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曾經權威發布的特色小鎮案例解讀
來源:未知 日期:2017-02-28 點擊:次
2016年(nian)的(de)(de)(de)2月25日上(shang)午,國(guo)家(jia)發展改革(ge)委(wei)舉(ju)(ju)行新(xin)聞(wen)發布會(hui),介(jie)紹新(xin)型城(cheng)鎮(zhen)化(hua)和(he)(he)特色小(xiao)鎮(zhen)建(jian)設有(you)關情況(kuang)(kuang)。本次(ci)發布會(hui)的(de)(de)(de)一(yi)大亮(liang)點就是國(guo)家(jia)發改委(wei)還邀(yao)請了來自浙(zhe)江和(he)(he)貴(gui)州(zhou)發展改革(ge)系(xi)統(tong)的(de)(de)(de)同(tong)志(zhi)共同(tong)介(jie)紹政(zheng)策(ce)舉(ju)(ju)措的(de)(de)(de)推(tui)進落實情況(kuang)(kuang),介(jie)紹地方的(de)(de)(de)探索創新(xin),并(bing)對浙(zhe)江、貴(gui)州(zhou)兩地各挑選出一(yi)個(ge)值得借鑒的(de)(de)(de)、鮮活生(sheng)動(dong)的(de)(de)(de)案(an)例(li)(li)進行了推(tui)介(jie)。得到國(guo)家(jia)發改委(wei)首次(ci)權威發布特色小(xiao)鎮(zhen)案(an)例(li)(li)就是浙(zhe)江杭(hang)州(zhou)云棲(qi)小(xiao)鎮(zhen)和(he)(he)貴(gui)州(zhou)安順西(xi)秀區舊州(zhou)鎮(zhen)。那么(me)這兩個(ge)小(xiao)鎮(zhen)究竟有(you)著何種神奇,在(zai)(zai)遍地開花的(de)(de)(de)特色城(cheng)鎮(zhen)中(zhong)脫(tuo)穎而出?作為(wei)沿(yan)海經(jing)濟發達省份的(de)(de)(de)浙(zhe)江和(he)(he)西(xi)部欠發達的(de)(de)(de)貴(gui)州(zhou)在(zai)(zai)新(xin)型城(cheng)鎮(zhen)化(hua)過程中(zhong)的(de)(de)(de)思路又有(you)何不同(tong)呢?
云在杭州——杭州云棲小鎮
杭州市云棲鎮就是浙江特色小鎮建設工作重值得借鑒的代表。云棲小鎮是浙江省首批創建的37個特色小鎮之一。小鎮位于美麗幸福的首善之區杭州市西湖區,規劃面積3.5平方公里。按照浙江省委省政府關于特色小鎮要產業、文化、旅游、社區功能四位一體,生產、生活、生態融合發展的要求,云棲小鎮秉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著力建設以云計算為核心,云計算大數據和智能硬件產業為產業特點的特色小鎮。云棲小鎮建設僅僅一年,發展非常迅速。2015年實現了涉云產值近30個億,完成財政總收入2.1個億,累計引進企業328家,其中涉云企業達到255家,產業已經覆蓋云計算、大數據、互聯網金融、移動互聯網等各個領域。
據浙江杭州云棲小鎮黨委書記呂鋼鋒介紹,云棲小鎮主要有五個特點:
一是有一個小鎮的靈魂人物。云棲小鎮有一個名譽鎮長叫王堅博士,他非常有名,他是阿里巴巴的首席技術官、阿里云的創始人、中國云計算領域的領軍人物,也是云棲小鎮主要創建者,正致力于把云棲小鎮打造成中國未來創新的第一鎮。
二是有一個高端的新興產業。云棲小鎮堅持發展以云計算為代表的信息經濟產業,著力打造云生態,大力發展智能硬件產業。目前已經集聚了一大批云計算、大數據、APP開發、游戲和智能硬件領域的企業和團隊。
三是有一個創新的運作模式。云棲小鎮采用了“政府主導、民企引領、創業者為主體”的運作方式。政府主導就是通過騰籠換鳥、筑巢引鳳打造產業空間,集聚產業要素、做優服務體系。民企引領就是充分發揮民企龍頭引領作用,輸出核心能力,打造中小微企業創新創業的基礎設施,加快創新目標的實現。創業者為主體就是政府和民企共同搭建平臺,以創業者的需求和發展為主體,構建產業生態圈。這是云棲小鎮最有創新活力的部分。
四是有一個全新的產業生態。云棲小鎮構建了“創新牧場-產業黑土-科技藍天”的創新生態圈。“創新牧場”是憑借阿里巴巴的云服務能力,淘寶天貓的互聯網營銷資源和富士康的工業4.0制造能力,以及像Intel、中航工業、洛可可等大企業的核心能力,打造全國獨一無二的創新服務基礎設施。“產業黑土”是指運用大數據,以“互聯網+”助推傳統企業的互聯網轉型。“科技藍天”是指創建一所國際一流民辦研究型大學,就是西湖大學,現在已經在緊鑼密鼓地籌辦當中。
五是有一個世界級的云棲大會。云棲小鎮創建了真正服務于草根創新創業的云棲大會,目前是全球規模最大的云計算以及DT時代技術分享盛會。“2015年杭州云棲大會”吸引了來自全球2萬多名開發者以及20多個國家、3000多家企業參與。
下一步,云棲小鎮將進一步深刻理解、全面把握特色小鎮的內涵特征,繼續著眼供給側改革,緊緊圍繞轉型升級,加快實施騰籠換鳥,著力培育新興產業,加快集聚高端要素,全力實施“雙創”行動,加快構建產業生態,培育小鎮經濟;努力把云棲小鎮建設成為浙江特色小鎮建設的示范鎮、中國創業創新第一鎮,探索出一條產業、文化、旅游、社區功能融合發展,產城人文融為一體,體制機制靈活的新型城鎮化建設之路。
貴州省發改委黨組成員、總規劃師張美鈞介紹了貴州特色小鎮的工作思路和主要作法。據介紹,貴州山地多、平地少,是全國唯一沒有平原支撐的山區省份,也是貧困人口最多的省份,城鎮化的發展相對滯后,因此城鎮化尤其是小城鎮的建設絕不能走“攤大餅”的老路,只能立足于貴州山地的實際,體現“小而精、小而美、小而富、小而特”,走“蒸小籠、串珍珠”的組團式發展的新路。為此貴州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設100個示范小城鎮的戰略,取得了一定成效,建設了一批旅游小鎮、白酒小鎮、茶葉小鎮等各具特色的小城鎮,實現了各類特色小城鎮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貴州安順西秀區舊州鎮就是貴州特色小城鎮建設工作中值得推薦的代表。舊州地處黔中腹地,始建于1351年,距省會貴陽80公里,距安順市區37公里,全鎮總面積116平方公里,總人口4.4萬人,少數民族人口占38.1%,平均海拔1356米,全年空氣質量優良率為100%。舊州鎮生態良好、環境優美、文化豐富,是中國屯堡文化的發源地和聚集區之一,是全國第一批建制鎮示范試點鎮、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全國文明村鎮、全國美麗宜居小鎮和國家4A級生態文化旅游小鎮,被譽為“夢里小江南,西南第一州”。
據貴州安順西秀區舊州鎮黨委書記劉可立介紹,舊州鎮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新型城鎮化和小城鎮建設發展的有關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設特色新型城鎮化示范區的戰略部署,立足本地實際,探索山地特色小城鎮發展之路,取得了積極成效。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發揮生態和文化優勢,建設綠色旅游小鎮。過去,舊州鎮是以種植、養殖和加工為主的農業鄉鎮,經濟總量小、發展水平低,在推進特色小城鎮建設過程中,我們依托豐富的文化資源和良好的生態環境,按照“鎮在山中、山在綠中、山環水繞、人行景中”的規劃布局和發展理念,堅持生態保護優先,先后完成了“土司衙門、古民居、古街道、古驛道”的修復修繕工作,培育了一個國家級濕地公園,一個4A級國家生態文化旅游景區,兩個特色觀光農業示范區。同時加快旅游慢道、旅游小火車、游客服務中心等旅游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形成了以舊州、天龍、云峰為重點的大屯堡旅游圈,推動了生態旅游與人文旅游融合發展,旅游產品的業態不斷豐富,今日舊州農村變成了景區。2015年接待游客總人數近40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2.53億元,同時旅游的發展也帶動了民俗客棧、特色農莊的迅速發展,既解決了農民就業,又拉動了經濟增長。2015年解決了鎮區和周邊鄉鎮工6千人的務工,其中吸納異地人民搬遷1千余人就業。
二是探索就地就近城鎮化路徑,建設美麗幸福小鎮。根據舊州鎮實際,就地就近城鎮化是推進特色小鎮發展的重要路徑,是打好脫貧攻堅戰的必然選擇。我們按照國家“3個1億人”城鎮化行動方案和省“5個100工程”建設目標要求,率先探索實踐城鎮基礎設施“8+×”項目建設模式,完善了交通運輸、污水處理、垃圾清運等基礎設施,優化了教育醫療、文化、體育、便民服務等公共服務設施。我們加強政企合作、借助外力發展,與清華大學城市研究所深度合作,吳良鏞院士親自指導美麗鄉村人居環境建設項目,在浪塘村打造升級版“微田園”,以“萬綠城”城市綜合合作建設特色產品職工基地,實現示范小城鎮訂單式生產,城市綜合體鏈條式銷售。與葡萄牙里斯本大區維苗蘇鎮、黃果樹旅游集團公司結成對子,合作打造特色旅游民居、“山里江南”旅游綜合體等項目,吸引農業轉移人口向鎮區和美麗鄉村集中,同時把小城鎮建設與異地扶貧搬遷結合起來,將生活在治安條件極其惡劣、生態環境脆弱、自然災害頻繁區域的貧困戶搬遷,集中安置到鎮區附近,并幫助其就業。2015年新建搬遷移民住房500戶,計劃安置2250人,群鎮城鎮化率由2012年的35%提升到2015年的45.2%,提高了10.2個百分點。
三是按照國家新型城鎮化試點要求,積極探索創新城鎮化發展體制機制。我們圍繞城鄉發展一體化,投融資機制、公共服務、供給機制等試點要求,深化改革探索創新投融資模式,成立了鎮級投融資平臺,積極爭取各方面投資資金,逐步把舊州鎮打造成為連接城鄉的重要紐帶、服務農村的重要平臺、帶動周邊的輻射點,建成連接鎮區以安順中心城區的屯堡大道,改造提升區內路網和對外通道,把周邊的雙堡、七眼橋、大西橋和劉官、黃臘等鄉鎮串聯起來,形成具有輻射帶動作用的城鎮集群。
四是加快省級示范小城鎮建設,打造貴州小城鎮省級版的排頭兵。在各級各部門的支持下,我們搶抓發展機遇,在成功申報為全國歷史文化名鎮后,著力打造文化生態旅游古鎮。首先,堅持規劃引領,科學編制了鎮總體規劃以及歷史文化名鎮保護規劃,并委托省規院在全省率先編制了舊州鎮“多規融合”規劃。其次,注重綠色發展的理念,繼成功創建生級綠色低碳小城鎮后,申報國家級綠色低碳小城鎮,并通過了國家發改委、住建部、財政部專家驗收。最后,樹立“一盤棋”思想,把特色小鎮建設與全面小康結合起來,按照建設美麗鄉村的要求,統籌鎮村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構建“以鎮帶村、以村促鎮、鎮村融合”的“1+N”鎮村聯動發展模式。通過特色小城鎮建設我們得到了很多實惠,近三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了3級跳,超過1萬元人民幣,2015年全鎮所有小康監測指標實現程度均達90%以上。