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戴河擬建370公頃大學城 集中承接北京教育產業轉移
來源:未知 日期:2015-09-17 點擊:次
也許將來的某一天,當孩子拿到北京一所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你可能會發現,孩子要去的可能是河北北戴河新區的某個地址。
自從明確北京的“四個中心”定位后,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工作開始有序進行,其中就包括教育。部分高校將來或遷至城郊,或搬離北京前往河北、天津,甚至會在更遠的地方設立分校。
高校遷離北京,對京津冀三地將產生什么影響?有哪些高校開始操作遷校?高校搬離北京可能會出現什么問題?《民生周刊》記者為您一一解開。
分領域疏解
河北,守護著京津,在周邊起到護衛作用。不管是自然資源還是社會資源的持續貢獻,讓河北逐漸失去了生命力,單從教育資源看,與京津的差距越來越大。
據統計,京津冀共有27所211高校,其中北京占了24所,河北唯一一所爭取來的211大學——河北工業大學,還位于天津境內。河北和北京研究生培養機構數量之比為1:68,普通高等學校教職工數量之比為1:1.1。名校的稀缺,直接導致河北成為國內考入名牌學校最難的省份之一,這又反過來影響到河北的發展。
教育資源豐富是個優勢,同時也帶來負面影響。目前,北京聚集著89所高校,其中64所整體或部分位于城六區。眾多高校聚集于北京的同時,涌入的大量學生中有一部分人成為新增人口,使北京的人口承載壓力更大。
《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明確了以“一核、雙城、三軸、四區、多節點”為骨架,“一核”即指北京。把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優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解決北京“大城市病”問題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首要任務。
北京市發改委副主任劉伯正表示,未來北京市教育和醫療功能疏解的三個時間節點,按照規劃綱要要求,在2017年,一部分疏解項目將取得實質性進展;到2020年,現在已確定的教育和醫療項目將基本疏解到位,如建筑大學、城市學院的搬遷等;到2030年,公共服務資源的配置將更加均衡和有效。
誰疏解,誰不疏解?對此,劉伯正表示,這個標準并非一刀切,要看現實條件和推進的可能性。有一些學校早已提前在中心城區外布局,比如昌平沙河、房山良鄉已聚集了很多高校,京津冀戰略只是加速了他們的疏解進程。高校符合首都城市戰略定位的功能,比如高校的研究生教育和研究型功能,還將保留在原址,疏解先從本科開始。
移師北戴河
河北省秦皇島市北戴河新區將成為集中承接首都教育產業轉移的“北京新城”。北戴河新區風景優美,綠樹蔥郁,海風習習。不久后,數萬名來自北京高校的大學生將在這如畫的美景中學習、生活。
北戴河新區宣傳部部長周澤華介紹,新區規劃了5平方公里的教育科研區,計劃建設總面積約370公頃的濱海大學城,集中承接北京教育產業轉移。成建制引進大型的綜合性大學,初步規劃全日制在校生7萬至8萬人,以本科教育為主,逐步發展研究生教育和繼續教育,同時集聚數量較多的小型院校,比如文理學院、社區學院、藝術院校和高職學校等。
今年8月開工建設的北京化工大學新校區就是濱海大學城的一個重點項目,“北京化工大學北戴河新區校區坐落于濱海新大道西側,占地面積約720畝。新校區主要建設中法工程師學院、中德工程師學院項目,用于學校工程人才培養,是進駐秦皇島的第一所北京‘211’和‘985’高校。同時我們還與北京科技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北京理工大學、河北醫科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度對接。”北戴河新區招商局副局長溫志軍說。
值得一提的是,新校區并不會把首都高校的所有專業和院系都遷過來,而是結合首都高校的發展需求和北戴河新區乃至秦皇島的產業發展規劃,建設合適的專業和院系。比如,與北京電影學院的合作意向則是利用北戴河優美的風景打造影視城,嘗試影視拍攝、培訓甚至發展影視城旅游等。
“北戴河新區將用10至15年時間,建成集內涵豐富、結構合理的各類綜合教學樓以及餐飲、醫院等各項配套服務設施為一體的大型科技教育園區。”溫志軍說。
如何做到多贏
對于高校遷校,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表示,北京市的這一次學校布局調整,對城市優化和教育的未來發展都將產生深刻影響,因此,對布局調整進行科學的頂層設計,十分必要。
不過,熊丙奇也向記者表示了他的擔憂,從我國各地已發生的學校搬遷和大學城建設看,不少地方存在由政府決策,學校被動執行,結果導致學校搬遷產生爭議,搬遷之后影響學校辦學的問題。教師還是住在城區,每天在城區和校區間奔忙,一下課就集體坐上校車回城,偌大的校園只留下學生;學生們無法體會到寄宿制大學學習的真諦,沒有和教師共同學習、生活、成長的空間。對于這樣的布局調整,更多的是師生的抱怨。
本來,把大學從大城市鬧市區搬遷到城郊,甚至地級市,是一件促進市政建設、學校發展和三線城市社會經濟發展多贏的事。但是,近年來出現的一個現象是,原來建在地級市的大學,在準備向省會城市搬遷。
究其原因,其一,諸多公辦大學辦學經費的來源是政府撥款,而政府的資源,又往往集中在大城市。撥款的方式,也是由政府結合行政評估結果進行,因此,學校要獲得資源,就要搞好和政府的關系,在這種情況下,舉辦地就顯得很重要。
針對這些問題,熊丙奇給大學布局調整設計提出兩方面建議。一是,在布局調整時,充分聽取學校師生的意見,要不要搬遷、怎樣搬遷、搬遷后如何辦學,這些問題,都必須充分討論,達成共識。二是,應該就是否接受學校布局調整,聽取城市居民的意見,學校的搬遷建設,不但影響師生學習、生活,也會對地方老百姓帶來影響。
“大學的布局調整,如果不借鑒民主決策方式,而只是由政府部門按照國外大學和城區、社區的外部形態,來構思布局調整,也許會形似而無神似,最終南橘北枳。”熊丙奇說。
相關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