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2021—2025年)
來源:高新院 vwcr.cn 日期:2022-01-04 點擊:次
黑龍江省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
(2021—2025年)
數據是發展數字經濟的關鍵要素,是國家基礎性戰略資源。大數據是以容量大、類型多、存取速度快、應用價值高為主要特征的數據集合。大數據產業指以數據生成、采集、存儲、加工、分析、服務為主的相關經濟活動,包括數據資源建設、大數據軟硬件產品的開發、銷售和租賃活動,以及相關信息技術服務。發展大數據產業是推動產業轉型和經濟高質量發展、實現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途徑。“十四五”時期黑龍江省要搶抓發展機遇,加快發展大數據產業,深化大數據融合應用,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以數字化驅動龍江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變革。為推進黑龍江省大數據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根據《黑龍江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O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數字龍江”發展規劃(2019—2025年)》,結合龍江實際,制定本規劃。規劃期為2021至2025年。
一、發展基礎和面臨形勢
(一)發展基礎
“十三五”以來,黑龍江省大數據產業在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生態環境打造和產業融合應用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為“十四五”時期實現大數據產業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基礎。
產業基礎穩步提升。黑龍江省發展大數據產業具有科教、土地、能源等資源豐富以及氣候寒冷、地質穩定等優勢。擁有以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等為代表的高校80余所,其中22所開設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等相關專業課程,具有豐富的科教和人才資源。黑龍江省年平均溫度低,數據中心可自然冷卻時間長達7個月,土地儲量豐富,地質結構穩定,電力能源保障充分,是我國大數據中心建設的一類地區。數據中心建設規模快速增長,已建設數據中心30個,可用標準機架規模約5萬架,實際在用服務器12.6萬臺。網絡條件持續優化,基本建成“全光網省”,光纖接入用戶規模達到824.1萬戶,光纖接入端口2127.5萬個,光纜線路總長度150萬公里;移動通信規模快速增長,截至2020年底,移動通信基站總數達到18.6萬個,其中4G基站11.5萬個、5G基站1.98萬個。持續推進產業數字化轉型,在農業、工業、政務、科教文衛、通信、金融、交通等領域積累較豐富的數據資源,大數據產業基礎支撐體系基本形成。
發展環境持續優化。黑龍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大數據產業發展,持續優化產業發展環境。先后出臺《“數字龍江”發展規劃(2019—2025年)》《黑龍江省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規劃(2019—2025年)》以及《黑龍江省數據中心企業用電補貼資金管理實施細則》《推動“數字龍江”建設加快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啟動《黑龍江省促進大數據發展應用條例》立法,制定《大數據企業能力評估規范》《大數據平臺數據接入規范》等地方標準。建成“中國云谷”、哈爾濱新區大數據產業園、大慶高新區大數據產業園等一批產業園區。大慶、齊齊哈爾、佳木斯、牡丹江等市根據自身發展需要陸續出臺相關政策,積極招商引資,布局數據中心、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推進產業融合應用。全省形成良好的產業發展環境。
應用生態日趨繁榮。在大數據融合應用領域涌現出了一批新模式和新業態。農業領域,建成“1個數據中心+2個支撐環境+16個云平臺+N個業務子系統”的黑龍江農業大數據綜合服務平臺,建成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并率先實現與國家平臺對接。工業領域,全省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已上線運行并實現與國家頂級節點互通,面向工業企業提供產品全生命周期追溯、遠程設備管理等服務,在裝備、食品、醫藥、鋼鐵等重點行業創建典型示范應用場景;初步建成哈電集團“工業大數據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龍哈工業云等平臺,累計認定省級工業企業數字化(智能)示范車間175個、智能工廠1個,重點培育智能工廠8個。政務和社會治理領域,整合組建黑龍江省政務大數據中心,初步建成省級電子政務云平臺和全省政務服務“一張網”,統籌推進全省政務大數據發展。初步建成全省公安警務云,與交通、民政、人社等16個部門實現數據共享。在衛生健康、生態環境、智慧城市、智慧旅游、氣象遙感、空間地理等其它領域開展了大數據應用示范。黑龍江省大數據應用在經濟社會各領域取得突破,產業生態日趨繁榮。
(二)面臨形勢
“十四五”時期,國家持續推進網絡強國建設,加快建設數字中國,大力推動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大數據產業進入快速發展、深度應用的新階段,呈現出集成創新和泛在賦能新趨勢,黑龍江省大數據產業迎來重要發展機遇。
發展大數據產業是貫徹落實國家發展戰略的必然要求。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發展數字經濟,實施網絡強國戰略和國家大數據戰略,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發展以數據為關鍵要素的數字經濟是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的戰略選擇,有利于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有利于推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有利于推動構筑國家競爭新優勢。黑龍江省發展大數據產業,賦能數字經濟發展,符合時代發展趨勢,是全面貫徹落實國家發展戰略的必然要求。
發展大數據產業是黑龍江省經濟轉型發展的必然選擇。大數據技術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推動力,發展大數據產業是實現黑龍江省經濟結構轉型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路徑,是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引擎,有利于龍江發揮優勢、釋放潛力,加快產業結構升級,加速經濟發展模式重構,推動生產方式與治理模式現代化,賦能產品高端化、高價值化,優化生產過程、實現降本增效。此外,通過“數字龍江”建設,建成東北工業智能化轉型樣板、全國數字農業先導區、全域智慧生態旅游示范省和數字絲路北向開放門戶的戰略定位,也為大數據產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和強大的內生動力。
與此同時,黑龍江省大數據產業發展也面臨諸多挑戰。一是創新能力不足,核心產品匱乏,科教資源優勢沒有轉化為產業發展優勢。二是產業體系不夠健全,龍頭企業數量少,整體活躍度低,產業規模小、鏈條銜接不暢。三是數據要素市場化機制不完善,數據資源集聚、開放、流通、交易等機制仍需建立健全,公共數據和社會數據價值潛力需要深入挖掘。四是融合應用不夠深入,大數據向農業、裝備、能源等傳統產業滲透不足,促進轉型升級效果不顯著,應用需求轉化為應用市場、數據資源轉化為數據價值需加速推動。
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釋放數據要素價值為導向,加強數據基礎設施建設,培育數據要素市場,提升大數據創新能力,豐富大數據技術產品,深化大數據融合應用,培育大數據產業生態體系,強化大數據安全保障,為加快“數字龍江”建設,推動龍江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二)基本原則
堅持市場調節與政府引導相結合。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激發大數據產業市場活力。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找準發展定位,優化資源配置,加強大數據產業發展的政策配套和法律保障,統籌推動全省大數據產業協調有序發展。
堅持創新引領與應用驅動相結合。堅持創新引領,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加快技術創新、產品研發和成果轉化,構建緊密的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體系。強化應用驅動,加快大數據產品跨行業、跨領域的融合應用,在重點領域形成示范帶動效應,提升供給能力和質量,形成研產互動的發展格局。
堅持發揮優勢與彌補不足相結合。突出區位條件、基礎設施、數據資源、應用市場和科教資源等方面優勢,為大數據產業發展提供支撐。補齊關鍵技術、服務支撐、產業體系、融合應用、體制機制等方面的短板,構建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的發展格局。
堅持開放共享與保障安全相結合。加快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促進政務數據有序開放共享和社會公共數據融通應用,積極參與國際合作交流和規則制定。堅持網絡安全、數據安全與監督管理并重,建立標準、制度和法規,健全分類分級的數據安全保障體系,提升應急處置能力,全面保障大數據產業健康發展。
(三)發展目標
到2025年,大數據產業測算規模達到140億元,產業生態更加繁榮,融合應用更加深入廣泛。建成哈爾濱全國大數據中心重要基地,打造大數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融入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協同創新體系,全省現代化大數據產業體系基本形成,大數據產業成為黑龍江省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和支撐經濟社會轉型的重要驅動力。
——產業支撐更加有力。加快數據存儲和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建設高能效超級計算、分布式計算和云計算中心,大幅提升區域數據存儲、處理能力;數據中心向規模化、集約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發展,建設形成以哈爾濱為引領,其它市地協同發展的一體化格局,深度融入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全省數據中心標準機架規模達到15萬架。提升網絡服務質量和能力。建成哈爾濱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大幅提升骨干網絡承載能力和互聯網通信質量;全面建成“全光網省”,實現千兆光纖寬帶城鄉全覆蓋;新建5G基站9.5萬個,實現從城鄉到主要道路的連續覆蓋。進一步完善創新能力建設。培養引進一批大數據人才,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創新能力大幅提升,建設大數據領域創新平臺20個以上,打造具有國內領先水平的科技創新體系。
——產業布局更加合理。將哈爾濱建設成為全國大數據中心重要基地、全省大數據產業先導示范區,開展資源匯聚流通、技術創新、應用示范和服務供給,引領全省大數據產業發展。各市地結合區域特點、產業需求等開展融合應用,大慶、齊齊哈爾等市重點推進工業領域應用,佳木斯、綏化等市重點推進農業領域應用,伊春、牡丹江、黑河、大興安嶺等市地重點推進文化旅游領域應用,雞西、鶴崗、雙鴨山、七臺河等市重點推進能源礦產領域應用等,形成區域協同、特色鮮明的大數據產業發展格局。
——產業生態更加繁榮。建設設施先進、系統完備、結構優化、鏈條完整、功能齊全的大數據產業體系。培育大數據軟硬件產品研發、生產和服務等市場主體,培育一批大數據領域專精特新和“小巨人”企業;引進和培育一批大數據行業龍頭企業,規模以上大數據企業數量達到100家以上;建設一批主題特色鮮明、資源有效匯聚、產業帶動明顯的產業園區,打造具有國內領先水平的特色產業集聚區。
——融合應用更加深入。聚焦“五大安全”和“六個強省”戰略需求,推動產業融合應用向縱深發展。農業重點聚焦農業資源與環境、農業生產、農業市場和農業管理等方向;工業重點聚焦裝備制造、食品加工、生物醫藥、新材料等行業數字化轉型升級方向;公共服務重點聚焦政務、公安、文旅、生態和衛生健康等方向開展應用示范。培育大數據試點示范項目100個以上、應用場景200個以上,使大數據成為行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支撐,建設成為全國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大數據融合應用示范區。
——安全保障更加牢固。強化大數據安全保障,建立健全分級數據安全保障、應急處置、容災備份等保障體系。加強核心技術攻關,力爭實現安全可靠、自主可控,提升數據安全治理和保障能力。
三、重點任務
(一)強化大數據產業支撐
1.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強化數據中心基礎設施。推動全省算力資源的科學布局和合理調度,加強綠色高效的云數據中心、智能算力中心和邊緣數據中心等基礎設施建設。將哈爾濱建設成為全國大數據中心重要基地,形成以哈爾濱為引領,其它市地協同的大數據中心空間布局,為黑龍江省大數據產業發展提供算力支撐。
優化網絡基礎條件。全面部署新一代通信網絡基礎設施,加快推進5G網絡和千兆光網建設,推動互聯網協議第六版(IPv6)規模部署。推動哈爾濱建成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提高網間流量疏導能力和互通效率,提升互聯網通信質量。結合行業數字化轉型和城市智能化發展,加快工業互聯網、智能管網、智能電網等布局,促進數據高效采集和傳輸。推進工業企業內網改造和外網升級。
專欄1:基礎設施能力提升工程
哈爾濱全國大數據中心重要基地。重點推進中國移動哈爾濱數據中心二期和三期、聯通數科云計算哈爾濱數據中心、中國電信云計算基地、北方云IDC大數據中心、國裕綠色海量云存儲基地等大型綠色數據中心建設,推進浪潮大數據東北亞總部基地及浪潮人工智能智算中心、中科曙光人工智能先進計算中心等新型智能算力中心建設,將哈爾濱打造成全國大數據中心重要基地。
5G網絡與基站。推動基礎電信企業加快5G基站建設,新增5G基站9.5萬個,實現城區、農村和主要道路的連續覆蓋,推動部分重點企業利用5G網絡改造升級企業內網,為大數據深度應用提供高質量網絡支撐。
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加強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建設,加快企業節點、行業節點等接入標識解析體系,推動裝備、食品、醫藥等重點行業開展產品信息追溯、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供應鏈優化管理、設備故障預測及健康管理等標識解析應用。
2.提升科技創新能力
加強共性技術研究。發揮黑龍江省科教資源優勢,集聚大數據創新資源,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業開展協同創新。補齊關鍵技術短板,重點加強高性能數據采集、大容量存儲、大規模數據智能檢索、多模海量數據處理、異構數據管理等共性技術研究,筑牢大數據產業發展的技術底座。
推進技術融合創新。推動大數據技術與人工智能、數字孿生、人機協同、邊緣計算、區塊鏈等前沿技術融合創新,開展交叉研究、一體化研究,滿足復雜應用場景需求,推動大數據產業及其關聯產業共同發展。
加快創新平臺建設。發揮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人才、技術、成果優勢和企業的產業優勢,推動多方聯建產業技術研究院、聯合實驗室、工程中心等創新平臺,堅持需求牽引,開展大數據關鍵技術攻關,增強產業發展后勁。
強化標準引領。加強省內外大數據標準化組織間的交流合作,鼓勵和引導省內企業、高校、科研院所、行業組織等單位主導和參與大數據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團體標準制定,以及在技術研發、產品服務、數據治理、交易流通、行業應用等關鍵標準的制修訂。加大對大數據系統、數據管理、數據開放共享等重點標準的推廣宣貫,加快標準應用推廣。
專欄2:創新能力提升工程
大數據產業技術研究院。推動哈工大大數據集團聯合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等在哈爾濱新區建設黑龍江省大數據產業技術研究院。開展大數據的數據挖掘、數據建模、數據清洗、數據分析和可視化服務等關鍵共性技術創新、發展模式創新,推動創新成果轉化形成生產技術。
傳感器產業創新中心。推動中國電科49所、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東安動力股份有限公司和哈爾濱艾瑞排放控制技術有限公司等設立傳感器創新中心,開展傳感器關鍵技術創新和成果孵化落地,推動創新成果轉化形成生產技術,深入探索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打造傳感器技術創新和產業化基地,形成助推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
省地理空間大數據技術創新中心。推動黑龍江基礎地理信息中心、東北林業大學、黑龍江省水利科學研究院、黑龍江省環境科學研究院、黑龍江工程學院等聯合共建“黑龍江省地理空間大數據技術創新中心”,開展地理空間大數據深度挖掘分析、應用服務及與行業數據的深度融合和創新應用,力爭建成國家級地理空間大數據技術創新中心。
發電裝備智能制造創新中心。推動哈電集團聯合東方電氣、中國一重、中國移動、工大軟件等企業設立發電裝備智能制造創新中心,挖掘發電裝備全生命周期數據,形成發電裝備產品數字孿生體,行業模型、算法與知識庫等數據資產,開展大數據技術與發電裝備行業融合應用創新,推動發電裝備行業創新能力提升。
3.匯聚基礎數據資源
完善省級公共基礎數據庫。整合人社、公安、衛健、民政、稅務、教育等數據資源,完善人口基礎數據庫。整合市場監管、人社、稅務、編辦、民政、司法等部門法人單位數據,完善法人基礎數據庫。整合行政審批、行政處罰、聯合激勵、懲戒名單等相關數據,完善社會公共信用數據庫。整合統計、財政、稅收、發改等部門宏觀經濟數據,建設宏觀經濟數據庫。推動各業務部門涉人涉企證照電子化轉換和統一整合匯聚,建設全省統一電子證照數據庫。
依托黑龍江測繪地理信息局,加快黑龍江省地理空間大數據中心建設,持續更新和優化地理空間數據資源,匯集省內地理空間數據和航空航天遙感影像數據,形成全省統一的地理空間大數據資源體系。建立全省地理空間基礎數據庫,形成“數字龍江一張圖”空間基底。強化全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能力建設,深度挖掘地理空間大數據價值,促進地理空間數據與行業專題數據深度融合,為自然資源、林草、水利、農業、環保、應急、測繪等行業應用以及國土空間規劃、資源調查與監測、生態保護修復等重大工程實施提供地理空間大數據支撐保障。
專欄3:地理空間大數據能力提升工程
“數字龍江一張圖”空間基底建設。持續更新和優化地理空間數據資源,以基礎地理信息和國土第三次調查成果數據為基礎,匯集省內與空間位置相關的地理信息、航空航天遙感影像及相關約束性空間界線數據、控制性規劃數據及資源調查數據等資源。建設全省統一的地理空間大數據資源體系和地理空間基礎數據庫,加大平臺矢量電子地圖、影像電子地圖等數據更新力度,形成“數字龍江一張圖”空間基底,探索實景三維地理空間數據支撐的虛擬旅游等新應用新業態,為黑龍江省地理空間大數據應用提供重要支撐。
黑龍江省地理空間大數據中心建設。加強黑龍江省地理空間大數據中心的存儲、計算、分析及安全能力建設。依托大數據中心和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推進地理空間數據庫與人口、法人、社會信用、電子證照等基礎信息數據庫的融合,拓展“地理空間信息+行業應用服務”的領域和模式,為資源調查與監測、智慧城市、智慧社區、公共安全、環境保護、應急指揮等領融合應用提供地理空間信息大數據支撐。
(二)優化大數據產業生態
1.培育大數據產業主體
培育壯大本地企業。加快科技成果就地轉化,培育一批大數據技術研究、產品開發和應用服務的大數據骨干企業,扶植一批創新型大數據中小企業。通過數字化賦能培育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小巨人”企業,打造一批中小企業數字化示范標桿企業。逐步建立完善大中小企業協調發展的大數據產業體系。推動哈工大大數據、國裕數據等企業做大做強,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提升本土大數據從業企業的數量和規模質量。
引進行業領軍企業。加大大數據產業招商力度,配套優惠支持政策,重點引進大數據行業領軍企業在龍江設立分、子公司和區域總部,與龍江企業形成上下游協同發展格局。開展數據清洗、脫敏、建模、分析挖掘、應用服務等大數據分析和技術服務,拓展采集、交易等專業化數據服務新業態。
打造大數據產品服務鏈。梳理數據生成、采集、存儲、加工、分析、服務、安全等關鍵環節大數據產品,建立大數據產品圖譜。在數據生成采集環節,著重提升產品的異構數據源兼容性、大規模數據采集與加工效率。在數據存儲加工環節,著重推動高性能存算系統和邊緣計算系統研發。在數據分析服務環節,著重推動多模數據管理、大數據分析與治理等系統的研發和應用。圍繞數據清洗、數據標注、數據分析、數據可視化等需求,加快大數據服務向專業化、工程化、平臺化發展。圍繞診斷咨詢、架構設計、系統集成、運行維護等綜合服務需求,培育優質大數據服務供應商。
專欄4:創新型大數據中小企業培育工程
培育創新型大數據中小企業。堅持培優企業和培強產業相結合,通過省市聯動、創新驅動、典型帶動,支持大數據領域中小企業專注于數據采集、存儲、加工、分析、服務、安全等核心領域、細分市場、關鍵技術、特色化產品與服務,提升我省大數據產業鏈的穩定性和競爭力。培育一批大數據領域創新能力佳、競爭力強、成長性好的中小企業。遴選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小巨人”企業爭創中小企業數字化示范標桿企業。
2.推動大數據產業集聚
加快建設大數據產業園區。依托各市地高新區和經開區,加快建設大數據主題園區,發揮產業園區算力和數據服務匯聚優勢,培育和引進一批大數據信息采集、感知設備、共性軟件開發以及農業、工業、醫療等大數據應用服務供應商,開展上下游協同合作,推動形成產業集聚。支持各市地圍繞產業布局制定配套政策,根據區域產業基礎和經濟發展需求,建設特色大數據產業園,鼓勵園區間資源共享,協同合作。推動國際數據業務合作,探索國際大數據合作園區建設,形成國內具有明顯特色的產業集聚區。
專欄5:特色產業園區建設工程
哈爾濱大數據產業園。推動哈爾濱新區大數據產業園、傳感器產業園、哈爾濱平房數字經濟產業園、黑龍江省地理信息產業園等一批特色鮮明、融合應用成效顯著的應用示范園區,形成產業鏈資源優勢互補、產用融合互促、各類載體多層次差異化發展的總體布局。
齊齊哈爾大數據產業園。推動齊齊哈爾大數據產業園建設,加快基礎設施、數據資源、創新資源、人才資源向園區匯聚,支撐區域裝備制造、農產品深加工等行業數字化轉型升級。
國際數據合作園。依托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探索建設國際數據合作試點園區,以支撐東北亞經濟發展和“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為重點,提供國際數據交換、存儲、計算和應用服務,實現數據跨境流通,推進國際數據合作,建設“數字絲路”北向開放重要窗口。
3.探索數據要素市場
推進政務數據開放共享。加快推動政務大數據的深入應用,強化政務一體化數據資源整合與共享,打破社保、醫療、交通、市場監管、公安等政務數據信息孤島,推動交通、教育、氣象、安防、城市管理、公共資源交易等領域數據資源加快融入政務大數據平臺,提升政務服務和社會治理水平。
提升社會數據資源價值。深入挖掘社會數據資源的價值,重點推動電信、金融、電力、消費、娛樂等社會數據資源的開發利用,支持市場主體合規開拓社會數據采集渠道,擴大數據資源市場規模。建立全省大數據企業名錄,推動建設行業主題數據庫,推動社會數據資源規模化推廣利用。
探索數據流通交易機制。研究制定數據要素市場規則,推動建立數據開放流通、監督管理、數據產權、隱私保護和安全保護等相關標準規范,以及數據資產登記制度和數據資產交易規則,強化大數據交易監管,探索發展數據資產評估、登記結算、交易撮合、爭議仲裁等市場運營體系,構建市場化的數據資源管理與服務體系,推動建立大數據交易機構,培育大數據交易市場,促進大數據市場化流通交易。
提升數據要素配置作用。加快數據要素化,發揮數據要素在聯接創新、激活資金、培育人才等方面的倍增作用,培育要素驅動的產融合作、協同創新等新模式。推動要素數據化,引導各類主體提升數據驅動的生產要素配置能力,促進勞動力、資金、技術等要素在行業間、產業間、區域間的合理配置,提升全要素生產率。
專欄6:數據要素市場培育工程
省級公共數據資源開放服務平臺。推進“大數據+政務”,加快制定政務數據共享責任清單和公共數據開放目錄,整合政務數據資源和系統平臺,推進政務數據、行業數據和社會數據向一體化政務大數據平臺匯聚,以政務大數據為重點帶動民用、商用大數據協同發展。
大數據交易中心。推動數據要素市場化機制創新,重點推動技術標準、數據確權、交易邊界、產權保護、交易定價、管理備案等規則體系建設。建設大數據交易中心,培育數據資源流通交易機構,公共數據資源匯聚、管理、流通、開放體系基本建成,建成一批公共數據資源匯聚平臺、政企多方數據融合平臺,支撐服務全省數據流通交易。
(三)深化大數據融合應用
1.農業大數據融合應用
強化農業大數據應用基礎支撐。加快農業基礎數據標準化和生成歸集,構建豐富的農業基礎數據資源庫,推進農業數據的開放共享。加強農業大數據“云”“網”“端”基礎設施建設,優化數據中心、平臺軟硬件支撐,增強計算和存儲服務能力。加強農業大數據采集、存儲、清洗加工、數據挖掘、關聯分析建模、管理與處理、可視化等平臺建設,實現農業數據信息“一張圖”和“云網一體化”。利用大數據技術實現數據存儲、數據融合、決策分析,為各級政府、涉農企業、農民提供系統的大數據應用解決方案。
推進大數據在農業重點領域的應用。加強大數據在農業資源與環境、農業生產、農業市場、農業管理和惠農服務等領域的創新應用。重點推動農業產業監測預警、測土配方施肥、農機管理、農產品溯源、農產品銷售等領域的大數據應用。加快大數據技術在東北黑土地保護與利用、高標準農田建設、農作物育種等領域的深入應用。推廣“農業大數據+金融”等支農惠農服務模式。培育農業資源與環境精準監測、農業生產智能管理、農業災害智能監測預警、農產品質量安全全程追溯、農業金融服務便利化等新模式新業態,服務農業數字化,助力農業現代化實現新突破。推動實現農業農村生產、經營、管理和服務的精細化、智能化、集約化。
專欄7:農業大數據應用工程
農業大數據資源體系及標準規范建設。完善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大數據中心建設,實現全省市、縣、鄉、村農業數據資源的有機整合,建立“感知-分析-決策”的農業大數據應用體系。完善農業數據格式、采集和傳輸標準,規范涉農數據交換接口,建立涵蓋糧、乳、肉、水產等涉農產品以及資源要素、農業技術、政府管理等在內的數據指標、采集方法、模型構建及應用、制度發布等農業數據標準規范,建立全省統一的農業大數據目錄、數據開放體系和數據共享機制。
農業生產大數據應用示范。在農業資源與災害監測領域,加強農業環境、植物病蟲害、市場運行風險等方面的監測,擴大對農作物苗情、長勢、水肥、測產等方面數據的采集分析,開展環境與災害數據挖掘分析、預測、研判等大數據應用服務。重點開展環境氣象、植物病蟲害、土壤墑情、生產資料等農業資源數據分析,提升農業生產、災害等的監測預警、智能預測和決策指揮科學性。
種質資源大數據應用示范。在種質資源保育優化領域,加強種質資源保護、優化育種流程,重點開展種質資源、親本組配、品種篩選、品種鑒定、形狀數據采集、譜系檔案、試驗數據分析等數據化管理,為黑龍江省大豆、玉米、水稻及食用菌、工業大麻等種質資源保育提供數據保障。
農產品流通大數據應用示范。加強農產品價格及變化趨勢的監測,推動農產品精準營銷、品牌建設。加快發展基于大數據的農產品電商、直播銷售,推廣電子結算、電子監管、智能倉儲、冷鏈配送和數字化物流,服務黑龍江省優質農產品流通交易;加快全省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公共服務平臺與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臺的推廣應用,對重點農產品開展檢驗檢疫、疫病防控、病害管理等大數據監管,提升黑龍江省綠色農產品品牌知名度和產品價值。
“農業大數據+金融”模式推廣。推廣農業普惠金融模式,擴大惠農范圍。推動全省農民和新型經營主體的土地托管、流轉、租賃、信貸、保險等多維數據資源由地市向省農業大數據中心匯集,實現線上精準審核,降低融資成本,提高涉農領域金融資源配置效率。
2.工業大數據融合應用
夯實工業大數據發展基礎。構建多層次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引進國家級跨行業跨領域綜合型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培育一批面向區域和重點行業的特色型工業互聯網平臺,引導大型企業建設企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豐富平臺數據庫、算法庫和知識庫,形成工業數據采集、數據集成、數據分析、應用開發等服務能力。加快推動工業知識、技術、經驗的數據化,開發一批面向需求分析與自主設計、個性化定制與柔性生產、設備健康管理與遠程運維、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工業場景的工業大數據模型和產品。建設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區域分中心和行業分中心。
培育數據驅動的制造新模式。以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為引領,面向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經營管理、銷售服務等全流程,培育專業化、場景化大數據解決方案。鼓勵裝備制造、食品加工、生物醫藥等企業綜合運用數據采集、集成應用、建模分析與優化等技術,實現制造系統各層級優化,以及產品和服務的全流程優化,完成企業生產模式創新。引導企業有序開放數據資源,擴大跨產業鏈、跨平臺數據流通和協作范圍,以數據為驅動培育網絡化協同、智能化制造、數字化管理、服務化延伸、個性化定制等新模式新業態,激發工業新變革,推動工業經濟向數據驅動型發展模式轉變。
提升工業數據分類分級管理能力。推動工業企業依據《工業數據分類分級指南(試行)》提升工業數據管理能力,促進企業在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經營管理、運維服務等環節數據有效匯聚、高效利用和共享。開展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評估貫標,推廣《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評估模型》(GB/T36073—2018,簡稱DCMM)國家標準,引導企業通過數據防護技術應用、管理流程優化、組織體系變革等方式,實現工業數據管理能力躍升。
專欄8:工業大數據應用工程
重點行業和企業大數據中心建設。支持哈爾濱、大慶、齊齊哈爾等建設市級工業大數據中心。支持中航哈飛、中國一重、哈電集團等駐省央企和行業領軍企業建設行業級工業大數據中心,鼓勵飛鶴乳業、哈藥集團、黑龍江建龍、龍煤集團等省內行業龍頭企業開展企業級數據中心建設。面向工業企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需求,構建基于海量數據采集、匯聚和分析服務體系。
工業大數據應用示范。支持裝備制造、食品加工、生物醫藥等重點行業企業探索工業大數據應用模式,推動裝備制造企業開展協同設計、協同制造、遠程運維、預測性維護等大數據應用,推動食品、醫藥企業開展冷鏈物流、供應鏈管理、產品質量追溯等大數據應用,推動能源、鋼鐵、石化企業開展智能化生產、綠色制造、安全管控等大數據應用,推動汽車、家具企業開展個性化定制、產供銷協同等大數據應用。
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黑龍江分中心建設。建設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黑龍江分中心,推動工業大數據資源匯聚、分析、應用和共享,面向政府提供工業經濟和產業運行監測指揮、應急事件預警協調等服務,面向行業提供數據管理能力提升、工業資源共享、解決方案推廣等服務,面向企業提供設備與業務系統上云、產融合作、供需對接等服務。
工業大數據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建設。推動哈電集團和航天云網共同建設工業大數據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推進電力裝備工業大數據深度應用。持續推進“哈電發電設備工業大數據應用技術平臺”優化升級,不斷提升在遠程監測、專家診斷、智慧運維和智能控制等方面的支撐能力。
工業數據分類分級試點示范。推動裝備、生物醫藥、食品等信息化基礎較好的重點行業企業開展工業數據分類分級試點,提升企業工業數據管理能力,促進工業數據的使用、流動與共享,釋放數據潛在價值,賦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3.公共服務領域大數據融合應用
推進衛生健康大數據資源共享和開發利用。完善黑龍江省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和基礎資源數據庫,推動健康數據共享和各類信息系統協同應用。基于大數據為居民提供集預防、診療、康復和自主健康管理等為一體化的信息化服務;積極推動醫療衛生機構運用數據分析技術開展輔助診斷、醫學研究、醫學影像與臨床診斷等大數據應用;不斷完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的數據統計分析能力,逐步提高慢性病管理、傳染病監測、重大疫情預警水平以及重大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能力;通過對健康大數據深度挖掘和統計分析,為醫療衛生領域行業管理提供精確分析和決策支持。
專欄9:衛生健康大數據應用工程
省市兩級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完善健康檔案、電子病歷、全員人口、衛生資源、疾病知識庫及信息技術標準代碼庫等基礎數據庫,積極推進健康醫療大數據分類開放和共享,逐步實現人口、醫療、醫保、醫藥和公共衛生領域的數據融合,提升輔助診斷、健康管理、醫藥研發、疫情常態化監測預警等能力,推廣電子憑證、電子病歷、電子處方、電子票據的應用,實行醫療檢驗、檢查信息共享,拓展醫療保障大數據臺便民服務。
省級健康云大數據分析平臺。建立健康大數據接口規范,將醫療機構長期積累的診療、檢查等大數據標準化,并向省級健康云大數據分析平臺有效匯聚,為醫療機構、醫務工作者和醫學研究人員等提供統計、預測、深度學習、用戶畫像、數據可視化的功能與服務,支撐醫院和醫生開展醫療健康大數據的深度研究和應用。
加快提升全域旅游智慧化水平。加快黑龍江省智慧旅游大數據橫向擴容、縱向輸出,明確黑龍江省智慧旅游大數據中心功能定位,實現線上發布監管信息、預警信息和決策建議,面向政府、文旅企業、游客提供個性化的數據信息服務。推動交通運輸、公安、出入境、機場、市場監管等部門涉旅數據以及銀聯消費數據、移動通訊數據、輿情監測數據、重點景區視頻監控和閘機客流數據的匯聚和挖掘應用。探索建立“全省智慧旅游一張網”,以大數據服務冰雪游、避暑游、森林游、濕地游的龍江特色旅游品牌建設。
專欄10:文旅大數據應用工程
全省旅游大數據中心。推動哈爾濱、伊春、牡丹江、黑河、齊齊哈爾等地市涉旅數據標準化采集以及向上匯聚、向下共享。重點對文化產業基礎要素數據、文旅企業運行數據、文旅行業信用數據、文旅公共服務數據進行有效匯聚,形成文旅行業大數據綜合數據系統,完善設施、信息、服務、交通等多元信息聯動的旅游一體化公共服務體系。利用大數據技術推進文化、旅游融合發展,通過AR、VR等數字化科技手段,加快數字化場館建設,實現“線上文化服務+線下文化體驗”的文旅服務,打造紅色、冰雪、山水休閑、醫藥康養、農耕等龍江旅游品牌,支撐我省文旅產業智慧化發展。
加快全省自然資源大數據管控一體化。圍繞自然資源業務需求,全面梳理我省自然資源業務、數據治理和基礎設施數據,與省政務服務網平臺全面對接,實現國土空間規劃、自然資源調查監測、開發利用、政務服務、執法監督等全流程、全業務的網上服務,切實提高自然資源綜合治理能力。進一步梳理自然資源管理與服務的數據需求、信息來源和獲取方式,以地理實體一張圖為底板,實現各行業、各系統數據與自然資源數據深度融合,為管理、監督服務和決策提供支撐數據。
加快全省水利資源大數據管控智能化。加強我省防汛抗旱、水文監測、水資源監控、河湖長制管理、水利建設信息管理、水利普查數據應用、水土保持監測等數據資源的分析和綜合應用。統籌規劃水利數據資源,整合我省水利基礎數據、防汛抗旱、水文、水資源、水土保持、移民、水政執法檢查、水利建設市場、農村水利、公共服務等十類水利數據資源,形成統一的黑龍江省水利數據資源目錄,為我省水利行業的治理和綜合開發利用提供有效數據支撐。
加快推動全省林草資源信息數字化。推動森林、草原、濕地、國家公園等自然保護地數據統一管理,建立內容完整、標準權威、動態更新的林草數據體系。在數字林草基礎上,完善林草基礎數據信息,建立相關標準,形成林草資源數字化服務體系。以林草綜合監測數據為基礎,建成林草生態網絡感知系統,實現林草資源監督管理、火險監測預警、病蟲害監測、碳匯計量監測、動態監測、綜合評估等監管監測工作目標,形成林草資源“圖、庫、數”及智慧應用。利用大數據評價評估和決策分析手段助力推進碳中和林草行動。開展林草生態產品基礎信息調查,形成生態產品大數據目錄清單。推動生態資源價值轉換,推進林草碳匯進入碳交易市場。
專欄11:自然生態大數據應用工程
省自然資源數據庫。加快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大數據標準化,整合山、水、林、田、湖、草和礦產數據,推動基礎地理、國土空間規劃、土地資源、林業資源、礦產資源、地質環境等多源數據的匯聚融合和應用示范。實現“一張圖底、信息共享、實時監管”,為全省自然生態的管理、監督服務和決策提供數據支撐服務。
水利大數據平臺。采用“省級部署、多級應用”模式,建設黑龍江省水利云,推動數據資源池和水利應用支撐平臺建設,建立基礎庫、業務庫、主題庫、共享庫和決策庫,為防汛抗旱、水文監測、水資源監控、河湖長制管理、水利建設信息管理、水利普查數據應用、水土保持監測、水利電子政務等水利智能化提供強力支撐。
林草綜合數據應用和管理系統。完善分布式信息服務的林草基礎信息平臺,推動林草多維多期“1+N”張圖建設,依托天基物聯網、空基物聯網和地基物聯網等技術,構建“空天地”一體化多尺度的感知網絡,為林草資源保護監測應用、林草經營管理決策、生態修復監測評價、森林草原防火預警監測、有害生物預警監測、碳匯計量監測、林長制綜合管理系統、集體林監管系統、自然教育產業體系、自然資源生態價值轉換、林草產業體系建設、碳中和林草行動等提供數據支撐和運行保障。
(四)筑牢數據安全保障體系
完善數據安全保障體系。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等法律法規和政策標準。建立健全分類分級的大數據安全保障體系和大數據安全支撐體系。強化技術支撐、監督管理、應急處置等保障體系建設。
加強技術和服務支撐。加強數據安全技術研發,保障安全技術和產品的自主可控。采用安全的軟硬件產品,開發大數據環境下安全審計、數據加密、數據脫敏、數據監控與追溯等產品。加強網絡安全入侵檢測、安全態勢感知、網絡攻擊取證、威脅情報分析等安全應用產品研發和服務。
加強制度建設和監督管理。健全大數據地方性制度體系,確立數據主管部門的職責和考核機制,制定公共數據資源開放共享管理辦法,明確界定大數據開放邊界、范圍、原則和安全保障范圍等。加強對大數據的采集、存儲、加工、分析、服務、安全等環節的監督管理,重點加強涉及國家利益、公共安全、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等重要數據資源和信息系統的安全管理。
加強風險評測和應急處置。加強大數據平臺及服務商的可靠性及安全性評測、應用安全評測、監測預警和風險評估。加強對數據安全重大事件進行預警、研判和應對指揮,推動建立大數據應急管理機制。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發揮省大數據產業領導小組組織領導作用,建立完善統籌協調的推進機制和考評監督制度,明確各部門職責分工,推動大數據發展與政府工作有機結合,從組織上、機制上、職責上保障重點任務和重大工程落實到位。
(二)提升數據思維
加強大數據知識普及,通過媒體宣傳、論壇展會、賽事活動、體驗中心等多種方式,宣傳產業典型成果,提升全民大數據認知水平。加大對大數據理論知識的培訓,提升全社會獲取數據、分析數據、運用數據的能力,增強利用數據創新各項工作的本領。推廣首席數據官制度,強化數據驅動導向,建立基于大數據決策的新機制,運用數據加快組織變革和管理變革。
(三)完善政策保障
研究制定土地、政采、信貸、基金、電價、人才等方面具體支持政策。通過專項項目引導、專項資金扶持、吸引社會資本多元化投入等政策,保障重點項目和重大工程的落地實施,營造有利于大數據產業健康快速發展的政策環境。
(四)強化創新驅動
加強創新引領,強化數據保護關鍵技術和數據安全監管支撐技術的創新和研究,支持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和企業開展數據安全關鍵技術攻關。加大關鍵核心技術和產品的研發投入,在科技重大專項、重點研發計劃等科技計劃中給予傾斜,保障關鍵技術產品的自主可控、安全可靠。
(五)加快人才引育
加強人才團隊培養與創新能力建設,整合高校、院所、企業和其他社會資源,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加大人才培育、人才使用等支持力度,建立健全多層次、多類型的大數據人才培養體系。完善人才引進配套措施,優化人才創新創業環境,以產業發展帶動人才集聚。
(六)健全制度體系
建立健全大數據信息采集、開發使用、隱私保護、知識產權、權屬劃分等方面的制度,加快制定地方性管理辦法、促進條例、行業標準等,形成制度體系,規范大數據產業發展行為,為大數據產業健康發展提供制度保障。
(七)深化交流合作
深化大數據領域的深哈、龍粵對口合作,推進哈長城市群大數據產業發展,主動融入“數字絲路”建設,擴大招商、引資、引智。舉辦展會、培訓、交流會、高層論壇等,樹立品牌,營造氛圍。建立健全國際合作機制,搭建交流平臺,積極參與大數據國際技術規范、標準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