮烏高速、包茂高速兩條高速公路,“多點”是指各旗多個重點礦區、化工園區、物流園區。通過“兩軸”向外輻射可以連接其他省市、通過“一線”對內可以服務主城區。通過“一線兩軸多點”加氫網絡覆蓋鄂爾多斯所有區旗,支撐燃料電池物流車和燃料電池長途巴士跨區域運營。
 
  任務:2023年前,重點地區布局建設,實現“車站聯動”運營
 
  推動重點礦區、重點煤化工園區加氫站布局。鄂爾多斯地區煤炭及各類礦產資源豐富,礦區內大量礦物資源運輸依靠重型卡車。根據礦區重卡應用場景,在伊金霍洛旗、達拉特旗、東勝區、準格爾旗等地區礦區附近建設加氫站,滿足礦區到發運站短距離線路推廣氫燃料電池重卡加氫需求。
 
  推動“一線兩軸”高速公路加氫站網絡建設。“一線”東康快速路延伸至機場高速,“兩軸”榮烏高速、包茂高速兩條高速公路,在高速公路服務區及沿線建設商業化運營加氫站。在公路管理相關法律法規許可范圍內,考慮安全因素,在人口密度低的高速沿線建設油氣電氫一體化混合加注站。
 
  任務:2025年前,實現加氫站全市重點覆蓋
 
  完成城市中心區、重點樞紐點布點,拓展旗間通道加氫站建設。在東勝、康巴什、阿勒騰席熱鎮城區規劃布局加氫站充電站10座,分布于東西片區、主要功能區及主干線,滿足公交、城市交通、公務車等需求。旗間通道根據貨運需求建設不同規模加氫站,滿足補氫需求。
 
  圍繞其它旗區及重點工業園區所在地逐步向外輻射。開展加氫站優化布局,以各旗區及重點工業園區為重點,逐漸向外輻射布點,擴展加氫站服務范圍。
 
  任務:遠期,呼包鄂烏市級區域合作,延伸輻射帶動蒙陜寧晉省際發展
 
  加強區域間合作,在城市間高速進行加氫站布局,服務物流貨運需求。結合鄂爾多斯地理位置優勢,向東、西、南三個方向進行區域合作,東部地區合作范圍包括山西,延伸至北京城市群,西部合作范圍包括蒙西和寧夏,南部合作范圍為陜西省尤其是陜北地區。
 
  (四)實施多元化應用工程
 
  1.綠色化工
 
  方向:向低碳零碳化工轉型,氫基精細化工突破實現高價值增值
 
  鄂爾多斯作為全國煤化工生產基地,以氫基化工為路徑,實現傳統煤化工向低碳、零碳化工轉型。以可再生氫合成甲醇為基點,拓展可再生氫精細化工,實現化工產業高附加值經濟,打造國內首條綠色甲醇化工、綠色合成氨產業鏈。
 
  任務:2023年前,開展可再生氫替代示范,推動化工行業降碳增值
 
  推動可再生氫替代多元化試點示范,降低傳統化工單位能耗/排放。堅持創新驅動、示范先行發展戰略,統籌布局可再生氫替代工程示范試點,根據化工工業園區資源條件、環境容量情況,推動氫能與風電、光伏、化工等一體化發展。推動寶豐、中石化新星風光制氫一體化項目,建設合成甲醇、合成氨可再生氫替代項目2—3個,2023年前實現可再生氫甲醇替代15萬噸/年,可再生氫合成氨替代4萬噸/年。
 
  積極布局可再生氫精細化工產業鏈,打造綠色精細化工基地。積極推動鄂托克前旗可再生氫精細化工項目落地,鼓勵烏審旗寶豐、中石化新星、中煤,伊金霍洛旗匯能煤制氣、神華煤制油、正能煤焦化等向精細化工延伸,利用可再生氫產業發展新型尿素、烯烴、脫硫劑、碳化硅等精細化工產品。在煤化工產業鏈上游實現可再生氫替代降碳的同時,利用精細化工高附加值優勢,覆蓋部分可再生氫階段性高成本,形成綠色精細化工集群。
 
  任務:2025年前,全面推進可再生氫替代,打造“液態陽光示范基地”
 
  以四大化工園區為重點,全力推動可再生氫替代。以前期示范工程為基礎,在鄂爾多斯全面推廣可再生氫替代。打造煤化工四大化工園(大路工業園、圖克工業園、蒙西工業園、上海廟經濟開發區)先行示范區,配合減排任務及經濟政策,倒逼企業加快建設可再生氫替代工程。積極推動神華、久泰、天潤、中煤加快合成甲醇、合成氨可再生氫替代進度。
 
  打造“液態陽光產業示范基地”,延伸綠色化工產業鏈。以烏審旗、鄂托克前旗可再生氫+二氧化碳捕集合成甲醇項目為基礎,推動液態陽光中試放大示范落地,打造“液態陽光產業示范基地”,預計2025年鄂爾多斯“液態陽光”甲醇產能超過20萬噸,點亮鄂爾多斯“創新氫能”名片。以可再生氫合成甲醇為起點,發展可再生氫精細化工,打造國內首條綠色甲醇化工、綠色合成氨完整產業鏈。
 
  做好鄂托克旗、杭錦旗等地區部分產能替代。推進重點行業落后產能淘汰,積極推動鄂托克旗、達拉特旗等小型化工項目集中轉型清退,加快上馬規模化綠色化工,實現動能轉換。
 
  任務:遠期,打造國際領先氫基化工基地,實現全流程資源化利用
 
  推動一批先進制氫技術跨界融合應用研發示范項目。在可再生氫合成氨、合成甲醇項目示范基礎上,打造合成甲烷示范、合成航空煤油等系列氫基合成燃料項目,將鄂爾多斯打造國際領先氫基合成燃料化工基地,推動國內航空、航運、建筑多個領域實現碳減排,依托氫基化工實現全環節資源化、一體化利用,助力雙碳目標。
 
  2.交通應用
 
  方向:“一紐中心、全場景應用”,打出示范城市群新高度
 
  打造“一紐中心、全場景應用”氫能綠色交通體系。“一紐中心”指在鄂爾多斯市建設全國氫能產業示范區,以伊金霍洛旗為先行試點,在包括氫能制備儲運、氫燃料電池制造、產品總裝、示范應用等在內的氫能綜合應用中發揮重要作用;“全場景應用”指隨著燃料電池技術成熟,由重卡逐步拓展至工程機械、有軌列車、市政車輛、乘用車等。
 
  任務:2023年前,以重卡為抓手,圍繞重點區域,打通交通應用瓶頸
 
  依托示范城市群政策,做好重卡應用示范工作。在國家氫能及燃料電池發展機遇下,堅持以產業發展與示范應用深度融合,依托國家燃料電池示范群推廣應用政策,扎實做好燃料電池重卡的示范工作;以重卡為抓手,以煤炭運輸作為主線,根據礦區重卡應用場景,圍繞伊金霍洛旗,康巴什區、達拉特旗、東勝區、準格爾旗等重點地區,礦區到發運站短距離線路等場景,大力推進燃料電池重卡應用。
 
  以伊金霍洛旗為重點,全域協同打造規模化區域示范標桿。打造燃料電池車隊集群,打通氫能重卡應用瓶頸,形成以伊金霍洛旗作為重點區域,將其打造成為鄂爾多斯乃至整個內蒙古自治區燃料電池重卡規模化應用的示范標桿;并通過規模化推廣應用,逐步降低燃料電池系統及燃料電池汽車生產和使用綜合成本。
 
  成立運營發展平臺,提高產業發展效率。鼓勵設立平臺公司,根據氫能產業發展特點,統籌布局燃料電池汽車運營和加氫站建設,破解車站協同難的行業痛點。不斷推動氫能產業相關的政策、標準、法規完善,建立健全氫氣生產和儲運、燃料電池汽車、加氫站的建設運營管理辦法,打通體制壁壘,使氫能產業發展有規可依。
 
  任務:2025年前,推動燃料電池示范縱深發展,交通應用全域覆蓋
 
  開展燃料電池貨運列車場景示范。在燃料電池電堆及核心零部件綜合成本大幅下降的基礎上,推動燃料電池示范的縱深發展,逐步將燃料電池在重型卡車領域的應用擴展,依托準格爾旗、伊金霍洛旗煤炭基地、化工園區場景,開展燃料電池貨運列車有序示范。
 
  開展特種工程車輛場景示范。通過在神華等大型煤炭企業煤礦內部進行煤礦大型運載礦車、叉車等特種工程車輛燃料電池動力替代,快速挖掘出煤礦內部實現零碳交通的應用路線,并快速復制于其他礦區,打造煤炭礦區內部綠色低碳運營體系。
 
  燃料電池重卡成本持續下降,交通應用范圍拓展全域。充分借助氫能重卡示范的帶動作用和形成的產業基礎,不斷拓展氫燃料電池汽車在其他交通領域的應用,依托前期示范已建立的加氫網絡,逐步開始嘗試燃料電池在城市公交車、中小型物流車、環衛車、工程車等領域的應用推廣,將燃料電池推廣至交通應用全域。伊金霍洛旗內部貨運、市政、商務車輛實現燃料電池動力加速替代。
 
  任務:遠期,重塑零碳交通體系,燃料電池加速替代
 
  大部分工程、卡車、環衛車、物流等領域實現燃料電池車輛替代。在實現全市全面推廣燃料電池重卡以及在各類車型嘗試探索應用的基礎上,實現全市大部分城市公交車、中小型物流車、環衛車、工程車等車輛的全面替代。優先利用地域優勢,加大燃料電池物流領域的推廣力度,建立“300公里氫能合作圈”,以300公里氫氣輸運半徑輻射包頭、呼和浩特、朔州、巴彥淖爾、銀川等城市和地區。
 
  應用領域持續拓展,實現公務車、出租車、私家車燃料電池動力化。利用燃料電池在北方嚴寒地區相比鋰電具備優勢的特點,逐步將燃料電池拓展至乘用車領域,以燃料電池出租車和公務用車應用為切入點,推進燃料電池在乘用車領域的示范推廣,構建我市氫、站、車為一體的氫能零碳交通體系,引領交通低碳化。
 
  (五)打造全產業鏈裝備體系
 
  方向:制氫用氫雙抓手,貫通產業鏈條,打造西北氫能裝備基地。
 
  以形成強有力的競爭優勢為目標,建成圍繞氫能源制備、儲運、加氫、燃料電池和高端化工裝備制造在內的氫能全產業鏈,形成產業集群化、規模化效應,進而推動區域效益最大化。在打造全產業鏈過程中,以龍頭企業為抓手,做到產業鏈條完善、集約化程度高、專業分工明確,夯實產業集群發展的根基,打造特色產業集群。
 
  任務:2023年前,以燃料電池、電解槽雙核心,搶占氫能裝備產業發展先機
 
  積極引進關鍵配套裝備和整車企業,形成產業“虹吸效應”。伊金霍洛旗以蒙蘇工業園區為核心,加快上汽紅巖、捷氫科技、飛馳科技、國鴻氫能等燃料電池整車和系統生產本地化,提升核心產品的研發和制造能力,在多場景商用示范,商業模式探索等方面達到國內領先水平。東勝區以裝備制造工業園區為核心,引入上海重塑、武漢格羅夫、中博源、加拿大能源之星、杭州赫日等形成氫能重卡/商用車生產、研發、運營平臺,布局建設輻射服務全自治區,乃至全國的新能源(氫)硅谷(中國)示范產業園。形成氫能源整車、零部件、輔助系統、電堆為主的裝備及燃料電池汽車生產,燃料電池關鍵材料和電池組裝的制造產業體系,通過內部競合提高生產能力和對外虹吸落地更多配套能力。
 
  引入國內電解槽龍頭,打造制氫裝備核心競爭力。以伊金霍洛旗為主,發展綠色制氫裝備產業,積極引進考克利爾競立、中船派瑞氫能、隆基氫能等國內行業領先的堿性電解槽制造產業,配套石墨、氟化工生產企業,提升堿性水電解制氫設備生產能力,實現制氫裝備的就地生產與采購。針對新能源出力波動性大、可再生氫負荷跟隨困難問題,吸引康明斯、西門子等國外先進以及賽克賽斯等國內具有PEM電解槽自主產權與規模化能力的企業。做好翌晶能源等固體氧化物電解槽/陰離子膜電解槽、大連物化所等光催化制氫領域企業院所前期招商引資和培育工作。
 
  任務:2025年前,貫通氫能全產業鏈條,打造伊金霍洛旗、東勝氫能氫能裝備雙基地
 
  實施“儲運加”補鏈工程,形成上中下游配套產業體系,打造伊金霍洛旗氫能全產業鏈裝備基地。以伊金霍洛旗為核心,積極引進航天101所、中集安瑞科、中材科技等企業,落地液氫工廠技術、30兆帕以上氣氫運輸技術、75兆帕超高壓車載儲氫技術及相應材料/裝備配套生產能力。引入國家能源集團北京低碳院、中鼎恒盛等企業,落地加氫站整套裝備生產能力,最終實現伊金霍洛旗全產業鏈核心設備本地化生產、領先工藝本地化優先使用,形成儲運裝備、加氫站配套設備等補鏈制造體系。
 
  堅持燃料電池全產業鏈發展,提升核心零部件配套能力,打造東勝燃料電池全產業鏈裝備基地。以東勝區為核心,引入燃料電池八大零部件龍頭企業生產制造,以已落地整車/系統廠商為牽引,加快擎動科技、鴻基創能、山東東岳、濟平新能源、上海致臻等相關配套膜電極、質子交換膜、催化劑、雙極板企業落地本地;引入勢加透博、山東東德等燃料電池系統BOP設備產能落地,形成完整燃料電池核心裝備生產能力。基于跨季節儲能和支撐發電端轉型需求,做好具備固定式氫燃料電池發電技術與商用經驗的企業招商,提前布局固定式燃料電池發電市場。
 
  任務:遠期,裝備服務能力外溢,形成鄂爾多斯氫能產業大循環通過氫能制、儲、運、加、用全產業鏈行業領先企業與科研機構,打造氫能在多場景商業示范,形成具有鄂爾多斯特色的“新能源制氫”“儲運綜合能源站”“燃料電池系統”“燃料電池材料與核心零部件”“燃料電池整車”產業鏈項目與示范區,形成鄂爾多斯氫能產業發展內循環。通過持續提升裝備制造能力和規模化產能降成本,實現部分產品面向西北,甚至海外出口,打造產業發展外循環。
 
  (六)打造氫能科技創新體系
 
  方向:以關鍵技術、產品工程化為主線,堅持創新策源。
 
  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優化創新體制機制,激發企業創新活力,集中優勢力量突破氫能產業關鍵核心技術,促進產業鏈和創新鏈深度融合,推動氫能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有效整合各類科技創新資源,建立“軟硬結合、龍頭企業創新為平臺、新型技術和示范孵化支撐為牽引”的創新體系,為鄂爾多斯市氫能產業發展提供持續動能,實現立足蒙中、輻射黃河中上游、領先全國的目標。
 
  任務:到2023年,打造氫能創新平臺,推動技術示范迭代
 
  推動氫能產業高水平科研平臺建設。推進高效率電解水制氫、氫氣純化、檢測、加油和加氣站改造等多環節重點技術研發工作,重點支持國家能源集團等央企和鄂爾多斯碳中和研究院本地企業雙牽頭組建氫能創新聯合體,建設關鍵共性技術平臺,承擔重大科技任務,力爭具備創建國家級氫能技術中心條件。在“科技興蒙”項目合作框架下,加強與清華大學、同濟大學、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等氫能領域科研平臺和團隊合作,提前開展氫能產業應用技術和規模化制造技術開發。通過積極打造行業層面創新聯合體,實現對各類創新資源的引領,為構建低碳化、集聚化、專業化的產業發展生態搭好基礎。
 
  完善創新聯合體公共服務平臺,提高創新效率。凝聚多種形式的創新資源和服務資源,完善創新聯合體公共服務平臺。產業發展促進方面,充分發揮創新聯合體高端平臺作用,圍繞共性技術研發、知識產權交易、成果轉化推廣、安全檢測認證等產業發展需求,整合資源和服務,拓展服務功能,促進產業資源科學統籌配置,提高產業創新服務效率。關鍵技術測試方面,引進和支持中國氫能聯盟研究院等第三方機構建立氫氣品質、電解水制氫、儲氫罐、氫安全、加氫機等關鍵技術裝備及零部件技術測試與檢測平臺,構建氫安全檢測研究平臺,加快氫計量、取樣及檢測技術與服務本地化,提高平臺技術與管理水平及對企業檢測服務的能力,推進檢測檢驗結果的政府采信推進國際互認。
 
  任務:到2025年,依托骨干企業,創建一批產業創新中心,核心技術比肩國際
 
  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融合創新要素資源。圍繞科技創新,重點在加氫站35MPa升級至70MPa技術、燃料電池電源多電源管理技術、熱電聯供系統能量管理技術、高壓儲氫材料研發及制造、液態儲氫技術等核心技術和裝備實現全面突破,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首臺套認定、氫能企業研發機構建設等方面加強支持力度。鼓勵企業、高校、研究所等機構開展氫能及燃料電池的產學研協同創新項目,支持企業制/修訂國家、行業標準。設立知識產權激勵政策,針對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給予政策激勵,形成一批核心技術領域的知識產權。鼓勵氫能核心關鍵部件應用推廣,打造可持續發展的氫能應用生態,支持企業實現重大技術裝備首臺(套)、首批次科技創新成果轉化落地。壯大氫能產業的“政—產—學—研”隊伍,積極對接科技含量高、發展質量高、帶動能力強的氫能項目,形成我市氫能產業核心裝備制造能力。
 
  按照國家新型研發機構模式,廣泛吸納自治區內乃至全國的科研力量打造鄂爾多斯氫能產業創新中心。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依托國家能源集團技術優勢和中國氫能聯盟資源優勢,建設新能源制氫及氫能協同利用技術創新研發中心,突破大規模電解水制氫、煤基能源與氫能協同發展、氫基綠色燃料合成等瓶頸。以上海捷氫、上海重塑等研發型氫能公司為主體建設燃料電池產業創新中心,持續深耕,突破氫燃料電池電堆、關鍵材料及零部件,氫燃料電池車動力系統以及集成等關鍵技術和產品。
 
  軟硬結合,加強戰略研判和核心技術攻關。政府財政支持氫能專項科研課題,面向產業發展趨勢、技術發展水平開展戰略研究和基礎研究。戰略研究聚焦國內外產業發展趨勢、技術經濟性突破研判,做好決策支撐。基礎研究聚焦制氫、儲運、加注、燃料電池等產業鏈核心環節,推動基礎前沿和共性關鍵技術自主研發,兼顧氫能產業關聯技術,實現創新引領,促進技術的多元化與融合發展。
 
  任務:遠期,持續推動新型技術突破,打造氫基零碳技術創新策源地
 
  爭取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和重點實驗室落地。推進固體材料儲氫、有機液體儲氫等新型儲氫技術、新型電解水制氫裝備等先進技術的突破,繼續推進鄂爾多斯碳中和研究院、氫能產業創新中心等核心科技創新平臺建設,高標準打造中國氫能聯盟創新分中心等未來科技創新平臺。積極對接科技部、中科院,推動氫能及燃料電池領域創建一批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等國家級創新平臺。推動國家級科研機構在鄂爾多斯設立氫能及燃料電池分支機構。
 
  推動建成國際化科技創新載體,落實科技成果轉化。以示范應用、技術工程化為主要目標,積極參與國家氫能相關研發任務、戰略性科學計劃和示范工程建設,力爭在氫能等領域攻克若干共性基礎核心技術。依托鄂爾多斯碳中和研究院氫能創新聯合體,對相關研究成果進行持續孵化和應用推廣,打造氫能零碳技術策源地。


 
 
  

主頁 > 新聞中心 > 產業規劃 >

三步走打造西北氫能產業高地,《鄂爾多斯市氫能產業發展規劃》發布

2022-06-27 來源:高新院 vwcr.cn 點擊:

  鄂爾多斯市氫能產業發展愿景如下:
 
  (一)總體愿景和發展方向:“一城、一圈、一帶”
 
  鄂爾多斯在氫能產業上要向“一城、一圈、一帶”愿景目標發展,“一城”是指打造鄂爾多斯“北疆綠氫城”國家級氫能產業綜合示范區,“一圈”是指以伊金霍洛旗為先行區、帶動六旗兩區發展共同建設氫能產業發展生態圈,“一帶”是鄂爾多斯依托自身優勢沿黃河一線走出去,實現呼烏鄂包區域合作,打造河套地區及黃河中上游氫能源合作帶。
 
  (二)產業發展目標:分步走,打造西北氫能產業高地
 
  鄂爾多斯市規劃通過三個階段跨越式發展,使氫能產業迎頭趕上,在全國占據一席地位并形成較大的差異化優勢,第一階段(2023年底前)為試驗示范階段;第二階段(2025年底前)為加速推廣階段;第三階段(2030年底前)為示范成果轉化應用階段。
 
  第一階段(2023年底前)。氫源方面,整合我市及周邊地區現有副產氫、化石能源制氫資源,適度發展小型離網可再生能源制氫,加快推進現有5個風光制氫一體化示范項目建設,形成穩定的氫源,可再生氫和低碳氫規模達到5萬噸;制氫裝備方面,引進國內外先進的電解槽、風電、光伏等與氫能制備相配套的裝備生產企業5—6戶,實現制氫裝備本地化采購;氫燃料電池整車及關鍵零部件制造方面,全力引進國內有實力的整車及關鍵零部件制造企業,實現3—4戶整車,5—6戶電堆、動力系統及電堆集成所需裝備生產企業落地我市,并形成部分產能;應用場景方面,在伊金霍洛旗及周邊打造4個煤炭短倒運輸應用場景,在伊金霍洛旗、東勝區打造1—2個城市交通、垃圾處理等方面的應用場景,各類氫燃料電池車輛達到1500臺;加氫站布局方面,在伊金霍洛旗及周邊旗區布局加氫站20座;政策保障方面,完成《鄂爾多斯市油氣電氫一體化綜合能源供應站規劃》《加氫站管理辦法》,形成完備的財稅鼓勵支持政策、各類管理辦法及安全保障措施及辦法。
 
  第二階段(2025年底前)。氫源方面,向自治區繼續爭取5—8個風光制氫一體化示范項目,全市匹配部分上網指標的制氫能力達到30萬噸以上,同時發展10萬噸以上離網制氫能力,形成40萬噸以上穩定可再生氫供應;制氫裝備方面,繼續引入與全市制氫能力相配套的制氫裝備生產企業;氫燃料電池整車及關鍵零部件制造方面,繼續引進整車及關鍵零部件制造企業,實現5—7戶整車,7—9戶電堆、動力系統及電堆集成所需配套裝備生產企業落地,整車制造能力達到1萬輛,形成較完備的氫燃料電池整車整備制造全產業鏈;應用場景方面,從煤炭短倒運輸延長為中長距離貨物運輸,應用場景擴大到全市,其中東勝區、伊金霍洛旗、康巴什區打造10個以上的城市交通、垃圾處理等方面的應用場景,所有旗區共打造50個以上應用場景,并視情況發展氫燃料電池汽車在公務用車、冷鏈、特種車輛、快遞配送等方面的應用。全市各類氫燃料電池車輛達到5000臺以上;加氫站布局方面,在全市布局90座以上各類加氫站,保障各類氫燃料電池汽車的加注需求;氫化工方面,推動寶豐、國能投、中煤、中石化新星依托風光制氫一體化項目,開展合成氨、合成甲醇領域清潔氫替代化石能源制氫的規模化示范,并持續推進“液態陽光”技術中試擴大。
 
  第三階段(2030年底前)。氫源方面,全市可再生氫制造規模達到100萬噸/年以上,形成完備的制氫裝備及零部件生產體系,滿足我市及周邊地區的采購需求;通過優勝劣汰,形成國內先進完備的整車、電堆及各類零部件生產體系;本市氫燃料重卡替代燃油重卡率達到30%以上,城市交通、垃圾處理等車輛替代燃油、燃氣車輛率達到15%以上,開展政府、企業、家用氫燃料電池車小型車輛的試驗示范,全市各類氫燃料電池車輛達到2萬臺;在全市布局300座以上各類加氫站;推動可再生氫在煤化工行業的規模化應用,具體包括可再生氫+煤化工生產烯烴、天然氣、油品及化工品,以及可再生氫+二氧化碳生產甲醇及下游產品等;推動建立國際領先的氫能科技創新平臺和氫能國際交流平臺,推動國內高校、科研院所、企業、金融機構等組成的氫能產業聯盟在我市落地,開展產業基礎研究、科技創新、成果轉化與人才培養。
 
  圖片
 
  實施路徑和重點任務如下:
 
  (一)打造多元化氫源保障
 
  方向:“主零碳、補低碳、替高碳”,新增制氫產能以零碳電解為主
 
  在氫氣制備上,鄂爾多斯需“主零碳、補低碳、替高碳”,立足可再生能源資源和電解水制氫技術高起點,短期內實現高碳制氫向低碳制氫轉型,新增制氫以零碳為主。綠色制氫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可再生資源電力制氫,充分利用鄂爾多斯風電光伏潛力和優勢,實現常規化制氫;二是發展谷電制氫,通過利用錯峰時間上網的富余電力制氫,作為可再生能源制氫的補充,實現可優先在大型工業企業聚集地區及氫能應用示范區推廣谷電制氫項目。
 
  任務:2023年前,統籌副產氫和富余產能,培育可再生氫產能。
 
  做好各旗區氯堿副產氫提純改造,對全市副產氫統籌利用。按能收盡收、能用盡用原則,依托中谷礦業、君正能源、雙欣環保、億利化學等企業,做好副產氫提純外供準備,通過技術改造提升氫氣品質、提高副產氫氣回收率,并鼓勵供氫和用氫企業的合作,保障氫燃料電池汽車等初期用氫經濟性。
 
  充分利用神華煤制油天然氣制氫富余產能,做好電解水制氫過渡階段的相關推進工作。以神華集團為重要制氫基地,通過推動實施技術改造、提高天然氣供應、安排能耗和碳排放指標等方式,置換部分天然氣制氫產能,做好電解水制氫投產前產業發展初期氫源保障。
 
  加速培育電解水制氫產能。加快推進達拉特經濟開發區、上海廟經濟開發區、烏審旗蘇里格經濟開發區、準格爾旗納日松等5個風光制氫一體化示范項目建設,加強監督評估,確保2022年底實現并網投產。積極推動圣圓正能、圣圓能源、寶豐風光氫儲一體化、億利庫布其綠氫示范基地等項目納入自治區2022年風光制氫示范項目名單,力爭部分項目一期2022年開工建設投產,后續各期陸續建設,加速電解水制氫落地,快速實現可再生能源制氫規模化應用,爭取到2023年實現可再生氫產能5萬噸。
 
  任務:2025年前,全力推動電解水產能爬坡,滿足多元應用場景
 
  打造多個風光氫儲基地項目,滿足化工替代需求。逐年謀劃依托寶豐、中石化、中煤、神華等爭取5—8個匹配部分上網指標風光制氫一體化示范項目,推進電力資源優勢地區開展離網制氫基地建設。到2025年,實現可再生氫40萬噸,滿足化工和交通等領域替代需求。
 
  點示范加氫站現場制氫,滿足遠氫源地區加氫站補氫需求。建設電解水制氫、加氫功能于一體的綜合能源供應站,通過風光資源置換、遠氫源/近氫源加氫站打捆等方式,在遠氫源地區建設3—5個加氫站現場制氫示范項目,完善氫能基礎設施網絡布局,助推遠氫源地區氫能應用。
 
  任務:遠期,補足化石能源清潔制氫產能,提高氫源多元化保障
 
  化石能源清潔制氫方面,在烏審旗等資源優勢地區,試點示范天然氣裂解制氫技術,促進天然氣資源循環;根據技術成熟度和經濟性,逐步推動CCUS技術在煤制氫場景應用,加快可再生氫應用和煤制氫降碳需求耦合;電解水制氫方面,跟蹤陰離子膜(AEM)和固體氧化物(SOEC)電解水制氫技術,待技術相對成熟穩定后,同步開展試點示范,提高制氫效率,推動電解水制氫技術加快迭代和降本。
 
  (二)統籌規劃儲運體系
 
  方向:構建分布式、多元化、規模化、多場景儲氫體系
 
  氫氣儲運是氫能利用的重要環節和主要瓶頸,鄂爾多斯市需超前規劃布局,以智慧賦能支撐現代氫氣儲運體系建設,打通制氫到用氫的市場鏈條,推動制氫、儲氫、運氫、加注以及全產業鏈條與市場消費相結合,聯動優化氫能基礎設施布局,為氫能規模化商業化應用奠定基礎。
 
  任務:2023年前,挖掘高壓氣氫潛力,打造初期高效便捷儲運體系
 
  高壓氣氫聯動本地工業和交通需求。依托成熟規模化儲存技術,初步建立氫氣儲運能力,滿足短距離氫能需求。重點采用高壓氣態儲氫和長管拖車運氫,滿足加氫站補氫需求,短途點對點管網運氫,滿足化工用氫需求或近制氫廠加氫站需求。通過優化氫氣供應布局,試點更高壓力等級,設計優化氫氣儲運路徑,最優運輸半徑達到50—200公里,氫氣道路運輸能力達到10t/d,百公里運氫成本低于8元。
 
  探索低溫液氫儲運技術,形成多元化氫氣儲運格局。積極與AP、普萊克斯、法液空、國富氫能、中科富海等國內外知名企業合作,伊金霍洛旗引進航天101所進行5t/d液氫工廠技術示范運行,初期作為高壓儲運網絡的補充。
 
  建立氫氣儲運管理協調機制及平臺。推動基礎設施立體互聯、運輸服務一體融合,建設綜合運輸信息、物流資源交易、氫氣交易服務等物流信息平臺,提供信息發布、線路優化、倉配管理、數據分析、客戶咨詢等服務,解決制氫企業和終端用氫設備之間物流信息孤島瓶頸,提高運輸效率、降低運輸成本。支持重點市內管輸單位建設智能化管線系統,建設具有全面感知、自動預判、智能優化、自我調整、安全預警、高效運行的智能化管網。
 
  任務:2025年前,多元化、規模化發展,大幅提升儲運經濟性
 
  建設更大規模制液氫項目和液氫加氫站,推動液氫規模化應用,打造液氫輸運體系。全面推動液氫規模化應用,通過采用液氫運輸,極大地促進氫氣下游應用的發展。在伊金霍洛旗、鄂托克前旗、準格爾旗等地區積極建設大規模液氫項目,2025年實現大規模液氫項目3個以上,單項目產能平均超過10t/d,布局建設供氫能力5000kg/d以上的大型液氫加氫站5—10個,打造健康有序的液氫運輸體系,滿足市內車輛需要,提前杜絕“加氫難、用氫難”問題,氫氣道路運輸能力達到70t/d,百公里運氫成本低于8元,實現300—400公里輻射區,滿足中距離氫能需求。
 
  有效推進天然氣摻氫技術示范,積極開展新型儲氫技術示范,做好儲運資源規劃。制定和完善我市天然氣摻氫技術標準和設計規范,聯合天然氣運營公司建設摻氫試點示范項目,探索利用天然氣摻氫滿足化工用氫、建筑用能等氫能綜合利用需求。在市區核心地段加氫站等高安全需求場景開展有機液態儲氫示范,在風光氫儲大基地等開展固態儲氫技術示范,對不同儲氫技術綜合評估,豐富多元化氫儲運手段,做好相關資源和技術儲備。
 
  任務:遠期,純氫/摻氫網絡逐步成型,具備跨區運輸能力
 
  開展庫布齊沙漠風光新能源基地制氫,并摻入天然氣管網進行遠距離運輸,降低儲運成本。規劃新能源基地到重點化工園區、化工園區之間的純氫/摻氫管網,提升互聯互濟能力,有效提高可再生氫、副產氫綜合利用水平。利用鄂爾多斯完備天然氣管網體系和低溫液氫儲運體系,將運輸半徑擴大至800公里左右,拓展氫氣運輸服務能力和范圍涵蓋呼包銀榆城市群,實現氫氣遠距離安全、經濟運輸,以及相關技術標準和設計規范在全國范圍內的推廣。
 
  (三)優化加氫網絡布局
 
  方向:“一線兩軸多點”,逐步實現全域加氫基礎設施覆蓋
 
  科學規劃氫能運輸路徑,構建高效率、低成本的加氫基礎設施網絡,形成“一線兩軸多點”加氫網絡方案,實現最佳經濟效益。“一線”是指東康快速路延伸至機場高速,“兩軸”是榮烏高速、包茂高速兩條高速公路,“多點”是指各旗多個重點礦區、化工園區、物流園區。通過“兩軸”向外輻射可以連接其他省市、通過“一線”對內可以服務主城區。通過“一線兩軸多點”加氫網絡覆蓋鄂爾多斯所有區旗,支撐燃料電池物流車和燃料電池長途巴士跨區域運營。
 
  任務:2023年前,重點地區布局建設,實現“車站聯動”運營
 
  推動重點礦區、重點煤化工園區加氫站布局。鄂爾多斯地區煤炭及各類礦產資源豐富,礦區內大量礦物資源運輸依靠重型卡車。根據礦區重卡應用場景,在伊金霍洛旗、達拉特旗、東勝區、準格爾旗等地區礦區附近建設加氫站,滿足礦區到發運站短距離線路推廣氫燃料電池重卡加氫需求。
 
  推動“一線兩軸”高速公路加氫站網絡建設。“一線”東康快速路延伸至機場高速,“兩軸”榮烏高速、包茂高速兩條高速公路,在高速公路服務區及沿線建設商業化運營加氫站。在公路管理相關法律法規許可范圍內,考慮安全因素,在人口密度低的高速沿線建設油氣電氫一體化混合加注站。
 
  任務:2025年前,實現加氫站全市重點覆蓋
 
  完成城市中心區、重點樞紐點布點,拓展旗間通道加氫站建設。在東勝、康巴什、阿勒騰席熱鎮城區規劃布局加氫站充電站10座,分布于東西片區、主要功能區及主干線,滿足公交、城市交通、公務車等需求。旗間通道根據貨運需求建設不同規模加氫站,滿足補氫需求。
 
  圍繞其它旗區及重點工業園區所在地逐步向外輻射。開展加氫站優化布局,以各旗區及重點工業園區為重點,逐漸向外輻射布點,擴展加氫站服務范圍。
 
  任務:遠期,呼包鄂烏市級區域合作,延伸輻射帶動蒙陜寧晉省際發展
 
  加強區域間合作,在城市間高速進行加氫站布局,服務物流貨運需求。結合鄂爾多斯地理位置優勢,向東、西、南三個方向進行區域合作,東部地區合作范圍包括山西,延伸至北京城市群,西部合作范圍包括蒙西和寧夏,南部合作范圍為陜西省尤其是陜北地區。
 
  (四)實施多元化應用工程
 
  1.綠色化工
 
  方向:向低碳零碳化工轉型,氫基精細化工突破實現高價值增值
 
  鄂爾多斯作為全國煤化工生產基地,以氫基化工為路徑,實現傳統煤化工向低碳、零碳化工轉型。以可再生氫合成甲醇為基點,拓展可再生氫精細化工,實現化工產業高附加值經濟,打造國內首條綠色甲醇化工、綠色合成氨產業鏈。
 
  任務:2023年前,開展可再生氫替代示范,推動化工行業降碳增值
 
  推動可再生氫替代多元化試點示范,降低傳統化工單位能耗/排放。堅持創新驅動、示范先行發展戰略,統籌布局可再生氫替代工程示范試點,根據化工工業園區資源條件、環境容量情況,推動氫能與風電、光伏、化工等一體化發展。推動寶豐、中石化新星風光制氫一體化項目,建設合成甲醇、合成氨可再生氫替代項目2—3個,2023年前實現可再生氫甲醇替代15萬噸/年,可再生氫合成氨替代4萬噸/年。
 
  積極布局可再生氫精細化工產業鏈,打造綠色精細化工基地。積極推動鄂托克前旗可再生氫精細化工項目落地,鼓勵烏審旗寶豐、中石化新星、中煤,伊金霍洛旗匯能煤制氣、神華煤制油、正能煤焦化等向精細化工延伸,利用可再生氫產業發展新型尿素、烯烴、脫硫劑、碳化硅等精細化工產品。在煤化工產業鏈上游實現可再生氫替代降碳的同時,利用精細化工高附加值優勢,覆蓋部分可再生氫階段性高成本,形成綠色精細化工集群。
 
  任務:2025年前,全面推進可再生氫替代,打造“液態陽光示范基地”
 
  以四大化工園區為重點,全力推動可再生氫替代。以前期示范工程為基礎,在鄂爾多斯全面推廣可再生氫替代。打造煤化工四大化工園(大路工業園、圖克工業園、蒙西工業園、上海廟經濟開發區)先行示范區,配合減排任務及經濟政策,倒逼企業加快建設可再生氫替代工程。積極推動神華、久泰、天潤、中煤加快合成甲醇、合成氨可再生氫替代進度。
 
  打造“液態陽光產業示范基地”,延伸綠色化工產業鏈。以烏審旗、鄂托克前旗可再生氫+二氧化碳捕集合成甲醇項目為基礎,推動液態陽光中試放大示范落地,打造“液態陽光產業示范基地”,預計2025年鄂爾多斯“液態陽光”甲醇產能超過20萬噸,點亮鄂爾多斯“創新氫能”名片。以可再生氫合成甲醇為起點,發展可再生氫精細化工,打造國內首條綠色甲醇化工、綠色合成氨完整產業鏈。
 
  做好鄂托克旗、杭錦旗等地區部分產能替代。推進重點行業落后產能淘汰,積極推動鄂托克旗、達拉特旗等小型化工項目集中轉型清退,加快上馬規模化綠色化工,實現動能轉換。
 
  任務:遠期,打造國際領先氫基化工基地,實現全流程資源化利用
 
  推動一批先進制氫技術跨界融合應用研發示范項目。在可再生氫合成氨、合成甲醇項目示范基礎上,打造合成甲烷示范、合成航空煤油等系列氫基合成燃料項目,將鄂爾多斯打造國際領先氫基合成燃料化工基地,推動國內航空、航運、建筑多個領域實現碳減排,依托氫基化工實現全環節資源化、一體化利用,助力雙碳目標。
 
  2.交通應用
 
  方向:“一紐中心、全場景應用”,打出示范城市群新高度
 
  打造“一紐中心、全場景應用”氫能綠色交通體系。“一紐中心”指在鄂爾多斯市建設全國氫能產業示范區,以伊金霍洛旗為先行試點,在包括氫能制備儲運、氫燃料電池制造、產品總裝、示范應用等在內的氫能綜合應用中發揮重要作用;“全場景應用”指隨著燃料電池技術成熟,由重卡逐步拓展至工程機械、有軌列車、市政車輛、乘用車等。
 
  任務:2023年前,以重卡為抓手,圍繞重點區域,打通交通應用瓶頸
 
  依托示范城市群政策,做好重卡應用示范工作。在國家氫能及燃料電池發展機遇下,堅持以產業發展與示范應用深度融合,依托國家燃料電池示范群推廣應用政策,扎實做好燃料電池重卡的示范工作;以重卡為抓手,以煤炭運輸作為主線,根據礦區重卡應用場景,圍繞伊金霍洛旗,康巴什區、達拉特旗、東勝區、準格爾旗等重點地區,礦區到發運站短距離線路等場景,大力推進燃料電池重卡應用。
 
  以伊金霍洛旗為重點,全域協同打造規模化區域示范標桿。打造燃料電池車隊集群,打通氫能重卡應用瓶頸,形成以伊金霍洛旗作為重點區域,將其打造成為鄂爾多斯乃至整個內蒙古自治區燃料電池重卡規模化應用的示范標桿;并通過規模化推廣應用,逐步降低燃料電池系統及燃料電池汽車生產和使用綜合成本。
 
  成立運營發展平臺,提高產業發展效率。鼓勵設立平臺公司,根據氫能產業發展特點,統籌布局燃料電池汽車運營和加氫站建設,破解車站協同難的行業痛點。不斷推動氫能產業相關的政策、標準、法規完善,建立健全氫氣生產和儲運、燃料電池汽車、加氫站的建設運營管理辦法,打通體制壁壘,使氫能產業發展有規可依。
 
  任務:2025年前,推動燃料電池示范縱深發展,交通應用全域覆蓋
 
  開展燃料電池貨運列車場景示范。在燃料電池電堆及核心零部件綜合成本大幅下降的基礎上,推動燃料電池示范的縱深發展,逐步將燃料電池在重型卡車領域的應用擴展,依托準格爾旗、伊金霍洛旗煤炭基地、化工園區場景,開展燃料電池貨運列車有序示范。
 
  開展特種工程車輛場景示范。通過在神華等大型煤炭企業煤礦內部進行煤礦大型運載礦車、叉車等特種工程車輛燃料電池動力替代,快速挖掘出煤礦內部實現零碳交通的應用路線,并快速復制于其他礦區,打造煤炭礦區內部綠色低碳運營體系。
 
  燃料電池重卡成本持續下降,交通應用范圍拓展全域。充分借助氫能重卡示范的帶動作用和形成的產業基礎,不斷拓展氫燃料電池汽車在其他交通領域的應用,依托前期示范已建立的加氫網絡,逐步開始嘗試燃料電池在城市公交車、中小型物流車、環衛車、工程車等領域的應用推廣,將燃料電池推廣至交通應用全域。伊金霍洛旗內部貨運、市政、商務車輛實現燃料電池動力加速替代。
 
  任務:遠期,重塑零碳交通體系,燃料電池加速替代
 
  大部分工程、卡車、環衛車、物流等領域實現燃料電池車輛替代。在實現全市全面推廣燃料電池重卡以及在各類車型嘗試探索應用的基礎上,實現全市大部分城市公交車、中小型物流車、環衛車、工程車等車輛的全面替代。優先利用地域優勢,加大燃料電池物流領域的推廣力度,建立“300公里氫能合作圈”,以300公里氫氣輸運半徑輻射包頭、呼和浩特、朔州、巴彥淖爾、銀川等城市和地區。
 
  應用領域持續拓展,實現公務車、出租車、私家車燃料電池動力化。利用燃料電池在北方嚴寒地區相比鋰電具備優勢的特點,逐步將燃料電池拓展至乘用車領域,以燃料電池出租車和公務用車應用為切入點,推進燃料電池在乘用車領域的示范推廣,構建我市氫、站、車為一體的氫能零碳交通體系,引領交通低碳化。
 
  (五)打造全產業鏈裝備體系
 
  方向:制氫用氫雙抓手,貫通產業鏈條,打造西北氫能裝備基地。
 
  以形成強有力的競爭優勢為目標,建成圍繞氫能源制備、儲運、加氫、燃料電池和高端化工裝備制造在內的氫能全產業鏈,形成產業集群化、規模化效應,進而推動區域效益最大化。在打造全產業鏈過程中,以龍頭企業為抓手,做到產業鏈條完善、集約化程度高、專業分工明確,夯實產業集群發展的根基,打造特色產業集群。
 
  任務:2023年前,以燃料電池、電解槽雙核心,搶占氫能裝備產業發展先機
 
  積極引進關鍵配套裝備和整車企業,形成產業“虹吸效應”。伊金霍洛旗以蒙蘇工業園區為核心,加快上汽紅巖、捷氫科技、飛馳科技、國鴻氫能等燃料電池整車和系統生產本地化,提升核心產品的研發和制造能力,在多場景商用示范,商業模式探索等方面達到國內領先水平。東勝區以裝備制造工業園區為核心,引入上海重塑、武漢格羅夫、中博源、加拿大能源之星、杭州赫日等形成氫能重卡/商用車生產、研發、運營平臺,布局建設輻射服務全自治區,乃至全國的新能源(氫)硅谷(中國)示范產業園。形成氫能源整車、零部件、輔助系統、電堆為主的裝備及燃料電池汽車生產,燃料電池關鍵材料和電池組裝的制造產業體系,通過內部競合提高生產能力和對外虹吸落地更多配套能力。
 
  引入國內電解槽龍頭,打造制氫裝備核心競爭力。以伊金霍洛旗為主,發展綠色制氫裝備產業,積極引進考克利爾競立、中船派瑞氫能、隆基氫能等國內行業領先的堿性電解槽制造產業,配套石墨、氟化工生產企業,提升堿性水電解制氫設備生產能力,實現制氫裝備的就地生產與采購。針對新能源出力波動性大、可再生氫負荷跟隨困難問題,吸引康明斯、西門子等國外先進以及賽克賽斯等國內具有PEM電解槽自主產權與規模化能力的企業。做好翌晶能源等固體氧化物電解槽/陰離子膜電解槽、大連物化所等光催化制氫領域企業院所前期招商引資和培育工作。
 
  任務:2025年前,貫通氫能全產業鏈條,打造伊金霍洛旗、東勝氫能氫能裝備雙基地
 
  實施“儲運加”補鏈工程,形成上中下游配套產業體系,打造伊金霍洛旗氫能全產業鏈裝備基地。以伊金霍洛旗為核心,積極引進航天101所、中集安瑞科、中材科技等企業,落地液氫工廠技術、30兆帕以上氣氫運輸技術、75兆帕超高壓車載儲氫技術及相應材料/裝備配套生產能力。引入國家能源集團北京低碳院、中鼎恒盛等企業,落地加氫站整套裝備生產能力,最終實現伊金霍洛旗全產業鏈核心設備本地化生產、領先工藝本地化優先使用,形成儲運裝備、加氫站配套設備等補鏈制造體系。
 
  堅持燃料電池全產業鏈發展,提升核心零部件配套能力,打造東勝燃料電池全產業鏈裝備基地。以東勝區為核心,引入燃料電池八大零部件龍頭企業生產制造,以已落地整車/系統廠商為牽引,加快擎動科技、鴻基創能、山東東岳、濟平新能源、上海致臻等相關配套膜電極、質子交換膜、催化劑、雙極板企業落地本地;引入勢加透博、山東東德等燃料電池系統BOP設備產能落地,形成完整燃料電池核心裝備生產能力。基于跨季節儲能和支撐發電端轉型需求,做好具備固定式氫燃料電池發電技術與商用經驗的企業招商,提前布局固定式燃料電池發電市場。
 
  任務:遠期,裝備服務能力外溢,形成鄂爾多斯氫能產業大循環通過氫能制、儲、運、加、用全產業鏈行業領先企業與科研機構,打造氫能在多場景商業示范,形成具有鄂爾多斯特色的“新能源制氫”“儲運綜合能源站”“燃料電池系統”“燃料電池材料與核心零部件”“燃料電池整車”產業鏈項目與示范區,形成鄂爾多斯氫能產業發展內循環。通過持續提升裝備制造能力和規模化產能降成本,實現部分產品面向西北,甚至海外出口,打造產業發展外循環。
 
  (六)打造氫能科技創新體系
 
  方向:以關鍵技術、產品工程化為主線,堅持創新策源。
 
  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優化創新體制機制,激發企業創新活力,集中優勢力量突破氫能產業關鍵核心技術,促進產業鏈和創新鏈深度融合,推動氫能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有效整合各類科技創新資源,建立“軟硬結合、龍頭企業創新為平臺、新型技術和示范孵化支撐為牽引”的創新體系,為鄂爾多斯市氫能產業發展提供持續動能,實現立足蒙中、輻射黃河中上游、領先全國的目標。
 
  任務:到2023年,打造氫能創新平臺,推動技術示范迭代
 
  推動氫能產業高水平科研平臺建設。推進高效率電解水制氫、氫氣純化、檢測、加油和加氣站改造等多環節重點技術研發工作,重點支持國家能源集團等央企和鄂爾多斯碳中和研究院本地企業雙牽頭組建氫能創新聯合體,建設關鍵共性技術平臺,承擔重大科技任務,力爭具備創建國家級氫能技術中心條件。在“科技興蒙”項目合作框架下,加強與清華大學、同濟大學、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等氫能領域科研平臺和團隊合作,提前開展氫能產業應用技術和規模化制造技術開發。通過積極打造行業層面創新聯合體,實現對各類創新資源的引領,為構建低碳化、集聚化、專業化的產業發展生態搭好基礎。
 
  完善創新聯合體公共服務平臺,提高創新效率。凝聚多種形式的創新資源和服務資源,完善創新聯合體公共服務平臺。產業發展促進方面,充分發揮創新聯合體高端平臺作用,圍繞共性技術研發、知識產權交易、成果轉化推廣、安全檢測認證等產業發展需求,整合資源和服務,拓展服務功能,促進產業資源科學統籌配置,提高產業創新服務效率。關鍵技術測試方面,引進和支持中國氫能聯盟研究院等第三方機構建立氫氣品質、電解水制氫、儲氫罐、氫安全、加氫機等關鍵技術裝備及零部件技術測試與檢測平臺,構建氫安全檢測研究平臺,加快氫計量、取樣及檢測技術與服務本地化,提高平臺技術與管理水平及對企業檢測服務的能力,推進檢測檢驗結果的政府采信推進國際互認。
 
  任務:到2025年,依托骨干企業,創建一批產業創新中心,核心技術比肩國際
 
  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融合創新要素資源。圍繞科技創新,重點在加氫站35MPa升級至70MPa技術、燃料電池電源多電源管理技術、熱電聯供系統能量管理技術、高壓儲氫材料研發及制造、液態儲氫技術等核心技術和裝備實現全面突破,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首臺套認定、氫能企業研發機構建設等方面加強支持力度。鼓勵企業、高校、研究所等機構開展氫能及燃料電池的產學研協同創新項目,支持企業制/修訂國家、行業標準。設立知識產權激勵政策,針對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給予政策激勵,形成一批核心技術領域的知識產權。鼓勵氫能核心關鍵部件應用推廣,打造可持續發展的氫能應用生態,支持企業實現重大技術裝備首臺(套)、首批次科技創新成果轉化落地。壯大氫能產業的“政—產—學—研”隊伍,積極對接科技含量高、發展質量高、帶動能力強的氫能項目,形成我市氫能產業核心裝備制造能力。
 
  按照國家新型研發機構模式,廣泛吸納自治區內乃至全國的科研力量打造鄂爾多斯氫能產業創新中心。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依托國家能源集團技術優勢和中國氫能聯盟資源優勢,建設新能源制氫及氫能協同利用技術創新研發中心,突破大規模電解水制氫、煤基能源與氫能協同發展、氫基綠色燃料合成等瓶頸。以上海捷氫、上海重塑等研發型氫能公司為主體建設燃料電池產業創新中心,持續深耕,突破氫燃料電池電堆、關鍵材料及零部件,氫燃料電池車動力系統以及集成等關鍵技術和產品。
 
  軟硬結合,加強戰略研判和核心技術攻關。政府財政支持氫能專項科研課題,面向產業發展趨勢、技術發展水平開展戰略研究和基礎研究。戰略研究聚焦國內外產業發展趨勢、技術經濟性突破研判,做好決策支撐。基礎研究聚焦制氫、儲運、加注、燃料電池等產業鏈核心環節,推動基礎前沿和共性關鍵技術自主研發,兼顧氫能產業關聯技術,實現創新引領,促進技術的多元化與融合發展。
 
  任務:遠期,持續推動新型技術突破,打造氫基零碳技術創新策源地
 
  爭取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和重點實驗室落地。推進固體材料儲氫、有機液體儲氫等新型儲氫技術、新型電解水制氫裝備等先進技術的突破,繼續推進鄂爾多斯碳中和研究院、氫能產業創新中心等核心科技創新平臺建設,高標準打造中國氫能聯盟創新分中心等未來科技創新平臺。積極對接科技部、中科院,推動氫能及燃料電池領域創建一批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等國家級創新平臺。推動國家級科研機構在鄂爾多斯設立氫能及燃料電池分支機構。
 
  推動建成國際化科技創新載體,落實科技成果轉化。以示范應用、技術工程化為主要目標,積極參與國家氫能相關研發任務、戰略性科學計劃和示范工程建設,力爭在氫能等領域攻克若干共性基礎核心技術。依托鄂爾多斯碳中和研究院氫能創新聯合體,對相關研究成果進行持續孵化和應用推廣,打造氫能零碳技術策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